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复习(三)实验题(含16年中考)试题新人教版 下载本文

(4)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断:水加热到沸腾所需的时间除了与水的体积有关外,还可能与酒精灯的火焰大小和水的初温等因素有关.

4.(2016·十堰)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当水温接近9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水沸腾时看到大量的“白气”不断地从烧瓶口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

(2)此时小明又想“研究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于是他移走酒精灯,水停止沸腾.过一会儿,将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丙所示,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会看到的现象是水重新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5.(2016·扬州)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时,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在选择器材时,小明提出不要使用量程为-2 ℃~102 ℃的温度计,要使用量程为-20 ℃~102 ℃的温度计,这样考虑主要是基于什么假设?盐水的凝固点低于-2__℃.

(2)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象如图所示,则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4℃.

(3)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 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盐水浓 0 度(%) 凝固 点(℃) 0 -2 -4 -6 -8 -11 -15 -18 -17 -1.8 -0.4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5 / 15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先降低后升高.

(4)小明由表格数据得到盐水浓度为21%时凝固点最低,其值为-18 ℃,你认为他的判断准确吗?准确(填“准确”或“不准确”),你判断的理由是当盐水浓度增大为24%时,其凝固点为-17__℃.

(5)你认为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填“冰”或“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题型之三 力学实验

1.(2016·资阳)学习了密度的知识之后,小明想通过实验验证一下他经常把玩的一颗金属珠是否是钢质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为了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填“右”或“左”)调;

(2)将金属珠放在天平左盘内,往天平右盘内放入砝码,当天平平衡时,右盘内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珠质量为m=39.4g;

(3)将金属珠放入装有少量水的量筒内,金属珠放入前、后量筒内液面如图乙所示,则金属珠的体积为V=4cm;

3

(4)根据密度公式,可以求出该金属珠的密度ρ=9.85×10kg/m;

(5)查阅教材中常见物质密度表得知钢铁的密度为7.9×10kg/m,比较可知,小明的金属珠不是(填“是”或“不是”)钢质的.

2.(2016·葫芦岛)小刚发现汽车在柏油马路上容易停下来,而在冰雪路面上不容易停下来.

3

3

33

6 / 15

(1)小刚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于是小刚利用长木板、毛巾、装有沙子的纸盒A、长方体物块B,以及弹簧测力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时,应使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纸盒A.

(3)小刚通过比较甲、乙两图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可以验证他的猜想.丙图中,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0N. (4)当小刚将丙图中平放的物块B拿起时,发现A中的沙子被压出一个坑,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若将B竖直立在沙面上,则沙子被压的坑会深(“深”或“浅”)一些.由此可知: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3.(2016·泰州)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中.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的两侧液面高度差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

(2)小华实验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烧杯内的液面相平.(不考虑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①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②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如图乙、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③比较图乙和图丁,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吗?不能,理由是: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4.(2015·南平)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张和小黄同学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如图1)设计了如图2(a)、(b)、(c)所示的三个实验.

(1)小张通过观察海绵凹陷程度大小来比较小桌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

(2)小张选做(a)、(b)(填序号)两次实验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小黄选做(a)和(c)两次实验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请你分析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受力面积的材料不同.

5.(2016·兰州)如图所示,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7 / 15

(1)如图甲,在弹簧的下端挂一个小桶,小桶的下面吊一个石块,记下弹簧伸长稳定后下端到达的位置O,将此时弹簧对小桶的拉力记为T1,小桶与石块的总重记为G,则T1=(填“>”“<”“=”)G;

(2)如图乙,在溢水杯中盛满水,当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出的水便流到旁边的小水杯中,将排出水的重力记为G排;

(3)如图丙所示,把小杯中的水全部倒入弹簧下方的小桶中,弹簧的下端又会到达原来的位置O,将此时弹簧对小桶的拉力记为T2,则T2=(填“>”“<”“=”)T1;

(4)通过对图丙中小桶和石块的受力分析,请推导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与排出水的重力G排之间的关系F浮=G排.

6.(2016·宜宾)如图所示,探究小组利用铁架台、带有刻度的杠杆、细线、若干相同钩码、弹簧测力计(单位:N)等实验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在探究实验中:

(1)在挂钩码前,小组发现杠杆左端高右端低(如图甲),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填“左”或“右”)端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读出力臂;

(2)接着小组在杠杆的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这时杠杆两侧受到的作用力大小等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各自钩码所受重力大小.若在A、B下方同时增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左(填“左”或“右”)端将下沉;

(3)如图丙是已经调节平衡的杠杆,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C处竖直向上拉,在A处挂上适当的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读数为3__N,则钩码总质量为0.2kg.(g取10 N/kg)

7.(2016·西宁)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中.

实验 次数 1 2 钩码 重/N 4 6 钩码上升 的高度/m 0.10 0.10 绳端的 拉力/N 1.8 2.5 绳端移动 的距离/m 0.3 0.3 机械 效率 η1 η2 8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