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课堂模式
预习、展示、反馈 课前、课上、课后
课上:1、预习检查(*) 2、复习展示 3、激情导入
4、预习展示(*) 5、合作探究(*) 6、探究展示(*) 7、师生小结(*)
8、反馈练习
9、布臵任务(*)
没有模式没有标准,一开始课改必须有模式。有形—无形——创形是课改的三阶段。老师讲不能超过10分钟,并且这10分钟是用于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的。不要怕课堂生成问题,只有生成问题课堂才有价值,关键在于解决。 五、 怎样设计导学案
教案是为了怎样教; 导学案是为了怎样学。
1、高效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路线图,是指导学生高效自学、高效讨论、高效展示的方案,高效导学案的编制要遵循四个符合:一要符合新课程标准,二要符合具体教学模块的要求,三要符合?三维目标?的要求,四要符合教师、学生、学习内容的实际。
2、编制者要本着高度负责任的态度,下大工功夫,大胆整合教材,突出学科特点及课型特点,精心研究课标要求和知识能力要求,明确本导学案承载的知识、能力在整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切实能引导学生自学、讨论、探究,拒绝简单化、习题化,设计的探究问题要有深度和挑战性、具有立体感和新颖感。
3、导学案内容要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使用说明、自学指导、自学练习、当堂检测、学习反思等(不同课型、不同内容的导学案应有所侧重);训练学案要分层设计,要有适当迁移拓展、归纳小结,注重限时训练。
4、导学案编制体例要规范,要设计编制人、审核人、日期、编制号等
5、坚持导学案编制走程序,实现集体智慧与个人智慧的统一。每周由备课组长统筹安排,先集体讨论,然后由一人定稿一人审核。 6、坚持资源共享,实现集体智慧与效益的最大化。
7、导学案提前一天发给学生,有指导、有要求、有收有批、有检查有措施、有统计有分析,有评有纠。
8、导学案的设臵核心在于?问题导引?,怎样设臵问题才能有力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怎样设臵问题更有利于学生展示。
岫岩二高教务处 2012-2-29
25
(二)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新课堂模式形成全校进行新课改
参与实验教师进行新课堂教学示范展示,其他教师每位教师必须上一节新课堂模式汇报课,下面附有我校课堂模式研究的汇报课评课情况总结
附件6:课改汇报课情况
最近一段时间我校课改又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老师们踊跃参加课改汇报课,汇报课各有特色,精彩不断。评课也是有声有色,老师是课改先锋,领导是课改专家,在评课中勇于争鸣,充分交流,思想碰撞,共同提升。 下面摘录一部分评课内容:
雷明蔚的课:教师课前充分准备,课上放手,生评生和?闭眼哥?的展示把本节课推向
高潮。
赵立新的课:问题设计深入浅出,教学环节引人入胜,学生展示能力让人振奋(104),
是让人享受的课堂。
周延铎的课:学生预习充分,展示好,教师风格变了,面貌焕然一新。
张学伟的课:导学案设计尽心,PPT组合完美,形象生动,一目了然,学生展示流畅,
课堂气氛好。
常晓慧的课:课堂结构紧凑,课堂知识容量大,教师敢放手,学生敢展示、会展示,学
生积极参与大胆质疑,师生口语都特别流畅,?展示哥?(114付首豪)得到听课教师一致喜爱。
刘 颖的课:导学案设计精巧、考究,问题设计有梯度有高度,问题剖析到位。学生预习
充分,学生展示争先恐后,学生学习目标达成,课让人听得意犹未尽。
付 利的课:
李 敏的课:教学环节设计由浅入深,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精彩不断。教师课堂驾驭游
刃有余,浑然一体。重难点突破巧妙,目标达成,教师利用智慧让学生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
李 岩的课:导学案设计体现了高二化学组集体智慧结晶,可以看出教师准备充分,学
生预习充分。
宋凤波的课:教师设计精心充分,教学环节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调动。整堂课学
生展示精彩,有师生互动,有生生互动,有挑错有质疑,学生展示能力超过东三(111),特别是邵东的展示,得到全体听课领导和教师肯定。
郝 华的课:宝刀不老,是传统课和新课改的结合,制作了课件,直观形象,学生在轻
松愉快中达成了学习目标。
总之,通过此次活动,各学科组教师集体备课,共同设计研究,每位教师都不甘落后,大大推进了我校课改进程,老师们也在此次活动中不断思索、研究、历练、创新、提升。更主要的是在集体备课中加深了老师之间的感情,学生在课堂中精彩表现也给我们带来了信心和无穷的乐趣。评课中相互之间的交流、争鸣使我们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在评赵立新课时王昌荣老师、赵丽主任、刘校长都分别提出了自己的困惑,立新老师和晓红主任都耐心一一给予解答,大家在交流、争鸣中一起进步。
希望还没有上汇报课的教师抓紧准备,校长要求再上汇报课的教师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1、要充分准备,同学科组一定要集体备课,共同完成导学案。(至少准备三天)
26
2、上课教师提前一定要试课,让同学组教师帮组听评课。 3、上课教师先听其他教师的汇报课至少三节(包括评课)。
(三)2013年12月——至今
集中整理课题研究资料,要求每位参与实验的老师上一节新课堂录像课、一份标准导学案、写出一万字读报笔记及研究随笔或论文
成果的具体内容:
(一)岫岩二高“328循环大课堂”模式
“328循环大课堂”即三步、两段、八环节循环课堂模式。三步即课前+课中+课后=循环大课堂;两段即课中分前段35分钟“展示”,后段5分钟“预习”,八环节即35分钟“展示”的“检查预习”“情境导入”“重申目标”、“展示交流”、“疑难点拨”、“当堂检测”、“归纳小结”,“布置预习”八环节。 课前
教师:1、精心编写导学案、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备学生、备内容、备方
法、备标准)
2、指导学生预习: ①明确预习内容
②明确预习要求,即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展示、
检测等。
③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如读书方式、思考时间、成果呈现等。 学生:预习:
1、预习资料:一是课本,二是导学案。
2、预习形式:预习要先独立后合作。独立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避免浮躁。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提高预习效果。
3、预习方法:预习要先全面后侧重。学生先独立阅读课本,然后根据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结合课本解决A级内容,B、C级内容尽量解决,解决不了的要形成问题,将这些问题以及D级内容带入学习小组,利用合作学习时间按照老师的分工有侧重地进行研讨学习。 课中(一堂两段)
课上分为两段,“35+5”,即“展示+预习”
具体解读:一课分两段,前半段占35分钟“展示’,即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充分展示。每节课的后段占5分钟“预习”,即教师围绕“导学案’领着学生做下节课的预习。
“循环大课堂”每节课的起点其实不是在课前,而是每节课后5分钟。
27
形象的说,就是揪住每节课后5分钟的“小尾巴”,把课下的时间绕进来,一直延伸到第二天的新课,然后与新课的前5分钟完成对接,这样形成一个“环状大课堂链”。课上头5分钟整体是让学生展示,展示教师也有参与,分八环节即“检查预习”“情境导入”“重申目标”、“展示交流”、“疑难点拨”、“当堂检测”、“归纳小结”、“布置预习”
1、 前段
(1) 课前三分钟预铃时,检查学生预习。 (2)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分钟)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从生活事例出发,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 重申学习目标(1分钟)
学习目标设计要科学准确、要具体、可操作、可落实,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
(4)展示交流(13分钟)
A级问题为必答题,学生要独立完成,要求学生必须脱稿。B级问题可先让学生独立回答,解决不了的本小组共同商量、探讨、争取解决。C级问题可采取竞答等方式解决。展示方式,可以是口头、可以书面、可以板演。但对学生展示要有要求、培训。这个环节可以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5)疑难点拨(设计成问题引领)(12分钟) 重点解决疑难问题、易错问题和D级问题。先由学习好的学生回答,回答不上,教师启发,教师要把这类问题设计成容易答的小问题,层层破解、层层深入、由浅入深。教师在集体备课时认真研究,提前搞好预设,教师不可以直接讲,重在启发、引导。 (6)当堂检测(5分钟)
①教师根据展示情况设置口头几个题目进行单独抽测来及时反馈课堂效果。
②也可以提前用课件的方式设计几道小题来检测。 (7)归纳小结(3分钟)
①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梳理知识、强调重点、归纳规律、总结方法。
②学生根据上述学习活动,结合自己预习的情况,把导学案落实,完成好(D级问题可选做)课代表课下收齐,交给教师批阅。 (8)布置预习 2、 后段
课堂后五分钟是预习下一课内容的阶段,老师把下一课的导学案下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