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专题0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同步单元双基双测B卷 新人教版必修2 下载本文

因频率的改变,c物种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则该物种一定在进化,C项正确;生殖隔离的产生是新物种的形成的标志,判断新物种形成的条件有两个:在自然条件下能相互交配,并且能够产生可育的后代,D项错误。

17.不同基因型的褐鼠对药物“灭鼠灵”的抗性以及对维生素K的依赖性如表。若对维生素K含量不足环境中的褐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灵”进行处理,则该褐鼠种群:( )

A. 抗性和对维生素K的依赖性逐渐增强 B. r的基因频率会逐渐下降,最终变为O C. 停用“灭鼠灵”后r的基因频率会升高 D. “灭鼠灵”抗性个体中RR的比例是1/2 【答案】C

18.抗生素被广泛用于各种炎症的治疗。科学家在实验室通过实验证明,细菌在不接触抗生素的情况下,也会产生抗药性的变异个体。滥用抗生素的副作用之一是( ) A. 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对抗生素产生适应性 B. 抗生素抑制人体自身产生抗体

C. 抗生素的选择作用使抗药性病菌获得生存优势 D. 抗生素可以增加人体细胞的突变,导致癌变 【答案】C

【解析】滥用抗生素是出现超级细菌的原因;在抗生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这是不适者被淘汰;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抗生素的特性,不能被抗生素杀死而生存下来(这是适者生存),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些细菌已不再受抗生素的影响了,因此抗生素使用一段时间后,杀菌效果就会下降的原因是抗生素对细菌的抗药性进行了选择作用,故选C。

19.达尔文的进化论被认为是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下列可体现其进步性的是( ) A. 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 B. 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做出了科学的解释 C. 摒弃了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 D. 论证了生物是进化的,并合理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答案】D

20.最近,可以抵抗多数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引人关注,这类细菌含有超强耐药性基因NDM-1,该基因编码金属β-内酰胺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抗生素引起细菌定向突变 B. 抗生素对细菌进行了定向选择 C. 金属β-内酰胺酶失活

D. 通过染色体交换从其他细菌获得耐药基因 【答案】B

【解析】抗生素的滥用是产生“超级细菌”的外因,相当于对细菌进行了定向自然选择,导致了超强耐药性基因NDM-1在该细菌中逐代积累,从而使该基因编码较多的金属β-内酰胺酶,由此推测金属β-内酰胺酶使许多抗菌药物失活(而不是金属β-内酰胺酶本身失活),因此,B项正确,C项错误;抗生素只是对细菌起到选择作用,而且突变是不定向的,故A项错误;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40分,每格1分)

21.(7分)图1为某地区中某种老鼠原种群被一条河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后的进化过程示意图,图2为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的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3是由于河流产生___________将原种群分为甲、乙两个种群,经过长期的过程b产生品系1和品系2,过程b的实质是___________,物种1和物种2形成的标志c是_______________。

(2)图2中在___________时间段内种群甲发生了进化,在T时________(填“是”、“否”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

(3)若时间单位为年,在某年时,种群甲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30%和60%,则此时A基因频率为_________。若种群甲生存的环境发生改变,使得aa个体每年减少10%,AA和Aa个体每年增加10%,则下一年时种群中的a基因频率约为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 (1)地理隔离 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生殖隔离 (2)QR 不一定 (3)25% 71.9%

22.(8分)如图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物种演化的模型:图中上为甲岛,下为乙岛,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请看图回答问题:

(1)由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的内因是_______,外因是_______,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 (2)甲岛上的B物种迁到乙岛后,不与C物种发生基因交流,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迁到乙岛的B物种可能会______________.

(4)假设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A的基因频率为0.1,a的基因频率为0.9,那么AA、Aa、aa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__________;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a的频率逐渐下降,A的频率逐渐上升,则后代中aa基因型个体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遗传变异 甲、乙两岛环境不同且有地理隔离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已形成生殖隔

离 (3) 形成新的物种 (4)1%、18%、81%(2分) 逐渐下降

23.(8分)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①指________,②是导致①改变的内因,包括生物的突变和________,它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图中③指___________,③的观点没有提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是指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物种形成必须要有____隔离。

(3)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倘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的基因型,令其自交,则自交子一代所有个体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____,aa基因型的个体占_____,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

【答案】(1)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基因重组 (3)自然选择学说 生殖 (3)55% 15% 70% 是 【解析】(1)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②表示可遗传的变异,包括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2)③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自然选择学说;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形成。

(3)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则Aa的个体占30%,倘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的基因型,则AA:Aa=2:3,即AA占40%,Aa占60%,A=0.8,a=0.2;令其自交,则AA自交后代中全为AA,占全部自交后代的40%,Aa自交,后代AA:Aa:aa=1:2:1则Aa自交后代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1/4×60%=15%,Aa基因型的个体占1/2×60%=30%;aa基因型的个体占1/4×6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