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通识类选修课程学生选课指南(1) 下载本文

课程名称:教育与人生 课程归属: 社会科学类

课程性质:精品通识选修课程 开课学院:教育学院

任课教师:雷晓云、李海燕、刘晖 学分/学时:1/16 先修课程:无 课程简介

本课程综合性强,内容广博,与哲学、文化学、心理学、美学、伦理学等有着广泛的联系。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的本真及与人的发展、教育与幸福人生、教育与文化、大学之道、教育与审美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获得对教育的价值、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教育与文化的基本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增进对教育本真、教育与人生、文化传统的差异性及不同的教育特性等问题的了解,体悟幸福人生的真谛及其与教育的关系,体悟审美的教育及教育中的美,理解大学之道及其对大学生活的要求,从而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养成教育学思维能力,提高分析与解决教育与人生中现实问题的综合能力,以达到学会认知、学会思考、学会选择、学会鉴赏、学会积极追求幸福人生的学习目标。

教师团队由多位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在教学中,注重基础性与时代性、理论与实际、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的结合。 任课教师简历

雷晓云 女,教育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与教师教育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具体承担过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德育原理、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和课程与教学思想史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过广州市社会规划课题的研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多篇论文发表在《课程·教材·教法》等权威刊物上,出版专著1部,参编著作多部。

刘晖 男,教育学博士,教授。现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教育学)、广州市重点(扶持)学科(教育学)、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带头人。现任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高教研究所所长。兼任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等。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为教师教育、教育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学原理,讲授过《教育学》、《社会学》、《艺术教育导论》、《比较教育学》等课程。出版专著3部、合著6部,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在权威和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省、市课题多项,并获得多项奖励。

课程名称:心理学与生活 课程归属: 社会科学类 课程性质:通识选修课程 开课学院:教育学院

任课教师:刘毅、应湘、路红 学分/学时:2/32

先修课程:心理学基础或其他社会科学基础课程 课程简介

想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更好地生活吗?想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了解自己的认知活动与学习过程吗?想了解友情、亲情与爱情吗?想性与两间的奥秘吗?想了解并克服生活、学习与工作中的压力并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吗?本课程欲通过介绍当代心理学在这些方

36

面的研究及其成果,让你在获得这方面的理论与知识的同时,也能了解与掌握科学的调节自己生活、学习的方法,掌握指导自己赢得友情、保持亲情、获得爱情的策略。本课程正是为像您这样的人设计的一门通识类课程杰作。授课者相信,每个人都具有自我改善的能力,并且个性、风格、爱情与学习都有极大的改变空间。本课程的每一专题都包含一些既有趣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与内容,目的是让学习者成为能够达成既能初步了解心理学理论与知识的奥秘,又能满足自身需要,认识与解决某些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增进良好个性的发展,增进个人幸福感及心理健康的目的。 任课教师简历

刘毅,教育学院教授,应用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现兼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社会心理学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省心理学会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与干预中心主任及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从事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健康、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等研究工作,近年为本科生讲授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等课程。承担并主持了国家、省、市课题7项,在权威与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及教材5部,其中编著并出版国家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级规划教材《变态心理学》。

应湘,女,教育学院心理学教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广东省高等院校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成员;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与干预中心主任、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教研方向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健康教育。1995年以来一直担任高校、相关咨询机构及中小学的心理咨询顾问,临床咨询与辅导经验丰富,发表了论文30多篇,获得过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广州市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多项奖项。

路红,女,教育学院心理学副教授、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广东省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广东省心理学会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与干预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教研方向为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近年为本科生讲授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变态心理学等课程。承担并主持了承担国家、省、市课题3项,在国内外权威与核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及教材3部,其中编著并出版国家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变态心理学》。

课程名称:积极心理学 课程归属: 社会科学类 课程性质:通识类选修课程 开课学院:教育学院 任课教师:韩劢 学分/学时:1/16 先修课程:无 课程简介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是将心理学的视点转移到关注人性、社会和生活的积极面,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的科学,是一门促进人们幸福的科学。本课程旨在通过研究人的积极品质,如积极情绪与幸福体验、希望与乐观、情绪智力、天赋、创造力与智慧等,帮助学生开发心理潜能、发挥智能优势、改善学习力、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加沉浸体验、培养创新能力、优化情绪智力、健全和谐关系、学会积极应对、充满乐观希望、树立自尊自信、完善积极人格。

37

任课教师简历

韩劢,男,广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资深心理辅导老师,长期从事学生心理辅导与教学工作,致力于积极心理知识的传播与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获得心理成长。

课程名称: 心理暗示催眠原理与应用 课程归属: 社会科学类 课程性质: 通识类选修课程 开课学院: 教育学院 任课教师: 宋专茂 学分/学时:2/32 先修课程: 无 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自我心理暗示、激发潜意识、开发自我潜能的原理和方法;学会自我催眠的基本操作程序和步骤;学会分析不完全信息下个人信念形成的机制和利用技巧;学会利用潜意识提高学习效率(如提高英语词汇记忆和听力等)、防治心理疾病(包括缓解心理压力、焦虑障碍、强迫观念、抑郁、神经衰弱等)的基本操作程序和步骤。 任课教师简历

副研究员,心理咨询师,催眠师,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委员会常委,广东省高职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公开出版《现代催眠术原理与应用》(暨大出版社)、《心理健康测量》(香港三联)、《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高等教育出版社)、《职场心理》(暨大出版社)、《婚恋心理》(暨大出版社)、《成长心理》(暨大出版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东北财大出版社)等专(编)著作11部。

课程名称:心理学电影赏析 课程归属:社会科学类 课程性质:通识类选修课程 开课学院:教育学院 任课教师:刘百里 学分/学时:1/16 先修课程:无 课程简介:

《心理学电影赏析》课程结合影视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注重挖掘影片中的心理学元素和知识,使学生在欣赏影片的过程中学习、认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增加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达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目的,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更积极地面对心理生活中的挑战。

任课教师简历:

刘百里,教育学院心理系讲师,心理学硕士。主讲《普通心理学》、《心理测量》、《心理学基础》等课程,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心理健康等方面研究,发表、出版论文论著等10篇(部),曾获广东省高等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两次被评为广州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38

课程名称:演讲与口才 课程归属: 社会科学类 课程性质:通识类选修课程

开课学院: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 任课教师:蒋义丹 学分/学时:1/16

先修课程:大学语文、基础写作等 课程简介

《演讲与口才》是大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课程,对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更具有重要作用。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演讲这种更完善和更富审美价值的语言表达形式,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演讲和随堂即兴演讲等多种形式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以便学生能及时、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观点看法,展现自己的才华,有效地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提高成功交际的几率。本课程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也是促使学生学习知识、广泛阅读、提高能力、增长才干、陶冶情操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任课教师简历

蒋义丹,副教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被评为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教坛新秀、校优秀教师。她认真负责,教学出色,口才出众,获广州市成功教育案例评比特等奖、教师风采大赛一等奖和最佳口才奖、广州大学首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广州大学首届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奖,广东省高校教师演讲比赛三等奖、广州大学教师演讲比赛一等奖、教师朗诵比赛二等奖等,擅长教授和辅导演讲。

课程名称:性健康教育(女性) 课程归属: 社会科学类

课程性质:通识类选修课程 开课学院:生理与心理健康教研室

任课教师:陶剑飞、李文彦、颜雪梅 学分/学时:1/16 先修课程: 课程简介

针对目前在校女大学生的生殖保健知识贫乏,婚前性行为增多,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 、妇科疾病、性病/艾滋病的发生率不断增加的严峻现状,利用拥有具有丰富医学保健知识和教学经验的教师的师资优势,开设《性健康教育》选修课。本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是通过教学使女大学生了解国际国内生殖健康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掌握生殖健康基本概念,牢固树立女大学生预防保健意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真正有效维护并促进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通过系统的学习,有助于降低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性病/艾滋病的发生率;有助于理解正常的生理现象,培养良好的心态,减少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思想负担;有助于培养科学、卫生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和维护自身的健康,提高下一代的素质,为促进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