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矩阵的秩与n维向量空间 下载本文

第4章 矩阵的秩与n维向量空间

本章主要内容:n维向量的概念与线性运算 向量组的线性相关 线性无关的

概念及其有关的重要理论 向量组的最大无关组 向量组的秩 矩阵的秩与向量组的秩之间的关系 向量空间与子空间 基底与维数 向量的坐标与坐标变换公式 向量的内积 正交矩阵

教学目的及要求:理解n维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线性运算.理解向量组

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定义及有关的重要结论.理解向量组的最大无关组与向量组的秩,理解矩阵的秩与向量组的秩之间的关系,并掌握用初等变换求向量组的秩.理解基础解系的概念,了解n维向量空间及子空间,基底,维数,坐标等概念.掌握向量的内积及其性质、向量的长度及其性质、正交向量、正交向量组及其性质、正交规范化方法以及正交矩阵及其性质.

教学重点:向量组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概念及其有关的重要理论;向量组

的正交规范化的方法;正交矩阵的概念及其性质.

教学难点:向量组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概念及其有关的重要理论;施密特

正交化方法及应用

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手段:讲解法 教学时间:8学时 教学过程:

4.1 矩阵的秩

矩阵的秩是矩阵的一个重要的数字特征,是矩阵在初等变换下的一个不变量,它能表述线性代数变换的本质特性,矩阵的秩在研究n维向量空间的空间结构及向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定义4.1 设A是一个m?n矩阵,任取A的k行与k列(k?m,k?n),位于这些行列交叉处的k个元素,按原来的次序所构成的k阶行列式,称为矩阵A的k阶子式.

kkm?n矩阵A的k阶子式共有CmCn个.

2定义4.2 设A是一个m?n矩阵,如果A中至少存在一个非零的r阶子式D,且所有r?1阶子式(如果存在的话)全为零,那么D称为矩阵A的最高阶非零子式,数r称为矩阵A的秩,记作R(A).

并规定零矩阵的秩等于0. 由上述定义可知:

(1)R(A)是A的非零子式的最高阶数; (2)0?R(Am?n)?min{m,n};

(3)R(A)?R(A);

(4) 对于n阶方阵A,有R(A)?n?A?0. 例4.1 求矩阵A和B的秩,其中

T?25?1??123?1?????A??003?,B??0?1?11?.

?04?2??0000?????解 由于A?0,因此R(A)?3.由于B的所有3阶子式全为零,显然

12

0?1

是B的

一个二阶非零子式,因此R(B)?2.

对于行、列数较多的矩阵A,用秩的定义计算R(A),有时要计算很多个行列式,工作量相当大.此时,通常用初等变换来计算R(A).下面介绍这种方法,为此,先证明一个很重要的定理.

1

定理4.1 若A~B, 则R(A)?R(B).

证 先证明:若A经一次初等行变换变为B,则R(A)?R(B).

设R(A)?r,且A的某个r阶子式D?0.设 D是由矩阵A中的第i1,i2,…, ir行与第j1,j2,…, jr列交叉元组成的,A经一次初等行变换变为B,变换后的D在B中

'''的位置为第i1,i2,…, ir行与第j1,j2,…, jr列,有这些行列交叉元组成的r阶子

式记作D1,显然,D1是由D经过一次初等变换得到的, 从D?0可推出D1?0,从而由于B亦可经一次初等变换变为A,故也有R(B)?R(A),因此R(A)?R(B). R(B)?r.

从而,若A~B,则R(A)?R(B).

于是,A~B,则A~BT,故R(A)?R(A)?R(B)?R(B). 由此得证,若A~B,则R(A)?R(B).证毕. 例4.2 设

cTrTTr?14?1?3?83A???2?21???2?82求R(A),并求A的一个最高阶非零子式.

解 由于

2??6?1?

10??2?3?2?14?1?3?83?A(a1,a2,a3,a4,a5)??2?21???2?82r2?r1?r3r4?r3r3?2r12??6?1?

10??2?3?24?122??1??0?1033?3?~ ?r4?r2?000?6?1?r3?r2??00000??(b1,b2,b3,b4,b5)B,

显然R(B)?3,因此R(A)?3.

可见,

2

A14?1?3?8(a1,a2,a4)???2?2???2?82?2??14???6?r0?103?(b1,b2,b4)??~?00?6?1????2?0??00B1,

显然,R(B1)?3,所以R(A1)?3,故A1中必有3阶非零子式.A1的前三行构成的子式:

1423?86?60?0 2?21也是A的一个最高阶非零子式.

例4.3 设

?k11??A???1k1??,b??1??k??,B?(A,b)

??112????2??问k取何值,可使

(1)R(A)?R(B)?3;(2)R(A)?R(B);(3)R(A)?R(B)?3.

解 由于

?1?r3?1122?rr3??r(22B??k111?r2?1)??1k1k?r2?r1?~??0k?1?1k?2??1101?1??1122??r?3?kr1??01?k1?2k1?2k??r~?1)?k3?(??002k因此

(1) 当k?0且k?1时,R(A)?R(B)?3;

(2) 当k?0时,R(A)?2,R(B)?3,R(A)?R(B);

?1122??1122?r(3) 当k?1时,??01?k12?k??????0011??2r?11232?~??001?002kk?1????0022????000R(A)?R(B)?2?3.

矩阵的秩的性质:

① 0?R(Am?n)?min{m,n}. ② R(AT)?R(A).

3

2?2?k?k?1? ??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