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分析化学》复试大纲
第一章 误差与数据处理
1-1 误差及其表示方法 1-2 有效数字及计算规则
1-3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第二章 酸碱滴定法
2-1 酸碱质子理论 2-2 缓冲溶液
2-3 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2-4 酸碱平衡中有关浓度的计算 2-5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第三章 络和滴定法
3-1 络和物在溶液中的离解平衡 3-2 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 3-3 提高络和滴定选择性的途径 3-4 络和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第四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4-1 氧化还原平衡
4-2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 4-3 高锰酸钾法 4-4 碘量法
第五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 5-1 溶剂萃取分离法 5-2 沉淀分离法
5-3 挥发和蒸馏分离法 第六章 电位分析法
6-1 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6-2 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 6-3 直接电位法和电位滴定法 第七章 气相色谱法
7-1 气相色谱法基本理论 7-2 气相色谱固定相及检测器 7-3 气相色谱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
1
第八章 可见分光光度法 8-1 光辐射的选择原则 8-2 光的吸收定律
8-3 吸光度测量条件的选择 8-4 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主要参考用书
1.《分析化学》,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仪器分析》,董慧茹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无机化学部分》考试大纲
一、参考书目
《无机化学》,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6月第4版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1.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波的微粒性、微粒的波动性、测不准原理 2. 量子力学原子模型
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波函数和电子云图形、四个量子数 3. 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布
基态原子中电子分布原理、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鲍林近似能级图、基态原子中电子的分布、简单基态阳离子的电子分布、元素周期表与核外电子分布关系、原子参数与原子性质的周期性 考试要求:
1. 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2. 掌握波函数与原子轨道、几率密度与电子云的概念; 3. 熟悉原子轨道及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
4. 掌握四个量子数的量子化条件及其物理意义;
5. 掌握多电子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和核外电子排布原理,能正确书写常见元素核外电子排布
及价电子构型;
6. 掌握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
第二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1. 化学键的定义、类型及键参数 2. 离子键
离子键理论、离子的特征、离子键强度的度量 3. 共价键
价键理论、共价键的类型、键型过渡 4. 分子的几何构型 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轨道理论 5. 金属键 金属晶格、金属键理论 6.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离子极化 7. 晶体的内部结构 晶体的基本概念、四种晶体类型的简介 考试要求:
1. 掌握离子键理论,了解决定离子化合物性质的因素及离子化合物的特征; 2. 掌握共价键理论,了解?键、?键、配位共价键的形成和特点; 3. 掌握杂化轨道理论并能解释一般的分子结构;
4. 掌握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并能用其解释主族元素ABn型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5. 理解分子间力、氢键的产生及特点以及它们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6. 理解离子极化概念、离子极化规律和附加极化作用以及它们对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7. 了解四种晶体结构类型及特征
第三章 配位化合物
1. 配位化合物的定义和组成
3
2. 配位化合物的类型和命名 3. 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配位化合物的晶体场理论 考试要求:
1. 熟悉配位化合物的组成、结构特点及命名; 2. 掌握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晶体场理论;
第四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1.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基本概念及术语、热力学第一定律、恒容热、恒压热及焓 2. 过程热的计算
摩尔热容、相变焓 3. 热化学
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标准摩尔反应焓、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燃烧焓、键能与反应焓变的关系 4. 可逆体积功的计算 5. 热力学第二定律
化学反应的自发性、熵、热力学第二定律、标准摩尔熵 6. 吉布斯自由能及其应用
吉布斯自由能、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G与温度的关系 考试要求:
1. 理解体系、环境、状态、状态函数、过程、途径、平衡状态、可逆过程、功、热、内能、
焓、热容、熵等基本概念;
2.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及数学表达式; 3. 能够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4. 掌握盖斯定律并能用标准热力学数据计算化学反应热; 5. 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本内容;
6. 理解吉布斯自由能的概念并能熟练掌握其应用
第五章 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和限度
1.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 化学反应的限度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标准平衡常数 3. 多重平衡规则
化学平衡的计算
4. 化学反应方向和限度的判断
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化学反应的熵变、吉布斯自由能和化学反应的方向、化学反应限度的判据
5. 化学平衡的移动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催化剂和化学平衡 考试要求:
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速率表达式;
2.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有效碰撞理论和过渡状态理论; 3. 了解基元反应与非基元反应的概念;掌握质量作用定律和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掌握浓度、
温度与反应速率的定量关系;能够用活化分子、活化能等概念解释各种外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了解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 掌握标准平衡常数的概念及有关化学平衡的基本计算; 5. 掌握化学反应的标准熵及标准自由能变的计算方法,标准自由能变与标准平衡常数的关系
4
以及用普通判据?G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6. 掌握浓度、压力、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第六章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 溶液中单相离子平衡
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强电解质溶液、溶液的酸碱性、电离平衡的移动、缓冲溶液 2. 溶液中多相离子平衡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3. 配位解离平衡
配位解离平衡和平衡常数、配位解离平衡的移动 考试要求:
1. 掌握一元弱电解质解离平衡的计算; 2. 了解活度、活度系数、离子强度的概念;
3. 了解同离子效应及盐效应的概念及对电离平衡移动的影响; 4. 理解缓冲溶液的概念及作用原理,掌握缓冲溶液的相关计算; 5. 掌握酸碱质子理论,了解酸碱电子理论;
6. 掌握溶度积常数的概念和溶度积规则,熟悉各种因素对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与相关计算; 7. 掌握配位解离平衡常数及其相关计算
第七章 氧化还原反应
1.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氧化值法、离子-电子法 2. 电极电势
原电池、电极电势、能斯特方程式、原电池的电动势与?G的关系、条件电极电势、电极电势的应用
3. 元素电极电势图及其应用
5
考试要求:
1.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 熟悉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及原电池符号;
3. 理解电极电势的概念,能用能斯特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 4. 理解条件电极电势的概念及相关计算;
5. 掌握电极电势的应用以及标准电极电势?o、标准吉布斯自由能?Go与标准平衡常数Ko之间的关系;
6. 熟悉元素电极电势图及其应用
第八章 主族元素
1. 卤素
卤素概述、卤化氢和卤化物、卤素含氧酸及其盐 2. 氧族
氧族元素概述、氢化物、氧化物及其水合物的酸碱性、金属硫化物、硫的含氧酸及其盐 3. 氮族
氮族元素概述、氨和铵盐、氮的含氧酸及其盐、磷及其化合物 4.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元素概述、单质、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氢化物、盐类、锂、铍的特殊性和对角线规则
5. 主族元素单质及化合物性质递变规律综述 考试要求:
1. 掌握主族元素的主要性质与变化规律; 2. 掌握部分主族元素的检测与分离方法;
3. 掌握主族元素含氧酸,含氧酸根的结构及含氧酸基的热稳定性; 4. 掌握主族元素氢氧化物的碱性及其变化规律; 5. 熟悉主族元素的各主要氧化态和氧化还原性;
6. 理解情性电子对效应、氢桥键、等电子体和缺电子原子等重要概念
第九章 副族元素
1. 过渡元素通性 2. 铬及其重要化合物
铬的电势图、铬的重要化合物 3. 锰及其重要化合物
锰的电势图、锰的重要化合物 4. 铁系元素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盐类、配合物 5. 铜和银的重要化合物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盐类、配位化合物、铜(I)和铜(II)的相互转化 6. 锌和汞的重要化合物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盐类、配位化合物、汞(II)和汞(I)的相互转化 考试要求:
1. 了解过渡元素通性;
2. 掌握铬、锰、铁系元素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掌握有关元素的检测与分离方法;
3. 能运用元素电势图分析铬、锰、铁等元素的稳定氧化态及相应氧化态间的相互转化;
6
4. 掌握铜、银、锌、汞元素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掌握相关元素的检测与分离方法; 5. 理解Cu(I)-Cu(II)及Hg(I)-Hg(II)间的相互转化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