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厦门市名校中考化学第六次调研试卷 下载本文

四、实验题

21.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④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某同学设计了图A的组合装置。其中,仪器②中盛放的物质应是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从B~G中选择仪器,组装发生装置,要求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你认为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填字母)。

(4)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流程题

22.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

(小资料)

I、贝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

Ⅱ、通常情况下,1 体积水中大约能溶解 700 体积氨气,1 体积水中大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Ⅲ、饱和食盐水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NaHCO3是因为饱和后析出,变成沉淀)。

(1)合成氨需要的氮气来自空气,空气属于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空 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

(2)过程②中主要操作的名称是_____。

(3)过程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过程③中反应所属基本反应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 (4)为了提高产率,往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气体时,你认为应该先通入_____(填“NH3” 或“CO2”),你的理由是:_____。

(5)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六、计算题

23.在实验室里称量一定质量的Na2CO3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100 g,恰好完全反应,共生成2.2 g的CO2气体(假设产生的气体完全逸出,水的挥发忽略不计)。已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Na2CO3+H2SO4=Na2SO4+CO2↑+H2O

(1)Na2CO3样品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g。

(2)100 g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24.防止金属腐蚀,特别是钢铁的锈蚀是世界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中的重大问题.铁生锈的条件为与 同时接触.铁锈成分复杂,主要成分为氧化铁(Fe2O3), 物质可加速铁的锈蚀. 用盐酸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了防止铁制品生锈,应采取的措施是 (写出一种).

(查阅资料)小明同学发现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Fe(OH)2],后在在空气中被氧化为氢氧化铁[Fe(OH)3],Fe(OH)3不稳定,在日光照射下发生缓慢的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铁Fe2O3,铁锈的化学式可简单表示为Fe2O3·nH2O. (提出问题)铁锈(Fe2O3·nH2O)中n的值等于多少呢?

(问题探究)小明发现实验室中有一保管不善的铁粉,大部分已经结块成红褐色,为了探究铁锈(Fe2O3·nH2O)的组成,称取27.0g这种铁粉样品,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为了保证实验安全,实验开始时应先 ,防止 .

(2)A中的现象是 ,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D中碱石灰作用是 . (3)请指出该装置中有一处明显不足 .

(数据处理)以下是加热时间和A中固体质量关系图像及B、C中质量不再变化时B中浓硫酸、C中碱石灰装置质量变化情况

(1)n的值是 .

(2)写出T3-T4时间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计算原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 七、探究题

25.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呈中性。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到盛有无色酚酞和NaOH混合溶液的小烧杯中。当看到__(填现象),证明它们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学生板书)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①只有Na2SO4 ②有Na2SO4和H2SO4 ③有Na2SO4和NaOH ④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及理由是____。 (实验探究)

(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__。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测溶液的pH 滴加Na2CO3溶液 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续表: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溶液中有H2SO4 有气泡产生 溶液中有H2SO4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____。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2SO4,除以上正确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填序号)。①Cu ②CuO ③紫色石蕊溶液 ④AgNO3溶液 (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写一条)。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A B B C D A D B B B D C C D 二、填空题 16.① ④ ⑥ ② ③ ⑤

17.CO(或“一氧化碳”) 分子构成不同(或“分子结构不同”或 “1个CO2分子比1个CO分子多1个氧原子”) 4.5 保持铁锅表面的洁净和干燥(其它合理叙述也给分) 18.Mg2+ 三 NaCl 17 8 三、简答题

19.有害 Cd2+ CdCl2 Mg H2O 20.NaCl、NaOH 27% 120g 四、实验题

21. 烧杯 二氧化锰(或MnO2) CEFG CO2+Ca(OH)2=== CaCO3↓+H2O 五、流程题

22.混合物 78% 过滤 CaCO3

CaO+CO2↑ 分解反应 NH3 因为氨气在水中的溶解

度大,先通氨气会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有利于生成较多的碳酸氢钠 CO2 六、计算题

23.3 4.9% 6.9%

24.氧气和水,氯化钠或稀盐酸;Fe2O3+6HCl=2FeCl3+3H2O;保持表面清洁干燥. (1)通CO,赶走空气;防止爆炸;

(2)红棕色变为黑色,吸收水蒸气,吸收CO2. (3)尾气没有处理 【数据处理】(1)n值是3 (2)Fe2O3+3CO高温2Fe+ 3CO2; (3)铁的质量分数20.7% 七、探究题

25.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H2SO4+2NaOH=Na2SO4+2H2O ④,硫酸和氢氧化钠不共存 氢氧化钠(或NaOH) pH试纸浸入溶液中 BaCl2与Na2SO4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 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②③ 腐蚀下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