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专题0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同步单元双基双测B卷 新人教版必修2 下载本文

A. 该种群内基因h和基因g的频率分别为0.4、0.5 B. 在该种群内基因组成为Gg的个体所占比例为50% C. H-h和G-g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 继续随机受粉,该种群内矮紫茎个体所占比例不变 【答案】C

9.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现在有关该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友病基因只存在于血细胞中并选择性表达 B. 该病在家系中表现为连续遗传和交叉遗传 C. 若母亲不患病,则儿子和女儿一定不患病 D. 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答案】D

【解析】人类血友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特点是:隔代交叉遗传;男患者多于女患者;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男性正常个体的母亲和女儿都正常。

血友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存在于所有正常体细胞中,只是在血细胞中选择性表达,A错误;该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家系中表现为隔代遗传和交叉遗传,B错误;母亲不患血友病,但她可能携带致病基因并遗传给儿子或者女儿,导致儿子或者女儿患病, C错误;若男性群体中该病的发病率为p,由于男性个体只含1个致病基因或者其等位基因,所以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也为p,D正确。 10.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如下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和蜥蜴新种共同组成一个种群 B. 若图中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则Z是隔离 C. 根据达尔文的观点可认为,有利性状的蜥蜴个体世代间不断保存

D.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该岛上蜥蜴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一定发生变化 【答案】A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和蜥蜴新种属于不同的物种,不能共同组成一个种群,A项错误;若图中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则X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Y表示自然选择,Z表示隔离,B项正确;根据达尔文的观点,有利性状的蜥蜴个体在生存斗争中被保留下来并通过遗传将有利性状传给后代,得以在世代间不断保存,C项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因频率发生改变,因此该岛上蜥蜴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一定发生变化,D项正确。

11.如图表示自Q点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 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Q后基因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B. 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 的基因频率均为50% C. 环境条件发生变化使得该种群产生了适应性变异 D.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答案】C

12.现有一自由交配的果蝇种群,个体数量足够大。科研人员为了获取白眼果蝇,每交配一代,在果蝇交配前就把白眼果蝇挑选出来。假定初始时雄蝇、雌蝇全部为红眼,且雌雄果蝇数量相同,其中雌蝇中的杂合子占20%,则F2白眼基因的频率是( ) A. l/20 B. 3/20 C. 1/15 D. 1/30 【答案】D

【解析】果蝇的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初始时雄蝇、雌蝇全部为红眼,且雌雄果蝇数量相同,其中雌蝇中的杂合子占20%,则雌果蝇产生的配子中,含白眼基因的雌配子占20%/2=10%,含红眼基因的雌配子占1—10%=90%,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1中雌性均为红眼,雄性一半红眼,一般白眼,雌性中纯合子占90%,杂

合子占10%,产生的雌配子中含白眼基因的比例为10%/2=5%,含红眼基因的比例为1—5%=95%,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中纯合红眼雌蝇占95%/2=47.5%,杂合红眼雌蝇占5%/2=2.5%,红眼雄蝇占95%/2=47.5%,白眼雄蝇占5%/2=2.5%,设F2果蝇总数为100,则F2白眼基因的频率为(2.5+2.5)/(50×2+50)=1/30,选D。 13.生活在美国南部的绿色蜥蜴猎食时,唯一的伎俩就是奔跑。当人类给这一地区引入褐色蜥蜴后,褐色蜊蜴占据了森林地面上的地盘,把绿色蜥蜴赶到了树上生活。研究发现经过仅仅20年的时间,绿色蜥蜴就长出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帮助它们在更高处的领地上定居。据此推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移走褐色蜥蜴后绿色蜥蜴种群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B. 环境改变导致绿色蜥蜴突变产生适合树上生活的护趾 C. 护趾的变化表明绿色蜥蜴经过20年的进化已经形成新物种 D. 绿色蜥蜴出现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D

14.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B. 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可能发生变化 C. 自然选择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使得个体成为进化的基本单位 D. 马和驴杂交产生后代骡,说明两者是同一物种 【答案】B

【解析】只要生物发生了进化,就存在基因频率改变,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种,A错误;环境条件保持稳定,说明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没有影响,但是可能存在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遗传漂变等影响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其他因素,因此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发生改变,B正确;自然选择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但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错误;能进行自由交配并且产生可育的后代的生物属于同一物种。马和驴虽然能够交配,但是产生的后代骡是不育的,因此马和驴不是同一个物种,D错误。 15.如图表示小鼠原种进化为某种小鼠新种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Y使该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 若图中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则Z1是形成小鼠新种的必要条件 C. 根据达尔文的观点可认为,X来源于突变和基因重组 D. 某个小鼠有利变异的产生不一定引起该小鼠种群的进化 【答案】D

16.下图是我国黄河两岸a、b、c、d 4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的模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由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经历了从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的过程

B. 黄河北岸的b物种迁移到黄河南岸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其原因在于二者间已形成生殖隔离 C. c物种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则该物种一定在进化

D. 判断d物种是否是不同于b物种的新品种的方法是观察两个物种的生物能否交配,并产生后代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物质a进化成b、c两个物种的过程先经历了地理隔离,最终形成生殖隔离过程,A项正确;黄河北岸的b物种迁移到黄河南岸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说明它们之间的基因库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导致二者之间已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即形成了生殖隔离,B项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