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成长为本—问题导引”教学模式研究》子课题结题鉴定表 - 图文 下载本文

刘 颖 董家令 刘正兵 刘明薇 丛丽凤 孙非凡 28 34 45 40 29 29 40 26 27 38 34 34 31 29 中一 中一 中一 中一 中二 中一 中高 中一 中二 中一 中一 中一 中一 中二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研究生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历史课堂模式 地理课堂模式 地理课堂模式 地理课堂模式 地理课堂模式 政治课堂模式 政治课堂模式 政治课堂模式 政治课堂模式 小组教学研究 小组教学研究 小组教学研究 小组教学研究 小组教学研究 付 伟 侯苗苗 田振坤 戴喜多 王 丽 周绍峰 李 娇 贾志杰

岫岩第二高中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高中高效课堂模式研究》的新数据说明

《“成长为本—问题导引”教学模式研究》的子课题《一般

2011年12月我校54位教师参与《一般高中高效模式研究》课题实验,

在研究过程中由于赵晓明、董英、李娟参与研究的不是很认真积极,经过校领导研究,要求这3位教师退出课题研究,其中雷明蔚、杨柳、刘天天3位教师在我校课改过程中表现突出,并在2013年被评为鞍山市课改先进个人,故经过我校领导研究,准予3人参加《一般高中高效模式研究》,我们恳请课题组领导批准,谢谢!同时由于在本次科研立项过程中,我校科研室主任赵宏表现 突出,每项活动都是由赵宏负责完成,学校决定改赵宏为课题负责任人,恳请课题组负责人批准为盼,万分感谢!

5

校长:刁德龙

岫岩第二高中

2014年4月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成长为本—问题导引?教学模式研究》子课题《一般高中高效课堂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自辽宁省于2006年秋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以来,我校一直努力探究课改工作成功之路。2008年我们有幸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深化研究》总课题,经过研究讨论我们学校承担了《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有效性、优化教学策略的研究》的子课题。其中有16名一线教师参与研究,课题由我校教学副校长刘甲吏负责,科研室赵宏主任具体执行。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有效教学应包括哪些重要指标;2、无效和低效的教学具体表现;3、如何设计三维教学目标及如何实现;4、有效教学如何走向优质化教学;5、新课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这里第一次提出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经过三年的实验研究,我们虽然有很多收获,但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没有形成,正在我们的课题研究进入瓶颈时期,我们又有54位老师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成长为本—问题导引”教学模式研究》子课题《一般高中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这次研究我们巧遇我校大面积推广课程改革,我们希望教师在研究这个课题中尽快成长起来,从而推动我校的新课改.课题研究的目标有:1、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教师运用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

6

学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2、成效目标:规范各科新授课、试卷讲评课与复习课的基本教学流程。推广文、理科各一种可学习借鉴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3、教师目标: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改进、创新课堂,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改变教师低效、落后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提高教师教学理论水平,教育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学生目标: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5、课程目标:探索、改进、改造学习方式,适应新时代和新课改的需要。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新课改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效课堂不是最优秀教师讲出来的,是学生学出来的.教师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思维.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模式更有效呢?高中高效课堂模式是什么样的呢? (一)、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文科与理科有效课堂教学流程研究

2、不同学科不同年级新授课与复习课、试卷讲评模式研究。

3、各学科可根据学科特点和需要增加不同课型教学模式的研究。如,语文可分:文学作品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言文教学、写作指导、写作评改、选修单元教学模式等)

7

(二)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

1、创设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含量够。

2、创设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即锻炼了学生各方面能力又不影响教学进度。

三、课题研究采取的方法与具体措施

正在我们研究“高效课堂模式”的实验遇到瓶颈时, 我校校长2011年8月31日至9月29日,代表鞍山市10余所普通高中到华师大参加了教育部主办的“第13期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学校长研修班培训”活动之后,对新课改工作有了深入精髓的认识,领导意识发生了科学的决策性转变,对我们的课题研究给与了大力支持。 1、全面思想发动阶段。

课程改革工作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这项工作的开展必须解决教师、学生、家长将会出现的诸多思想问题,搞不好后果不堪设想,甚至会惹火烧身!为了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我校多次通过采取领导干部例会、全校教职员工大会、班主任工作会、组织家长和师生收看课改名校课堂视频、问卷调查、致学生家长一封信等形式,由上到下、由内到外做了思想统一工作。为了搞好课改工作又少走弯路,校长对华师大学习期间考察过的上海五所知名高中的办学理念和课改经验进行了提纯、总结,撰写了2万余字的《膏之沃者其光晔,根之茂者其实遂》考察报告,与全体教职员工分享考察成果,充分体现了他对新课改工作的认识;其后,他分别到山东杜郎口中学、湖南道县高中等课改名校专程进行学习考察,形成了新课改工作理念。按照分类汇总原则,他先后亲手制作了7个PPT课改工作演示文稿,这为我校组织此项工作提供了方向性的。

2、组织师生培训学习阶段。

校长在学校领导干部例会上和全校教职员工大会上,多次以PPT讲话稿形式演示自己学习总结的课改理念和做法,充分做好员工的理论武装工作。同时,我校分期、分学科组织教师到东港三中、庄河高中、本县三家子中学进行课改现场观摩,并组织教师谈感想,写体会文章。对教师进行了“如何编写导学案”、“学习小组如何建立”、“课堂如何评价学生”等专项培训。学生是高效课堂主人,这需要教师的引领。组织课改意识科学的教师对学生进行了“课堂上如何展示”、“如何当好学习小组组长”、“如何独学、对学”、“如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