酯、长链脂肪酸等脂肪分解产物运送到肠黏膜表面,从而促进它们的吸收; ③胆汁在促进脂肪分解产物吸收的同时也促进了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 ④胆汁在十二指肠中还可以中和一部分胃酸; ⑤胆盐重吸收后可直接刺激肝细胞分泌胆汁。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消化道内的食物是引起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自然刺激物。高蛋白食物引起胆汁流出最多,高脂肪或混合食物次之,糖类作用最小。
(1)神经的作用:进食动作或食物对胃、小肠的刺激可通过迷走神经引起肝胆汁分泌的少量增加,胆囊收缩也轻度增强。迷走神经还可通过引起胃泌素的释放而间接引起胆汁分泌和胆囊收缩。
(2)体液的作用:①胃泌素:可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肝细胞和胆囊,促进肝胆汁分泌和胆囊收缩。胃泌素也可通过刺激胃酸分泌,间接引起胰泌素释放而刺激肝胆汁分泌。②胰泌素:主要作用于胆管系统,因此它引起胆汁分泌量和HCO3含量增加,而胆盐的分泌并不增加; ③胆囊收缩素:可引起胆囊强烈收缩,同时松弛Oddi括约肌,因此可促使胆囊胆汁大量排放,对胆管上皮细胞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使胆汁流量和HCO3的分泌轻度增加; ④胆盐:返回肝的胆盐有刺激肝胆汁分泌的作用。
4.在消化期胃液分泌是如何调节的? 答:消化期胃液分泌按接受食物刺激的部位不同,人为地分为头期、胃期和肠期。 (1)胃液分泌的头期:是指食物入胃前,位于头部的感受器(眼、耳、鼻、舌、口腔、咽等)受刺激,反射性引起胃液分泌增加。头期胃液分泌的机制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条件刺激信号作用于头部某些器官的感受器,通过条件反射引起胃液分泌增加; 二是由于咀嚼和吞咽食物时,刺激了口腔、舌、咽等处的感受器,通过非条件反射引起胃液分泌增加,反射的中枢包括延髓、下丘脑、边缘叶和大脑皮质等。这些反射的主要传出神经是迷走神经。迷走神经不但直接刺激壁细胞分泌盐酸,还可作用于胃窦黏膜中的G细胞,通过胃泌素的释放间接地刺激胃腺分泌。头期胃液分泌约占进食后分泌量的30%,酸度及胃蛋白酶原含量均很高。头期胃液分泌量与食欲有很大关系。
(2)胃液分泌的胃期:是指食物入胃后,继续刺激胃液分泌,又一次出现胃液分泌的高峰。胃期胃液分泌的神经机制主要是:①食物扩张了胃底、胃体的感受器,通过迷走-迷走长反射和壁内神经丛局部反射,直接或间接通过胃泌素引起胃腺分泌。②扩张刺激胃幽门部,通过壁内神经丛作用于G细胞释放胃泌素。③食物的化学成分(如蛋白质消化产物)直接刺激G细胞,引起胃泌素的释放。胃期胃液的分泌量约占进食后总分泌量的60%,胃液酸度高,但胃蛋白酶原的含量比头期要少。
(3)胃液分泌的肠期:是指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后,继续引起胃液分泌轻度增加。在切除外来神经后,食物对小肠的刺激仍可引起胃液分泌,提示在肠期胃液分泌调节中,神经反射的作用不大,主要是由于食糜刺激十二指肠黏膜引起胃泌素等激素释放的结果。有人认为,食糜入肠可使小肠黏膜释放一种“肠泌酸素”,可刺激胃腺而引起胃液分泌。静脉注射氨基酸也可引起胃液分泌,说明小肠吸收的氨基酸也可能参与了肠期的胃液分泌调节。肠期胃液分泌的特点是,量少,约占进食后胃液分泌总量的10%,总酸度和胃蛋白酶原的含量也较少。
名词解释
1.能量代谢(energy metabolism):是指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
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等过程。
2.食物的卡价(caloricvalue):1g食物在体内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称为食物的卡价。
3.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RQ):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机体的CO2产量与耗O2量的比值(CO2/O2)。
4.氧债(oxygendebt):机体的摄O2量少于肌肉代谢的实际耗O2量,把亏欠的这部分O2
量叫做氧债。
5.能量负荷(energy charge):是指在总的腺苷酸系统中所负荷的高能磷酸根程度。 6.基础代谢率(basalmetabolismrate,BMR):单位时间内每m2体表面积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通常以kJ/(m2·h)表示。
7.调定点(set-point):在体温调节中,下丘脑的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温度敏感神经元为调节体温处于恒定状态而设定了一个规定的温度值,此值即为调定点。
名词解释
1.肾单位(nephron):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个部分。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两部分组成。肾小管可分为近端小管、髓袢细段和远端小管。
2.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滤过液体的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
3.球-管平衡(glomerulo tubular balance):肾小球滤过率改变时,肾小管重吸收的能力也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机制称为球-管平衡。 4.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即被肾小球滤过的肾血浆流量的部分。
5.定比重吸收(constant fractionre absorption):近端小管的重吸收比例保持相对的恒定,大约为肾小球滤过率的65%,这种现象即称为定比重吸收。
6.血浆清除率(plasma clearance):是指单位时间由尿排出(被清除)某物质的量,相当于多少毫升血浆所含的量。
简答题
1.大量饮水和饮水过少,尿液有何变化?其机制如何?
答:大量饮水或饮水过少,均能影响血浆晶体渗透压,导致抗利尿激素(ADH)的分泌变化。促进ADH分泌的主要刺激因素是增加血浆的渗透压(通过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起作用)和降低动脉压或血容量(通过动脉压力感受器和容积感受器的传入通路)。ADH具有两个主要的作用:①ADH通过对血管加压素V1受体的作用,引起体循环小动脉收缩,包括引起肾脏小动脉的收缩。②ADH增加肾脏对水的重吸收,主要是通过增加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ADH与主细胞基侧膜V2受体相结合,增加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从而使细胞内的cAMP浓度增加,引起镶嵌到细胞腔膜面中的水通道增多。大量饮水后,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ADH分泌减少,尿量增多;饮水过少,ADH分泌增多,尿量减少。 2.试述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
答: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肾小球毛细血管的滤过系数(Kf)、有效滤过压和肾血浆流量。
(1)肾小球毛细血管的滤过系数是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肾小球有效滤过面积
的乘积。Kf增加可以提高肾小球滤过率,Kf减小则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在疾病条件下可因Kf的改变对滤过产生重要影响。如在某些疾病,功能性肾小球毛细血管数目减少(减少了滤过面积),或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膜的厚度而降低了通透性,都可使Kf减小(如慢性非控制性高血压和糖尿病),从而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2)凡是影响有效滤过压的因素都能影响肾小球滤过率。①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压:全身动脉血压在10.7~24.0kPa(80~180mmHg)范围内波动时,由于肾血流量存在自身调节机制,肾血流量保持相对稳定,肾小球滤过率不会受大的影响。但超出这一范围的变化,动脉血压升高或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发生相应变化,肾小球滤过率也必然会发生相应变化。增加入球小动脉阻力,则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减少肾小球滤过率;相反入球小动脉扩张,则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也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出球小动脉收缩,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液流出的阻力,从而提高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只要在输出阻力增加期间肾脏血流不太降低的情况下,肾小球滤过率会轻度地增加。②囊内压:增加囊内压,便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小囊内压,就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在病理条件下,如钙或尿酸沉积造成尿道结石,往往多发生在输尿管,会引起囊内压升高,导致有效滤过压降低,使肾小球滤过率减少。③血浆胶体渗透压:当全身血浆蛋白明显减少时,有效滤过压会相应地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导致尿量增多。如临床上给患者快速输入生理盐水,引起尿量增多,与血浆蛋白被稀释、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关。 (3)肾血浆流量的变化。肾血浆流量增加可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有效滤过压增大,致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名词解释
1.感受器(receptor):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条件改变的结构和装置。
2.近点(near poin of vision):是指眼作充分调节所能看清眼前物体的最近距离。 3.眼的调节(accommodation of the eye):当人看清近物时,使晶状体的曲率增加的过程,称为眼的调节。
4.视野(visual field):单眼固定地注视前方一点不动,这时该眼所能看到的范围,称为视野。
5.色盲(color blindness):人对三原色中的一种或两种缺乏辨别能力,称为色盲。 6.耳蜗微音器电位(cochlear microphonic potential):当耳受到声音刺激时,在耳蜗及其附近部位记录到的一种特殊的电位变化,称为微音器电位。它的波形和频率与作用于耳蜗的声波波形和频率相似。
名词解释
1.突触(synapse):是指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
2.调质(modulator):是指神经元产生的另一类化学物质。它能调节信息传递的效率,增强或削弱递质的效应。
3.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 synapticpotential,IPSP):是指在抑制性突触传递时,在突触后膜上产生的一种局部超极化电位。
4.后放(affer discharge):在一反射活动中,一段时间的持续刺激停止后,传出神经仍可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发放冲动的现象,称为后放。 5.突触后抑制(postsynapticinhibition):是指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
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出现超极化,从而产生抑制效应。 6.回返性抑制(recurrent inhibition):是指某一中枢的神经元兴奋时,其传出冲动沿轴突外传,同时又经轴突侧支去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后者又反过来抑制原初发动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其它神经元的活动。
7.非特异性投射系统(nonspecific projection system):是指由丘脑髓板内核群发出的纤维弥散性地投射到大脑皮层广泛区域的投射系统,它不具有点对点投射的特点。
8.脊休克(spinalshock):是指脊髓完全离断后,在离断以下的部位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呈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9.牵张反射(stretch reflex):有完整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能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称为(肌)牵张反射。
10.腱反射(tendon reflex):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称为腱反射。 11.去大脑僵直(decerebrate rigidity):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的动物,出现以伸肌为主的肌紧张亢进现象,这一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其主要表现为:动物头尾昂起,脊柱后挺,四肢坚硬如柱。
12.第一信号系统(firstsigna l system):是指对第一信号(具体的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质功能系统。
13.强化(intensification):在建立条件反射时,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
14.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在头皮上用双极或单极记录法观察大脑皮层的电位变化时所记录到的脑电波,称为脑电图。
15.(皮层)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是指感受传入系统受刺激时,在大脑皮层上某一局限区域所引导出来的电位变化。
16.异相睡眠(paradoxical sleep):指在睡眠过程中,脑电波呈现去同步化快波的时相,并伴有快速眼球运动。
简答题
1.简述神经元的基本功能。
答:①接受体内外各种刺激,产生兴奋或抑制。②对不同来源的兴奋或抑制信息进行整合。反射中枢的神经元通过传入神经元接受来自体内外环境变化的信息,经过分析、综合或贮存,再通过传出神经将信号传给所支配的器官和组织,从而调节或控制其生理活动。③某些神经元具有内分泌功能,如下丘脑的某些神经元还具有分泌激素和传递激素信息的功能。 2.神经元可分为哪些功能部位?
答:神经元在功能上可分为4个部位:①信息接收部位,主要分布在胞体和树突膜上;②产生动作电位的起始部位,如脊髓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始段或轴丘,皮肤感觉神经元的起始郎飞结;③传导神经冲动的部位,主要是轴突;④储存和释放递质的部位,主要是神经末梢。
3.突触后电位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何意义?
答:突触后电位有3种:①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即在突触后膜上产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②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指在突触后膜上产生的局部超极化电位;③慢突触后电位,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因K+电导增加而引发的慢IPSP,另一种是由于K+电导的降低而引起的迟慢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沿神经元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