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区设计 下载本文

表4-2-1 井巷工程量汇总表

序号 一 1 2 二 三 1 2 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井筒 主平硐(利用) 回风斜井(利用) 小计 消防材料库及通道 主要运输大巷及回风巷 东运输大巷 总回风平巷 小计 采区巷道 采区下车场 信号硐室 轨道上山 回风上山 采区绞车房 采区上车场 顶板绕道 甩车道 1231工作面回风平巷 1231工作面运输机巷 1231工作面轨道平巷 1231开切眼 1231联络巷(5个) 1232掘进运输机巷 1232掘进轨道平巷 1232联络巷(2个) 小计 8.16 6.29 5.6 8.16 4.36 4.59 4.59 4.59 4.59 3.9 3.9 4.59 4.59 3.9 9.46 7.31 6.60 9.46 5.34 5.58 5.58 5.58 5.58 3.9 4.87 5.58 5.58 4.87 87 87 6.29 4.59 8.38 5.58 巷道名称 断面积(m) 净 6.29 6.0 5.11 7.02 453 388 841 2 275 275 445 359 359 25 141 162 10 2051 70 6 45 183 50 356 758 8 2668 2668 72 487 977 279 2376 1917 1917 339 122 783 865 49 16255 3796 2165 5961 掘进 2巷道长度(m) 煤巷 半煤岩 170 55 225 31 岩巷 掘进体积3(m) 218

第三节 采煤方法

一、采煤方法选择 1、开采技术条件

煤层呈单斜构造,煤层倾角23~25°,总体为由上向下(由浅至深)逐渐变缓。设计采区煤层倾角平均为24°(首采工作面倾角平均为24°),无断层发育。

采矿许可证许可开采C3煤层,赋存较稳定,属中厚煤层。本次设计开采C3煤层,煤层平均厚为1.4m。

煤层顶底板以层状结构软岩岩组为主,其次为层状结构软硬相间岩组。 C3煤层无煤尘爆炸危险性,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Ⅲ类,不易自燃。 根据云南省煤炭工业局2008年12月的审定结果,矿井为低瓦斯矿井。 矿区范围内无冲击地压,地温正常;矿区水文地质简单,正常涌水量9.6m3/h,最大涌水量17.8m3/ h。

2、采煤方法选择

矿井可采煤层为缓倾斜中厚煤层,设计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炮采工艺。

二、回采工艺

生产能力为9.0万t/a,首采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1.4m,煤层倾角24°,设计采用炮采工艺。

1、落煤:首采工作面纯煤厚度为1.4m,采用ZMS-12T型湿式煤电钻打眼,“三花眼”布置,炮眼长度1.2m,炮眼间距1.2m~1.6m,与煤壁夹角85°,使用3号煤矿安全炸药,毫秒电雷管引爆。

2、装煤:工作面煤炭自溜。

3、运煤:运输顺槽采用刮板输送机转载。

4、顶板控制及采空区处理:工作面平均采高1.4m,设计采用DW18-400/110型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顶梁支护顶板,排距1.0m,柱距0.8m,“五·三”排控顶,最大控顶距5.3m,最小控顶距3.3m。采用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放顶步距2.0m。

采煤工作面回采时,各工序按《作业规程》、《操作规程》、以及《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执行。

见采煤方法示意图。 三、采区及工作面回采率

按《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规定,各煤层采区回采率取85%,各煤层工作面回采率均为95%。

第五章 通风与安全

第一节 概 况

一、瓦斯

根据云南省煤炭工业局2008年12月的审定结果: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为5.160m3/t,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436 m3/min;最大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8.230m3/t,最大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695m3/min,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33条,本矿井为低瓦斯矿井。

二、煤尘爆炸危险性、煤自燃倾向性

2005年08月18日委托江西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对C3煤层进行了煤尘爆炸危险性鉴定及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鉴定结论为C3煤层无煤尘爆炸危险性,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属Ⅲ类,为不易自燃。

三、地温及冲击地压

井田范围内属于地温正常区,无冲击地压。

第二节 通 风

一、通风系统及通风方式

根据矿井开拓布置,主平硐位于矿井中部,回风斜井位于矿井上部。主平硐为进风井,回风斜井为回风井。

矿井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方法。 回采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

新鲜风流由主平硐进入,经东运输大巷、采区下车场、轨道上山、中部车场、进入工作面轨道平巷(运输机巷)至工作面,污风经工作面回风平巷进入总回风平巷排出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