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地原创严禁转载 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隶属于尚书省。三省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答案】 B
8.(2008·宁夏文综·25)《旧唐书·良吏传》记载了一名叫王方翼的官员,“(高宗)永徽中累授安定令,诛大姓皇甫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当时此类的记载尚有许多。这说明本质( ) A.官府与大姓的关系是地方治理的关键 B.朝廷一直压制门阀 C.朝廷对地方缺乏影响力
D.士族大姓势力膨胀导致割据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材料体现了地方官王方翼消灭了大姓皇甫氏后,使这一地区的治安好转,由此可以看出,能否处理好官府与大姓的关系是当时地方治理的关键。 【答案】A
9.(2008·山东基能·27)下列词句①休养生息 ②杯酒释兵权 ③犯颜直谏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⑤“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可以作为萧何、魏征、赵普、范仲淹、王安石等五位中国古代宰相小传的关键词句.对应的排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①③②④⑤ D.③①④②⑤ 【解析】本题属于容易题,侧重于对文史基础知识的考查记忆。 【答案】C
10.(2008·上海单科A·9)右图所示的是( )
A.秦朝的疆域 B.宋朝的疆域 C.元朝的疆域 D.明朝的疆域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中书省”和大量行省的设臵,结合所学知识,只有元朝时期才在全国实行行省制度。 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C
11.(2008·上海单科共同部分·21)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
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第25页(共48页)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www.zxls.com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园地原创严禁转载 【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引言,帖子关于科举开始和八股考试开始的时间是错误的,一概否定科举制也是不当的,A项明显错误,C项正确。 【答案】C
2007年题组
1.(2007·宁夏文综·26)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解析】建立西汉的是汉高祖刘邦,为避讳刘邦名字中的“邦”而改“相邦”为“相国”。唐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是为了进一步明确其职权范围;北宋改“昌南镇”为“景德镇”是表示在景德年间当地瓷器制造的发展;明初改“大都”为“北平”,是因为明政府面对蒙古族的威胁,希望北方平安的意思。 【答案】A
2.(2007·广东单科·4)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 ③唐朝实行三省制 A.①② B.①④
②西汉设置刺史 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C.②③ D.③④
【解析】“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指的是削弱相权以加强君权。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削弱了宰相的权利;宋朝设立参知政事作为副相,分割了宰相的权利。二者都有利于加强君权。 【答案】D
3.(2007·宁夏文综·27)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解析】秦朝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规定皇帝权力的至高无上,丞相的主要职责就是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西汉前期继承秦制,使这一制度得以沿袭。 【答案】A
4.(2007·宁夏文综·28)北宋前期继续设置三省六部,但其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仍与唐代相同的是( )
第26页(共48页)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www.zxls.com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园地原创A.三省长官均为宰相 C.由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议
严禁转载 B.设置“中书门下”为宰相的办公机构 D.尚书省统领六部,为全国最高的政务部门
【解析】宋初不断加强皇权,分化、削弱相权。宰相并不是一个官名,实际上是一个群体,是除皇帝之外的最高领导层。宋初实行“二府三司制”,宰相职权被一分为三。中央虽设三省,但三省及六部长官不经特许不得管理本司事务,成为闲职,实际权力归属“中书门下”这一机构,管理国家行政事务,这一点和唐朝是一样的。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与中书门下合称“二府”;户部、盐铁、度支主管财政,称为“三司”。二府三司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构成最高辅政机关。这些明显与唐朝不同。 【答案】B
5.(2007·广东文基·20)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 )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解析】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势力属于地方割据势力,威胁的是中央集权,故宋代收藩镇之权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2015·天津文综·12)(22分)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相距遥远,然而两者的历史发展可做一些比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时期 ①公元前5世纪~秦国商鞅变法(前356年) 前4世纪 ②公元前3世纪 ③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 秦始皇统一中国(前221年) (前270年左右) 西汉、东汉王朝强盛时期 (前202年~公元184年) 汉末混乱、三国鼎立(184~280年) ④公元3世纪 西晋统一王朝(280~316年) 罗马帝国中兴(284~336年) ⑤公元4世纪 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 罗马帝国首都东迁(330年) 年) 罗马强盛时期 (前201年~公元192年) 罗马?三世纪危机?(192~284(前451年) 罗马统一意大利 古代中国 古代罗马 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 第27页(共48页)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www.zxls.com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园地原创东晋南迁(317~420年) 北方十六国时期(308~439年) 南北朝对峙(420~589年) ⑥公元5~6世纪 隋朝再次统一中国(589年) 严禁转载 日耳曼人入侵(375年起) 罗马帝国东西分裂(395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欧洲日耳曼人小国林立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概括①至⑤各个时期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的历史特征。(7分)
(2)比较①至⑤时期两国历史发展的特征,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再比较其历史轨迹及变化节奏,你又有哪些发现?在此基础上,你有何进一步的理论认识?(8分)
(3)第⑥时期中国和欧洲的历史走向有何不同?试从制度层面分析中国出现这一走向的主要原因。(7分)
【考点】(1)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
【解析】(1)由材料①中古代中国商鞅变法和古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可以看出该时期的历史特征为两者都制定法律;由材料②阶段关键词?统一?可以看出,该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国家统一;由材料③中关键词?强盛?可以概括其特征为两者进入强盛时期;由材料④中两个阶段?混乱?到?统一?,?危机?到?中兴?可以概括其特征为两者都出现混乱、分裂或危机,但都走向了统一或中兴;由材料⑤中?南下??十六国??入侵??分裂?可以概括其特征为两者都有其他民族大规模迁入,走向分裂。
(2)第一小问现象,对第一设问的特征概括可以看出两者非常相似;第二小问发现,从纵向来看两者的变化轨迹类似,都呈现出政治统一和分散交替的轨迹;第三小问认识,由本题前两问可以得出认识,即人类历史发展是有共同性的。
(3)第一小问不同,由材料⑥中?对峙?到?统一?,?灭亡?到?小国林立?总结出其不同;第二小问原因,从主要政治制度角度考虑,即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促进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答案】(1)特征:①两者都制定了法律。②两者都实现了国家统一。③两者都进入强盛时期。④两者都出现混乱、分裂或危机,但都走向了统一或中兴。⑤两者都有其他民族大规模迁入,走向分裂。(7分)
(2)现象:两者虽相距遥远,但各个时期历史特征非常相似。(2分)
发现:两者历史都呈现了政治统一和分散交替而行的轨迹,变化节奏也十分相近。(4分)
第28页(共48页)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www.zxls.com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