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纸设计总说明 下载本文

与这两处桥梁桥背填土施工配合进行(这四段桥台后填土可根据桥梁设计位置进行相应调整)。

具体详见《道路平面设计图》。

5.2 纵断面设计

本次道路纵断面设计是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后确定的:

1)据堤防设计的成果,拟考虑一般路段堤岸顶高程在3.4m左右; 2)《控规》中道路沿线各交叉口处的竖向高程为3.4m; 3)大门口水闸处现状水泥混凝土路面高程为5.16m;

4)道路东侧园区的用地地坪高程为3.6m,本路比园区用地略低,可避免地面雨水倒灌入园区,同时也保持了用地与道路之间良好的顺接关系,方便园区内人车的出入。

5)跨弯弓河桥和跨中心排河桥桥面高程暂定为5.0m。

由于本路在K0+051.485~K3+140段部分路段道路纵向为零坡,为防止暴雨时路面雨水未能及时排放影响路面通行车辆的安全,拟利用路侧牙石(50×50×12cm)进行锯齿形偏沟设计,最后牙石纵向坡度调整为0.3%反向设置,以此增强道路纵向排水能力,快速收集路面雨水。

纵断面设计中,最大纵坡为3.418%。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为3000 m,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为2000 m。

5.3 标准横断面设计

1、道路标准横断面形式

本道路共分为两个断面,即K0+000~K0+051.485段和K0+051.485~K3+140段。 1)K0+000~K0+051.485段

5

2 m宽人行道+6.8 m宽车行道+2 m宽人行道,路幅总宽为10.8 m; 2)K0+051.485~K3+140段(除规划九路处超高加宽段外) 3 m宽人行道+12m宽车行道+3 m宽人行道,路幅总宽为18 m; 规划九路处超高加宽段(K3+042.8~K3+134.1):

圆曲线段:3 m宽人行道+17.2m宽车行道+3 m宽人行道,路幅总宽为23.2 m; 2、道路横坡 1)未超高加宽段

车行道横坡度为1.5%,坡向道路中心线两侧; 人行道横坡为2%,坡向道路中心线。 2)超高加宽段

设计超高横坡度为2%,坡向东北方向。 人行道横坡为2%,坡向道路中心线。

3、填方边坡率为1:1.5,挖方边坡坡率为1:1.

5.4 路基设计

土路基压实度要求(均为重型击实标准) 1、车行道下土基

填方路段路槽下0~80cm不小于95%,路槽下80~150cm不小于94%,路槽下150cm以下不小于92%。

零填及挖方路段路槽下0~30cm不小于95%。 路槽底面土基设计回弹模量不小于25Mpa. 2、人行道下土基

人行道土基压实度:填方路段路槽下0~150cm不小于93%,150cm不小于

6

92%,零填及挖方路段0~30cm不小于93%。

沿河2m宽步道土基压实度同车行道路侧人行道。

5.5 路面结构设计

5.5.1 车行道

总厚度为67cm,从上到下为:

22cm厚水泥混凝土面层,弯拉强度为4.5Mpa

15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压实度要求不小于97%(重型击实标准) 7天标准养护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

15cm厚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压实度要求不小于96%(重型击实标准) 7天标准养护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2.0Mpa

15cm厚级配碎石垫层,压实度要求不小于96%。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顶面回弹弯沉不大于100(1/100mm)。 土路基顶面回弹弯沉不大于250(1/100mm)。 5.5.2 人行道

总厚度为24cm。从上到下为: 6cm厚预制C40彩色混凝土步砖铺面; 3cm厚1:2水泥砂浆座浆;

15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要求同路面基层),压实度要求不小于95%(重型击实标准),7天标准养护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2.5Mpa。

人行道步砖抗压强度不小于Cc40,抗折强度不小于Cf4.0,防滑等级为R3,相应防滑性能指标BPN≥65。 5.5.3 水泥砼路面板平面尺寸设计

7

除k3+042.8~k3+134.1段外,车行道板块宽度分别为2.9m、3.5m和4m,板长一般为4.5m。k3+042.8~k3+134.1段车行道砼板块尺寸具体见《k3+088.44弯道段砼板分块图》。 5.5.4 水泥砼路面板接缝设计 1.纵缝:

车行道纵缝为纵向施工缝,其构造形式采用平缝加拉杆型。拉杆选用HRB335级钢筋,直径为14mm,长70cm,间距70cm。 2.横向缩缝:

横向缩缝采用假缝形式,间距采用一般4.5m。在临近胀缝或路面自由端的三条缩缝内均应在板的中部加设传力杆。传力杆采用HPB235,直径28mm,长40cm,间距30cm。 3.横向施工缝:

每天施工结束或因故中断浇筑砼时,必须设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应尽可能设在胀缝或缩缝处。设在胀缝处时施工缝其构造与胀缝相同,设在缩缝处的施工缝采用平缝加传力杆形式,传力杆采用HPB235级钢筋,直径28mm,长40cm,间距30cm。 4.胀缝

在临近桥梁,交叉口处,小半径圆曲线及凹形竖曲线纵坡变化处,应根据施工温度设胀缝。

道路沿线路段(无交叉口段)每180m设置一道胀缝。 除上述位置处,一般不设胀缝。

设计中胀缝分为两种,胀缝(一)和胀缝(二)。 胀缝(一)适用于路段中,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