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入侵现状及对策 下载本文

中国生物入侵现状及对策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外来物种的

入侵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外来物种的入侵已经逐渐导致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并且已经逐步威胁到人们的健康。 随着生物入侵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所带来的影响也愈来愈严重,已严重危胁全球的生态安全,成为危害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问题。如何有效的预防控制生物入侵已经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文中综述了生物入侵的概念 、我国生物入侵的现状以及生物入侵的主要途径。从生态破坏、生态污染、生物多样性以及对生产和经济的发展的影响出发,阐述了生物入侵的危害。并提出了部分可行性的措施。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lobal economy,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untries become more and more frequently which refers to the opportunity of exotic species invasion. Biological invasion has gradually resulted in the great loss of biodiversity, and has been threatening the people's health. As the phenomenon of biological invasion become more and more common, the influence is also gett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which has seriously threatened the global ecological safety, and has become a important and urgent problem to damage biodiversity , environment and national economy. How to effectively control biological invasion has become the most urgent missio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oncept of biological invasi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 biological invasion and approach of biological invasion. The article expatiates the harm of biological invasion from the ecological destruction , pollution, biodiversity and the influence of ecosystem prod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put forward some feasibility measures.

1.生物入侵的概念

本地种指自然起源于某一特定的地域或地区的物种。外来种指在一个特定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却不属于本地生态系统。【1】如果某物种引起生态系统发生大的

波动但历史文献又没有相关的记录, 则可能是外来物种【2】 。入侵物种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被引入新生态环境, 快速的生存繁衍, 对新生态系统、物种及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外来种, 威胁本地的生物多样性, 引起物种的消失和灭绝,破坏生态系统功能。生物入侵指一种细菌、一种植物或者一种动物, 来到新的生态环境, 由于失去了天敌的制衡获得了广阔的生存空间, 生长迅速, 而本土生物则由于竞争不过逐渐减少甚至灭绝。对生物入侵的解释有多种,虽然说法不同,但普遍认为生物入侵是以外来生物为基础、以其“恶性”繁殖为特点和以危及本地动植物的生存为结果的系统化过程。

2.我国生物入侵的现状和特点

2.1 我国生物入侵的现状

农业部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已达400余种,近10年来,新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至少有20余种,平均每年递增1~2种。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生物中,我国已经有50余种。我国已经成为遭受外来入侵生物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面临的防治形势越来越严峻。目前入侵我国的有害杂草约有96种。引起较大的经济损失的入侵软体动物、植物病害虫、哺乳动物等在80以上【3】。2003年3月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公布的《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 有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护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 水葫芦) 、假高粱、蔗扁蛾、湿地松粉蚧、强大小蠹、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共16 种。这16种外来物种在我国形成严重危害,每年入侵的林地面积已达150万公顷,农田面积超过140万公顷,由此造成农林业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已达574亿元【4】。 2.2我国生物入侵特点

2.2.1入侵物种的种类多

尤其是中国粮食进口的国家多、渠道广、品种杂、数量大, 带来有害杂草籽的几率相对较高。仅1998 年大连、青岛、上海、张家港、南京、广州等12个口岸就截获了547种和5个变种的杂草。这些杂草来自30 个国家, 随食品、饲料、棉花、羊毛、草皮和其他经济植物的种子进口时带入。其中有170 种虽然还没有归化记录, 但有可能在运输和扩散过程中侵入到野外。

2.2.2入侵物种来源广泛

在这些外来入侵物种中, 来自美洲的占5511%; 来源于欧洲的占22%, 亚洲占10%, 非洲占8%, 大洋洲有5%。【5】

2.2.3入侵分布不均匀

西北、青藏、内蒙入侵的很少; 东北和华北主要入侵生物有白蛾等; 西南区入侵的主要有飞机草、紫茎泽兰、空心莲子草等; 华南、华中和华东区主要入侵生物有大米草、薇甘菊、水葫芦、福寿螺等。可见是以低海拔地区和热带岛屿生态系统的受损程度最为严重。

2.2.4 有目的的引入多

中国的引种历史悠久, 早期主要是通过民族迁移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引入的,随着改革开放, 各行各业( 林业、渔业、畜牧业、园林等等) 都以各种目的引进外来物种, 草种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在自然植被的恢复过程中有许多是盲目引进的。

2.2.5入侵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如水葫芦从传入地现已波及到云南昆明、江苏、浙江、上海、福建、湖南、湖北、四川和河南南部。

3.生物入侵的主要途径

3.1有意引进

引入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生态环境改造和恢复景观美化等目的的物种之后演变为人侵物种。50年前我国从南美洲引进水葫芦,广泛放养于南方乡村河塘用作饲料和打机肥源。近10年来,告别了粮食短缺的农民不再打涝水葫芦,同时工业化使江河湖泊水质恶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提高,水葫芦因此迅速蔓延,甚至从乡村间的内河内湖“杀入”大江大河中去,泛滥成灾,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社会经济的重人损失。【6】 3.2无意传入

因贸易、运愉、旅游等活动而无意识地传人。我国大陆于1982年在江苏南京黑松上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病,湖北、山东等部分县(市)发生;在台湾省和香港地区也有分布。目前在江苏、浙江、安徽、广东、松材线虫病寄主种类较多,其中以松属树种为主。松材线虫病具有发病速度快、症状类型多、防治困难、传播蔓延迅速等特点,被称为“松树的癌症”,对我国松林的威胁极大。松材线虫

病的远距离传播主要是人为运输感病木材及其制品所致。目前疫情面积已扩大到约8.7万公顷,累计致死松树4000万株,造成经济损失达250多亿元。【7】 3.3自然人侵

靠自身的扩散传播或借助自然力量传人。如紫茎泽兰原产中美,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20世纪70年代先后进入云南、广西、贵州和四川。这种植物是适应性很强的恶性杂草,其根、茎有高度的萌蘖生根能力,并且每株每年生产种子70万粒,种子子粒重0.05克,随风飞扬到各个角落。紫茎泽兰每年入侵10-30公里,所到之处,危害十分猖獗。在滇南各地次生林中石仙桃、兔耳兰、羊耳蒜、虾脊兰、薯预、报春、冬葵、草玉梅等野生花卉已经大片地失掉生长空间。在果园、油桐园、草场上,常常被高达l-2米的紫茎泽兰所占据。【8】

4.生物入侵的危害

4.1生态破坏和生态污染

外来生物成功入侵后,大量繁殖, 迅速生长, 难以控制, 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形成生物污染。20世纪60— 80年代, 我国为保护滩涂, 从英美等国引进大米草。经人工种植和自然繁殖, 在我国北起辽宁锦西县, 南到广东电白县80多个县市的滩涂上有分布。【9】近年来, 大米草在一些地区疯狂扩散, 难以控制, 破坏了近海生物环境, 造成沿海养殖的多种生物死亡, 堵塞航道; 影响海水交换, 导致水质下降并诱发赤潮; 与沿海滩涂植物竞争生长空间, 致使大片红树林消亡。

4.2危害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消失: 外来物种如果生存和繁殖能力强, 则会压制和排挤本地物种, 形成优势种群,导致生物多样性消失。云南昆明滇池1000公顷水面上近100%覆盖着水葫芦。20世纪60年代前, 滇池有水生植物16种, 水生动物68种, 到了80年代,大部分水生植物相继消亡, 水生动物只剩30余种。【10】 4.3危害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我国是生物人侵造成严重灾害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蚊、松突园蚁等森林人侵害虫每年严重发生与危害的面积约在15 0 万公顷左右。1994 年侵人我国的美洲斑潜蝇,目前发生面积10 0 多万公顷,每年的防止费用就需4.5 亿元。【11】另外,据美国、印度、南非向联合国提交的报告称这3 个

国家每年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为1500 亿美元、130 亿美元、800 多亿美元。疯牛病的发生,使英国的牛肉出口下降了9%。【12】 4.4威胁人类健康

入侵种紫茎泽兰含有的有毒物质, 不仅可以使牲畜误食后腹泻和气喘, 其花粉或瘦果进入人的眼睛和鼻腔后会引起糜烂流脓, 甚至导致死亡。枯草热的主要病源就是豚草, 当空气中每立方米有豚草花粉40~50颗时, 人就会感染上枯草热, 中国每年的花粉过敏者中多数是由豚草花粉引起的。【13】

5.生物入侵的防控对策

5.1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并严格执法

我国应该迅速制定专门针对外来物种的《防止外来物种入侵法》和《入侵物种管理法》, 对管理的对象、适用范围、管理机构和程序、风险评估、预警、引进、消除、控制、生态恢复、赔偿责任等做出明确规定【14】, 尤其要加强农业、林业、养殖业等有意引进外来物种的管理。 5.2加强国际合作

防范生物入侵通过国际间的协调合作, 相互交流在防止生物入侵工作上的资料、经验和解决办法, 才能取得更好的防范效果。积极参加关于外来生物入侵的相关国际组织的会议和活动, 及时了解国际有关规定、动态及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 并在国际上发挥中国的作用。建立信息库, 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和局域网, 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收集有害入侵物种的信息, 通过国际资源共享形成全球监测网络, 来加强信息的流通。 5.3预防为主

最有效也最直接的方法是堵死生物入侵的源头——谨慎引种, 引种是柄双刃剑, 必须加强对引进物种的管理, 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正如《生物多样性公约》第8条指出的那样, 每一缔约国应尽可能并酌情防止引进、控制或清除那些威胁到生态系统、生境或物种的外来物种。【15】对引入物种进行风险评估, 制定危险物种名单和安全名单。建立生物入侵的预警制度, 建立生物入侵早期预警与风险评估制度。 5.4公众参与和教育

生物入侵问题涉及社会各领域,仅靠国家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而需要全社

会共同努力,全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 现实生活中,如果公众能够意识到由于自己无意间从国外带回的水果会携带危险害虫,如地中海实蝇会引发我国整个水果产业的严重损失,从而避免自己的无意识行为,生物入侵发生的概率会大为减少 因此,加强科普宣传培养全民的预防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http://baike.http://www.32336.cn//view/499759.htm

【2】彭少麟、向言词。植物外来种入侵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J] 生态学报,199,9(2):560-569

【3】万方浩,郭建英,王德辉。中国外来入侵物种与管理对策[J],生物多样性,2002,10(1):119-125

【4】邓启明,张秋芳,周曙东,等。外来物种的危害和安全管理问题[J]。自然灾害学报。2005,(2):25-31

【5】徐海根、强胜、韩正敏。中国外来物种的分布与传入路径分析[j] 生物多样性,2004,(6):626-638

【6】《警惕生物入侵 保护生物多样性》李 杰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 第23卷 第3期1008-7540(2007)03-0158-02

【7】《松林的毛虫危害及防治方法》仇小琴 胡国玲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年06期 S763.7

【8】强胜 世界恶性杂草——紫茎泽兰研究的历史及现状,武汉植物学研究,1998.16(4):366一372

【9】解焱, 李振宇, 汪松. 危害中国的入侵种例证.《生态经济》2003年第1期: 18- 19页.

【10】李斌, 黄庭钧, 徐清扬. 水葫芦笑傲江湖. 《生态经济》2003年第1期: 12- 14页

【11】《生物人侵的危害及防止》 高蓬明 贵阳金筑大学学报1671-3621(2002)04-0099-0101

【12】Moony H A, Cleland E E. The evolutionary impacts of invasive species [J]. Pro Natl Acad USA, 2001, 98: 5446-5451.

【13】范丽仙, 王重力, 金朝光. 生物入侵))) 我国环境面临的巨大威胁[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5, (6): 48-52.

【14】 蔡冬梅, 周 青. 生物入侵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 生物学教学, 2006, (5): 10-12.

【15】《生物入侵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胡淑恒, 汪家权, 聂 磊, 何 琼 JOURNAL OF BIOLOGY Vol.20 No.5 Oct,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