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主观题 下载本文

生理学

名词解释

1.兴奋性(excitability):可兴奋细胞感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2.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体内各种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称内环境。 3.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抑制控制部分的活动,使其活动减弱,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

简答题

1.人体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哪些? 答: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2神经、体液调节的特点各是什么?

答:神经调节的特点是反应迅速,起作用快,调节精确。体液调节的特点是作用缓慢而持久,作用面较广泛,调节方式相对恒定,对人体自身稳态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名词解释

1.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细胞通过耗能过程实现的某种物质分子或离子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

+

2.逆向转运(antiport):在继发性主动转运中,被转运的物质分子与Na扩散的方向相反,称为逆向转运。

3.酪氨酸激酶受体(tyrosine kinase receptor):这类受体分子的膜内侧肽段具有酪氨酸激酶结构域,当膜外侧肽段与配体结合后就可激活内侧的蛋白激酶,起始跨膜信号转导。

4.兴奋的绝对不应期(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组织在兴奋后的一段时期内,无论多大的刺激也不能使之发生兴奋,这段时期称为绝对不应期。

5.微终板电位(miniatureend plate potential,MEPP):由一个突触囊泡中的ACh分子作用于终板膜引起的电位变化,称为微终板电位。 6.肌肉的收缩能力(contractility):不依赖于前、后负荷的,肌肉内在的收缩特性,称为肌肉的收缩能力。

7.兴奋性(excitability):组织细胞具有的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8.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物质跨膜转运所需的能量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来自Na+泵活动造成的膜外Na+的势能。 9.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当刺激时间和强度变化率固定在某一适当数值时,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通常简称阈值。

10.兴奋-收缩耦联(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把肌细胞的电兴奋与机械收缩连接起来的中间环节叫兴奋-收缩耦联。

11.局部兴奋:细胞受阈下刺激时,在局部产生的微小去极化。

12.极化(polarization):细胞在安静时(也即静息电位时),膜内、外的电位差稳定于某一数值,膜外呈正电位,膜内呈负电位的状态。 13.复极化(repolarization):细胞发生去极化后,又向原先的极化方向恢复的过程,

称为复极化。

14.前负荷(preload):肌肉在收缩前具有的负荷。

15.最适前负荷(optimal preload):肌肉可以产生最佳收缩效果的前负荷。

16.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在细胞内能使多种功能蛋白质发生磷酸化反应的酶类。

简答题

1.物质跨膜被动转运的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答:(1)单纯扩散:是脂溶性物质顺浓度梯度由高浓度至低浓度被动通过细胞膜的过程。这是一种单纯的物理过程。如CO2和O2的扩散。

(2)易化扩散:是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低的物质,在膜结构中一些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顺浓度梯度/电位梯度被动通过细胞膜的过程。可分为两种类型:①经通道的易化扩散,是指由通道蛋白质组成跨膜水相通道,介导离子顺电位/浓度梯度迅速地跨膜移动。如K+、Na+、Ca2+、Cl-等顺电化学梯度的转运。其特点是通道的结构和功能状态可随细胞内、外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具有开放和关闭等不同的功能状态。根据决定通道开闭的因素可将通道分为电压依从性和化学依从性通道,前者是指由膜电位的变化决定通道开闭,而后者指由化学因素决定通道开闭。②经载体的易化扩散(载体转运),是指由载体携带,通过其构型改变实现跨膜物质转运。如葡萄糖、氨基酸及一些中间代谢产物进出细胞的过程。其特点是物质与载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和竞争性抑制现象。 2.试述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

答: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属于受体-膜通道系统作用形式,其基本过程如下:躯体运动神经的冲动传到神经末梢后,引起该处Ca2+通道开放,细胞间隙Ca2+内流,诱发轴突末梢以囊泡为单位量子式释放ACh,ACh通过接头间隙扩散至终板膜,与膜上N型ACh受体结合,引起化学依从性的离子通道开放,使膜对Na+、K+、Ca2+通透性增加,出现以Na+内流为主的离子流动。终板膜去极化产生终板电位,以电紧张形式向邻近肌膜扩布,当与终板膜邻接的肌细胞膜由于终板电位影响而去极化至阈电位水平时,即引发一次向全细胞传导的动作电位,继而通过兴奋-收缩耦联引起机械收缩。 3.试述静息电位的形成原理。

答: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称为静息电位。静息电位基本上是K+跨膜移动形成的K+平衡电位。前提是静息时膜主要对K+具有通透性,其动力是Na+-K+泵主动转运所致的膜内外K+浓度差,K+携带正电荷顺浓度梯度跨膜外移,因膜内有机负离子蛋白质不能通过细胞膜,因而留在膜内。这样,就产生了内负外正的电场力,阻止K+外流。当K+由于顺浓度差而向外扩散的力和阻止其外出的电场力达到平衡时,K+的净通量为零。这个电位差称为K+的平衡电位,它与静息电位相近。

4.前负荷和初长度如何影响骨骼肌收缩?

答:前负荷是肌肉在收缩前就具有的负荷,初长度即肌肉在收缩前具有的长度。前负荷决定初长度,而初长度决定粗、细肌丝的重叠程度及参与收缩的横桥数目。能使粗、细肌丝处于最理想重叠状态的前负荷及其对应的初长度分别称为最适前负荷和最适初长度,此种状态肌肉收缩时每一横桥附近都有起作用的细肌丝存在,所以能出现最有效的收缩。在最适前负荷之前,肌肉收缩强度随前负荷增加而增加;超过最适前负荷的负荷使细肌丝由粗肌丝之间拉出,收缩强度降低。

5.G蛋白在跨膜信号转导中起何作用?

答:G蛋白即鸟苷酸结合蛋白的简称,是一种参与信号传递的膜蛋白。G蛋白未被激活时,结合一分子GDP,而当它被活化的受体激活时,与GDP解离而结合一分子GTP。大多数受体是通过G蛋白的介导完成信号转导的。当受体与配体结合后就可激活相应的G蛋白,活化的G蛋白可以激活效应器酶(如腺苷酸环化酶)或离子通道,并将信号转导给下游的信号蛋白。

名词解释

1.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是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正常人的血细胞比容是:成年男性40%~50%,成年女性37%~48%。

2.生理性止血(physiological hemostasis):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

3.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临床上常用小针刺破皮肤(如耳垂或指尖)后使血液自然流出,

然后测定出血延续时间,这段时间称为出血时间。正常出血时间为1~3min。 4.纤维蛋白溶解(fibrinolysis):简称纤溶,指纤维蛋白沉积物和纤维蛋白凝块重新液化的过程。它可防止永久血栓形成,并参与组织修复、血管再生等。

简答题

1.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其形成机制是什么?它们各自有什么作用?

答:血浆渗透压包括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来

+-自溶解于其中的晶体物质,特别是电解质(如Na和Cl),它对于保持细胞内外的

水平衡极为重要。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血浆中的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它对于保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有重要作用。 2.简述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答:爆式促进因子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促进红细胞增殖与分化的两个主要因子。爆式促进因子作用于爆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促进其从细胞周期中的静息状态进入DNA合成期。促红细胞生成素主要促进红系集落形成单位增殖并向形态可识别的前体细胞分化。另外,有些激素也可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如甲状腺激素、雄激素等。

3.试述血液凝固的过程。

答:血液凝固可分为外源性凝血途径和内源性凝血途径。

(1)外源性凝血途径:①当血管损伤或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受到某些因素刺激时,FⅢ与血液接触。②FⅢ与FⅦ结合形成1∶1的复合物。③FⅦa-FⅢ复合物形成后,在Ca2+的存在下,激活FⅩ成为FⅩa。

(2)内源性凝血途径:①当血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接触时,首先是FⅫ激活为FⅫa。②生成的FⅫa裂解FⅪ成为FⅪa。③在Ca2+存在的条件下,生成的F

2+

Ⅺa再激活FIX而成为FⅨa。④FⅨa生成后再与FⅧa、Ca在血小板磷脂膜上结合为复合物,激活FⅩ成为FⅩa。在Ca2+存在的条件下,FⅩa与FⅤa在血小板磷脂膜表面结合成1∶1复合物,即凝血酶原激活物。凝血酶原激活物酶解凝血酶原为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分解为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单体交联形成不溶于水的纤维蛋白凝块,完成凝血过程。

4.体内的抗凝物质主要有哪些?它们通过什么机制来发挥各自的抗凝作用? 答:体内的抗凝物质主要是体液抗凝系统。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如抗凝血酶III。它是由肝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巨核细胞等分泌的,能与凝血酶、FⅨ、FⅩ、FⅫ活性中心的丝氨酸的羟基结合,形成1∶1的非可逆性复合物,从而使这些凝血因子灭活,实现抗凝作用。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主要由小血管合成。TFPI可与FⅩ、FⅦ、FⅢ形成FⅩa-TFPI-FⅦa-FⅢ四合体,抑制外源性凝血途径。

蛋白质C系统:蛋白质C由肝脏合成。①在磷脂和Ca2+存在的情况下可水解灭活凝血辅因子FⅤa和FⅧa;②阻碍FⅩa与血小板磷脂膜上FⅤa的结合;③刺激纤溶酶原激活物的释放,增强纤溶酶活性,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肝素:主要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①增强血浆中一些抗凝蛋白质的抗凝活性;②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大量释放TFPI;③抑制单核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表达FⅢ。

名词解释

1.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premature systole and compensatory pause):在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之后和下一次窦性兴奋到达之前,心室受到一次人工刺激或者来自异位起搏点的兴奋刺激,可以出现一次提前出现的收缩,称为期前收缩或期外收缩。在一次心室期前收缩之后,往往有一段较正常为长的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2.窦性节律(sinus rhythm):正常心脏,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整个心脏的节律性搏动由它控制,称为窦性节律,而窦房结称为主导起搏点(dominentpacemaker)。 3.4期自动去极化(或舒张除极)(diastolic depolarization):所有自律性心肌细胞的电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动作电位3期复极末达到最大值之后,4期的膜电位并不稳定在这一水平,而是发生自动去极化,达到阈电位就产生一个新的动作电位。因为这种自动去极化发生在4期,所以称为4期自动去极化,也称为舒张除极。

4.房室延搁(atrioventricular delay):房室交界区的传导性很低,传导速度缓慢(仅为0.02m/s),兴奋通过房室交界区耗时约0.1s,称为房室延搁。房室延搁的存在具有重要生理意义,它保证心室的收缩发生在心房收缩完毕之后,有利于心室的充盈和射血。

5.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各自具有收缩期(systole)和舒张期(diastole)。由于心室在心脏泵血活动中起主要作用,故通常心动周期是指心室的活动周期。心动周期可作为分析心脏机械活动的基本单位。

6.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是指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为搏出量与心 率的乘积。

7.异长自身调节(heterometric auto-regulation):因前负荷的改变,通过心肌细胞本身初长度的改变而引起心肌收缩强度的变化,从而实现对搏出量的调节,称为异长自身调节。

8.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9.降压反射(depressor reflex)指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当动脉血压升高时,这一反射的效应是使血压下降,故称之为降压反射。

10.心室功能曲线(ventricular function curve)将相对应的心室舒张末期压力(或容积)作横坐标,将搏出量(搏动或室内峰压值)作纵坐标,绘制成的坐标图称为心室功能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