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六课 独树一帜 - 古代中国画 - 图文 下载本文

太原四十九中单元(章)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2013年 11月 25日至 11 月 25 日 单元(章) 第六课《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 总课时数 1课时 本节课课堂节奏应以松紧结合,环环相扣的方式进行。在讲授的教 过程中,应注意从学生兴趣入手,大胆设疑,不断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赏析一些优秀作品,分析其艺术特色,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本节课内容较多,应采用“以点带面”的教学形式,着重从《泼墨仙人图》、《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等这些作品入手,深入挖掘其主要的艺术特色、表现形式及思想内涵,并将古代中国画的历史沿革贯穿其中。通过对典型画家的代表作品的讲授,使学生对古代中国画和文人画家有一个既较为深刻,又较为全面的认识。 制 定 教 学 目 标 的 依 据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知识与 技能 过程 与 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 观 对于一个高中学生来说,还显得较有难度。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去欣赏作品,读懂、理解特定历史时期作品地内涵实则也是重点。这样,也才能渐渐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地能力,达到启迪智慧、开阔视野,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欣赏是欣赏者对作品内涵意义及其价值的认识,欣赏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和修养的,欣赏允许欣赏者对作品有某种主观态度,需要情感和借助想象。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画的题材类型,以及作画材料的把握,并了解其独特的审美特征。 技能目标:学习不同类型的中国画的传统表现手法。 过程:导入新课 让同学思考对古代中国画的大致了解,其次,掌教 学 目 标 握“描述-感受-分析-评述”这种鉴赏方法,重点了解古代中国画的创作理 念,通过多媒体做课堂辅助展示,主要以欣赏的方式展示作品,并进行分析,了解作者在作画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的性格特点。并且引入少部分课外的作品加以穿插介绍。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进行观察,找出其特征与表现方式。 方法:观察、感受、分析、探究、讨论。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大胆想象、表述,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 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态度。 太原四十九中课时教学流程

教 师 行 为

一、导入新课:

教室提问:大家对古代中国画有什么大概了解吗?

(比如在它的作画材料方面、技法上、题材上......)启发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引领学生进入今天上课的主要内容。并写本书:《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同时。给学生留两分钟预习课本内容。(随之播放轻音乐《春江花月夜》,让学生在欣赏音乐时阅览课本。 二、讲授新课:

1、 教师展示课件。 (一)、进入第一部分内容:传神写照——人物画。(重点)

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种类:表现现实人物或历史故事,仕女图多表现妇女形象,写真:人物肖像。 ① 展示:唐代阎立本《步辇图》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哪一类?

是历史故事题材,《步辇图》属于墓室壁画。通常人物修长,处于静态,手、头略有动感。 ② 展示:唐代阎立本《古帝王图卷》:

以重色晕染衣纹,色彩效果凝重。人物造型准确,用笔舒展,用线多为粗细均匀的铁线描。体现了初唐时期的人物画特征。

《古帝王图卷》是唐代阎立本本人物画代表作。描绘了从西汉至隋朝十三个皇帝形象。画家力图通过对各个地方不同相貌表情的刻画,揭示出他们不同的内心世界、气质和性格特征。

提问:不过欣赏这两幅作品,分析两幅作品的相同之处表现在哪?

人物以身躯大小标识社会地位的高低贵贱,这也是早期人物画所常用的表现手法,都遵循主道从小关系。

③ 展示:《布袋和尚图》和《泼墨仙人图》梁楷 以《泼墨仙人图》为例,对梁凯的性格及作品用笔进行分析。(找同学分析,最后教师进行点评讲解。) 分析:全图勾笔简略,采用大笔泼墨法,人物表情有趣,刻画形象到位。开起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画的先河。

④ 展示: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内容整体上分为五段:“听乐”、“观舞”、“歇息”、“满吹”、“散宴”。从画面中,以周围热闹的景象反衬韩熙载特殊的心理状态。

学 生 行 为

学生回答:用毛笔画, 用墨汁,有山水、花 鸟、人物画 用纸和颜料等。 (回答积极、踊跃)

学生回答:

主要的人物很大次,要的人物比较小。

主要的人物旁边都会有随从。

⑤ 展示:《虢国夫人游春图》张萱(课外)

做简单介绍,知其是:盛唐文化的一个总结,是盛唐时期贵族妇女的真实写照。

问题:根据衣着打扮,课下找资料,找找画面中哪个是虢国夫人?(课下查资料)

(二)咫尺千里——山水画

简单介绍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展示课件:

① 展子虔《游春图》(展子虔当时只有18岁。) 是我国传世山水画,卷轴画中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绘画作品。标志着中国山水画从人物配景的制作阶段进入成熟阶段,开启了中国青绿山水之先河。

② 展示:范宽《溪山行旅图》 ③ 展示:马远《踏歌图》

马远和刘松年、李唐、夏圭并称“南宋四家”。马远和夏圭被称为“马一角、夏半边”。二人大胆采用截景式构图,以少见多,取舍得当,用空白来衬托气氛。

④ 元 倪瓒《六君子图轴》 此图笔墨简洁、笔法虚灵,画面上有黄公望题诗。 (三)风俗画——《清明上河图》(请同学简单介绍) 展示:《清明上河图》

画面内容分三个段落。分别是:1、开首为郊区农村

学生回答:这个,那个....... 后面倒数第三个(猜测不

断,相互议论着。) 学生:哇哦,这么小。(以为是六七十岁画的。)

和我年龄一样大。 我17岁、我16岁.....

风光。

2、中段为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两岸活动。 3、后段为城门内外热闹的景象。 (四)怡情草木——花鸟画 展示:徐渭《墨葡萄图》

葡萄藤条分批错落向下低垂,表现作者壮志难酬的愤恨与不平。

展示:崔白《寒雀图》

鸟雀的姿态表现生动,反衬苍寒野逸。

学生:以前在历史书上学 过。

画面很大。

分为三种内容形式 展现开。

总结:对本节课知识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教师给予 课下任务:查找资料,找出《虢国夫人游春图》中 (学生再次猜测着,

引导。) 哪位是虢国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