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各地刘姓分支介绍 下载本文

上派语中\洪\字派就是第1代刘洪三,\时\字派为第10代。同时规定,从第11代起,又循环使用这10个字派,并已实行到第16代\文\字派。但在第二次修谱时,族人认为这样循环使用字派不绥,于是续订了一个20字的五言派语诗: 东壁读书府,西园翰墨林。 诵诗出国政,讲易见于心。

这个续派是从第17代开始实行,\东\字派是原来的\廷\字派所改。但这个字派使用时间很短,仅实行了4代,到第三次修谱时,又改订立了一个新的28字七言派语诗: 儒仕文才世再思,子孙蕃盛步荣时。 光先裕永开昌运,宏道荣成百万宜。

新派语实行后,旧派的的第21代\府\派就改为新派的\儒\字派。 后来,该族还曾经续订了一个五言新派语诗: 祖德芳声远,宗嗣庆泽长。

继承隆绍述,华国炳鸿章。

据统计,到20世纪末,这支武冈刘氏已经传到刘洪三的第26代。 其他湖南刘氏

醴陵东乡白免潭刘氏:

形成于清朝,来自江西,始祖刘永昇。

族谱记载,刘永昇,字保定,原籍江西省安福县,清朝康熙年间,因经商迁入湖南,落籍于湖南省醴陵县东乡白玉潭。至20世纪40年代,这支刘姓宗族已传到刘永昇的第11代,人口约1400多。 益阳沅江刘氏:

形成于明朝,来自江西,始祖刘继显。

沅江刘氏始祖刘继显,原籍江西省临江府峡山县一都,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奉旨采办,事毕迁湖南,落籍于离益阳19华里的烂泥湖。族人主要分布在益阳县、沅江县等处。到20世纪40年代,已发展到始祖刘继显的第24代,拥有14000多人口。 汉寿军山铺刘氏:

形成于明朝,来自江西,开基始祖刘江。

据族谱,汉寿军山铺刘氏迁湘始祖刘江,字达九,生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原籍江西省吉安府庐陵县六十五都螺岗铺,天明永乐二年(1404年)由江西迁来湖南,落籍湖南汉寿县军山铺乡白莲冲。到20世纪40年代,这支汉寿刘氏已发展到23代,3000多人。 附:汉涛军山刘氏世系表 桃江刘家村刘氏:

形成于元朝,来自江西,以刘汝海为开基始祖,以宋代刘式为远祖。

据族谱,桃江刘家村刘氏是宋代著名的墨庄刘氏后裔,属于刘氏家族中的彭城刘氏一派。入湘开基始祖刘汝海,字伯河,曾任北直隶大名府太守。元朝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刘汝海从江西迁来湖南,落籍桃源县刘家村。到20世纪40年代,这支刘姓宗族已传到刘汝海的第25代,人口发展到3000多人。 常宁南路江南乡长江刘氏:

形成于明初,来自江西,以刘福远。

族谱称,该支常宁刘氏属于刘姓宗族中的长沙刘氏大宗,以西汉长沙定王刘发第八个儿子建成侯刘拾为远祖。原籍江南。元朝时,有建成侯刘拾第37世孙刘爚。刘爚,字蕴美,高中状元,官任江西学政,因\慕泰和梓溪风景\,于是在此安定肇基创业。刘爚,生了3个儿子:长子刘福达,明初任广东兴宁县派,后裔派衍出松、柏、桂3大房,分布在衡、清之间。二子刘福通,迁居湖南新田。三子刘福远,适居湖南常宁西言塘,明初标镇常宁长江、呼头大

45

堡等处,为湖南祁阳、常宁等县共同鼻祖。到20世纪40年代,该支刘氏已发展到第25代,人口繁衍超过3000千。 宜章龙村刘氏:

形成于明朝,来自湖南茶陵,始祖刘振远。

这支宜章刘氏属于刘氏宗族中的彭城刘氏?大宗,是晋朝安城太守刘遐的后裔,世居湖南茶陵一带。本支开基始祖刘振远,字礼存,官名刘清,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以总旗职奉命来宜章\平抚莽山一带苗瑶\,后来谋取就落籍于此,定居在宜章县龙村刘家。到20世纪40年代,宜章龙村刘氏宗族已发展到400多人,传到17代。这支刘氏宗族主要居住在宜章龙村,后来也有族人外迁到湖南宁远县蓝山、广东兴宁县。 宜章黄沙水尾刘氏:

形成于明朝,来自福建,以刘天龙为开基始祖。

族谱称,这支宜章刘氏属于刘氏宗族中的中山刘氏大宗,客家刘氏一派。开基始祖刘天龙,原籍福建省汀州府上杭县,曾任广东省乳源县知事,后在明朝元统元年(1333年)因事迁到湖南,定居于宜章县黄沙乡水尾刘家。到20世纪40年代,这支宜章刘氏已发展到2600多人,传了19代。该支刘氏族人主要分布在宜章,也有迁至、湖南宁远、四川省、广东连县、乳源等处。

隆回县御龙堂刘氏:

形成于宋朝,自来江西,始祖刘吉祥。

族谱称,该支隆回刘氏与新化兰田刘氏属于同宗,属于所谓\三文五吉\之一。始祖刘吉祥,原籍江西省泰和县圳上刘家,北宋元丰八年(1085)随父亲刘文斌因经商贸易迁来湖南,定居于隆回果胜乡槲木山。到20世纪40年代,这支隆回刘氏已发展到2万多人,传衍30多代。

临武、郴州刘氏:

形成于宋末,来自江西,入湘始祖刘淑远。

据刘文夫郴州秀才乡黄茅刘氏第五届《续修族谱序》记载,临武、郴州刘氏在刘姓大宗族中属于长沙刘氏北派,即东汉皇族之后。这支刘氏自称为汉宣帝儿子楚孝王刘嚣和唐朝著名史学家刘知几的后裔,以刘嚣为第一世始祖。刘嚣的第54代代孙刘兴可,宋嘉宁时进士,居江西泰和县,生4子:刘连、刘远、刘达、刘近。

临武刘氏入湘开基始祖刘淑远,又名刘远,字子静,原籍江西泰和县仙槎乡,宋朝末年,因避乱迁来湖南,定居于湖南临武县武乌陂洞,后分布于蓝山、嘉禾等县。传到第9世刘子朝,又迁郴州。至20世纪40年代,郴州刘氏已传到入郴始祖刘子朝的长子刘志禹的第18代,人口发展到4000多人。

宁远刘氏:

形成于宋代,来自江西,始祖刘拱北。

据族谱称,宁远刘氏与临武、郴州刘氏属于同支,均是长沙刘氏北派东汉皇族之后。开基始祖刘拱北,字星灿,原籍江西吉安太和县,中进士,后官任湖南道州刺史。刘拱北任职道州期间,曾到宁远追祭远祖舂陵侯墓,\睹先祖封疆之址尚存,(光)武帝发祥之基未泯\,无限感怀,于是退休后定居于宁远马鞍岗,以便守护先人陵墓。

据《刘氏族谱源流序》记载,刘拱北就是临武和郴州刘氏入湘开基始祖刘淑远的后代。当年刘淑远生子刘济弼。刘济弼生刘让,刘让生刘宪芳,刘宪芳生刘廷彩,刘廷彩生刘高。刘高任山海关将军,生4子:刘拱南、刘拱北、刘拱西、刘拱东。刘拱北迁宁远后,生5子:刘富仲、刘安仲、刘寄仲、刘宁仲、刘宿仲。其中,刘富仲与嫡母仍回江西原籍,刘安仲迁居社福山,生子刘显。刘显生刘均宝和刘均玉2个儿子,又迁鹅婆井。 辰溪刘氏:

46

据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全县共有388个姓氏,刘姓人口共有35788人,为全县第二位的大姓。辰溪刘氏主要为汉族,其次为瑶族,是当地有名的\七姓瑶\之一。 辰溪野泉井刘氏:

据道光三年刘家传《辰溪刘氏族谱序》和民国八年刘寿《(辰溪)刘氏续修族谱源流纪略》记载,该支辰溪刘氏形成于元朝,来自江西,以辛四公刘大发为本支派祖,以刘文质为迁湘始祖。

迁湘始祖刘文质,字彬儒,号斐然,行念九,原籍江西省南昌梓溪。曾考取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进士,官任靖州知州。任职期间,政绩卓著,事迹载靖州府志。元顺帝二十三年,天下大乱,刘文质任满退休后,准备携家归江西梓溪。但因为当时明太祖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一带交战,归途被塞,刘文质一家在行到湖南黔阳时,停止前行,而决定留居湖南黔阳,隐居在黔阳铜湾。他因此成为湖南开基之祖。

刘文质有6个儿子,后裔非常兴旺发达,遍布湘中地区,号称湘中巨族:长子刘大兴,行辛一,后裔居泸溪兰村碧溪;二子刘大量,行辛二,后裔居湖南麻阳;三子刘大器,行辛三,后裔居湖南沅陵三洲;四子刘大发,行辛四,移居辰溪野泉井;五子刘大龙,行辛五,后裔居湖南溆浦普园;六子刘大虎,行辛六,后裔留居黔阳。

辰溪野泉井始祖刘大发生6子:刘道芳、刘德芳、刘仁芳、刘义芳、刘礼芳、刘智芳。至20世纪40年代,辰溪刘氏已发展到入湘始祖刘文质的第19代,人口达4000多,分布在辰溪的数十个村落。此外,这支刘氏还有大批族人外迁到四川省的秀山县芭蕉厅、乾江县金山界、岁林县和贵州省黄坪等地。

民国时,这支辰溪刘氏家族还订立了16个字的派语:\运际明盛,代启贤亲,成宪时若,继序长新\。其中,\运\字辈是第19代。

耒阳刘氏:

《耒阳县志》记载,据1986年底的统计资料,全县共计334个姓氏。刘姓是全县人口数排第二位的大姓。

县志又称,耒阳刘姓属于刘姓宗族中的中山刘氏一派。有刘备次子刘永后裔刘克己,后唐时考取进士,进入宋朝后更名为刘式,官任户部尚书,迁江西省临江府 清江县荻斜村。刘式长子刘政,游湖南衡山,因喜爱衡山美景,因而入籍定居于湖南。刘政玄孙刘友荣,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7年)迁来耒阳南岳庙定居,为耒阳刘氏始祖。到今天,耒阳刘氏已传至第40代。

衡山石湾铁头岭刘氏:

形成于明朝,来自江西,以刘敦叙为开基始祖,以刘庄为远祖。

谱称,该刘氏以南唐大理评事刘庄为远祖。开基始祖刘敦叙,原籍江西省安福县前溪,明朝成化十年(1474年),来湖南省衡山县月山乡梅桥作客,因爱这里山水好,因此迁居于此。后来族人大部分分布在衡山县石湾乡铁头岭一带,至20世纪40年代,已发展到20代,拥有2000多有口。 衡阳刘氏:《衡阳县志?人口志》记载,1987年全县有姓氏345个,人口105万。其中,刘姓人口居全县之首,共计有114837人,占全县各姓氏人口的10.89%。

辰溪刘氏:《辰溪县志?人口志》记载,1982年统计,辰溪全县共有388个姓,其中刘姓人口排在第二位,共有29785人。其中,刘姓中有部分是瑶族。

茶陵刘氏:《茶陵县志》,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全县共有355个姓氏,其中刘姓是人口排在第三位的大姓,共有64967人。县志所载刘氏有3支:茶乡马首刘氏,开基始祖刘茂龄,唐广顺二年(公元952年)由江西泰和早禾市徙居茶陵马首,后裔又散居茶陵火田、尧水、腰陂、高陇、潞水、*(氵+米)江拱塘、虎踞茶涧等处;江口刘氏迁自广东兴宁,属于客家刘氏;桃坑刘氏由福建上杭迁来。

47

7.鄂川刘氏

在华中的湖北,也是大陆刘姓相对集中的地区。湖北的刘姓,有一大部分来自江西、湖南,也有一部分来自北方其他省份和东部的安徽、山东、江苏地区。

四川省是我国刘氏分布较多的地方之一。据统计,刘姓是该省第4大姓。 四川刘氏历史悠久,当年中山刘氏的最著名支派三国蜀汉刘氏,就是在四川地区建立起蜀汉王朝。但在汉魏以后、近代以前这段历史上时期内,就宗族兴旺和人才发展来看,四川刘氏相对弱于他省。近代以后,四川刘氏整体崛起,大盛于世。因而孕育了刘伯承、刘湘、刘文辉、刘伯坚等大批叱咤风云的名人。 今日的四川刘氏,土著较少,大部分是在明清时期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从湖南、湖北、广东等省迁来的。 湖北刘氏

湖北监利古柏堂刘氏:

湖北监利古称玉沙县,因此监利刘氏又称玉沙刘氏。

监利古柏堂刘氏属于中山刘氏大宗,源出三国蜀汉皇室刘备之孙、刘禅次子北地王刘谌,形成于明朝,迁自江西安成,以刘浩、刘济为入鄂开基始祖,以刘谌为族谱第一世祖。 据刘氏贤达刘守钦先生提供、湖北监利杨林垸刘义仕1987年所编的《刘氏族谱》记载,监利古柏堂刘氏有两个分支,一支以刘浩为开基始祖,一支以刘济为开基始祖,但都同属于刘谌之后。

玉沙刘氏入鄂开基始祖刘浩,原籍江西省吉安府安成县(今江西安福)。刘浩如烟海的父亲刘思敏,明初洪武年间进士,官任中宪大夫,由江西安成迁陕西西安府。刘浩原随父迁西安,后考取进士,明成化时官任广东道御史,后改任河南道监察御史,再官湖北玉沙,任满后奉父亲刘思敏一同留居监利,因此落籍监利。刘浩生5子:刘思、刘忠、刘惠、刘志、刘恩。他们的后裔世代居住于此,形成监利刘氏的一大家族。与刘浩一同迁来监利的,还有他的弟弟刘望、刘琦2人。此外,他的族兄刘济也迁来这里。

监利杨林垸刘氏的另一入鄂开基始祖刘济,原籍江西宣城岭。在明初\江西填湖广\的移民运动中,刘济自江西移民湖北,先是迁到湖北沔阳杨树泓,后落籍监利杨林垸。刘济后裔世代居此,形成监利刘氏中的重要一支。因刘济当时属于军籍,因此他的这一支刘氏族人又称为\军刘\。

古柏堂刘氏家族是湖北著名的刘氏望族,这个家族在历史上人文蔚起,英才辈出,家族非常兴旺发达,早在明代就创造了\九代明进士\的辉煌业绩,事迹见事于《湖北省志》。 据记载,古柏堂远祖刘思敏,字屿南,明初进士,官任中宪大夫。一世祖刘浩也是进士,官任河南道监察御史,封朝议大夫。二世有刘忠,明弘治八年(1495年)举人,官任四川成都资县县令,封奉直大夫;刘恕,进士,候选儒学正堂;刘荣,进士,儒学正堂;刘馀芳,恩科进士,官任四川垫江知县。三世有刘良菜,清嘉庆时举人,官任四川龙安府知府,成都府同知;刘启明,进士,官同知州事;刘馀法,任河南彰德府卫总正。四世有刘石麟,进士,官任河南洛阳县儒学教谕;刘凤麟,进士,官任同州知事,封奉直大夫;刘祥麟,进士;刘源麟,明永乐癸卯进士,任儒学正堂;刘奕麟,进士,官任儒学教谕。五世刘京,明万历举人,选县正堂;刘彦,明万历举人,四川广安州知州;刘序、刘瀛、刘裔、刘汉,均是举人。六世考取举人的有刘嗣俊、刘嗣科、刘嗣升、刘嗣荣、刘斯贤、刘起元,另有刘嗣登官任北直隶金吾卫随驾指挥使。七世刘昌会官任守备府守备。八世刘宗汉,清康熙举人;刘涛,岁进士,任儒学正堂;刘世爵,任督标千总,刘炎,岁进士,官任直隶州同知。九世刘之韬,康熙时进士,曾倡修族谱;刘友谊,岁进士,官任黄梅县儒学教谕;刘之英,岁进士,官任安陆县教谕。十一世刘尚智,进士,官任同州知事;刘维亮,岁进士,候补儒学正堂。十二世刘开经,岁进士,官任候补儒学正堂;刘振奎,道光时举人,官任县正堂。至于读太学、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