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教师备课资料

第三单元 游记感悟——文言文阅读

10.岳阳楼记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及节奏并背诵全文。 2.赏析精练、生动的语言及精彩语段。

3.学习文章将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结合的写法。

4.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封建时代许多有志的文人士大夫都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他们为官时积极从政,力主改革,为官一方,造福百姓;被贬时,则寄情山水,独善其身。苏轼、柳宗元、范仲淹都是其中的代表。特别是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表现出了阔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成为天下人的楷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名篇《岳阳楼记》。

二、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三、梳理文言字词,疏通文义 1.请根据课文注释疏通文义。 2.积累文章中常见的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

(1)和:政通人和(和乐) 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2)通:政通人和(顺利) 北通巫峡(通向)

(3)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4)空:浊浪排空(天空) 长烟一空(消散) (5)一:一碧万顷(数词“一”) 长烟一空(全) (6)极:南极潇湘(至、到达) 此乐何极(尽头)

(7)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8)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 【通假字】

(1)百废具兴(“具”同“俱”,全、皆) (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 【词类活用】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

【古今异义】

(1)气象万千(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2)微斯人(古义:如果没有。今义:细小) 【特殊句式】

(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状语后置) (2)衔远山,吞长江??(省略句)

(3)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状语后置)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定语后置) (5)吾谁与归?(宾语前置)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尝试划分朗读节奏。以第二段为例,标示节奏: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

(18—19学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汪祥光 1

教师备课资料

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教学提示】 概述文言文节奏划分: ①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

②文言文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朗读时须停顿分开。 ③主语和谓语之间应停顿,动词与所带宾语、补语之间应停顿。 ④朗读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

总之,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就必须以准确理解文句的意思为前提,再根据朗读停顿的规律综合分析判断。

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以达到理解文意的目的。 3.整体感知,划分文章结构。 明确:全文共5段,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第二部分(2—4):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该部分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2):写洞庭湖的景色并提出“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 第二层(3—4):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

第三部分(5):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第二课时

一、精读全文,把握文章主旨

1.文章第一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2.“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作者写出了从岳阳楼看洞庭湖的哪些特点? 3.作者为什么忽然写“前人之述备矣”,从写景中跳出来写人? 4.第三段描写了怎样一幅画面?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5.第四段描写了怎样一幅画面?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6.作者用哪些语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二、研讨探究

1.本文最后一段是文章的核心段落,请你说说拥有“古仁人之心”的人应该拥有怎样的悲喜态度及忧乐观。

2.作者在文中说道,“是进亦忧,退亦忧”。“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3.“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三、探究与赏析,把握本文艺术特征

1.范仲淹没有真的到过岳阳楼,只是借滕子京送来的一幅画便创出如此名篇,倘若范仲淹真去了岳阳楼,是否还能创作出如此佳作呢?

2.有人认为,这篇文章是一篇独到的议论文,你如何看待这个观点?

3.你一定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到文章读来朗朗上口,除了抒情真切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造成这个结果呢?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朗读文章,解读文章,欣赏文章,分三部分学习本文,能让学生深入了解文本的语言特色及深刻内涵。 不足之处:重点放在文章内容理解上,少有对文本字词的关注,这对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不利。

11.醉翁亭记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结合注释疏通文义,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写作思路。 3.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虚词在文中的作用。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

(18—19学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汪祥光 2

教师备课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他于庆历五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也是在此期间,欧阳修在滁州留下了不逊于《岳阳楼记》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教学提示】 结合前文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本文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学生对作品含义的理解。

二、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三、朗读文章,通文顺字

1.初读文章,结合工具书梳理文章字词。

2.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标出节奏划分有疑难的语句。

节奏划分思考 “山行/六七里”为什么不能划分为“山/行六七里”? 明确:“山行”意指“沿着山路走”,“山行”是个状中短语,不能将其割裂。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为什么不能划分为“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明确:“蔚然而深秀”是两个并列的词,不宜割裂,“望之”是总起词语,故应从其后断句。 【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当的讲解引导。

四、结合注释,翻译训练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并画出不解之处。

【教学提示】 节奏划分与明确文意相辅相成,若能以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明确文意最好;若学生理解有限,亦可在解读文意后把握节奏划分。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内互助解疑,并尝试用“直译”与“意译”两种方法译读文章。 3.教师选择疑难句或值得翻译的句子,请学生用两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

翻译示例: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直译法:那太阳一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是山间早晚的景色。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泉水浅了,石底露出水面,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色。

意译法:太阳升起,山林里雾气开始消散,烟云聚拢,山谷又开始显得昏暗,清晨自暗而明,薄暮又自明而暗,如此暗明变化的,就是山中的朝暮。春天野花绽开并散发出阵阵幽香,夏日佳树繁茂并形成一片浓荫,秋天风高气爽,霜色洁白,冬日水枯而石底上露,如此,就是山中的四季。

【教学提示】 翻译有直译与意译两种方式,直译锻炼学生用语的准确性,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美感;意译可加强译文的美感,培养学生的翻译兴趣,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准确性。因此,需两种翻译方式都做必要引导。

五、解读文段,把握文本内容

1.赏析第一段,说说本文是如何引出“醉翁亭”的位置的,作者在此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2.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它和第一段有什么联系? 3.第三段同样是写“乐”,但却是写的游人之乐,作者是如何写游人之乐的? 4.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三段写游人之乐?

5.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写宴会散、众人归的情景。 六、深入解读,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思考探究:作者以一个“乐”字贯穿全篇,却有两个句子别出深意,不单单是在写乐,而是另有所指,表达出另外一种情绪,请你找出这两个句子,说说这种情绪是什么。

七、析文本,感受文本艺术特色

1.在把握作者复杂感情的基础上朗读文本。

2.反复朗读,请同学说说本文读来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1)句法上大量运用骈偶句,并夹有散句,既整齐又富有变化,使文章越发显得音调铿锵,形成一种骈散结合的独特风格。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18—19学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汪祥光 3

教师备课资料

而乐亦无穷也”。

(2)文章多用判断句,层次极其分明,抒情淋漓尽致,“也”“而”的反复运用,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使读者在诵读中获得美的享受。

(3)文章写景优美,又多韵律,使人读来不仅能感受到绘画美,也能感受到韵律美。 八、探索文本虚词,把握文言现象 1.虚词“而”的用法

2.虚词“之”的用法

【板书设计】

路线:环滁——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风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 山水之乐(醉景)

风俗: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 ——太守醉 宴游之乐(醉人) 心情:禽鸟乐——人之乐——乐其乐 与民同乐(醉情)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重视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并通过节奏划分引导学生理解文意,突破了仅按注释疏通文义的桎梏,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不单纯关注“直译”原则,同时培养学生的“意译”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文言文的美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不足之处:文章难度相对较高,基础能力低的学生难以适应该教学。

(18—19学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汪祥光 4

教师备课资料

12 湖心亭看雪

【教学目】

1.反复朗读课文,感悟张岱超凡脱俗的雅趣和深沉的故国之思。

2.品味写景语句,把握文中的白描手法,体味小品文于细微处见情致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最美在西湖。许多文人墨客用他们的生花妙笔描摹了西湖春夏的美。白居易说“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是杨柳依依生机盎然的西湖;杨万里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明艳妖娆的西湖。那么,寒冬大雪后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湖心亭看雪》。

二、认识作者,了解作品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绝代文学名著。

三、朗读训练,通文顺字

1.初读文章,结合工具书梳理文章字词。

2.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标出节奏划分有疑难的语句。

【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当的讲解引导。

四、结合注释,疏通文义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并画出不解之处。 2.疑问探究:文中说“白”是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白”字怎么会被用来指酒杯呢?请结合资料做大胆猜想!(展示资料链接) 字源演变 猜想:白,是一个会意字,从字体演变的过程来看,其甲骨文像极了俯视时的酒杯杯口,可能正因此,“白”字就被用来代指了酒杯。

3.请同学翻译全文。

4.下面一段翻译,时有争论,请说说你的意见。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译文一:雾气中的松树白汽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能(清晰)见到的倒影,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人两三粒罢了。

译文二: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只见)天和云和山和水,上下全是一片白色,湖面上映出的影子,只有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的长堤,像一个墨点的湖心亭,和我那像一片小草的小船,船中像米粒一般大小的两三个人罢了。

明确:译文一的翻译略显“顾名思义”,未注意名词活用,而译文二则注意到此点,翻译显得准确通畅。

五、解读痴人,品味痴人

1.读课文,在文中找出一个最恰当的字评价张岱。 明确:痴!

2.阅读第一段,说说你发现张岱有哪些“痴”的表现。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3.有人说,作者也不是独往,因为还有舟子陪同,你怎么看待“独往”这个问题? 4.指名学生读第一段第1—3句,读出张岱的“绝”的心情,“独”的心境。 六、欣赏雪景,品味文本艺术特征

1.阅读第一段第4、5句,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雪景的。 2.作者写雪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什么?

【教学提示】 白描手法:指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寥寥几笔勾勒出事物形神的一种写作手法。

3.写景句中,“天与云与山与水”一句三个“与”字,是否显得重复拖沓? 七、深度探究,把握主旨 1.作者“独游”,却没想到湖心亭竟还有两人客游于此,此时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何会有这样的心情?

(18—19学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汪祥光 5

教师备课资料

2.本文语言简练,不肯点下赘笔,但是作者为何要在开篇点明“崇祯”年号呢?又为何点出客是金陵人呢?这样写有什么深意吗?

主旨总结: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表现了游湖人的雅趣和作者的志趣,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怀念之情。读来觉得这简直不是文章,而纯粹是孤独者与孤独者的感通,孤独者与天地的感通,因为作者把很多会于心的东西流于言外,用旷达和幽静共同酿制了一种近乎纯美的意境。

3.反复朗读课文,读出文中作者“痴”的思想感情。 八、把握文言现象 【词类活用】

1.大雪三日(大雪:名词作动词,下大雪) 2.是金陵人,客此。(客:名词作动词,客居)

3.与余舟一芥(芥:小草,名词作状语,像小草一样的微小) 【古今异义】

1.余住西湖(古义:我。今义:剩下)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义:名词,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文中代指酒。今义:白色) 3.是日更定矣[古义:这。今义:判断词(与“非”相对)]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以朗读穿插全文,既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同时通过朗读把握文意,有利于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探究性问题比较详尽,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 不足之处:重能力训练,缺少对文言基本知识的把握,不利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

13 诗词三首

《行路难》(其一)

【教学目标】

1.以品、读结合的方式赏析诗歌,培养诗歌鉴赏的能力。 2.理清作者情绪变化,感悟作者复杂情感。 3.探究本诗艺术手法,谈论人生感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人,他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扬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两年以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这个人就是李白。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代表作《行路难》(其一),感受诗人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

二、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年轻时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诗歌背景:《行路难》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年)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所作,共三首,本文是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三、赏析诗句,品味情感

1.本诗的前四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状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是如何表现他的感情的?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作者在这里并未渡河登山,那么这么说的用意是什么呢?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化用了什么典故?用意何在?

(18—19学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汪祥光 6

教师备课资料

4.“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作者化用典故刚刚有了信心,为何又开始感叹行路难?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说明作者最终拥有了怎样的心境? 四、赏析本诗艺术手法

探究:这首诗一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其原因在哪里?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诗歌。

2.体会景物描写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3.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作者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本文题目是什么意思?

明确:酬,即是酬答,以诗相答;乐天,即白乐天,也就是白居易。 二、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谢他。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教学提示】教师引导学生简要学习本诗,引导学生关注写作背景。 三、赏析诗歌,理解诗歌

1.作者为什么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明确:在《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中白居易提到“二十三年折太多”,作者既是写酬答之诗,便从此处作起,而“巴山楚水”泛指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在当时这些地方都十分荒僻偏远,刘禹锡想改革时弊,遭到打击,却被贬到凄凉荒僻之地如此之久,其愤慨心情也就不言而喻。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化用了什么典故?有何作用? 明确:化用了“闻笛赋”与“烂柯人”两个典故,“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有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作者写此意在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载,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上百年。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作者用这两个典故,表达了对旧友的悼念,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3.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明确:“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白诗的意思是您是个这么有才能的人,长期被贬边远地区,寂寞地闲望山水风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职将由谁来承担呢?而刘诗答的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阔的胸怀。

4.请比较《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说说两首诗谁的境界更胜一筹。 明确:本诗是刘禹锡回赠白居易的诗作,白居易原本只是感喟,诗中多流露出的是叹惋之情。而刘禹锡的回赠诗,虽也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更显出了他豁达的人生观。

四、朗读诗歌,把握主旨

(18—19学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汪祥光 7

教师备课资料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结合全诗内容,简要说说本诗的主旨。

明确: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人事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谪,但新人辈出,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水调歌头》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本首词,体会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领会词人情感的变化过程。 3.理解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许多诗人以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你能背一些咏月的诗词吗? 二、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代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熙宁九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教学提示】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盛行于宋代的一种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词按字数的多少大致可以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词有词牌,每一种词牌都代表一支曲子,有严格的字数和平仄要求,一般的词人只负责“填词”就行了。词的内容一般分为上、下片或上、下阕。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代表:柳永、李清照。豪放派代表:苏轼、辛弃疾。

三、朗读诗歌,把握节奏

1.初读文本,借助工具书梳理字词。

2.教师范读或播放范读音频,学生模仿着读,并在朗读中把握朗读节奏。 四、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

明确:小序交代了写这首词的时间和原因。时值中秋佳节,月圆之夜,因此写月,古人见月思乡思亲,苏轼亦然,因此写此作来怀念自己的弟弟。

2.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的是什么? 明确:上阕:写月下饮酒(写景),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下阕:写对月怀人(抒情),由感伤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

3.上阕写到月宫境界,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的心理状态,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呢?请结合下面提示做简要分析。 提示:写作该词时,苏轼正被贬密州任知州。当时他在政治上不得志,一再遭贬。其时,他和弟弟苏辙(即子由)已经七年没有团聚了。

明确:他写这首词时正政治失意,思想的矛盾、对现实不满充塞胸怀,由此,才写出幻想中的天上宫阙,幻想超脱尘世。

4.为什么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也反映了他矛盾的心理?他最终是否选择了乘风归去?

明确: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与入世两方面都吸引着他,显现出了他的矛盾心理。但矛盾的最终结果是回到现实,“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便说明他最终选择了入世。

(18—19学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汪祥光 8

教师备课资料

5.下阕写月光引起作者的无眠,作者为什么会“无眠”?作者在此处的“无眠”是否还有深刻含义?

明确:文章在小序中便说“怀子由”,这“无眠”正是因怀念亲人而起。而“无眠”一词在此还有更深刻的含义,即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

6.请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两句。

明确: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

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以最开放的心胸慨然面对一切,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效仿。

7.再次朗读诗歌,要求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抑扬顿挫、有情有味,要能读出矛盾的心理,积极的处世态度,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1.详细规划三首诗的教学目标,且三首诗歌的教学目标落实全面; 2.以朗读穿插于全文学习中,有助于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不足之处:

1.由于课时限制,诗歌教学无法向课外延伸;

2.学生对古人的情愫把握能力较差,难以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深情。

第三单元 游记感悟——文言文阅读

10.岳阳楼记

(18—19学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汪祥光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