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 第一道钢支撑施工完验收支撑截面尺寸及支撑形式,管井水位? 5.2.5 第二道钢支撑施工完验收支撑截面尺寸及支撑形式,管井水位? 5.2.6 土方开挖至基底验收基坑开挖轴线尺寸及标高,管井水位? 5.2.7 拆除第二道钢支撑验收底板及传力带强度?
5.2.8 拆除第一道钢支撑验收基础结构及中部换撑带强度? 5.2.9 钢板桩拔除验收黄砂回填至平台标高 6检查监控要求 6.1 监测目的?
为有效防范基坑工程施工对工程周边环境及基坑围护本身的危害,所以必须采用 有效的监测方法并配置先进、可靠的仪器,对基坑围护体系和周围环境的变形情况进 行监控,为工程实行动态化设计和信息化施工提供所需的数据,从而使工程处于受控 状态,确保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安全。为了及时收集、反馈和分析周围环境要素在施工 中的变形信息,实现信息化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6.2 监测项目?
结合本工程周围环境特点,本基坑工程应设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 监测内容:?
6.2.1围护墙(边坡)顶部水平及竖向位移; 6.2.2深层水平位移; 6.2.3立柱竖向位移;
6.2.4周围地面及建筑物竖向位移; 6.2.5支撑轴力监测;
6.2.6周边地面及建筑物裂缝。? 6.3 监测内容及报警值?
基坑监测项目及报警值?
监测项目 累计值(mm) 变化速率(mm/d) 5 3 围护墙(边坡)顶部水平位移 45 围护墙(边坡)顶部竖向位移 28 30
深层水平位移 立柱竖向位移 周边地表竖向位移 支撑轴力 邻近建(构)筑物位移 地表裂缝 建(构)筑裂缝
注:当监测项目的变化速率达到表中规定值或连续 3d 超过该值的 70%则应报警。 6.4 监测方法? 6.4.1 监测点布置?
本工程监测点布置在厂房B、C列9轴线柱基+0.50处。? 6.4.2 监测方法原理? (1)监测基准?
为保证所有监测工作的统一,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度,使监测工作有效的指导整个 工程施工,监测工作采用整体布设,分级布网的原则。即首先布设统一的监测控制网,再在此基础上布设监测点。?
在远离施工影响范围以外布置 3 个以上稳固高程基准点,这些高程基准点与施工 用高程控制点联测,沉降变形监测基准网以上述稳固高程基准点作为起算点,组成水准网进行联测。观测使用NA2水准仪往返实施作业。? (2)监测点垂直位移测量?
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二级水准测量规范要求,历次沉降变形监测是通过工作基准 点间联测一条水准闭合或联合线路,由线路的工作点来测量各监测点的高程,各监测 点高程初始值在监测工程前期三次测定(三次取平均值),某监测点本次高程减前次 高程的差值为本次垂直位移,本次高程减初始高程的差值为累计垂直位移。? (3)监测点水平位移测量?
监测点水平位移利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测量,比较坐标变化计算出水平位移量。? (4)围护结构侧向位移监测?
在维护结构上设立监测点全站仪进行坐标测量,比较坐标变化至计算出侧向位移量?
31
65 40 55 3000KN 30 12 3 5 5 5 2 持续发展 持续发展
(5)坑外地下水观测?
为了使浅层地下水位及承压水水位保持一适当的水平,以使周边环境处于相对稳 定可控状态,加强对水位的动态观测和分析。在基坑降水前测得各水位孔孔口标高及 各孔水位深度,孔口标高减水位深度即得水位标高,初始水位为连续三次测试的平均 值。每次测得水位标高与初始水位标高的差值即为水位累计变化量。? (6)支撑轴力监测?
未掌握支撑的设计轴力与实际受力情况的差异,防止围护体的失稳破坏,必须对 支撑结构中受力较大的断面、应力变幅较大的断面进行检测。支撑制作过程中,在被 测断面的左右两侧焊接表面应变计,支撑受到外力作用后产生微应变。 6.5 检测周期?
从井点降水开始至基坑施工完土方回填前停止,在土方施工时,每天观测 2 次,正常情况下,临近监测对象每 2天观测1次,当日变化量或累计变化量超警戒 值时,监测频率适当加密,每天观测1次。特殊情况如监测数据有异常或突变,变 化速率偏大等,适当加密监测频率,直至跟踪监测。??
基坑施工过程中,每天由专人进行巡视检查,并记录检查内容。 7应急预案及应急响应 7.1 危险源识别?
本基坑工程施工严格按照基坑围护设计工况进行施工,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测。现场应充分考虑可能产生的危险情况,如围护结构变形、塌方、渗水及周边建构物、管线变 形等,应作为重大危险源来控制,并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的工作流程及应急措施。 7.2 防控措施?
7.2.1 围护结构应急处理措施的工作流程?
32
7.2.2 监测工程应急救援预案?
现场成立基坑监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并定期召开分析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 理。?
1、监测人员 24 小时驻守现场,并经常巡视、保护监测点(孔),以保证监测点(孔)
的正常使用并能及时发现监测点(孔)的异常损坏并及时恢复被损坏之监测点(孔)。
2、对日常使用的监测仪器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校核,确保采集的数据真实、可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