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部分练习,带答案 下载本文

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词。它们相对立的语法功能差别主要也有两条:(1)能不能带宾语,能带的是动词,不能带的是形容词;(2)能不能受程度副词“很”的修饰,能加“很”的是形容词,不能加“很”的是动词,这两条要同时作鉴别标准。请看下表:

1 2 3 4 5 例 词 洗、赠送 短、平常 想、喜欢 休息、出发 碧绿、共同 能不能带宾语 + - + - - 能不能加“很” - + + - - 词 性 动 词 形容词 动 词 ? ? 第一行是动词,第二行是形容词,功能对立,界线清楚。第三行能带宾语,又能加“很”,也是动词,不过主要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困难在于第四、第五两行,都不能带宾语,也都不能加“很”。这就要用第三条功能差别来鉴定了,能不能受副词“没有”修饰,能加“没有”的是动词,不能加“没有”的是形容词。据此,可以确定,“休息”、“出发”是动词,“碧绿”、“共同”是形容词。

4、举例说明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差别

这两类词的主要功能差别是:(1)时间名词可以修饰名词,时间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刚才”可以修饰名词(如“刚才的事”“刚才的话”),应归入时间名词,而“刚刚”只能归入时间副词。(2)时间名词前面可以加介词“在”、“到”或者“从”,构成介词结构,时间副词前面不能加这些介词。根据这个差别,可以确定“早上、平时、日前”之类是时间名词,“从来、时常、立刻”之类是时间副词。

这两条标准只要满足一条便可以确定是时间名词,因为副词除了作状语外不能再作其他成分。由于部分时间名词跟介词组合有一定困难(即习惯上反而不用介词),如“在现在”,因此第一条标准最简单可行。

5、举例说明形容词和副词区别。

这两类词的主要功能差别也有两点:(1)形容词一般都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而副词则不能。“非常努力”“很亲切”中的“努力”“亲切”都应当确定为形容词;“大力”“亲自”不能说成“非常大力”“很亲自”,则应是副词。(2)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副词不能。“共同的生活”“静静的顿河”中的“共同”“静静”都修饰名词,应当确定为形容词;而“互相”“悄悄”不能修饰名词,则是副词。

此外,要特别注意一部分同音同形的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它们是:“好、光、老、白、直、怪、硬、净、干、穷”等。由于它们在作状语和作定语、谓语时语义不同,因而应分别属于副词和形容词两类,它们是同音词。例如:

形容词 副 词

好 戏 好漂亮 光 脚 光说空话 白手套 路很直 人老了 老不说话 白跑一次 直 哭 6、举例说明动词和介词的区别。

一般情况下,动词和介词不难确定,如“被、从、对于、关于、以、自”等从来不单独

作谓语,即使带上名词也不作谓语,显然是介词。但是,现代汉语里,还有一批动、介兼类的词,如“在、为、比、到、给、通过”等,就容易发生界线模糊不清的情况。区别的办法是:凡句子里有别的词充当谓语的中心语,它就是介词;没有别的词充当谓语的中心语,它就是动词。

他在教室里。 (“在”是动词) 他在教室里读书。 (“在”是介词) 他到北京。 (“到”是动词) 他飞到北京。 (“到”是介词) 我给你一支笔。 (“给”是动词) 我给你买铅笔。 (“给”是介词)

7、举例说明连词和介词的区别。

甲组:和、跟、与、同

区分方法一:“和、跟、与、同”连接的两个单位可以变换位置,而意思基本不变,这是连词的用法。否则,便是介词的用法。例如:

张三和李四都是武汉人。 李四和张三都是武汉人。(意思不变,“和”是连词) 为了报告喜讯,王五跟赵六通了电话。 为了报告喜讯,赵六跟王五通了电话。

(意思变了,“跟”是介词)

区分方法二:“和、跟、与、同”前边能插入修饰语的,这是介词的用法;不能插入的,便是连词的用法。例如:

为了报告喜讯,王五已经和赵六通了电话。(可以插入修饰语,“跟”是介词) 张三已经和李四都是武汉人。(—)(不能插入修饰语,“和”是连词) 乙组:为了、由于、因为

区分方法是:后面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算介词;后面接非名词或非名词性短语的,算连词。例如:

为了祖国,前进!(介词) 由于有空调,不觉得热。(连词)

8、如何辨别具体句子中的动词“没有”和副词“没有”

(1)在汉语中,有两个“没有”:“没有1”是动词,“没有2”是副词。它们在语法形式上最大的不同是

“没有1”后跟名词性词组,“没有2”后跟非名词性词组。例如:

[1] 我没有语法书。 [2] 我没有借语法书。

例[1]“没有”后接的是名词性词组“语法书”,所以是动词;例[2]中“没有”后接的动词性词组“借语法书”,所以是副词。

如果我们把这两个例句变换组成相应的主谓谓语句,则也可发现这两个“没有”和它们的后续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是不同的。

[3] 语法书我没有。(例[1]的变换式) [4] 语法书我没有借。(例[2]的变换式)

从以上的变换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没有1”是支配后面的名词性词组的,因而是动词;“没有2”只是修饰限定后面的动词性词,因而是副词。

(2)这两个“没有”都是表示否定的,但是它们所否定的内容有所不同。“没有1”是对“领有、具有、存在”等意义的否定,即是对动词“有”的否定;“没有2”却是否定动作或状态已经发生或出现的。所以,它们的肯定形式有所不同。如:

[5] 我有语法书。(例[1]的肯定式) [6] 我借了语法书。(例[2]的肯定式)

(3)这两个“没有”在结构地位上的不同,也造成了它们的提问形式有所不同。“没有1”只有一个提问形式:“有没有……”;而“没有2”的提问形式却不止一个。例如:

[7] 你有没有语法书?(例[1]的提问形式) [8] 你借了语法书?(例[2]的提问形式) [9] 你借没有借语法书?(例[2]的提问形式)

有的方言(如上海方言)存在“你有没有借语法书?”这种格式,但普通话里是不能这样说的,因为不存在“有借语法书”这种肯定形式。

9、结合实际例子说明助词“了“和语气词“了”

(1)有两个“了”容易发生混淆。从形式上看,一个必须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而且还必须紧挨着前面的那个动词或形容词。这就是说,如果动词或形容词还带有宾语或补语,这个“了”要放在宾语或补语之前。我们把这个助词“了”叫做“了1”。例如:

[1] 他批评了我。 [2] 屋子里亮了起来。

另一个“了”,是用在句子末尾。我们把这个语气词称之为“了2”。例如: [3] 他批评我了。 [4] 下雨了。

这两个“了”还可以在一个句子里共现,足见例[1][2]句子和例句[3][4]中的两个“了”不是语序上的变化,而确是两个不同的词。例如:

[5]他批评了我了。

(2)“了1”紧挨着动词或形容词,语法意义表示动作完成或变化完成。如例句[1]中的“了1”是表示“批评”的动作已经完成,例句[2]中的“了2”则用以表示“原先屋子里是暗的,现在已经变得亮了”。所以,“了1”是时态助词。

“了2”用在句末,紧跟在名词之后,语法意义表示一种新的情况已经出现或即将出现,并起煞句作用,表示一个句子的终结。例句[3][4]中的“了”,就是起这个作用的。所以,“了2”是语气词。

(3)“了”出现在句子的末尾,而又紧挨着前面的动词或形容词,例如: [6] 他终于来了。

这个“了”既表示动作的完成,又起煞句的作用。我们不妨把它看成是时态助词“了1”,和语气词“了2”的重合体,即“了1+了2”。

下表总结了“了1”和“了2”的不同: 了1 了2 了(了1+ 了2) 位 置 动词或形容词+了1+宾/补 动作完成或变化完成 名词后、句末 动词或形容词+了、句末 表达作用 一种新情况出现并煞句 兼有了1和了2的语法义 语气词 助词+语气词 词 性 助 词

10、结合实际例子说明“是”在具体的句子中的词性

(1)“是”也有两个:“是1”起判断作用,后接名词性词组作为它联系的对象;“是2”起强调作用,后接非名词性词组作为它修饰的对象。下面有三个例句:

[1] 他是我的老师。(“是1”) [2] 火车是误点了。(“是2”) [3] 他是勇敢。(“是2”)

(2)因为“是1”起的是判断作用,而“是2”并没有起判断作用,所以它们的否定形式是不同的。试把上面三个例句变换为否定句,就成了:

[4] 他不是我的老师。(例[1]的否定式) [5] 火车是没有误点。(例[2]的否定式) [6] 他是不勇敢。(例[3]的否定式)

可见,“是1”的否定式为“不是”,而“是2”的否定式为“是没有”或“是不”。 (3)因为“是2”是表强调的,所以它可以被副词“的确”替换,例如: [7] 火车的确误点了。(例[2]的替换式) [8] 他的确勇敢。(例[3]的替换式)

词性 表达作用 肯定形式 否定形式 是1 动词 判断 是+名词性词组 不是+名词性词组 是2 副词 强调 是+非名词性词组 是没有+非名词性词组 不是+非名词性词组 用“的确”替换 不能 确”来替换,而只能受副词“的确”的修饰。

[9] 他的确是我的老师。

从这儿,我们也能获得证据,说明“是1”为动词,“是2”为副词。

能 而“是1”则因为不表强调,并且又处在句法结构中的重要位置上,所以它不能由“的11、结合实际例子说明助词“的”和语气词“的”。

“的”作为结构助词,可以附着在实词或词组后表示前面的成分是定语,也可以附着在实词或词组后构成具有名词性功能的“的”是结构。作宾语的“的”字结构中的“的”有时会和处在句末的语气词“的”发生混淆。我们把构成“的”字结构的“的”叫做“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