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认知实习 - 图文 下载本文

公里级别(营运速度200公里,最高速度250公里)。2009年9月28日,BST公司在北京与铁道部签订了80列时速350~380公里动车组列车订单,其中16辆编组的EMU动车组列车60列,8辆编组的EMU动车组列车20列。 CRH2

中国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日本川崎重工并引进技术,负责国内生产CRH2。

以川崎重工业 新干线E2-1000型动车组列车为基础,CRH2A200公里级别(营运速度200公里,最高速度250公里)。CRH2B为16节长大编组动车组列车,在CRH2A基础上扩编至16节。CRH2E为16节长大编组的卧铺电力动车组列车。CRH2C(300公里级别)作为京津城际铁路的用车并在2008年8月投入使用,标称时速300公里,最高营运时速为350公里。 CRH3

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德国西门子并引进技术,负责国内生产CRH3。以西门子ICE3(Velaro)为基础。300公里级别(营运速度350KM/h,最高速度394KM/h)。作为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的用车 在2008年8月投入使用,且京津城际列车大多数为CRH3型列车。CRH3D以CRH3C为基础的16节车厢的大编组座车动车组。 CRH5

因为考虑大众心理,没有CRH4。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法国阿尔斯通并引进技术,负责国内生产CRH5。

第 23 页

以法国阿尔斯通的Pendolino宽体摆式列车为基础,但取消了装设的摆式功能,而车体以法国阿尔斯通为芬兰国铁提供的SM3动车组列车为原型。200公里级别(营运速度200公里,最高速度250公里)。 其中CRH2和CRH3具备提速至350公里的条件。 CRH380A

中国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4月12日,通过新一代高速列车新头型发布会,CRH380系列4月底完成首列车下线,并于4月26日开始进入环行线试验,5月份中旬已经完成环行线的调试,

5月中旬开始进入郑西高速铁路进行160公里以下调试试验,6月7日开始正式高速试验。5月27日,长春的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首辆车”下线,注不是“首列车”。新一代CRH380A高速列车超过京津、武广上运营的高速列车,将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运营速度最快记录,持续运营时速将达到350公里,最高商业运营速度可达380公里,为世界之最。最高运行时速于2010年12月03日的先导试验中高达486.1公里。超过了先前在沪杭线的实验运营速度记录416.6公里。

后来改进出 统型CRH380A。CRH380AL采用了14动2拖的编组。 CRH380B

CRH380B型电力动车组列车(或称CRH3-380),是原中国铁道部为营运新建的高速铁路,

由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第 24 页

在CRH3C型电力动车组列车基础上自主研发的CRH系列高速动车组列车,也是“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并将以此为基础研制时速400公里的CIT400B检测车。 CRH380C

CRH380C型电力动车组列车,是原中国铁道部为营运新建的高速铁路, 由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在CRH3C、CRH380BL型电力动车组列车基础上自主研发的CRH系列高速动车组列车,也是“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 CRH380D

CRH380D型电力动车组列车,是原中国铁道部为营运新建的高速铁路,由庞巴迪研发的CRH系列高速动车组。 CRH6

是由中国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联合广东省成立的广东轨道交通车辆修造基地即将生产的国内最新型城际动车组列车,由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派出技术及管理人员赴江门进行大规模批量生产,但首列车由南京制造。CRH6型列车是城际轨道交通的核心技术装备,满足载客量大、快速乘降、快启快停的运营要求,关键技术及零部件与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完全一致。

CRH6[3] 型车实现三个覆盖:覆盖时速160—250公里速度等级;覆盖干线铁路和城际铁路的运营需求;覆盖国内和国际城际动车组列车的运营需求。技术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引领世界城际动车组列车的发展方向。该车型将首先在珠三角地区投入运营,包括广珠城轨、

第 25 页

广佛肇城轨等。

四、实习形式

认知实习

五、实习总结

过这次认识实习,我了解学习到了很多关于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的知识,让我深刻体会到读书固然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途径,但是多一些实践,亲临实习地点观察探索,遇到问题请教老师,和同学一起探讨,不知不觉中就能学到很多东西,因而实习是一种很好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选择,更是一个提高探索兴趣的好方法。的确,实践出真知,当我们脚踏实地地去探索我们想要知道的知识时,就会有不菲的收获。此次实习不仅让我对所学专业有更深的认识而且对所学专业有更大的兴趣。同时,也让我看到我们将来所要做的工作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要想走在前沿,就必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而我们更要好好学习基础课和专业课,为将来可能有的机会做最充足的准备,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 2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