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总 - 说明、议论、游记类文言文 下载本文

了牧童失火的祸患,这不是太悲哀了吗!因此,道德越崇高的埋葬越是简单,智慧越是高深的埋葬越是微薄。

陛下即位之后,亲自践行节俭之风,最初修建陵寝,那规模限定很小,天下人没有不称赞君王贤明的。得到迁移到昌陵,增加墓地的高度,积土形成山陵,挖开百姓的坟墓,累计起来要用万来计算,修建起居住的城池,限定时间加速完工,耗费了上亿百万多的钱财。修墓死去的在地下怨恨,活着的在地上愁怨,他们的怨恨之气感动了天地,于是天地降下饥荒,死去和背井离乡的人要用十万来计算,我很是为他们伤心啊。陛下您的慈祥仁爱十分美好而深厚,聪明智慧疏放旷达超过世人,应该弘扬汉朝天子爱民的美德,提高刘姓天子的美政,光大显耀五帝三王的遗风,却只是和残暴秦国暴虐君主竞逐做奢侈的事,比拼谁的墓地更高大,这违背了贤明智者的心意,也失去了国家千秋万代的安宁,我私下里替陛下您感到羞耻。孝文皇帝不起坟堆,实行薄葬,因为节俭而使灵魂安息,可以作为您的榜样;秦始皇增加陵寝的高度,埋下优厚的宝物,因为奢侈产生祸患,足够用来作为警戒的。修建墓地的规模,应该听从大臣们的公议,而让万民得到休息。

(静安)阅读下文,回答22—26题。(12分)

菊窗记 归震川

①去安亭二十里所,曰钱门塘,洪氏居之。吴淞江之东为顾浦,折而北,洪氏之居在其西。地平衍,无丘陵,而浦之厓岸隆起,远望其居,如在山坞中。

②昔仲长统尝论,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匝,竹木周布;舟车足以代步涉之劳,使令足以息四体之役;养亲有兼味之膳,妻孥无苦身之劳;良朋萃止,则陈酒肴以娱之;嘉时吉日,则烹羔豚以奉之;踌躇畦苑,游戏平林,永保性命之期,不羡入帝王之门也。大率今洪氏之居,隐然如统《乐志论》云。而君家多竹木,前临广池,夏日清风,芙蕖交映,其尤胜者。君不取此,顾以菊窗扁其室。盖君尝诵渊明之诗云:?酒能祛百虑,菊能制颓龄。?又云:? (1) 。?

③夫以统之论虽美,使人人必待其如此而后能乐,则其所不乐者犹多也。卒为尚书郎,濡迹于初平、建安之朝,有愧于鸿飞冥冥矣。为《昌言》何益哉?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 ?,可谓无入而不自得也。今君有仲长统之

13 / 29

乐,而慕渊明之高致,此予所以不能测其人也。将载酒访君菊窗之下,而请问焉。君名悦,字君学。

【注释】①鸿飞冥冥:鸿雁飞向远空,比喻远避祸患。

22.本文作者归震川原名__________,高中课文选入他的散文代表作__________。(2分) 23.选择下列合适的两项分别填入文中空缺处。(2分)

A笑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B我屋南窗下,今生几丛菊 C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D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24.对第③段画浪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仲长统的议论即使美好,但是假如每个人都必须等到这样以后才能快乐,那么那些不快乐的人还是很多的。

B.仲长统的议论虽然美好,但是假如每个人都必须等到这样以后才能快乐,那么他们不快乐的时候还是很多的。

C.仲长统的议论即使美好,但是假如每个人都必须等到这样以后才能快乐,那么他们不快乐的时候还是很多的。

D.仲长统的议论虽然美好,但是假如每个人都必须等到这样以后才能快乐,那么那些不快乐的人还是很多的。

25. 用自己的语言概述“此予所以不能测其人也”的原因。(3分) 26. 从形式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写作特点。(3分) 参考答案:22.归有光;《项脊轩志》(2分) 23.B、A(2分) 24.B(2分)

25.洪先生拥有仲长统的那样的物质享受的乐趣(1分),却用“菊窗”命名自己的房子(1分),

羡慕陶渊明的高雅(1分)

26.句式:整散结合;修辞:引用;表达方式:夹叙夹议。 (以上任选一点,结合文章举例分析。观点1分,举例分析2分。)

(卢湾)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 题(12分)

①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蕾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②

损重赀。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移其位让焉。幂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归其原处,数日亦死。

②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其非时,花之怨以死也诚

14 / 29

宜。牡丹之来也,未尝自言曰:‘宜重吾价,宜臵吾庭,宜黜汝旧,以让吾新。’一月之间,忽予忽夺,皆子一人之为。不自怒而怒花,过矣!当其时,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则俱不死;就移焉,而不急复故花之位,则其一死,其一不死。子亟亟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宠之,怒而贬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尽矣!然则子之病,病乎己尊而物贱也,性果而识暗也,自恃而不谋诸人也。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

③主人不能答,请具砚削牍,记之以自警焉。

(袁枚《小仓山房文集》) 【注】 ①韡:繁盛,音wěi。②赀:资财,音zī。

22.第①段中主人喜爱新牡丹是因为新牡丹 、 。(2分) 23.第②段“客”举“善相花者”这一例子的目的是 。(2分) 2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新牡丹花朵美、价格高,但过于娇弱,不易成活。

B.移植花木宜在春季,可主人却在冬季移植,结果导致牡丹枯死。 C.主人对牡丹不闻不问疏于养护,导致新旧牡丹全部死亡。 D.主人种花失败,根本原因在于自身性格与修养出了偏差。 25.第③段写主人“记之以自警”,他会从中吸取怎样的教训?(3分) 26. 本文与龚自珍《病梅馆记》相比,在写法与内容上有哪些相似之处?(3分) 参考答案:22. 株高(叶繁)、蕾多

23.与“主人”对比(1分),突显“主人”不顾花木习性导致牡丹全死的过错(1分)。 24. D

25.做事不要操之过急;不要意气用事;要尊重事物的习性。(每点1分,共3分) 26.写法上: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1分)

内容上:《病梅馆记》借梅花被束缚、扼杀生机之事,抨击了当时的社会对人才的

戕害(1分);本文则借牡丹被主人不当移植而死之事,揭示了不尊重事物习性、意气用事的危害(1分)。

(闵行)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

洪汝含《鼓山游记》序

明 曹学佺

15 / 29

1作文游山记最难。未落笔时,搜索传志,铺叙程期[1],洋洋洒洒,堆故实于○

满纸[2],但数别人财宝而已,于一种游情了不相关。即移之他处游亦可,移之他人游亦可。拘而寡韵,与泛而不切,病则均焉。

2记游如作画,画家必须摹古,间复出己意着色生采,自然飞动。及乎对镜盘礴○[3],往往难之。乃以为画不必似,盖远近位置,木石向背,逼真则碍理,两为入耳[4]。法既不伤,于境复肖,又何以似为病也?

3友人洪汝含氏,作《鼓山游记》。余读之,初若不汲汲于游者。或为岚翠招之○[5],或为友朋动之,或自崖而返,或登顶者再。惟随其兴之所适,及乎境之所奏[6],故其为记,亦不为传志故实之所窘缚,与夫年月里数之所役使。神情满足,气色生动,嘻笑戏谑,皆成文章。以如意之笔术,夺难肖之画工。此所谓合作也[7]。传《诗》之《葛覃》曰:“葛者,妇人之所有事也。为是诗者,咏歌其所有事,而又及其所闻

见,言其乐从事于此也[8]。”噫!汝含氏之游,可谓乐矣,是宜记。

注释:(1)程期:日期。(2)故实:即典故。(3)盘礡:指肆意作画。(4)入:

指合适。(5)岚翠:山气呈现的翠绿。(6)奏:通“凑”。会合。(7)合作:谓书画诗文等合于法度。(8)传《诗》:《诗经》毛亨传。传:解说经义的文字。 23.第1段中,作者说“病则均焉”,其中的“病”指的是 (2分) 24.第2段中,作者说“记游如作画”,他通过“作画”想说明什么?(2分) 25.阅读第3段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所说的“合作”指的是:(3分)

(1) (2) (3) 26.结尾作者说“汝含氏之游,可谓乐矣”,其中的“乐”指的是 (2分) 27.作者认为 “作文游山记最难”,其表现往往“未落笔时,搜索传志”、“堆故实于满纸”。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开篇就考证“褒禅山”的命名缘由,介绍华山洞的位置,辨“华山”的读音等,对此你怎么看?(3分)

参考答案:22、忠于职守 英勇无畏 不为名利所动,刚正不阿(任意两点得2分) 23、文章堆满典故与传志没有真情实感(1分);行文拘泥缺少韵味,空泛而不真切(1分)。 或:搜索传志,铺叙程期,故实满纸(1分);拘而寡韵,泛而不切(1分)。

16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