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 下载本文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

硬,湿而不粘,灌水后容重无明显增加。

项目区土壤改良的措施主要包括实施节水灌溉方式、深翻深松加深活土层、掺粘施砂、施肥等。

3.6规划标准的选定

项目区规划标准的确定依据《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并结合了##县金沙滩镇当地的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自然条件等对土地整理项目的具体要求。其中用地规划依据金沙滩镇基本农田建设标准、水利工程参照当地的基本农田水利建设标准确定。有关道路、林网的建设标准则根据当地的客观实际情况确定。

3.7规划方案的选择与比较说明

3.7.1方案一

方案一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到的方案,该方案总体布局的特点是,整个项目区整理后以耕地为主;林地为道路两侧、河沟沿岸的护路林和护岸林;对主要冲沟进行堤坝修建治理;修建机电井引水灌溉,机井分散布局。

该方案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首先,项目区水土流失严重,整理后完全布置为耕地不利于水土流失的治理和生态环境的建设,从而影响项目区的长久发展,林地仅限于护路林和护岸林是远远不够的。

第二,海拔1,190m以上的项目区北部,即洪涛山山前倾斜平原中上部,地下水资源比较贫乏,且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井位的选择困难,打井成功率较低,方案一中的井位分布尚待进一步论证。根据《山西省##县地下水资源详查报告》中潜水抽水井统计,在魏庄村东2,500m处(倾斜平原中上部),地下水埋深达78m,抽水井井深137.4m,出水量41t/h。

南部倾斜平原的地下水埋深稍浅,嘉明陶瓷公司农牧分公司2000年在该区域打了11眼机井,新打机井抽水试验表明,地下水埋深15.5m,抽水井井深100m,单井出水量50t/h,项目区在该区域打井有水量保证,。

第三,整体看项目区的水资源是缺乏的,现状中很多耕地荒芜,原因就在于气

第 23 页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

候干旱,农作物种不下去(已种的作物是当地农民以点播的方式种植下去的,完全靠天吃饭),甚至魏庄和马庄的人畜用水已呈现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要发展农业,必须实行节水灌溉。方案一没有采取节水灌溉方式,农业灌溉用水难以保证。

3.7.2方案二

方案二是技术组成员在实际工作中研究出的一种方案。其总体布局特点是,项目区整理后仍以耕地为主;对项目区主要沟道进行规范整治,在高程约1130m处布置一条东西方向的汇流沟;汇流沟南侧布置30m宽主林带,东西向布局,汇流沟北部适当布置防护林带;灌溉方式为机井引水,半固定式喷灌,在1190m高程线以南地区机井呈方格型布局,1190m高程线以北地区分散布局,对于北部洪涛山山麓耕地灌溉用水,采取高压水泵,提水灌溉。

方案二充分考虑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以及缺水的客观现实,在资金有保证的前提下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方案。但该方案仅仅考虑到利用地下水资源,而忽视了对地表水的利用;此外,采用高压水泵提水,后期运营管理成本较高,对当地农民素质的要求也高。

3.7.3方案三

方案三的用地布局与方案二相同,不同的是方案二对于项目区北部海拔较高的地区,采用高压水泵提水灌溉;方案三则是在适当位置沿生产路布局水窖,在项目区的北部边界修建截流沟拦截洪水,将洪水引入排洪沟内。方案三的特点是考虑到拦蓄洪水,并综合分析了项目区北部地下水埋深较深,打井困难等因素,实施后项目后期运营成本相对较低。但是水窖的蓄水容积有限,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项目区北部缺水问题,只能做到农作物的点播。

以上三种方案各有利弊,无论何种方案都无法真正解决农田灌溉用水。从项目区的长远发展来看,本次规划在保证国家要求的新增耕地规模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的在项目区北部实行草灌间作,而在南部水资源条件稍好地段布局耕地。从生态、经济、客观实际出发,经多方论证,方案三更具可行性,因此选择方案三为本项目规划方案。由于受到资金条件限制,方案三在具体规划实施时,预留水窖布设和蓄水池建设的可能,不在本次工程内设置。

第 24 页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

3.8项目公众参与说明

为了解##县金沙滩土地整理项目区相关村庄农民的真实状况和他们对土地整理工作的参与情况,2001年6月1日至2001年6月3日,技术组对涉及项目区的南家堡村、魏庄村、马庄村三个行政村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0份,回收59份,合格问卷59份。

经调查,项目区农民对土地整理了解较少,仅有10人知道土地整理,占调查人数的17%,了解渠道大多来自政策宣传。86%的农民同意或希望开展此项土地整理工作;56%的人表示愿意在土地整理工程中出资出工;14%和44%的农民对开展土地整理工作以及在工程中出工出资不置可否。这些数据显示,农民对于土地整理还比较陌生,应加大对土地整理工作的宣传力度,此外因部分农民生活水平较低,对出工出资有顾虑。

本次调查还考虑了农民对于土地整理后担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发展、灌溉、土地使用权等方面。调查显示,项目区农民对土地开发整理后对自身的影响问题普遍不关心,39的人无意向,占调查总人数的66%,这种对周边事务麻木不仁的态度恰是经济落后、人口素质较低的反映。有14%的人关心土地的灌溉问题,担心整理后没水;有12%的人对于整理后的发展问题表示出顾虑;3%的人担心管理不善;还有5%的人担心土地使用权的丧失,据调查,该问题的产生源于土地作价入股后,农民得到的是虚拟资本——股份,虽然仍可在嘉明陶瓷公司农牧分公司工作(集约化大田作业),仍然耕种有着自己股份的土地,但手中没有了实实在在的属于自己的土地,由此而产生的一种类似丧失土地使用权的顾虑,这要求土地整理工程实施前,必须充分调查各个农户的整理态度和入股意愿,对于土地作价入股的形式仍要作深入的论证分析。

表3 土地开发整理后农民最关注问题

项 目 回答问题的人数(人) 比 例(%) 管理问题 2 3% 发展问题 7 12% 灌溉问题 8 14% 土地使用权 3 5% 无意向 39 66% 第 25 页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

在调查中,许多人对本项土地整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主要是: 1 多打井,保护好水利设施; 2合理经营,科学管理; 3 修路,种草。

3.9权属调整说明

项目区涉及南家堡、魏庄、马庄三个行政村,土地权属关系清晰,原则上各权属单位在项目区内的土地总面积保持不变。整理后可能产生权属调整等问题将在县土地权属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下,通过协商解决。

3.10项目预算编制情况的说明

本次项目规划是在国土资源部对2000年中央投资土地整理项目的审核之后进行的,因而项目规模和总投资已经部审核确定,属于限额预算,因此项目预算是在总投资额的控制下编制的。预算编制依据能源部、水利部(1991)527号文,能源水规(1991)1272号文和水利部水建(1998)15号文,水建(1994)284号文,《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算定额》(1988),《水利水电设施安装工程预算定额》(中小型1987)以及有关专业定额。工程材料价格按2000年当地市场价格计算。

3.11项目规划与相关部门规划的衔接情况说明

本项目规划综合参考了《##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金沙滩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十五”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县林业建设“十五”规划》、《##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县2000年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以及《金沙滩小城镇综合开发示范项目立项申请》等现有文件对项目区发展的要求,做到项目规划与各相关规划的吻合与协调。尤其是项目区的划定充分考虑了金沙滩镇小城镇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对本项目区的影响,将项目区南部南家堡村划出一部分用地,以保证将来小城镇的建设占地不对项目造成影响。对项目的工程规划设计则参照《##县2000年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对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的规划思想。总之做到本项目规划的用地布局、工程规划等各方面符合各相关规划对项目区的要求,不相互冲突,而是协调发展。

第 2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