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行业产业研究报告 下载本文

有确定疗效的药品,很多产品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命运。2017 年一季度医药行业整体的毛利率是 30.5%,行业中的三大费用略降,整体的销售费用率是 12.5%,管理费用率是 6.6%,财务费用率是 1%。

1、化学原料药

在行业的细分领域,随着 2016 年下半年价格回落,今年一季度化学原料药板块收入增速放缓,整体营业收入增速为 13.9%,整体毛利率为 31.8%,较 2016 年的 36.0% 有所下滑。

2、化学药制剂

化药制剂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速均呈上升趋势,增速为 14.1%,呈现小幅攀升趋势。在生增长基本稳定的态势下,前些年外延扩的并表效应增强,使得行业整体的收入规模增长加快。同时,行业整体毛利率水平稳定中略有提升,板块的毛利率为 46.1%。考虑到目前两票制和营改增政策的大力推进,2017 年化药制剂板块的收入增速受将大幅提升。

3、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部冰火两重天。生物制品板块包括重组基因药物、血制品、疫苗等差异较大的领域。重组基因药物板块方面,胰岛素、生长激素仍处于 20%-30% 的高速增长期,干扰素、部分多科室用药则面临增长压

力。血制品 2015 年放开价格管控后,业绩在 2016 年招标中兑现,疫苗行业多数企业营收和利润下滑。

4、医药商业

医药商业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净利润维持在 20%-30% 的高增速。医药流通的批发端受益于两票制,高值耗材、IVD 等专科经销商也在通过打包等方式快速淘汰及并购小型企业,零售市场连锁化率提高,营收增长高于行业增速。

5、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行业处于蓬勃发展的成长期,营收规模持续高速增长。由于 A 股医疗服务标的较少,不少公司属于跨行业经营,医疗服务在其收入中占比较低,仅有眼科、口腔、体检等领域共 9 家公司属于真正的医疗服务公司。这些公司的整体收入增速为 45.7%。

六、国生物医药行业存在问题

1、从公司层面上看

1.1、小散乱现象突出,缺乏医药航母。

2013 年,我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行业的比重只有 45.1%,销售收入超过 200 亿元的企业只有 4 家,销售收入 100 亿~200 亿元的企业 11 家,50 亿~100 亿元的企业 14 家,9 亿~50 亿元的企业 75 家,我国医药企业虽然数量多但是规模偏小。而强生 2013 年的营业收入达 713 亿美元;罗氏 467.8 亿瑞郎(约合 522.2 亿美元),兰素史克 265 亿英镑,与这些跨国药企业相比,我国缺乏医药航母,难以和跨国药企分庭抗礼。

从商业企业的市场份额来看,也存在很大的差距。2012 年,我国前三甲医药商业份额占比不到 30%,前十大医药商业公司占比不到 45%;而美国排名前三的公司占据近 90% 的份额,由此看来,我国医药商业的集中度也比较低。

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的外贸企业也是如此。2013 年,我国 3 万多家医药出口企业中,出口额超过 1000 万美元的仅 935 家,占比 3%;超过 1 亿美元的企业 41 家,超过 2 亿美元的企业 15 家,超过 3 亿美元的企业 6 家,最大的出口企业出口额也只有 7.84 亿美元,与跨国药企无法在同一水平线上竞争。

1.2、国际化程度低,缺乏跨国药企。

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的主要生产基地和市场在国,国际化仅限于向国外出口产品。虽然近几年有少数企业已经在国际化道路上迈出了步伐,但由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仍然处于为跨国药企提供原料或承接委托加工的阶段,只有极少数企业在国外进行仿制药注册、购买或新建渠道、建立工厂,但是这些企业的海外业务规模非常小,远没有达到国际化企业国际业务的比重指标。一般来说,企业的国际业务达到全部业务的 2/3 以上,才真正可以称为跨国企业。

1.3、品牌意识不强,知名品牌少。

虽然中药方面我国拥有了 \堂 \等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但西药知名品牌甚少。即便曾有一些老的药企在业有不错的影响,但随着医药产业的发展,这些老药企已经明显滞后,站不到产业发展的前沿,品牌价值有限。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一些企业对品牌保护的意识不强,很多知名品牌在国外被抢注,如许多老的中药品牌在印尼被抢注,使我国企业蒙受了很大损失。我国部分企业不重视品牌培育,与我国医药行业进入门槛低、成本低有一定的关系,部分企业存在投机心理,只注重短期效应而不注重品牌培育,使得我国的医药品牌存在很大危机。

2、从产品层面上看

2.1、结构不合理,低端产品比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