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平台招投标书范本 下载本文

千里马招标网www.qianlima.com

省·许昌市)》发布。

七、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个工作日。 八、联系方式

采购人:许昌市行政服务中心 地 址:许昌市科技广场东临

联系人:宋召强 联系电话:-(手机) 代理机构:许昌市政府采购中心

地 址:许昌市龙兴路与竹林路交汇处公共资源大厦 联系人:黄女士 联系电话:-

许昌市行政服务中心 二〇一八年十一月六日

温馨提示:

本项目为全流程电子化交易项目,请认真阅读招标文件,并注意以下事项。

.投标人应按招标文件规定编制、提交电子投标文件和纸质投标文件。开、评标现场不接受投标人递交的备份电子投标文件和纸质投标文件以外的其他资料。

.电子文件下载、制作、提交期间和开标(电子投标文件的解密)环节,投标人须使用CA数字证书(证书须在有效期内)。

.电子投标文件的制作

. 投标人登录《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河南省?许昌市)》公共资源交易系统(http://...:/ggzy/)下载“许昌投标文件制作系统SEARUN V.”,按招标文件要求制作电子投标文件。

中国招投标行业门户网站

千里马招标网www.qianlima.com

电子投标文件的制作,参考《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河南省?许昌市)》公共资源交易系统——组件下载——交易系统操作手册(投标人、供应商)。

. 投标人须将招标文件要求的资质、业绩、荣誉及相关人员证明材料等资料原件扫描件(或图片)制作到所提交的电子投标文件中。

.投标人对同一项目多个标段进行投标的,应分别下载所投标段的招标文件,按标段制作电子投标文件,并按招标文件要求在相应位置加盖投标人电子印章和法人电子印章。

一个标段对应生成一个文件夹(xxxx项目xx标段), 其中包含个文件和个文件夹。后缀名为“.file”的文件用于电子投标使用,后缀名为“.PDF”的文件用于打印纸质投标文件,名称为“备份”的文件夹使用电子介质存储,供开标现场备用。

.加密电子投标文件的提交

.加密电子投标文件应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开标时间)之前成功提交至《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河南省?许昌市)》公共资源交易系统(http://...:/ggzy/)。

投标人应充分考虑并预留技术处理和上传数据所需时间。

. 投标人对同一项目多个标段进行投标的,加密电子投标文件应按标段分别提交。 . 加密电子投标文件成功提交后,投标人应打印“投标文件提交回执单”供开标现场备查。

.评标依据

.采用全流程电子化交易评标时,评标委员会以电子投标文件为依据评标。 .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如因系统异常情况无法完成,将以人工方式进行。评标委员会以纸质投标文件为依据评标。

第二章 项目需求

中国招投标行业门户网站

千里马招标网www.qianlima.com

一、本项目需实现的功能或者目标 (一)项目概述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作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改革和完善行政审批制度,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规范权力运行、提高行政效能。在互联网时代,开展“放管服”工作,需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利用信息化手段,支撑简政放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各部门、各层级间政务服务数据共享,促进政府高效施政,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许昌市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的实施方案》(国办发〔〕号)、《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国办函〔〕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互联网+政务运行”工作方案的通知》(豫政办明电〔〕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年河南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任务,加快推进我市“互联网+政务服务”落实工作,通过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实现“一号一窗一网”目标,促使服务流程显著优化,服务模式更加多元,服务渠道更为畅通,群众办事满意度显著提升。

(二)总体技术要求 .总体建设原则

考虑许昌市网上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涉及范围广、建设规模大、业务复杂等特点,在设计阶段需遵循一些重要原则,以保障后续建设的顺利衔接和有效执行。

.总体设计、集约建设

参考国家、河南省相关标准规范和建设要求,进行实施方案总体设计。采用集约化方式,建设,使业务纵向延伸至魏都区、建安区、鄢陵县、襄城县、禹州市、长葛市、东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各产业集聚区、乡(镇、办),村(社区)。

.统筹规划、迭代实施

中国招投标行业门户网站

千里马招标网www.qianlima.com

许昌市网上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需要统筹规划,通盘考虑。按照整体建设目标,采用迭代实施的方式,保障阶段性工作的顺利开展。以服务“智慧许昌”建设为要求,最终建设成具有许昌特色的政务服务平台。

.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建立市级全方位的信息资源互联互通机制,打破信息壁垒,实现市政务服务大厅与区县政务服务及各审批单位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同时按照省标准规范和要求实现与省级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

.技术领先、智慧创新

充分保证平台的可用性、开放性、扩展性,采用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的技术,建设创新型的政务服务体系。

.充分利旧、保护投资

项目在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对已有投资的保护,在系统设计和建设上,充分利用许昌市现有已经建成和使用的资源和设施,完成本项目的建设,本项目部署在许昌市政务云平台。

.其它建设原则

许昌市网上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在保证业务覆盖面广、架构完善、技术先进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安全性、可扩展、可实施、可管理、可维护等,并在设计中重视建设期中、后的管理与维护体系。

.系统总体架构要求

许昌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二期要求基于云计算等相关技术建设,具备分布式、高并发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数据安全的保障能力。平台优先采用商用产品化软件进行系统集成,以标准规范建设、信息资源建设、数据共享交换为核心,以“平台+应用+服务”运行方式,支持网上和实体大厅一体化应用,提供Open API等方式对外开放服务和数据的功能。

.总体技术路线要求

平台基于JavaEE技术路线,支持高并发用户访问、海量数据高频存取、智能数据快速检索等技术特性;平台能够实现业务的服务化、组件化,避免使用传统烟囱式

中国招投标行业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