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内整理 - 图文 下载本文

注意休息。肝阳上亢者,禁食肥甘厚腻、辛辣发物,以免生热动风,而加重病情。肝火头痛者,可用冷毛巾敷头部。因痰浊所致者,饮食宜清淡,勿进肥甘之品,以免助湿生痰。精血亏虚者,应加强饮食调理,多食牛乳等血肉有情之品。此外,尚可选择合适的头部保健按摩法,以疏通经脉,调畅气血,防止头痛发生。 七、其它:

(一)历史沿革:

1、头痛之名首载于《内经》。《素问·风论篇》有“脑风”、“首风”之名,描述了其临床特点,并指出外感内伤是导致头痛发生的主要原因,但无具体用药。《伤寒论》中论及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厥阴病头痛的见症,并列举了治疗此病的方药。金·李东垣将此病分为外感与内伤头痛两类,据病因和症状不同而有伤寒头痛、湿热头痛、偏头痛、真头痛、气虚头痛、血虚头痛、气血俱虚头痛、厥逆头痛等,还补充了太阴头痛和少阴头痛。《丹溪心法·头痛》还有痰厥头痛和气滞头痛的记载,并提出了头痛的引经药,从而为头痛分经用药创造了条件。

2、《普济方·诸风门》认为:“气血俱虚,风邪伤于阳经,人于脑中,则令人头痛。”关于头风,《证治准绳·头痛》说:“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为二门,然一病也,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卒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止不常,愈后遇触复发也。皆当验其邪所从来而治之。”清代医家王清任大倡疲血之说,《医林改错·头痛》论述血府逐瘀汤证时说:“查患头痛者无表证,无里证,无气虚,痰饮等证,忽犯忽好,百方不效,用此方一剂而愈。”至此,对头痛的认识也日趋丰富。

(二)与西医联系——可见于西医学内、外、神经、精神、五官等各科疾病中。本节所讨论主要为内科常见的头痛,如血管性头痛、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外伤后头痛、神经官能症及某些感染性疾病、五官科疾病的头痛等,均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施治。 【小结】

1、说明头痛的讨论范围,以及偏头痛、真头痛、头风等病名的概念。提示头痛与西医相关疾病的联系。 2、介绍病因有外感、内伤两个方面。外感以风邪为主,每兼寒、湿、热;内伤因情志失调,饮食劳倦、先天不足及房事不节、体虚久病或外伤所致。头痛的病机外感为风寒湿热邪阻窍络。内伤头痛有虚有实,实证为肝阳、痰浊、瘀血壅滞,窍络失和;虚证为阴血精气亏虚,头窍失养。

3、头痛辨证,首先应根据头痛的久暂、性质和程度,分别外感、内伤和证候的虚实。其次应根据头痛的部位,辨经络所属。

4、内伤的治疗大法。外感头痛治以疏风祛邪为主。内伤头痛,虚证当滋阴养血、益肾填精,实证当平肝、化痰、行瘀,虚实夹杂者兼顾。此外,根据头痛的部位,酌配引经药。

5、说明头痛的不同证型的特点及分证治疗。①风寒头痛,疏风散寒法,川芎茶调散加减。②风热头痛,疏风清热法,芎芷石膏汤加减。③风湿头痛,祛风胜湿法,羌活胜湿汤加减。④肝阳头痛,平肝潜阳法,天麻钩藤饮加减。⑤血虚头痛,养血和络法,加味四物汤加减。⑥痰浊头痛,化痰降逆法,半夏天麻白术汤加减。⑦肾虚头痛,补肾填精法,大补元煎加减。⑧瘀血头痛,活血通窍法,通窍活血汤加减。

第六节眩晕

【目的要求】

1、了解眩晕的概念,以及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

2、熟悉眩晕的病理有风、痰、火、瘀、虚之别,且可兼夹为患。 3、掌握眩晕辨治原则及常见各个证型的特点和治法方药。

一、定义: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病证。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或故统称为“眩晕”。 二、病因病机

1情志失调;○2病后体虚;○3年高体弱;○4饮食不节;○5跌仆外伤。 (一)病因:○

(二)病机:

1、基本病机: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或风、火、痰、瘀扰乱清空。 2、病位:眩晕病位在脑(清窍),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3、病理性质:眩晕的病理性质以虚者居多,如气血两虚,肝肾阴虚,清窍失养;肾精亏虚、髓海不足。眩晕实证多由肝阳上亢,风阳升动;痰浊阻遏,升降失常,或痰火气逆所致。病理性质总属于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肾阴虚、气血不足;标实为风、火、痰、瘀。病理因素主要有风、火、痰、瘀、虚之别。

4、病机转化:眩晕见证往往标本兼见,虚实交错,各证之间相互兼夹或转化。如脾虚可致气血亏虚,又可致痰浊中阻,往往气血亏虚兼见痰浊中阻;若痰浊中阻郁久化热,可形成痰火,甚至火盛伤阴,导致阴亏于下,痰火扰于上的复杂证候;又如肾阴不足,若阴损及阳可致阴阳两虚。另外,风阳常夹痰火,肾虚常致肝旺,久病可入络

- 13 -

为瘀,临床常形成虚实错杂之候。甚至肝风痰火上蒙清窍,阻滞经络,而形成中风;或突发气机逆乱,清窍暂闭或失养,引起晕厥。

5、预后:眩晕病情轻者,治疗护理得当,预后多良好;病重经久不愈,发作频繁,持续时间较长,则难以获得根治,尤其是中年以上风阳上扰、肝火上炎所致的眩晕,不仅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严重者可形成阴亏阳亢,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夹痰夹火,上蒙清窍,横窜经络的局面,而发生中风,轻则致残,重则致命。肝血、肾精耗竭的眩晕,日久不愈,可致失明、耳聋重症。 三、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2、病史: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

3、辅助检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压、心电图、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眼震电图、颈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等项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有条件者可做CT等检查、注意排除颅内肿瘤、血液病等。 四、鉴别要点

1、眩晕与中风:中风昏仆与眩晕之仆倒相似,且眩晕多为中风先兆,但中风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或不经昏仆,以口舌歪斜和半身不遂为特征。眩晕无半身不遂、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及舌强语謇等表现。

2、眩晕与厥证:眩晕重者可出现昏仆与厥证昏仆相似,但厥证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厥冷为特点,发作后一般在短时间逐渐苏醒,重者也可一厥不复而死亡。眩晕虽有欲仆或晕旋仆倒现象,但一般无昏迷不省人事的表现。

3、眩晕与痫证:痫病昏仆与眩晕甚者之仆倒相似,且其发前多有头晕、乏力、胸闷等先兆,发作日久常有神疲乏力、眩晕时作等症状表现,故应与眩晕鉴别,其要点为痫病昏仆必有昏迷不省人事,且伴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抽搐,猪羊叫声等症状。眩晕一般无昏迷不省人事的表现。也无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等现象。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脏腑:眩晕虽病在清窍,但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常关系密切。肝阳上亢的眩晕,多兼见头胀痛、面潮红等症状。脾运不足,气血亏虚的眩晕,常有纳呆,乏力,面色苍白等;脾失健运,痰湿中阻,眩晕兼见纳呆,呕恶,头重,耳鸣等;肾精不足之眩晕,多兼腰酸腿软,耳鸣如蝉等。

2、辨虚实:眩晕以虚证居多,挟痰挟火亦兼有之。一般新病多实,久病多虚;体壮者多实,体弱者多虚;呕恶、面赤、头胀痛者多实,体倦乏力、耳鸣如蝉者多虚;发作期多实,缓解期多虚。病久常虚中夹实,虚实夹杂。

3、辨标本:眩晕以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本,风、火、痰、瘀为标。其中阴虚多见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气血不足则见舌淡嫩,脉细弱。标实又当细审风、火、痰、瘀各自特征,临床需加辨识。

(二)治疗原则——虚补实泻,调整阴阳。虚者以精气虚居多,精虚者填精生髓,滋补肾阴;气血虚者宜益气养血,调补心脾。实证以痰火为常见,痰湿中阻者,宜燥湿祛痰;肝火偏盛者,则当清肝泻火;肝阳上亢,化火生风者,则宜清肝泻火,镇肝熄风。

(三)分证论治 肝阳上亢 肾精不足 头晕目眩日久不愈,耳鸣如蝉,精神萎靡,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腰膝酸软,咽干口燥,少寐多梦,舌质红,苔少或无,脉细数。 气血亏虚 眩晕动则加剧,遇劳则发,神疲懒言,乏力自汗,面色无华,唇甲淡白,心悸少寐,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痰浊中阻 视物旋转,头重如蒙,胸闷恶心,呕吐痰涎,脘腹痞满,纳少神疲,苔白腻,脉弦滑。 瘀血阻窍 眩晕时作,头痛如刺,或面色黧黑,口唇紫暗,或肌肤甲错,健忘,心悸失眠,耳鸣耳聋,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脉弦涩,或细涩。 祛瘀生新,通窍活络。 证候 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面红目赤,急躁易怒,或肢麻震颤,腰膝酸软,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遇劳、恼怒加重。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治法 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补肾填精 方药 天麻钩藤饮加减 左归丸加减 补养气血,健运脾胃 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归脾汤加减 半夏白术天麻汤 通窍活血汤加减 六、预防调护:平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愉悦,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饮食以清淡易消化- 14 -

为宜,多吃蔬菜、水果,忌烟酒、油腻、辛辣之品,少食海腥发物。虚证眩晕者应适当增加营养。发作时应卧床休息,闭目养神,少作或不作旋转、弯腰等动作,以免诱发或加重病情。室内保持安静、舒适,避免噪声,室内光线以柔和为宜,不要太强。对重症病人要密切注意血压、呼吸、神志、脉搏等情况,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七、其它:

(一)历史沿革:

1、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为“眩冒”、“眩”。《灵枢·大惑论》:“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灵枢·卫气篇》:“上虚则眩”。《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2、汉代张仲景有“眩”、“目眩”、“头眩”、“身为振振摇”、“振振欲擗地”等描述。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原因之一,为后世“无痰不作眩”提供了理论基础。

3、《丹溪心法·头眩》提倡痰火致眩学说,提出“无痰不作眩”及《景岳全书·眩晕》特别强调因虚致眩,认为“无虚不能作眩”。

(二)与西医联系——可见于西医的多种疾病。凡耳源性眩晕,脑性眩晕,如脑动脉硬化、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神经官能症等,以眩晕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小结】

1、介绍眩晕的特征为头昏眼花,视物发黑,甚则有外物及自身旋转感。扼要叙述历代对眩晕的认识和治疗。提示与西医相关疾病的联系。

2、眩晕病因均由内伤或跌扑损伤所致,病理表现有风、火、痰、瘀、虚之别,且每可兼夹为患。 3、肝阳上亢、痰浊中阻、气血亏虚、肾精不足及瘀血阻窍五种常见证型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4、指出眩晕的辨证,当分清标本虚实及脏腑重点,治疗原则是补虚泻实,调整阴阳。眩晕的分证论治:①肝阳上亢证,平肝潜阳,清火熄风法,用天麻钩藤饮加减。②痰浊中阻证,化湿祛痰,健脾和胃法,用半夏天麻白术汤加减。③气血亏虚证,补益气血,调养心脾法,用归脾汤加减。④肾精不足证,滋肾养肝,益精填髓法,用左归丸加减。⑤瘀血阻窍证,祛瘀生新,活血通窍法,通窍活血汤加减。

第七节中风

【目的要求】

1、了解中风的概念、特征。

2、掌握中风的病因病理,明确肝肾阴虚是致病之本,风、火、痰、气、瘀相互为患是发病之标,气血逆乱,上犯于脑,则发为中风。

3、掌握中经络风痰入络,中脏腑闭证与脱证的辨证要点,以及应急处理和治法方药 4、熟悉中风恢复期的治疗,了解其生活起居、精神、饮食等的调摄。 5、了解中风与痫证、厥证的区别。

一、定义:中风是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为主症的一种病证。 二、病因病机

1内伤积损;○2劳欲过度;○3饮食不节;○4情志所伤;○5气虚邪中。 (一)病因:○

(二)病机:

1、基本病机: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冲犯脑。

2、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密切相关,可引起全身多脏腑功能紊乱。

3、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之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即风火相煽、痰浊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为标。病性具有本虚标实,上盛下虚的特点。

4、病机转化——虚实转化:初期多以标实为主,若病情剧变,可以正虚为主,甚则正气虚脱。后期多因正气未复,邪气稽留,可留有后遗症,多虚实夹杂,或以本虚为主。

5、预后:中风为中医四大难治病证之一,多起病急骤,变化迅速,病情恶化常在瞬间。中经络与中脏腑之间可相互转化,一般中经络者病轻,中脏腑者病重。中经络者向中脏腑发展,预后较差;中脏腑者向中经络转变,预后多较好。中脏腑者若出现呱逆频频,呕血,壮热,喘促,瞳孔大小不等,或出现舰证者,病情危笃,预后多不良。多次中风者预后亦较差。总之,中风的预后,主要受体质的强弱,正气盛衰,邪气的浅深,病情的轻重,诊治是否及时正确,调养是否得当等多种因素影响,其结果相差甚远。 三、诊断要点

- 15 -

1、临床特征:具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喝斜、言语蹇涩或不语等特定的临床表现。轻者仅见眩晕,偏身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而无神志障碍。

2、病史:好发年龄以40岁以上为多见,常有体衰,劳倦内伤,嗜好膏粱厚味、烟酒等因素;或患有高血压病,发病前多有头晕或头胀痛,肢体麻木等先兆症状。每因恼怒、劳累、酗酒、寒冷等而诱发。

3、辅助检查神经系统检查、脑脊液检查、眼底检查、颅脑CT、MRT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四、鉴别要点

1、中风与口僻:口僻俗称吊线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基本病机是正气不足,风邪人中脉络,气血痹阻。临证以口眼歪斜,常伴耳后疼痛,时有流涎、言语不清为主要症状,而无神志障碍和半身不遂等表现。中风多见于中老年人,基本病机为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为主症。常伴有肢体瘫痪或口眼歪斜等后遗症。

2、中风与痫病:痫病昏仆之时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发出异常叫声,昏迷时间多短暂,一般可自行苏醒,醒后一如常人,其发病以青少年居多,是一种发作性疾病。而中风昏仆倒地后无声,一般无四肢抽搐及口吐涎味,其神昏时间长,难以自行苏醒,醒后多伴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后遗症。

3、中风与厥证:厥证一般昏迷时间短暂,多伴有面色苍白,手足逆冷,但无四肢抽搐,移时一般可自行苏醒,醒后无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等表现。

4、中风与痉证:痉证以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也可伴见神昏,但痉证神昏多出现抽搐之后,而中风多在起病时即有神昏,而后可出现抽搐。痉证抽搐时间长,,中风抽搐时间短。痉证无口眼歪斜及半身不遂等症。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中经络与中脏腑:其根本区别在于中经络一般无神志改变,病情轻,表现为不经昏仆而卒然发生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中脏腑病情重,则出现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神志昏糊、迷蒙,而伴见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

2、中脏腑辨闭证与脱证:中风病闭证、脱证,均为危重证,分清闭证与脱证是本病急性期治疗的关键。闭证为邪气内闭清窍,症见神昏、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多属实证;脱证为正气外脱,症见昏愦无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为五脏正气衰弱欲绝表现,属虚证,多为中风危候。

3、闭证当辨阳闭与阴闭:阳闭与阴闭主要根据热象的有无来区别,阳闭有瘀热痰火之象,如身热面赤,气粗鼻鼾,痰声如锯,便秘溲黄,舌红绛,舌苔黄腻,脉弦滑数;阴闭有寒湿痰浊之征,如面白唇暗,痰涎壅盛,四肢不温,舌苔白腻,脉沉滑等。

4、识病性:中风病性为本虚标实。急性期以标实为主。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以本虚为主。

5、辨出血中风与缺血中风:凡遇中风急诊病人,应详询病史,结合发病状况和症状、体征,以鉴别中风的不同类别。中年以上有高血压等病,发病突然,昏迷内闭,半身不遂,脑脊液呈血性者,应考虑出血性中风。若发病较缓慢,在安静和睡眠情况下发生,神志大多清醒,并逐渐形成半身不遂,脑脊液清晰者,应考虑缺血性中风。

6、辨病期:中风病发病后两周以内者为急性期,中脏腑也可长至1个月;发病后两周或1个月至半年以内者多为恢复期;发病半年以上者系后遗症期。

(二)治疗原则

中风为本虚标实之证,急性期虽有本虚,但以标实为急,应急则治标。中经络以平肝熄风,化痰通络为主。中脏腑闭证,治当熄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泄热;脱证治以回阳救逆,扶正固脱为要。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虚实夹杂,当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熄风化痰与滋养肝肾、益气活血通络等法并用。

(三)分证论治 1、中经络: 风痰入络 风阳上扰 平素眩晕头痛,耳鸣目眩,突发半身不遂,口舌喝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身热,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痰热腑实 突发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结,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红,气虚血瘀 突发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白无华,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舌质暗淡,- 16 - 证候 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蹇,甚则半身不遂,或手足拘挛,肢体酸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