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卫生学 下载本文

前收集信息。

命。

2.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

以0~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以保护和促进学前儿童身心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为宗旨,内容:一健康与健康促进、二疾病与预防、三膳食与营养、四保护与照料。

3.学前卫生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二)调查法(三)观察法(四)个案研究法(五)行动研究法

4.学前卫生学是研究如何保护和促进学前儿童身心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门科学。

5.文献研究法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通过搜集、梳理和分析文献资料而进行的研究。它在学前卫生学中常用于研究某些问题,或制定某项政策、开展某项工作

6.调查法是调查者采用访谈、问卷、测验、座谈、测量等多种方式收集所要研究对象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统计学或理论分析(定量或定性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7.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景或预设情境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现象或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8.行动研究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践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目标的一种研究方法。

9.健康是学前儿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健康为学前儿童身体发育和心智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保障。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是托幼园所保健工作

的根本任务。

10.生物医学模式产生于19世纪初。医学模式认为,健康是人体、环境与病因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个体便会患病并出现细胞、组织、器官或功能的改变。

11.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认为,人体是由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三者共同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三方面因素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人的健康状况。 12.苏联学者布赫曼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亚健康”概念。 13.健康概念和健康内涵演变的特点:一,健康概念是不断变化、演进的。二,人类对健康的追求是永恒的,对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三,健康是多元的、广泛的,并且是相对的。四,健康概念的演变带来了卫生保健工作的革

14.健康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由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倡导,旨在帮助个体和群体获得健康知识,树立健康观,养成健康行为和健康生活方式,促使人们维护和改善自身健康、预防疾病,全面提高生活质量开展的社会教育活动和学校教育活动。 15.学前儿童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是一种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满状态及良好的适应能力。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制、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

16.衡量学前儿童身体健康的指标主要包括:生长发育、生理机能。

17.衡量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指标主要包括:智力、情绪、交往能力、行为和性格特征。 18.学前儿童健康表现: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符合其年龄发育水平,体检各项指标达标;身体发育良好,动作协调、灵敏,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身体功能良好,体态正常,没有疾病;智力正常,能胜任符合其年龄特征的各种游戏和学习生活;情绪稳定,很少因为一些小事而哭闹不止,常保持愉快情绪;乐于与人交往,愿意与小朋友玩耍、分享,能较快适应新环境;性格良好,表现为活跃、开朗、自信、勇敢;行为表现符合其年龄发展水平。

19.学前儿童健康特征:1、学前儿童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健康。2、学前儿童健康具有交易性。3、学前儿童健康具有多样性。 20.学前儿童健康发展目标: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

定、愉快;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直到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21.健康促进的5项行动策略:建立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发展个人健康的技能、创建健康支持性环境、重新确定健康服务的方向和加强社区行动。

22.遗传和生物因素-霍尔-一两遗传胜过一顿教育。 环境决定论-华生。

健康生态模式图是霍伊曼1975年提出。

生态系统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芬瑞纳提出的。

23.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学前儿童健康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卫生服务。其中,营养、疾病、体育锻炼、睡眠、教育、情绪、家庭和托幼机构是主要影响因素。 24.病原微生物是危害学前儿童的大敌。

25.行为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26.卫生服务是指卫生机构和卫生专业人员为防治疾病、增进健康,运用卫生资源和各种手段向个体、群体和社会提供的必要服务活动。

27.如何促进学前儿童健康:1、有规律地生活;2、合理安排膳食;3、保证睡眠充足;4、保证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5、提供适宜的游戏活动;6、疾病预防;7、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8、培养亲社会行为和交往能力;9、养成健康行为。

28.饮食是构建儿童身体细胞、组织、器官,保证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

29.睡眠是维护和保证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 30.睡眠对儿童健康的作用:一是迅速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补充能量。二是促进大脑功能的提高。三是促进生长发育。四是调节和舒缓情绪。五是提高免疫力。

31.运动对学前儿童健康的意义:运动可增强身体机能;运动促进学前儿童身高的增长;运动可促进学前儿童智力发展;运动可调节情绪,塑造学前儿童性格,增强适应能力;运动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32.游戏是学前儿童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是幼儿认识和了解外部世界,体验情感、积累生活经验的重要途径。

33.预防接种对预防传染病是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34.情绪是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构成要素。

35.健康包括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等吧四个方面。

36.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是: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制、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