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策略讲座 下载本文

精研课标明考向 夯实基础抓规范

2017年,山东开始进行高考改革试验,2020年是新高考的第一年。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是我们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就像大海航行离不开灯塔,高考复习离不开课标。

(一)精研课标

2017版新课标在课程性质,课程理念等各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在理念上,与2003年版的课程标准相比,主要是将原来的“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要求,变为“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 四个核心素养方面的要求。在这四个方面中,后两个与原课标中的内涵及要求相差不多,而“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则是新增加的,内涵也较为丰富。

对于物理观念的理解, 《课标》中明确指出“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与升华”,概念和规律是基础,把握住了概念和规律,就把握住了主体。另外根据整个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分类,提炼而形成物理观念。《课标》将物理观念分为“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以及“能量观念”,要落实物理观念的教学,除了要注意把握概念和规律教学的主体性,一定还要注意在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适时加以总结、提升,使得学生既对概念和规律有深刻的理解,同时又能形成统领这些概念和规律的大概念——物理观念。只有在概念、规律的教学中注意将有关概念加以提升,才能使物理观念的教学得以水到渠成地建立起来。

在物理教学中,概念和规律的建立是基础,科学思维的培养是核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起来了,就能够解决实际应用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所以,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重视科学思维的培养。《课标》将科学思维分为“模型建构”、 “科学推理”、“科学论证”和“质疑创新”四个要素。 “科学推理”与“科学论证”是逻辑推理与论证中的两个重要因素,含义比较清楚,而在“模型建构”这一要素的教学中,要注意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的学习,因为在建构模型时一定要将实际问题中的次要因素忽略,抽象出本质的属性并加以概括推广。所以模型建构教学中一定涉及抽象和概括思维的教学。 “质疑与创新”指的是思维中的品质特性,也就是说思维培养中不仅要注意根据原有理论的逻辑推理,也应该注意质疑与创新。 “课程内容”中包括内容要求、活动建议、教学提示、学业要求。为了便于比较新旧课标的变化,下面用表格的形式列出了各二级主题下具体内容的增、删、调整情况及原因分析。(摘录于课程教材研究所 彭前程所著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变化) 必修部分 主题 机械运动与物理模型 增加删除及调整 将原来“通过对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调整为“经历质点模型的建构过程,知道将物体抽象为质点的条件。能将特定实际情景中的物体抽象成质点。体会建构物理模型的思维方式。” 增加“体会科学思维中的抽象方法和物理问题研究中的极限方法” 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从“了解”调整为“理解”。 原因分析 模型建构是科学思维中四个要素之一,对于质点模型的建构,要求具体、明确,有利于体会建模的思想和方法。 速度与加速度的建立,可以很好地体现极限的思想和抽象思维方法。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是高中物理学中重要的规律之一,应提高要求。 删去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增加通过实验认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结合物理学史的相关内容,认识物理实验与科学推理在物理学研究中的作用。 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 “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性”调整为“通过实验了解胡克定律”。 “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规律”调整为“知道滑动摩擦和静摩擦现象”。 力的合成和分解,从“理解”调整为“了解”。 “用力的合成和分解分析生活问题”调整“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分析生产生活问题” 增加“定性了解弹性势能” 增加“体会守恒观念对认识物理规律的重要性”。 “关心常见机械功率的大小及意义”调整为“了解常见功率的大小及意义”。 删除“举例说明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 删除“通过实验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 数学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贯穿整个物理学,不必在某一处提及。 原来自由落体运动在例中体现。没有充分体现其在中学物理中的地位,其中伽里略研究问题的方法没有得到应有的加强 胡克定律,比原要求要高。因为后续学习要用到胡可定律。如简谐运动,学生实验也增加了胡克定律,内容要求与实验相一致。 关于摩擦,说现象比规律准确。摩擦力可以说规律。 降低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要求。 共点力平衡是核心知识,调整后的说法更准确 补充对弹性势能的要求 加强守恒观念的教学 “关心”不是一个具体的认知要求,改为“了解”更准确。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在动能定理,重力势能的变化与做功的关系中均有体现,没有必要重复提出要求。 如果实验用类似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一是改变力质量来做实验,繁难,二是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与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雷同,此次没有把它列入学生实验,内容中也不要求。 通过实验及分析了解曲线运动的条件,便于学生理解一般意义的力与运动的关系。 通过实验认识平抛运动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加强复杂运动分解为简单运动的思, 加强实验探究,会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向心加速度与各量关系的含义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 增加“通过实验了解曲线运动,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增加“通过实验探究并认识平抛运动的规律” 将“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调整为“体会将复杂运动分解为简单运动的物理思想” 增加“探究并了解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大小与半径角速度质量的关系” 只保留“初步了解相对论,时空观和微观世界的量子特征” 删除“知道狭义相对论的实验基础基本原理”和“主要结论和初步了解广义相对论的几个主要观点以及主要观测证据” 牛顿力学的局限性与相对论初步 课时所限,保留相对论量子化主要观点 删去具体内容的要求 部分量子初步的内容移至选择性必修3中 静电场 将“原子结构”改为“原子结构模型”,“点电荷改为点电荷模型” 增加“体会探究库仑定律过程中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增加“体会用物理量之比定义新物理量的方法” 电场强度由“理解”调整为“了解” 电势差由“理解”调整为“了解” 了解生产生活中关于静电的利用与防护。 能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情况,能解释相关的物理现象。 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增加“了解串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 删去“初步了解多用电表的原理” 增加“理解电功电功率” 焦耳定律由“知道”调整为“理解” 增加“能分析和解决家庭电路中的简单问题,将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 删去“逻辑电路和集成电路的内容”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由“理解”调整为“了解” 增加知道光的能量是不连续的。 初步了解微观世界的量子化特征。 加强模型建构科学思维的学习。 库仑定律学习不能仅限于公式的学习,要强调其中科学方法的学习。 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学习。 降低电场强度及电势差的要求。 静电的利用与防护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加强应用是强调素养的一个方面。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是物理学习中重要的内容,后续学习也会用到。 加强实验的要求对学生理解内容非常必要 串并联电路电阻的定量关系,初中不要求高中应明确要求。 多用电表,只要求会使用,不要求原理。而多用电表的使用已放在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学中的物理量实验中,内容不再单独列出。 电功电功率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应该提出明确要求。 焦耳定律的要求应该与电功电功率的要求一致。 加强安全用电意识。 限于课题,删去部分过于技术的内容 知道什么条件下可以产生感应电流即可,降低再次分析过难复杂的问题。 加强能量,量子化现代物理思想的教学 电路及其应用 电磁场与电磁波初步

高中物理学业质量是依据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责任与态度”四个方面及其水平,结合课程内容的要求,依据不同水平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而制定的。根据问题、情景的复杂程度、知识和技能的结构化程度、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综合程度等划分为不同水平并描述了不同水平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一共分为五个水平,不同水平之间具有由低到高,逐渐递进的关系。其中,学业水平4适用于高等院校招生录取的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也就是高考考试的命题依据。学业水平4的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理解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及其相互关系,能正确解释自然现象,综合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能将实际问题中的对象和过程转换成所学的物理模型,能对综合性物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推理,获得结论并作出解释,能恰当使用证据证明物理结论,能对已有结论提出有依据的质疑,采用不同方式分析解决物理问题。 (3)能分析相关事实和结论,提出并准确表述可探究的物理问题,作出有依据的假设,

能制定科学探究方案,选用合适的器材获得数据,能分析数据,发现其中规律,形成合理的结论,用已有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能撰写完整的实验报告,对科学探究过程与结果进行交流和反思。 (4)认识的物理研究是一种对自然现象进行抽象的创造性工作,有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内在动机,坚持事实求是,在合作中既能坚持观点又能修正错误。能依据普遍接受的道德与规范,认识和评价物理研究与应用。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

从课标理念、目标、内容及学业质量的具体要求来看:高考复习首先要夯实基础,同时注重学科素养的培养。

(二)夯实基础

物理学科每一章节,都离不开概念、规律、实验这些基础知识。在一轮复习时,应该先将这些基础知识理解、记忆,再结合习题巩固。 ⑴概念:研究内涵

高考复习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与运用,而且还要弄清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学习物理概念,除了知道它的定义、单位、标矢性,还要知道它的物理意义,掌握其内涵和外延。 另外,由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使得学生在高三能从新的角度去认识已有的知识。如学习了极限便能更好地理解瞬时速度;导数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速度、加速度、磁通量的变化率这些概念;三角函数对掌握简谐运动的规律是非常有帮助的。 ⑵规律:知其所以然

关于规律的学习主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规律是如何得出的;规律的适用范围(或条件)是什么。学习物理规律除了掌握结论,还要知道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却有很多人不清楚是怎样得出的;知道自由下落的电梯内的物体和卫星上的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两种不同的运动都会完全失重;知道静电屏蔽时内部的场强为零却不知道怎样证明。这些都是重结论、轻过程的结果。导致有些学生在上课时尽管做了很多笔记,但对规律的得出过程并不清楚,造成不会做题。 学习物理规律时还要注意规律的适用范围,如动量定理必须在惯性系中才能使用,用动能定理解题时要选大地为参考系来计算动能和功。 ⑶实验:亲自操作

实验题对学生在高考中是否能拿高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每一个实验,有条件情况下要亲自做一做。要弄懂实验目的、原理,熟悉实验器材;特别注重基本的实验方法,能对实验的误差原因进行分析。特别要重视课本上的实验,也包括每一个学生实验,重视实验涉及的原理、方法。在近年的物理高考实验中,我们已经感受到高考实验不再是简单地照抄课本上的实验,而是利用教材中涉及的实验原理、方法去处理新的问题。 ⑷教材:精细阅读

无论是概念、规律,还是实验方法,都在教材中有详细的论述,这是任何教学参考书都不能替代的,所以在每一章学习之前都要认真阅读本章的教材。通过阅读教材加深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三)强化规范

(1)解题过程规范

①、研究对象的选取

解决物理问题应十分注重研究对象的选取,要善于灵活选取研究的对象,使解题过程更简便。如力的平衡问题要求我们能灵活选取整体或单个物体为对象分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