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实证主义课程评价观
又称\传统评价观\它以泰勒的行为目标模式为代表。其核心思想是,目标是课程评价的依据和出发点,通过测量目标的达到程度判断教学效果。概括地说,科学—实证主义课程评价就是采用标准参照测试测量学生的学业,从而决定目标实现的程度。 2.人文—自然主义课程评价观
又称\新潮课程评价观\。其倡导者非常注重环境对课程的影响以及课程运行的整个过程,认为在评价过程中,不能只考虑测试的结束,应该考虑多种因素。它提出,研究课程运行的整个过程是了解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关键。
第三节 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影响课程变革的重要因素 (一) 政治因素与课程变革 (二)经济因素与课程变革 (三)文化因素与课程变革 (四)科技革新与课程变革 (五)学生发展与课程变革
1.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性与课程变革; 2.学生需要与课程变革; 3.课程变革着眼点,
课程应当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去选择课程内容,实现新的发展,从而创造出又一个新的\最近发展区\然后再着眼于这个新的发展区去选择课程内容。 二、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课程政策的发展趋势
A.大多数国家的课程政策都强调社会协同、经济振兴和个人发展方面的目标; B.开发既确保核心内容的学习,又为选修学科提供更多机会的课程框架;
C.确认了整体主义的课程取向,强调心智、情感、心理和精神向度的平衡;也强调了儿童中心的、活动本位的教学方式的重要性,促进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并鼓励自我导向学习;
D.对课程实施问题的决策制定则倾向于下移到地方和学校一级。 (二)课程结构的发展趋势
A.课程结构从内容本位转向内容本位与能力本位的多样化结合,以保证学生有效地获得知识、技能和能力
B.调整课程结构,吸纳新出现的学科领域,这些新学科领域或者被整合进既有学科(如环境教育),或者作为独立学科(如增加外语学科) C.小学和初中阶段诸学科的连续性日益增加。 (三)课程实施的发展趋势
A.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其职业生涯的有机组成部分.
B.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科书一般是由政府资助提供,而补充材料通常是由政府和私营机构开发和传播。在课程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增加,多种媒体的作用日益明显。
三、我国课程改革的未来发展
第一,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在课程教材改革中的积极性。
第二,突破以往课程改革中的许多禁区,如\个性发展\、\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等内容在各地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1.改变课程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合适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新课程改革的重点
1.明确区分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 2.突出学生的发展,科学制定课程标准。
3.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5.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
6.制定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
新世纪课程改革应朝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第一,提升课程改革的理念水平和理论品位。
第二,在课程政策上,要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 第三,在课程内容上,要实现学科知识与个人知识的内在整合。
第四,在课程结构上,要更新课程种类,恰当分析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努力实现课程的综合化。
第五,在课程实施上,要超越忠实取向,走向相互适应取向和课程创新取向。
第六,在课程评价上,要超越目标取向的评价、走向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的评价。
在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上,强调大众教育,即\教育为大众科学为人人\。 在课程设置上,强调课程要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为社会服务口现在则更强调人的发展。 在课程目标上,强调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知识内容上,强调知识的综合性、整和性,强调学科间的联系。
第七章 课堂教学
第一节 教学与教学理论 一、教学的本质与理念
要理解教学的本质,需要对现有的教学的界定进行分析,进而了解教学究竟是什么。 (一) 教学的概念 教学的含义:
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做是思考和行动主体,
在于老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学生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 教学的概念通常有四种指称与用法: 1、在“教”的意义上使用
在“教”的意义上使用教学,即从教师、教育者的角度理解教学的概念。 如“教学是传授知识”、“教学就是经验的传递”等。
在这一意义上使用教学,看到了教对于学生学的重要性,看到教是教学的必要成分与前提,但教不是全部的教学。
2、从“学”的意义上理解教学 与上一个定义相反;
如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发展能力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这一理解看到了学对于教学的重要性,但同样不能概括出教学的全部。 3、从“教”与“学”的意义上使用
这种用法,明确指出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双边活动,或教学是教师传授与学生学习的共同活动。
如教学是“在特定条件下,以传递知识为中介,教师的教和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
实际上,这一理解在强调共同活动的前提下包括了从教师一方或从学生一方入手解释教学,也包括从共同活动的结果来解释教学。 4、在“教学生学”的意义上使用
一般而言,这一认识是在强调师生双边的共同活动的前提下提出的,其基本的宗旨是强调教学应当更加关注怎样教会学生学习。 思考:为什么要教会学生学习?
信息爆炸——知识的无限性、学生学习时间的有限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教学本质诸说
在我国,对教学本质的理解有着多种,大致包括以下几种: 1、认识说
基本观点: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这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基础的一种学说,基本的看法是教学本身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与人的认识过程相比较而言的);
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在:间接性、简略性。 2、发展说
基本观点: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这一学说看到了教学对于学生发展的积极意义; 关注了教学对于学生发展的预见性;
强调了学生发展的全面性(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 3、交往说
基本观点: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又有四种观点:视交往为单纯的教学背景条件、视交往为教学手段与方法、视交往为教学内容、对象和目标、视交往为教学本身。 4、实践说
基本观点: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
理解:教师作为实践主体对学生客体的转变、塑造的过程;另一种是指师生共同的实践活
动或行动过程。 总结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得到教学的本质:
教学是以教材为中介,教师引导下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交往的过程。 2.教学相关概念的关系 (1)教学与教育 (2)教学与智育
(二)教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1.古代教学思想精华 2.近代教学思想精华 3.当代“教学”的新观念
(1)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 (2)从重视知识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3)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 (4)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5)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6)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二、教学理论及其主要流派 (一)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教学方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基本方式。
图例讲解法是指教师运用语言、文字、声像、实物及实际演示等各种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各种感受器官及操作活动接受信息的教学方法。 (二)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 教学方法:
程序教学是指将教材分成连续的小步子,严格地按逻辑编成程序的一种自动教学模式。例如:
斯金纳---程序教学 1.教学目标 现成的知识 2.教学程序
(1)解释(2)显示问题(3)解答(反应),(4)确认 3.师生角色与教学策略
教学机器=教师,制定小步子序列和及时强化。学生始终处于活跃和忙碌的状态,是学习的主人。
制定小步子序列;及时强化;自定步调。 (三)认知教学理论 教学方法:
现法:学生运用教师提供按发现过程编制的教材或材料进行“再发现”,以掌握知识并发展创造性思维与发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例如: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
l、教学目标:学科的基本结构
2、教学程序:(l)提出问题(2)创设问题情境(3)提出假设(4)评价、验证,得出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