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概论(第三版)原理部分重点整理 - 图文 下载本文

社会政策概论 (第三版)原理部分重点整理

的摘要。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

1

社会政策概论(第三版)原理部分重点整理

第四章:社会政策与人的需要及社会问题

第一节:社会政策与人的需要

? 当代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是要为不能通过其他途径来满足自身基本需要的人提供

福利性帮助、、、、、、从理论上看,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是社会政策的出发点;从实践上看,各项社会政策行动的范围、水平和实施方式都要从人们的实际出发。

? 社会政策中的需要概念,是指个人和社会的需要,即个体和社会为了维系其生存并求得

发展而必须设法获得满足的摄取状态。(人的需要,尤其是较高层次的需要具有社会性的意义)

? 个人需要的内容和基本类型

社会行政学观点:个人的社会需要是个人或人群中发生的各种问题。 经济学观点:需要是购买力为基础的对某些产品与服务的要求。

政治经济观点:需要是与特定的目标相联系的,并必须以某种策略去达到。

? 英国学者布莱德萧对需要概念进行分类:第一规范性需要,这种需要是业已建立起来的

标准与实际存在的状况比较之下所产生(贫困线);第二是感觉的需要,,侧重于由个人表达引起个人的感觉与经验的需要。(感觉的需要是个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第三是表达的需要。这是“感觉”的转化为实际行动的结果。(弱势群体的示威请愿)。第四是比较的需要。

? 个人需要层次的刚性与弹性:人类的某些需要是整个社会必须保证其满足的,这意味着

人的某些基本需要是社会政策所面对的具有不变性质的“刚性”的需要。对于这些刚性需要,需要的满足程度会发生变化,这就是需要的弹性表现。

1、家庭和家族、亲友、邻里和民间慈善团体(宗教组织) ? 满足个人基本需要的方式 2、市场机制

3、非营利机构 ? 社会政策在满足个人需要中的作用: 1. 有效性:调动社会资源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

2

2. 局限性

1) 个人的需要在内容和层次上都是很复杂的,任何一项社会政策都不可能满足人们的全部

需要

2) 在现实中(有时候)即使连基本的需要都无法满足 3) 非个性化:即社会政策具有一般性特征 ? 个人需要对社会政策的导向作用

1) 从基本需要的满足方向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基本需要不断地扩大,带动

了社会政策范围的扩大

2) 从基本需要满足的程度上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满足程度不断提高,带动社会政策

水平的提高

3) 从基本需要满足的方式看,个人多层次的需要,要求多层次的社会政策体系。 ? 社会需要与社会政策

1. 社会需要是指社会整体的需要,包含四个层次:社会整合(最低层次,社会整合是指一

个社会的各部分之间保持相互联系的状态)、追求秩序、社会稳定及和谐、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

2. 社会需要与社会政策的关系:

社会政策在满足社会需要中具有有效性(调节关系达到整合需要;引导规范行为达到秩序需要;资源再分配达到和谐需要;制定实施政策达到发展需要)

社会政策在满足社会需要中的局限性(调节利益关系,打破原有利益格局,造成新的冲突;仅靠社会政策难以整合社会成员观念和行为,需要其他社会控制手段;市场机制、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复杂,社会政策难以实现调和) 3. 社会需要对社会政策的导向作用

1) 社会政策必须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社会平等、社会和谐、社会稳定等社会整体的需要产

生反应,作出贡献。

2) 社会整体需要对社会政策的导向作用有时候与个人需要的导向作用产生矛盾(尤其在社

会分化比较严重的情况下)

第二节:当代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

? 社会问题的的基本含义:存在三中取向即功能主义、冲突论和互动论取向

1) 社会病态轮(查尔斯·汉德森和萨缪尔·史密斯,社会问题是违背社会道德的现象)

3

2) 生物社会论(生理因素造成)

3) 社会解组论(美国库利、托马斯和奥格本,社会问题是社会变迁导致的社会失控现象) 4) 文化失调论(源于社会解组论,奥本格,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文化变

化速度的不同导致社会整体的混乱现象,即为社会问题。亚文化论为其中一支) 5) 越轨论(冲突的结果是社会问题)

6) 人格论和心理失调论(把社会问题外化为人格和心理失调的外在表现)

7) 标签理论(社会问题是社会的主观定义,即人们对某些行为、某些人、某些现象所作的

主观性社会反应)

文森特·帕里罗等认为,界定社会问题要考虑四个要素:一种社会现象是否给社会和个体成员造成了严重伤害;是否触犯了社会中某些权力阶层的价值标准;是否能持续存在;针对这些现象是否有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 社会问题的特点

1) 客观性(独立存在,客观,有自己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2) 主观性(第一社会事实本身不会成为社会问题,只有当特定的利益群体和权力阶层做出

社会反应后,才形成社会问题;第二社会问题具有文化性,不同的价值、道德、传统和宗教都影响着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界定) 3) 社会性 4) 过程性

5) 除此以外,还有普遍性、持续性、群体性等 ? 当代社会问题的主要方面

1) 社会不平等问题(原因、表现、结果) 2) 贫困问题(目前我国有一亿人处于贫困之中)

3) 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问题(到2013年末,我国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比例达到

14.9%,65岁以上的老人占9.7%,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门槛) 4) 环境、资源和生态恶化问题(雾霾)

5) 犯罪和其他越轨行为问题(青少年犯罪、吸毒、色情) 6) 社会歧视问题(制度歧视与个人偏见) 7) 健康与疾病问题

8) 居住环境中的问题(人口膨胀、住房昂贵、城市建设) 9) 其他问题(婚姻家庭、残疾人、社会心理)

4

? 社会政策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

积极作用

1) 政府通过社会政策干预市场和社会生活,扭转因市场失灵和社会生活中的功能缺陷而导

致的各种社会问题

2) 社会政策具有强制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具有有效性 3) 可以通过科学的研究较为准确地诊断社会问题,较为合理地解决社会问题 4)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

局限性

5) 政府失灵降低有效性

6) 在一定时期,注重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有失全面

7) 社会政策行动过程复杂,会有利益群体等人为因素影响使社会政策偏离合理的目标和路

8) 社会问题本身具有复杂性。解决一个社会问题可能引发另一个社会问题(比如福利依赖)

第五章:社会政策的基本要素

所谓制度化行动,首先就是指对上述几个方面做出制度化安排,即通过法制过程规定由特定的机构、按照特定的方式调动所需要的的资源、为特定的的对象提供特定服务。

第一节:社会政策的主体(明确主题既是一项社会政策的开端,也为整个行动模式奠定基础)

? 社会政策主体

? 社会政策主体的含义是指发起社会政策行动或提供相关服务的行动者:政府、组织、个

人、群体

? 社会政策主体的不同角色

1) 社会政策行动的责任者:为推动和完成社会政策行动负有法定义务

2) 社会政策行动的组织者:制定政策法规、调动各种资源、协调各方行动、、、、、、 3) 资源提供者:财政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

5

4) 社会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医院、学校、公共养老院、、、、、、 ? 社会政策主体的不同层次

1) 责任层次:政府的社会政策责任模式包括制度模式(社会福利是一种基本制度,由政府

的福利计划来满足社会成员的需求和解决各种问题)和补救模式(剩余模式或者残补模式,先有其他方式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当这些方式失效时,再由政府出动) 2) 角色层次:最高角色层次是社会政策行动的总体责任者,一般由政府担任;其次是郑辉

政策行动的资源提供者,最主要的是经费提供者;最后是具体的社会服务提供者 3) 公共行政层次: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地方政府——社区层次;责任划分有低层次

责任原则(首先由较低层次的机构满足人们需求,最后由高层次介入)和高层次责任原则(与低层次相反)

? 社会服务领域的组织体系 ? 当代各国社会服务的组织和群体

1) 商业性服务机构:目标是获取利润,一般不属于社会政策的范畴 2) 初级群体:家庭、亲属、朋友、邻里、、、、、、 3) 互助组织:成员权力对等、互惠互利 4) 就业组织 5) 志愿者组织

6) 民间非营利组织:不以盈利为目标 7) 政府组织:公共性服务

? 政府在社会政策体系中的主体作用

? 当代各国政府在社会政策体系中的主要责任和作用 1) 组织者 2) 资源提供者

3) 社会服务提供者:直接建立和管理公共社会服务机构 ? 当代”国家福利模式“的优点与缺陷

国家福利模式:由国家(政府)负责为民众提供各种社会福利服务的社会福利模式) 1) 优点:普遍性的社会保障和大规模的社会服务;保证社会政策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体

现社会公平、社会保护和其他社会价值方面有更好的效果

2) 缺陷:效率常常受到质疑;福利依赖;社会福利领域的垄断抑制了这一领域的竞争和受

6

益者对服务的选择自由

? 当代民间非营利组织在社会政策中的行动和作用

? 民间组织和非营利组织:民间组织是政府组织体系之外的各种民间非企业型组织的总

称;灵活性、高效率和自由选择;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盈利为目标的民间社会服务组织,特点是非营利性(二者最大的不同)、提供的服务具有福利性、公共性和多样化的资源支持系统。

? 当代各类非营利组织在社会政策体系中的角色和作用

1) 中介组织方式:在社会服务所需的资金的筹集和分配中担当中介作用的组织 2) 直接提供社会服务

? 国外民间组织的发展及其在社会福利事务上的作用

当前各国非营利组织在社会服务方面的发展趋势 1) 数量、规模以及提供的服务数量等方面都呈上升趋势 2) 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3) 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 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及其在社会福利事务中的作用 1) 从组织建立的方式及特点看,有各种各样的民间组织 2) 从功能上看,有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 ? 其他组织在社会政策体系中的作用

1) 就业组织(用人单位):承担雇员基本社会保障费用;为员工提供必要的社会福利服务;

为政府的社会政策行动和和社会福利服务提供财政支持:税收和无偿捐助

2) 社区组织:基层社区实施和管理社会政策行动项目;为本社区居民提供广泛的社会服务 民间组织和政府的合理关系可以概括为分工、合作和监督。 ? 第二节:社会政策的对象

? 社会政策的对象是指社会政策行动的接受者,是接受社会正帮助的个人或者家庭或者说

是受社会政策影响的的人 ? 对象的分类 按基本原则

1) 一般性对象:指向社会的普通民众

2) 专门对象:社会中某些需要专门化服务的群体

按社会政策行动的运作方式

7

3) 普遍性对象 普惠型福利模式 4) 选择性对象 选择型福利模式

? 社会政策的受益者(从社会政策中获得好处的个人或群体)分析的基本视角 1) 对受益者的事实分析:那些人获得利益、如何获得的

2) 对社会政策受益者的价值和道德分析:符合社会公平,、社会平等等基本价值的受益被

看做是合理的受益;伦理道德分析主要是看受益者的行为是否符合规范 3) 受益者标准和操作难题

? 社会政策直接受益者和间接受益者分析

? 社会政策的受损者:在社会政策行动中利益受到相对损害的个人、组织或群体 ? 社会弱势群体及其在社会政策体系中的地位

关于弱势群体

1) 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活动中能力相对低下的群体 2) 经济地位低下的群体

3) 按照外部特征划分弱势群体,弱势是就该群体的总体情况而言的 4) 弱势群体还包含一定的价值和道德评价

? 政府通过福利救助、提供机会和增能方式救助弱势群体

? 第三节:社会政策的资源

? 社会政策的资源:维持社会政策行动所要的各种物质和社会条件 1) 资金性资源 2) 非资金性资源 ? 调动方式

1) 政府:税收(强制性和稳定性);专项收费(受益性收费和非受益性收费);国债;外

资、、、、、、

2) 民间组织:社会集资;社会捐助(自愿性);国际援助;志愿者服务;社会网络与社会

资本;

? 政府对社会政策的经费投入 1) 社会支出 2) 项目配套资金 3) 减免税费

8

4) 人员调配和物资调拨

? 第四节:社会政策的运行机制

? 社会政策行动的资金供应模式 1) 需要导向型 2) 预算约束型

? 社会政策行动的服务传递模式 1) 政府直接经营社会服务机构 2) 政府补贴供应方 3) 政府补贴需求方

? 社会政策行动的纯福利模式和准市场模式

第六章:社会政策的制定过程

社会政策的制定过程是指社会政策的主体(政府)为了满足全体或某些社会成员的需要,或解决某些社会问题而制定相应的社会政策的全过程 ? 第一节:社会政策决策的内容和决策模式 ? 内容

1) 是否采取政策行动 2) 社会政策行动的受益者范围

3) 福利水平的高低:受社会需要和政府财政资源共同影响 4) 资源调动方式:经费来源、人员和物资 5) 社会政策项目的运作方式 ? 社会政策的决策层次和决策模式

决策层次

1) 宏观决策层次:政治领导人在大政方针层次上的决策,在这一层次上,对社会政策的价

值分析比对技术分析更加重要

2) 技术手段设计:指一项社会政策在服务、管理、资源调动、费用控制等方面能够采用的

技术及物质条件

3) 运行方案设计:包括基本方案的设计和实施细则的规定

决策模式:从完全民主化决策到完全集中化决策两个极端之间众多不同的模式

9

? 第二节:社会政策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

? 影响社会政策决策的基本因素 1) 社会政策的需求情况 2) 政府和政党的目标 3) 社会政策的预期效果 4) 政府的财政能力 5) 社会政策的成本 6) 制度方案和技术条件

? 社会政策的可行性(政策可能性;政策合理性;政策有效性;政策可接受性) 1) 经济可行性 2) 政治可行性 3) 技术可行性

? 影响社会政策决策的其他因素 1) 社会政策的信息系统 2) 利益集团(复杂的利益冲突) 3) 公众舆论和大众传媒 4) 领导者偏好和主管部门

5) 突发事件(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 ? 社会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宣传与社会协商

社会政策宣传成功与否的关键是真实和全面,要让全社会充分掌握有关信息,了解制定政策的目标和意义,使公众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

? 第三节:社会政策制定过程的主要环节

1) 确立社会政策议程:在制定各种社会政策的时间安排;决策过程中的资源配置结构;产

生方式包括两种模式,即公众议程先于政府议程和政府议程先于公众议程;在这一阶段的行动有组织调查研究,广泛收集信息;进行信息分析;评估该社会问题的后果;然后需要决定的内容有是否启动一项社会政策;新政策的基本方向;

2) 社会政策的方案设计:包括基线调查(基础情况调查);初步方案设计(明确政策目标;

明确可调动资源;确定社会政策的基本体制、项目运行机制以及管理体系;对政策受益者以及预期后果进行分析);各种方案比较和最优方案的初步选择

10

3) 社会政策的可行性研究(政治、经济和技术层面)

4) 社会政策的试点: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试点;在试点过程中,保持真实客观的社会条

件;对试点工作的总结和评估要实事求是和全面;

5) 社会政策方案的征求意见和修改:对象是社会政策的对象、社会政策的专业人员、有关

政府部门、社区和社会组织、和一般公众;方式有发布文件、听证会、座谈会和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6) 社会政策的审批与文本发布:审批者(绝大部分都由国家或地方立法机构审批);审批

模式(领导个人审批模式;领导集体审批模式;民主审批模式);审批程序;

第七章:社会政策的实施、评估和变动

? 第一节:社会政策实施过程

社会政策的实施是将一项社会政策行动的方案付诸具体行动的过程 ? 社会政策方案的实施细则

一、制定实施细则的主要方式:

1) 对社会政策条文的解释:语义解释(针对政策文本中的歧义性语言、非大众化专业术语

和模糊性语言);操作化解释(对政策标准的操作化,即将最初政策文本中原则上规定的各种标准和条件加以具体界定,使之在政策行动中能够具体操作); 2) 决策者对政策条文规定的详细程度与执行者解释空间的大小一般是成反比的 3) 社会政策规划:为一项社会政策的实施设立具体的行动计划 4) 政策行动的程序化:编制社会政策行动的具体程序

5) 附加规定:往往是对最初政策文本的某种补充或修正,可以是扩充性的、限制性的,也

可以是结构性的调整或阶段性的安排等 二、社会政策实施细则的一般内容

1) 受益者资格及其认定方式:在自然或社会的属性上作出定型或定量的规定;有一套程序

来审查申报者的资格;有时候还需要一些技术手段来确认数据(申报者提供)的真实性; 2) 对受益标准的的具体规定

3) 对受益者及其相关机构权利义务的具体规定

11

4) 其他配套政策及措施的设计和运行:保障新政策的顺利实施;防止或降低新政策的负面

影响;解决新老政策之间的衔接问题; 生活保障

? 社会政策项目的资金分配与服务传递

1) 资金使用方案与分配比例:技术方面的考虑(综合效益最大化);政策制定者的目标和

价值选择(在多重项目中把什么目标放在最优先的地位)

2) 服务传递方式:不论哪种类型的项目,都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划来提供相应的服务。

在给付现金的项目(如社会保险或最低生活保障项目)需要确定给付方式;在非现金性的服务项目中则需要确定服务传递的模式

? 社会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宣传

1) 宣传的意义:让广大社会成员了解社会政策的目标、原则及社会意义以达到在政治上支

持政府行动的目的;让社会成员明确并主动承担自己在社会政策行动中的责任;通过宣传使社会成员知道自己是否符合/不符合福利帮助的条件;使政府和社会服务机构置于社会监督之下; 2) 宣传的方式和角度

方式:将政府社会政策文本及其实施细则公之于众;大众媒体;政府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和专家学者对社会政策行动做出专业化解释;印刷和分发各种简明手册;互联网;

角度:一种是以政府和机构为中心宣传;一种是从服务对象(受益者)角度宣传;

? 第二节:社会政策行动的管理 ? 社会政策行动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社会政策行动的管理是通过合理的组织体系、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合格的管理人员队伍来保证社会政策行动有序地进行,以便高效率地达到社会政策预期目标的过程

1) 社会政策行动管理的基本目标:具有双重目标即一方面要通过有效管理而使社会政策行

动的社会效益最大化,最大限度到达社会政策主体所预期的政治和社会效果;另一方面要通过有效的管理来提高社会政策行动的效率,使公共资金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 2) 社会政策行动管理的基本原则:始终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 ? 社会政策行动管理的层次和对象:

层次:1、行政管理层次(政府对社会政策行动的宏观管理体系;三种途径:一是制定和监督社会政策的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在宏观上把我社会政策行动的基本框架;二是依照

12

国家法律法规,规范各类社会服务机构及各类人员的行为;三是通过控制社会福利资源的分配,调节社会政策的宏观发展方向,并引导各类机构的行为及发展方向;

2、行业管理层次:指在与社会政策相关的行业中建立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

3、社会服务机构管理层次:在国家福利模式下,社会服务机构由国家兴办,属于社会公共部门;在社会福利化或私有化模式下,社会服务机构更多的是独立的经营者;

对象

1) 内部管理:对相关机构内部运行过程的管理 2) 外部管理:对服务对象的管理 ? 社会政策管理的组织模式 1) 社会政策的主管部门 2) 跨部门的管理机构 3) 社会政策项目的执行机构 4) 社会政策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 ? 社会服务的管理体制 1) 政府管理体制

2) 政府与民间组织合作的管理体制 3) 单位管理体制与社区管理体制 4) 社会服务机构管理体制

? 社会福利机构的人员配备与规章制度建设 1) 影响人员配备的主要因素首先是机构的运行机制

2) 规章制度建具有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个层次是社会政策的法规体系建设,第二个层次

是社会福利机构的规章制度建设(内部规章制度和外部规章制度) 3) 福利漏洞是指在社会政策实践中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社会福利资金流失和浪费

? 第三节:社会政策的评估与变动

? 社会政策评估:一是对社会政策的评估;二是对社会政策具体行动及其效果的评估;特

点是有组织、科学性和客观性、权威性;意义在于对政策实施过程进行监控,防止其发展方向出现偏差;不断地对社会政策加以检验和完善;社会政策行动的效果具有复杂性 ? 社会政策评估的基本要素

1) 政策评估的主体:评估行动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按评估机构划分,有政府评估(包括领

13

导评估和主管部门评估);服务机构评估;第三方评估(经常是一些专业的机构,比如大学、科研机构和一些民间的专业机构)

2) 社会政策评估的对象:两方面,包括政策方案本身和政策实施的行动

3) 社会政策评估的内容:三方面,包括社会政策方案是否合理、政策实施行动是否得力和

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 社会政策评估的标准

1) 行动标准(已投入的资金和已采取的行动是否实现了预先的计划)、收效标准(已采取

的行动是否取得预期效果,达到预期目标)和效率标准 2) 事实标准和价值标准 ? 社会政策评估方法与实施方式

1) 评估的常用方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2) 评估的组织及实施方式:主要环节是评估计划的拟定、评估者和评估机构的选定、评估

的实施和撰写评估报告 ? 社会政策的变动 ? 原因

1) 政策本身原因:原本政策不恰当;总体或阶段性目标已经实现;通过评估发现问题; 2) 政府原因 :社会政策目标的改变 3) 社会各方面原因 ? 方式 1) 修订

2) 改革:根本性改变

3) 终止:完成使命;无法到达预期结果;负面影响太大

第八章:社会政策的价值分析

? 第一节:社会政策的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

? 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

1) 价值中立:韦伯:第一一旦课题按相关的原则选定,研究者就必须吧价值放在服从地位

而遵循事实材料所揭示的指导线索;第二,应该把事实世界与价值世界、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实际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的命题区分开来,并把事实判断作为科学基础,不能

14

从事实判断推论出价值判断

? 社会政策研究中的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

1) 主张价值中立的倾向:避开意识形态并强调该事业的科学性质 2) 主张价值关联的倾向 3) 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的相结合

? 第二节:社会政策中的价值争议

? 公平(公平即平等;公平即公平本身;公平即机会平等)和效率(经济学概念) 1) 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取向对社会政策的影响

1、重视公平的人总体上会把公平作为优先考虑的政策目标 2、追求效率的人,让市场来配置和分配资源是最重要的

2) 当代社会政策研究与实践中公平与效率的结合:二者并不截然对立,在平等与效率,结

果平等与机会平等之间达成某种妥协

? 自由(个人对其自身的事务具有自我决定的权利和能力;人的自由是社会制度中的自由)

与控制(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社会控制通过社会力量来对人们的行为实行制约和限制) 1) 自由与控制的价值目标对社会政策的影响

1、强调自由反对控制的思想反映在社会政策上的表现是政府缩小自己的作用范围,引进更多的市场机

? 个人与集体:第一集体主义者把自己看做群体的组成部分,个人主义者热衷于独立于群

体的自我概念;第二集体主义者认为集体目标高于个人目标个人主义者反之;第三集体主义者强调遵从社会规范、职责和义务,个人主义者强调人的态度、个人选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对社会行为的意义;第四在集体主义者面前,关系最重要,当关系成本超出报酬时,仍然维持关系,个人主义者相反 ?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倾向对社会政策的影响

个人主义 选择视角 15 集体主义 成本效益 选择的自由 不同意的自由 地方自主

分配 供给 传递 财政 社会效益 社会控制 效率 集中 选择的视角和相互竞争的价值取向

? 人道主义和人权 1) 基本含义

2) 对社会政策的影响:马歇尔的“公民权”和“社会权”理论是人权在社会福利领域的具

体表现

3) 公民权观念的变化

? 第三节:社会政策的意识形态类型

社会政策的意识形态是指人们关于社会政策的价值、态度和理论体系的总和 ? 社会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

1) 无产阶级将通过暴力革命等形式,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用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

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当代马克思主义对福利制度多持批判的态度,第一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制度的产生是促进资本的需求的国家行动、对阶级冲突的回应和用俾斯麦的方法破坏工人阶级激进主义的国家先发制人的行动;第二福利国家是一种相互矛盾的社会形式,它包含着对工人阶级的让步,因而是受欢迎的,它也包含着对资产阶级的支持和保护,因而是不可接受的;第三社会主义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共产主义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2) 社会民主主义的福利思想:世界观以多元主义为主要特征;奋斗目标是建立一个自由的

新社会;改良主义是改造社会最重要的工具;未来社会的价值原则是“自由,公正,互

16

助”;经济制度上主张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模式;国际政策奉行国际民主; 3) 当代新左派的社会福利思想 ? 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

1) 自由主义的社会价值立场及其发展:在政治领域,提倡个人自由和人身自由,反对对思

想和言论的控制,主张个人应当享有政治权利,并且要维护和尊重少数人的权利;主张限制政府权力,实施分权原则。在经济领域,主张自由企业制度,给个人和企业以最大限度的自由放任;极力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反对财产公有,主张不干涉主义,实行放任主义;

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

2) 保守主义的社会价值立场及其发展:传统的保守主义是与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相对立的,

它反对以个人自由、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自由主义理论。 保守主义 新保守主义

3) 新右派的社会福利理念:对以福利国家为代表的国家制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 第三条道路

1) 产生的背景:首先资本主义固有矛盾依然存在并引发了经济危机;其次新自由主义的自

由化、私有化政策造成了新的衰退和社会危机;

2) “第三条道路”学派政治经济理念的要点:总的目标是帮助公民在全球化、个人生活的

转变以及自然关系等重大的时代变革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在政治方面,主张对国家和政府进行改革;在经济方面,主张建立新型的混合经济;

3) “第三条道路”学派社会福利理念的要点:首先对福利国家制度采取了辩证的态度;其

次提出了责任与权利平衡的福利原则,即“无责任即无权利”;再次提倡积极的福利 4) “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理念对社会政策实践的影响:克林顿政府和布莱尔政府 ? 发展性福利:以米奇利为代表

1) 基本观点: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社会福利可以为经济发展直接作出贡献;

经济发展应能给普通大众带来有形的好处;社会发展需要国家介入和公共支出; 2) 发展性社会福利的实践策略:人力资本投资计划;就业和自主创业计划;微型企业和小

额贷款计划;以津贴补助工资的投资或者颁布最低工资或生计工资标准计划;资产累计计划;社会资本计划;消除妨碍经济参与的障碍并创造平等机会计划;使用有成本效益的介入,以及能够促进有效实践的证据为本方法;

17

第九章:社会政策的经济分析

? 进行经济分析的原因

1) 任何一个国家的的社会政策都是在一定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生的,都会在不同程度

上受到一定时期经济条件的影响

2) 任何一项社会政策的运行过程都将是对经济体系的干预

3) 当代社会政策实际上是通过政府干预而对社会财富和机会进行再分配,因此社会政

策不得不面临如何处理福利机制和市场机制关系的问题

? 第一节:社会政策的经济基础

所谓社会政策的经济基础,首先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其次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模式

? 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政策水平的衡量标准

1) 经济发展水平指标:规模(最常用GDP衡量)和速度 2) 社会政策水平的测量指标

A社会福利投入指标(最佳方案) 政府投入 政府财政投入 政府非财政投入 民间投入 民间资金投入 民间人力投入 民间物资投入

每个方面的具体成果:各类社会保障覆盖面和平均保障水平 公立学校数、教师数 、、、、、、 适龄青少年平均入学率 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 人口平均健康水平 、、、、、、 B社会政策的直接成果 C社会政策的收效

18

3)社会政策水平的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 政府年度社会支出总量 政府年度社会支出人均量 政府年度社会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 政府年度社会支出占GDP的比例 评价意义 社会政策行动的总体规模 社会政策的平均水平 社会政策在政府公共政策体系中的相对重要程度 政府社会政策所调动的资源在全社会经济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例

? 社会政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1) 两个基本判断:第一任何一种分配模式都是建立在一定财富总量基础上的,在其他

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中生产的财富总量越多,可供政府用作福利性分配的数额也就越多;第二在一个社会所创造的财富总量中,只有一部分是通过社会政策的福利性机制来分配的,而其他的还要市场机制来分配,而市场分配和福利性分配的比例与一个社会所生产的财富总额没有必然联系,。

2) 影响社会政策发展的其他经济条件:首先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的差异,包括

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其次是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最后是经济体制

? 第三节:社会政策行动的效率

? 社会政策行动的效率问题

1) 效率的概念和意义:是指社会政策行动中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即一个社会政策行动

过程的资源投入越小或产出的社会效益越大,效率越高。

2) 社会政策行动效率测量的特殊性:首先,社会政策行动的产出难以用货币单位来衡

量;其次,各类社会政策行动之间的效率难以比较;最后,即使是对同类社会政策行动进行比较,也会发现很多复杂的情况

? 提高社会政策行动效率的基本要求

1) 在社会政策领域中重视效率问题 2) 建立和健全有效的公共管理体制

3) 采用各种方法对社会政策行动的效率进行测量和分析:同类行动比较法;评估法;

19

4) 在社会政策行动中引入市场机制

? 第三节:社会政策与经济运行:社会政策经济功能的微观分析

? 社会政策对生产过程产生的意义

1) 对劳动力再生产的意义:仅靠工资难以有效满足劳动力扩大再生产的需要,采用社

会保障和其他社会福利的方式比简单的工资更具有经济合理性

2) 应对生产过程中各种风险的意义:由政府来组织社会保险是政府社会政策中关键的

内容之一

3) 社会政策与人力资本:在个人和厂商作为投资主体都存在缺陷的情况下,政府作为

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的意义就凸显出来

4) 对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的影响:负面的,导致劳动价格和生产成本的提高 ? 社会政策在分配过程中的作用

1) 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2) 社会政策在再分配过程中作用:(注意:并非所有的社会政策都一定有明显的再分

配意义;并非所有通过社会政策实施的再分配都是有利于穷人的)社会政策的再分配意义主要体现在政府的“税收——社会支出”过程中;

3) 社会政策在再分配过程中的差异性分析:首先从总量上分析,一般来说,社会政策

的总体水平与其再分配的功能呈正相关;其次从结构上分析,社会政策的再分配意义体现在其资金筹集的途径和方式以及社会服务项目及受益者选择等环节上

? 社会政策对消费、投资和贸易的影响

1) 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首先社会政策行动中很大一部分本身就属于消费行为;政府

社会政策再分配后果可以改变社会成员的有效需求(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情况;实施社会政策可以在许多方面改变人们对未来生活的风险感; 2) 对贸易和投资的影响: 本国贸易

贸易

全球贸易

20

封闭的国内市场

投资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实施社会政策对贸易和投资也有积极影响

? 第四节: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政策经济功能的宏观分析

? 社会政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

1) 积极意义:首先实施社会政策有利于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和保持社会稳定,从而给经济发

展创造良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其次,社会政策以公平的价值为基础,可以营造集体主义的氛围,并促进社会整合,从而比较好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最后促进全社会人力资本的增大,进而对长期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 负面意义:首先实施社会政策会消耗一定的经济资源,从而使国内投资率下降;增大劳

动了成本,从而给出口贸易和吸引外来投资带来不利影响;最后降低劳动者面对竞争的压力,导致部分人努力工作的动机下降;福利依赖; ? 经济发展前提下社会政策的两种模式选择

1) 经济导向型:基本倾向是强调通过发展经济去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需要并解决社会问题 2) 福利导向型:政府强化政策,扩大福利供给,提高社会保护水平来满足广大社会成员,

尤其是低收入阶层的各种需要 ? 发展型社会政策模式

1) 含义:社会政策应该坚持维护社会公平和平等的基本目标,但同时也应该强调促进经济

发展,并且特别强调社会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2) 基本原则:社会政策应该关注经济发展;社会政策可以与市场机制和经济政策相融合;

社会政策的重点领域;

第十章:社会政策的政治与社会分析

第一节:社会政策的政治分析

? 社会政策的政治功能

社会政策的政治功能:主要是指社会政策在一个国家的政治行动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和对政治过程产生的影响

21

1) 社会政策与政治制度和政府合法性:一方面,社会政策是现代民主国家的重要行动内容,

是调动民众参与政治过程的重要途径,也是民众评价和选择国家政治制度和政府的重要标准;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国家通过社会政策去实现其民本的目标和价值; 2) 社会政策与社会稳定:积极意义,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消除产生社会不稳定的最基本

的社会根源;缩小社会分化和社会不平等,缓解利益冲突,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社会整合,增强人民对政府的拥护和支持; 3) 社会政策在达成政党政治目标中的作用:正反 ? 社会政策与政治体制和公民权利

1) 政治体制和社会政策的关系:在当代民主政治制度下,政府应该是全社会利益的代表,

政府的社会政策行为是其应尽的职责,其社会政策计划应该代表人民意愿,受人民监督。 2) 社会政策与政治民主化的相互影响:首先,民主政治是当代社会政策的重要政治基础;

当代各国的民主体制都对社会政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再次,仅仅依靠民主政治并不能保证一个国家达到高水平的社会政策体系;社会政策还受其他政治因素的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 社会政策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 ? 社会政策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1) 国家在社会福利制度中的角色:经典马克思主义视角;社会民主主义的基本视角;新自

由主义视角;第三条道路视角;

2) 在社会政策领域国家与社会组织关系:三种,一是组织被纳入国家政治和公共体系中;

一是制衡和对抗;一是相互合作与互补 3) 社会福利水平与政府社会、经济功能的关系

4)社会福利水平与政府社会、经济功能的关系: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一个过社会福利水平的高低一般由其国家社会、经济功能所决定。在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情况下,一个强社会功能的国家的社会福利水平一般会更高。 ? 社会政策与利益集团

1)利益集团及其与社会政策的关系:几乎每项社会政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各个利益集团的利益产生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

2)利益集团对社会政策的影响:首先是表达诉求;中等程度上是从各个方面对社会政策或其他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施加影响;最高程度是采取政治性的行动和长期性的文化和意识形态行动,从根本上改变社会政策的方向和整个社会在社会政策方面的基本理念

22

3)利益集团对社会政策影响的后果:积极方面是通过利益集团的活动,可以使政府很容易及时意识到某些群体的利益和某些社会问题的存在,并且及时纠正在社会政策制定中的偏差;消极方面是社会政策偏向力量较大的利益集团,从而使社会政策在不同程度上偏离公共目标;

? 社会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

1)含义:一个国家的公民以各种方式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到社会政策行动中,包含权利与义务两个方面

2)意义:对公民来说,参与体现公民的主体地位以及公民在当代社会中所具有的基本政治和社会权利;对政府来说,是合理制定并有效实施社会政策的基本条件。 3)参与方式:政治参与;意见参与;社会行动参与;资源投入;

4)影响公民参与的因素:公民的参与机会和参与意识;国家政治体制;社会平等化程度;国家法律体系;

? 第二节:社会政策的社会分析 ? 不同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的社会政策

1)功能主义:基本立场是社会福利是社会的功能需要,在现代工业化国家中由国家来承担社会福利事务是社会整合和社会发展的功能需要;

2)冲突学派:强调社会政策行动中各个群体之间的利益和价值的冲突,认为社会政策的过程是各个利益集团协商和妥协的结果;

3)性别视角:当代社会女性受到男性的剥削,现存的社会福利制度是有利于男性的 ? 社会政策与社会阶层结构:相互影响

1)社会阶层结构和社会群体间利益关系对社会政策的影响 2)社会政策在调节社会利益冲突和缓和社会不平等的作用 ? 社会政策与家庭、社区和组织

1)在现代社会中,家庭功能与社会政策的关系:首先,家庭的福利保障功能与社会政策行动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其次,家庭可以在当代社会政策体系中发挥多层次的重要作用; 2)当代社区发展与社会政策的关系:社区在社会政策行动中的作用可以摆现在两个层次,第一是社区自身以自治的方式向居民提供必要的服务,第二是社区参与到政府的社会政策行动之中,并发挥重要的作用

3)当代社会组织与社会政策的关系:就业组织对个人的经济状况和福利保障状况影响最大,除此之外,社会中的医院、学校、社会福利机构等专业化服务组织在社会政策行动中也扮演

23

着重要的角色

? 社会政策与社会发展

1)社会政策与社会问题:满足社会成员需求和解决社会问题是推动社会政策发展的两个最基本的目标(详细见第四章)

2)社会政策与社会生活质量:第一社会政策对个人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第二人们的生活质量不仅取决于物质生活条件,还取决于对生活的心理感受,心理感受不仅受现实物质条件的影响,而且受收入和生活的稳定性、经济保障、防范疾病等方面情况的影响;第三,人们生活质量不仅取决于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质量,而且取决于社会生活的质量;

3)社会政策与人类发展:第一新的人类发展视角需要以综合性的发展指标去衡量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果,包括了经济增长的速度、效率和质量,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状况;第二新的人类发展视角强调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避免以破坏社会和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第三新的人类发展视角强调可持续发展模式;第四强调综合性的人类安全;

第十一章: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政策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政策越来越具有国际性和超国家的性质

?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与社会政策

? 经济全球化及其与社会政策的关系

1)米什拉:随着资本主义占据世界经济的统治地位,经济全球化会导致社会政策的倒退 2)皮尔森:经济全球化不过是一种外生性的力量,对各国的社会政策影响不大

3)艾斯平·安德森:经济全球化对福利国家产生了影响,但是其影响和作用却受到了各国政治形势和国家政策的制约

4)黎格尔和雷布弗里德:福利国家推动了全球化但又限制着全球化未来的走向 ? 经济全球化对社会政策发展的影响 1)全球化限制了本国社会政策的选择空间

2)全球化促进了政策学习,促进了各国社会政策安排趋同 3)全球化导致了社会政策的超国家化

? 第二节:国际组织在社会政策中的作用

? 国际组织与社会政策治理 国际组织影响社会政策的方式有三种

24

1)作为对话,磋商平台,促进相关国家就某个特定的社会政策议题签订协定、公约,或是制定共同的社会政策行动方案

2)作为特定项目的出资方,在贷款或财政援助协定中增加与社会政策行动相关的条款,以作为获得援助的条件

3)利用自身的特殊身份,在一些重大议题上表达自身立场,或者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从而影响社会政策的发展

? 主要国际组织的社会政策行动 1)世界银行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3)国际劳工组织

? 第三节: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政策议题

? 社会政策与经济竞争力 1)五种关系

? 社会倾销与劳工权益

? 劳动力跨国流动与社会政策跨国合作 1)福利移民 2)外派劳动力

解决上述问题的通行办法是签署双边社会保障协定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