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下载本文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学目的: 1、能够正确地看、读、写温度。 2、知道在不同环境下气温是有差异的。 3、知道白天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早晚气温低,午后气温高。 教学重、难点: 会看、读、写温度。 教学(具)准备: 1、学生备测量气温用的寒暑表,记录气温用的纸笔。 2、百叶箱。 教学设计 第___1-2___课时 教学目标: (一)、导入新课 1、大家想知道今天的气温有多高吗? 2、今天我们一齐来学习如何使用寒暑表。 (二)自主学习 1、介绍持寒暑表的方法和读写温度的方法,并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课时 共_2_课时 划分 个性化意见 2、测测今天的气温有多高。 (1)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 (2)把室外空气的温度记在活动记录上。 (3)从测量的结果中发现了什么? (4)为什么世界各地的百叶箱都是一样的? 百叶箱安放的位置都要求在离地1.5米的空旷 草坪上?连记录的时间也是一样的? (一)、课后作业 判断题 1、百叶箱里放置的测量仪器有干湿计、气压 计、温度计。 ( ) 2、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在中午12点。( ) 3、全国各地的百叶箱的放置高度是不同的,沿海地区高,内陆地区低。( ) 教学反思;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主备人:__陈__华_ 审核人:陈明霞 教 者:__________ 教 学 内 容 第_ 16 _周 3、雨下得有多大 教学目的: 尝试根据空气的温度推测会不会下雨。 知道下雨前空气温度会增加。 知道用测量的方法可以明确空气的温度和降水的多少。 知道计量标准的统一,才能得到正确的雨量测量效果。 教学重、难点: 根据空气的温度推测会不会下雨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学(具)准备: 课钉子、大头针、木板、长头发、硬纸板、纽扣、线轴、小锤、胶水、时 两粒小珠、彩笔。 塑料瓶、剪刀、透明胶带、标尺。 教学设计 第___1-2___课时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检查学生带来的物品。 复习引入。 自主学习 下雨前,空气的湿度会变大。我们通过观测空划分 个性化意见 共_2_课时 气的湿度变化,就可以判断会不会下雨。 做个头发湿度计。 小组合作来完成。 小组展示各自的成果。 师生小结。 在一个下雨天,观察天空和地面的情景。记录 下来和同学交流。 活动时要注意安全。 分小组进行测量。小组汇报。 比较各小组测得的数据,大家测量的雨量一样 吗?说说这是为什么? 教师小结。 课后作业:写几个描写雨的成语。

主备人:__陈__华_ 审核人:陈明霞 教 者:__________ 教 学 内 容 第_ 17 _周 4、今天刮什么风 教学目的: 知道风吹来的方向叫做风向,风速叫做风级。 了解一些判断风向和风力的方法,认识风向标和风力计。 知道不同等级的风造成的自然现象。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一些判断风向和风力的方法,认识风向标和风力计。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学(具)准备: 手绢、纸巾、纸屑等轻飘物体。 观测天气的器材、记录本、笔。 教学设计 第___1-2___课时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检查学生带来的观测风向的物品。 复习引入。 自主学习 组织学生到教室外看看,今天刮的是什么风?课时 划分 个性化意见 共_2_课时 风吹来的方向。 分小组进行观测。 将自己记录风向和风力的方法写在活动记录 上。 小组汇报。 教师小结。 组织学生熟读并背颂这首风级歌。 动手制做风标和风力计。 准备好制做材料。 做好后在小组内进行评价。 连续观测一周的天气情况,把结果记在活动记 录上。

主备人:__陈__华_ 审核人:陈明霞 教 者:__________ 教 学 内 容 第_ 18 _周 5、气候与季节 教学目的: 知道气候特征是一定地区的规律性天气现象。 知道季节是根据特定气候划分的时间段。 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 知道一些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教学重、难点: 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学(具)准备: 准备有秋季特征景致的图片或录象资料。 课时 划分 个性化意见 共_2_课时 教学设计 第___1-2___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引入。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有关春季、夏季、冬季气候特征的图片。 2、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观看本课图片,了解在一定的地区, 天气现象总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称为该地 区的气候特征。 3、四人小组讨论。 秋天气候的特征。 其他季节的气候特征。 4、小组汇报。 5、师生小结。 在不同季节里,动植物有什么变化? 小组讨论后汇报。 6、课后作业:观察小动物。观察植物。 把自己观察到的动物或植物,记下它在不同时 期的变化。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