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塑造能动的政策执行双方。 1、提高地方政府政策执行主体的素质。
(1)从“进”的环节保证地方政府公务员对基层政策的认知能力,增强政策执行主体的政策认同感。
中央或上级的政策是全局性、指导性的。到了地方这一级,往往需要把它分解为符合区域社会实际情况的具体方案。这就不仅需要一定的政策理解能力,还需要有一定的基层实践经验,具备为基层服务的意识和对基层社会的深刻感受和认识。对于地方政府公务员的任用,在“进”的环节上坚持因职求人、凡进必考的原则外,建议建立地方独立的公务员考试制度。由地方人事部门根据基层社会的政治现实,在笔试中侧重行政职业能力的考察,面试中则应侧重考察其个人经历和是否具有对基层社会的感情。使地方政府中的政策执行人员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能够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准确理解政策目标和作用范围,从而有效执行政策。
(2)在“管”的环节上要加大培训力度,完善地方政府政策执行主体的知识结构,强化对政策的了解和运用。
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要通过继续教育完善政策执行者的知识结构,使作为政策执行主体的公务员通过各种途径掌握自己所从事的政策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及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这是正确认知政策的前提条件。要下大力气认真解决地方政府机关公务员培训经费不足的问题。要本着“管用”的原则,注意培训内容安排的合理性
此外,目前,我国大部分地方政府很少对公务员进行业务知识、政策水平等方面的考试,致使很多人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不熟悉相关的政策。因而,要改变这种状况,要进行强制性的学习。严格政策知识考试和运用。地方政府公务员既能牢一记政策,又能灵活运用政策;既树立执行政策的坚定性,又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注重操作的灵活性。
2、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政策执行中的权力配置机制。 (1)处理好政策执行中“党政”权力冲突。
按照精简、统一和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与监督相协调的要求,实行党政领导合理兼职,分工不重叠,这样既保证了决策的高度统一,又提高了办事效率,避免了地方领导班子中存在的地方党委重大决策与政府执行中的脱节现象,也纠正了地方领导成员之间职责定位不清的问题。二是从职能上解决。地方党委主要从大方向上把握中央或上级政策的方向和操作原则,而具体的执行交由县政府各部门解决。这种党委领导各项工作,党政合理分工的良好协调机制,使得政策执行能够形成一种合力,避免由党政矛
5
盾引发的政策执行中沟通和协调方面无所适从,提高政策执行效率和目标的一致性。
(2)明确地方政府与上级政府在政策执行中的权力关系。
要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来处理地方政府与上级政府的工作关系。既要保护上级政府的主导地位,又要适度增强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的自主决定权,从制度上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良行政行为。运用法律手段确认地方政府与省市级政府的职能权限和利益分配,建立并健全地方政府与省市级政府的约束和监督机制,从总体上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新型政策执行体制,避免中央政策在经过层层下达后的政策失真。
3、建立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约束机制。
为使政策理解偏差、贯彻不力、执行失误,甚至违背政策、对抗政策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责任者身上,以使政策执行的责任明确,增强执行者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意识。对地方政府而言,应建立健全以下几项制度:
(1)推行政策执行公示机制。
执行公示机制是指执行机关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通过向社会公开明示自己的执行范围、执行内容、执行标准、执行程序、行为时限和惩戒办法的方式,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从而提高执行效率和质量,保证公正、合法地实现政策目标。推行政策执行公示机制主要着眼于公开执行依据、加大政策执行的透明度,确保政策执行不暗箱操作。
(2)建立政策执行考核机制。
地方政府应成立政策执行评议考核领导小组,由县政府法制办专人负责,切实加强对全县执行评议考核工作的领导。各执行部门也应成立相应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评议考核网络体系,为评议考核制的高效运行提供组织保证。建议将地方政府目标考核机构从属于同级人大序列,其人员编制单列,工作经费也在预算中实行单列。
(3)建立政策执行目标责任制。
政策执行目标责任制是围绕政策目标和政策计划的实现而展开的。根据地方政府的实际情况,在实际建立过程中,应该细化执行目标,责任表述应具体且具有可操作性。责任状应明确责任期限和责任人,对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不主动配合,以致影响执行进程,甚至造成目标难以实现的执行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只有这样,地方政府政策执行人员才能真正意识到政策执行的责任感和危机感。
4、建立地方政府政策执行沟通协调机制。
6
完善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的沟通协调机制,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要在地方政府内部建立专门的沟通协调机构。二要畅通政策执行信息沟通渠道。要建立双向沟通的通畅渠道,使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和横向沟通畅通无阻。三要缩短沟通距离。沟通距离越长,中间环节越多,信息失真率就越高,沟通效果就越差。四要实现沟通手段和技术现代化。要善于利用现代通讯设备和网络技术,巧妙策动大众传播,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减少周转环节,保证信息交流的准确性。五要坚持以说服教育为主的协调手段。
总之,根据区域社会的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整风”运动,使地方政府政策执行人员正确认识权力的来源、本质、权力运用的目的以及权力与责任的关系,使他们能在政策执行中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以便保持其个人行为与政策执行环境的适应与协调,使政策执行行为不偏离正确的轨道。“整风”的形式力求丰富化,切忌形式化,如可以通过放记录片,专题报告会等形式,条件允许的地方还可以实行干部群众角色互换,让执行者通过真实体验增进和群众的感情。只有这样,政策执行才能获得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真正防止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的政治资源流失。
参考文献:
1余敏江. 我国地方政府管理机制创新析论 重庆社会科学, 2004,(01) 2杨雅厦. 影响我国政策有效执行的原因及其对策 闽江学院学报, 2004,(04) 3刘瑛华. 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主要障碍性因素分析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03)
4唐钧. 公共政策:哲学解读与制度分析——论公共政策的自负、惯性、私利及其改进[J]理论与改革, 2001,(05)
5赖邦凡,谭兴中. 地方政府管理创新探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2,(03) . 6向加吾. 系统结构视野中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的理性分析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4,(11)
7朱广忠,朴林. 影响地方政府有效执行中央政策的因素分析 理论探讨, 2001,(02) .
8胡爱敏. 当前政策执行出现偏差的表现和根源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1,(01) .
9曾煜. 县域行政的困境与治理变革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04) . 10何斌. 新公共管理理念下的政策执行趋向及其影响 攀登, 2002,(06) .
7
11刘虎其,杨畅,钟瑛. 地方政府管理引入绩效评估模式的难点和对策分析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4,(01) .
12吴振芳,郭纪阳,王洪臣. 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我国现行政策问题研究之一 行政论坛, 2001,(05)
13、张国庆,2000年,《行政管理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