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课程论文 下载本文

若不考虑利率的变化,那么新的均衡点位于B点,增加的总需求(IS曲线向右移动的幅度)为税收乘数c/1-c乘以税收减少量(ΔT),但在B点存在着实际货币余额的超额需求,货币市场未达到均衡,货币需求大于供给。在M/P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必定伴随利率的提高。实际上,利率上升将一直持续到超额货币需求完全消失为止,即达到图2中的F点,此时,总需求水平回落到Q0,但大于初始水平Q1。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两个结论:

1、税收的减少会导致总需求的增加,但增加的幅度要小于简单凯恩斯乘数的预测。 2、税收的减少会使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通常会投资和私人消费减少。税收减少所导致的利率上升,从而抑制消费和投资的这种“挤出效应”只是部分的,总需求仍然有所增加。

因此,政府在刺激需求的同时可适当的调整利率,使利率不至于提高的过大,以期降低 “挤出效应”,获得更大的经济效应。

D

D

2.2.2对社会总供给和价格的影响

税收减少后,社会总需求增加,也必然会对均衡的社会总供给和价格水平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最终取决于总供给曲线的形状,总共包括以下三种情形。

1、在古典情形中,如图3所示,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线,总需求的全部增加最终都表现在价格水平的上升,而产量水平则保持不变。

2、在极端凯恩斯学派情形中,如图4所示,供给曲线为一条水平线,总需求的全部影响表现在产量的增加,而价格水平则保持不变。

3、在基本凯恩斯学派情形中,如图5所示,供给曲线向上倾斜,总需求的增加表现为产量由Q0增加到Q1,价格由P0上升到P1。

图3 古典情形 图4 极端凯恩斯学派情形 图5 基本凯恩斯学派情形

由以上分析可知,根据古典理论和基本凯恩斯学派理论,减税使总需求增大,使社会总产出增加,但也会使价格上升。因此,在实行减税过程中也要警惕通货膨胀的危险。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稳定物价,使两者达到平衡。

5

3结构性减税政策的直接经济效果及政策建议

3.1直接经济效果

以上是从宏观层面进行的分析,减税带动社会消费和投资,使社会总需求增加,需求的增加又会带动供给的增加,使社会总产出水平提高,从而刺激经济增长,提高就业水平,改善人民生活。从微观方面看,减税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体现的。

1、减税提高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对于劳动者来说, 低税率提高了其税后工资, 从而改变了劳动对闲暇的相对价格。劳动的价格相对提高, 劳动者倾向于用劳动来代替闲暇, 这也就是说减税提高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2、 降低边际税率提高了人们投资的积极性。从投资来看, 较高的边际税率减少了人们的投资收益, 增加了人们投资的成本。高税率减少了人们对人力或实物的投资, 降低了人力资本和实物资本的资本存量, 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不利于经济的增长。相反, 降低边际税率会提高投资的积极性, 刺激劳动生产率上升, 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3、 减税能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对不同产业实施不同的税率政策, 以达到鼓励或者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

4、 减税激发了企业的创造活力, 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劳动生产率, 从而改善了经济的供给结构和供给能力。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 其发展状况直接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水平。通过减税一方面直接增加了企业的税后盈余, 从而促进了企业的投资积极性。 另一方面对高新技术或项目的减税政策能够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供给能力及供给水平。

3.2政策建议

减税政策短期内可以通过刺激有效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 这一点在经济危机的时候存在应用价值。但是从长期来看一国经济增长不仅要靠需求拉动,更根本的驱动因素是满足社会需求的供给能力。 因此经济要取得长期高速的发展必须通过减税来激发企业活力,提高供给能力。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一是扩大结构性减税的规模和力度。结构性减税可以有效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从而提高我国经济的供给水平。

二是降低边际税率。边际税率水平的降低可以提高人们工作、储蓄以及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进而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供给水平, 从而增加总产出。

三是运用税收政策支持企业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率, 改善供给。

四是通过差别税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对不同产业实施不同的税率政策, 对于那些新兴产业实施低税率政策以鼓励其发展, 从而实现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通过以上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效果分析可以得出,减税通过刺激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促进了经济增长。我们看到减税刺激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短期来看是非常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 而长期来看一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及增长的质量则取决于其供给因素,而减税能够改善经

6

济的供给能力, 因此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减税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康宇麟.减税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9):36-38 [2]刘伟, 苏剑.供给管理与我国现阶段的宏观调控[J].经济研究,2007(2):15-26 [3]杰弗里.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戴柏华.2012年中央财政结构性减税政策主要包括五个方面.http://www.gov.cn/2012lhft/2/content_2086522.htm2009.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