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写文章必须有真情实感才能神采飞扬;如果既能真实再现自然而又符合作文的法度更好。(一点1分,2点2分)
25、作者的情感与游览的环境相融合(1分);文章不受地点的传志和时间的制约,感情饱满,自然生动(1分);用自然流畅的文笔,把难写之景呈现在读者的眼前(1分)。 或用原句:随其兴之所适,及乎境之所奏(1分);不为传志故实之所缚,不为年月里数之所役使(1分);以如意之笔术,夺难肖之画工(1分)。 26、游玩鼓山的快乐(1分);写《鼓山游记》的快乐(1分)。
27、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开篇就考证“褒禅山”的命名缘由,介绍华山洞的位置,辨“华山”的读音等,并非搜索传志,铺叙程期,泛泛而谈(1分),而是为了引出下文说理,(或为下文说理、议论作铺垫)(1分);说明学者应该“深思而慎取”,不能以讹传讹的道理。(1分)
(浦东)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伯夷颂① 韩 愈
①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 ..②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于一国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盖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于举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则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若伯夷者,穷天地、亘万世②而不顾者也。昭乎日月不足为明,崒乎泰山不足为高,巍乎天地不足为容也。
③当殷之亡,周之兴,微子③贤也,抱祭器而去之。武王、周公,圣也,从天下之贤士,与天下之诸侯而往攻之,未尝闻有非之者也。彼伯夷、叔齐者,乃独以为不可。殷既灭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独耻食其粟,饿死而不顾。由是而言,夫岂有求而为哉?信道笃而自知明也。
④今世之所谓士者,一凡人誉之,则自以为有余;一凡人沮之,则自以为不足。彼独非圣人而自是如此。夫圣人,乃万世之标准也。余故曰:若伯夷者,特立独行、穷天地、亘万古而不顾者也。虽然,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
【注释】①伯夷:殷朝孤竹君之子,放弃君位隐居周山。曾阻止武王伐纣,殷亡,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②亘万世:终万世,穷万世。③徽子:殷纣王之兄。
22.第①段“不顾人之是非”中的“是非”意思是_____________。(1分) 23.选出对第②段划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2分) A.能够奋力奔走却没有疑惑的,千百年来就是一个人。
17 / 29
B.能够奋力奔走却没有疑惑的,千百年来就有一个人。 C.能够尽力去做且不受蛊惑的,千百年来只有一个人。 D.能够尽力去做且不受蛊惑的,千百年来竟有一个人。
24.作者在第③段中说“彼伯夷、叔齐者,乃独以为不可”,伯夷叔齐“以为不可”的具体内容是______(1)________,与“独”对应的是_____(2)________。(3分) 25.分析第④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
26.本文作者高度称颂伯夷的“适义”、“信道”;也有人认为,伯夷是一个对国家、人民不负责任的人,韩愈“颂错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联系文章内容简述理由。(4分)
参考答案:22.认为对或认为错(称赞或批评)(1分) 23.C(2分)
24. 不能去进攻殷;天下之贤士和天下之诸侯(3分)
25.(1)以今世之士缺乏独立人格(无操持,不自信)反衬伯夷特立独行(信道笃而自知明)的品格;(2)使文章更具现实针对性;(3)在结构上与前后内容形成对照;(4)为后文议论作铺垫(3分,答对其中3点即给满分) 26.(4分)可按以下三等给分:
(1)3~4分 联系文本,揭示本质,分析有条理。 (2)1~2分 就事论事,泛泛而谈;缺少分析;层次不清。 (3)0分 完全偏离题意,不知所云;完全空白。
【参考】(1)如赞成后一种说法可谈:殷亡周兴,是救人民于水火,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纣王无道,人神共愤,连贤德的微子也“抱祭器而去之”。伯夷却逆历史潮流而动,拼力维护旧体制,陈腐偏执,不值得歌颂。(2)如赞成本文观点可谈:伯夷的行为是从遵从“道义”出发的,他那种守道不移、重义轻生的品格,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韩愈针对官场之上明哲保身的现实,称颂伯夷的特立独行,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8 / 29
(普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4-27题(12分)
木棉,高十余丈,大数抱,枝柯一一对出,排空攫挐,势如龙奋。正月发蕾,似辛夷而厚,作深红、金红二色,蕊纯黄六瓣,望之如亿万华灯,烧空尽赤,花绝大,可为鸟窠,尝有红翠、桐花凤之属藏其中。元孝诗:\巢鸟须生丹凤雏,落英拟化珊瑚树。\佳绝。
子大如槟榔,五六月熟,角裂,中有绵飞空如雪。然脆不坚韧,可絮而不可织,絮以褥以蔽膝,佳于江淮芦花。或以为布,曰緤,亦曰毛布,可以御雨,北人多尚之。绵中有子如梧子,随绵飘泊,著地又复成树。树易生,倒插亦茂,枝长每至偃地,人可手攀,故曰攀枝。其曰斑枝者,则以枝上多苔文成鳞甲也。
南海祠前,有十余株最古,岁二月,祝融生朝,是花盛发。观者至数千人,光气熊熊,映颜面如赭。花时无叶,叶在花落之后,叶必七,如单叶茶。未叶时,真如十丈珊瑚,尉佗所谓烽火树也。舟自牂牁江而上至端州,自南津、清岐二口而上至四会,夹岸多是木棉,身
②
长十余丈,直穿古榕而出,千枝万条,如珊瑚琅玕丛生。花垂至地,其落而随流者,又如水灯出没,染波欲红。自春仲至孟夏,连村接野,无处不开,诚天下之丽景也。其树易长,故多合抱之干,其材不可用,故少斧斤之伤,而又鬼神之所栖,风水之所藉,以故维乔最多与榕树等。
[注]①挐(ná):通“拏”,执持。②琅玕(lánggān):其一指美玉。其二指珠树,传说和神话中的仙树,其实似珠。
24、在文中找出木棉的别称:___或____(2分) 25、文章第一段的画线句写出了_______(2分) 26、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说明对象 木棉的果实 特征 高十余丈,大数抱,枝柯一一对出。 树易生、倒插亦茂 说明方法 打比方、作比较 ①
27、文章对“木棉花”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请对此作简要的赏析。(4分) 参考答案:24、攀枝、斑枝 25、木棉枝条昂扬遒劲的姿态 26、
说明对象 特征 说明方法 列数字 木棉的树干(外型) 高十余丈,大数抱,枝柯一一对出。 19 / 29
木棉的果实 木棉的习性 大如槟榔、绵如飞雪,绵中有子 树易生、倒插亦茂 打比方、作比较 27、作者逐一交代木棉花的开花时间、色泽、形状、大小等等,全面地解说了木棉花的特点;并运用比喻手法,形容其为“亿万华灯、烧空尽赤”、“水灯出没,染波欲红”,再加上“观者至数千人,光气熊熊,映颜面如赭”的侧面烘托,细腻生动地描绘出木棉花开时红艳繁华的盛景。
(青浦)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六一居士传
⑴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⑵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臵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客复笑曰:?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臵之,区区不足较也。?
⑶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⑷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注释】①逃名:逃避名声 ②轩裳珪组:分指古代大臣所乘车驾,所着服饰,所执玉板,所佩印绶,总指官场事物。
22.六一居士,即指 ,字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文章采用了汉赋的 方式,逐层推进地阐述自己思想和情趣,而且也使行文跌宕起伏、情感真切。
20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