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作业六及解答
一、单项选择题
1.网络层的主要目的是( )。 A.在邻接节点间进行数据报传输 B.在邻接节点间进行数据报可靠传输 C.在任意节点间进行数据报传输
D.在任意节点间进行数据报可靠传输
2.下列设备中,能够分隔广播域的是( ),只能分隔冲突域的是( )。 A.集线器 B.交换机 C.路由器 D.中继器 3.在因特网中,一个路由器的路由表通常包含( )。 A.目的网络和到达目的网络的完整路径
B.所有的目的主机和到达该目的主机的完整路径
C.目的网络和到达该目的网络路径上的下一个路由器的IP地址 D.目的网络和到达该目的网络路径上的下一个路由器的MAC地址 4.路由器转发分组的根据是报文的( )。
A.端口号 B.MAC地址 C.IP地址 D.域名
5.在路由器进行互联的多个局域网的结构中,要求每个局域网( )。 A.物理层协议可以不同,而数据链路层及其以上的高层协议必须相同
B.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协议可以不同,而数据链路层以上的高层协议必须相同
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协议可以不同,而网络层以上的高层协议必须相同 D.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及高层协议都可以不同
6.在因特网中,IP分组的传输需要经过源主机和中间路由器到达目的主机,通常( )。 A.源主机和中间路由器都知道IP分组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 B.源主机和中间路由器都不知道IP分组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 C.源主机知道IP分组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而中间路由器不知道 D.源主机不知道IP分组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而中间路由器知道 7.网络中发生了拥塞,根据是( )。
A.随着通信子网的负载的增加,吞吐量也增加 B.网络节点接收和发出的分组越来越少
C.网络节点接收和发出的分组越来越多
D.随着通信子网的负载的增加,吞吐量反而降低
8.动态路由选择和静态路由选择的主要区别是( )
A.动态路由选择需要维护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信息,而静态路由选择只需要维护部分 拓扑结构信息
B.动态路由选择可随网络的通信量或拓扑变化而进行自适应的调整,而静态路由选择 则需要手工去调整相关的路由信息
C.动态路由选择简单且开销小,静态路由选择复杂且开销大 D.动态路由选择使用路由表,静态路由选择不使用路由表 9.在计算机网络中,路由选择协议的功能不包括( )。
A.交换网络状态或通路信息 B.选择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
C.更新路由表 D.发现下一跳的物理地址
10.考虑如图4-3所示的子网,该子网使用了距离向量算法,下面的向量刚刚到达路由器C:来自B的向量为(5,0,8,1 2,6,2);来自D的向量为(16,12,6,0,9,10);来
自E的向量为(7,6,3,9,0,4)。经过测量,C到B、D和E的延迟分别为6,3和5,那么C到达所有节点的最短路径是( )。
A (5,6,0,9,6,2) B (11,6,0,3,5,8)
C (5,11,0,1 2,8,9) D (11,8,0,7,4,9)
11.在距离-向量路由协议中,下列最可能导致路由回路问题的是( )。
A.由于网络带宽的限制,某些路由更新数据报被丢弃 图4-3题3图
B.由于路由器不知道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信息,当收到一个路由更新信息时,又将该更新信息发回向自己发送该路由信息的路由器
C.当一个路由器发现自己的一条直接相邻链路断开时,没能将这个变化报告给其他路由器
D.慢收敛导致路由器接收了无效的路由信息
12.关于链路状态协议的描述,( )是错误的。
A.仅相邻路由器需要交换各自的路由表 B.全网路由器的拓扑数据库是一致的 C.采用洪泛技术更新链路变化信息 D.具有快速收敛的优点
13.当一个IP分组进行直接交付时,要求发送方和目的站具有相同的( )。 A.IP地址 B.主机号 C.网络号 D.子网地址 14.Internet的网络层含有四个重要的协议,分别为( )。 . A.IP,ICMP,ARP,UDP B.TCP,ICMP,UDP,ARP C.IP,ICMP,ARP,RARP D.UDP,IP,ICMP,RARP
15.访问因特网的每台主机都需要分配IP地址(假定采用默认子网掩码),下列可以分配给主机的IP地址是( )。
A.192.46.10.0 B.110.47.10.0 C.127.10.10.17 D.211.60.256.21
16.IP协议规定每个C类网络最多可以有多少台主机或路由器( )。 A.254 B.256 C.32 D.1 024
17.以下关于IP分组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IPv4分组头的长度是可变的
B.协议字段表示IP的版本,值为4表示IPv4
C.分组头长度字段以4字节为单位,总长度字段以字节为单位 D.生存时间字段值表示一个分组可以经过的最多的跳数
18.以下关于IP分组的分片与组装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IP分组头中与分片和组装相关的字段是:标识、标志与片偏移 B.IP分组规定的最大长度为65535B
C.以太网的MTU为1500B
D.片偏移的单位是4B
19.以下关于IP分组分片基本方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IP分组长度大于MTU时,就必须对其进行分片
B.DF=1,分组的长度又超过MTU 时,则丢弃该分组,不需要向源主机报告
C.分片的MF值为1表示接收到的分片不是最后一个分片 D.属于同一原始IP分组的分片具有相同的标识
20.路由器R0的路由表见表4-3。 表4-3路由器R0的路由表 目的网络 下一跳
132.0.0.8/8 R1
132.19.0.0/11 R2
132.19.233.0/22 R3
0.0.0.0/0
R4
若进入路由器R0的分组的目的地址 为1 32.1 9.23 7.5,请问该分组
应该被转发到哪一个下一跳路由器 ( )。 A.R1 B.R2 C.R3 D.R4
21.以下关于ICMP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目的网络 下一跳
1 32.0.0.8/8 R1
132.19.0.0/1 1 R2
132.19.233.0/22 R3
)。 0.0.0.0/0
R4
A.IP协议缺乏差错控制机制
B.IP协议缺乏主机和网络管理查询机制 C.ICMP报文分为差错报告和查询两类
D.作为IP协议的补充,ICMP报文将直接封装在以太帧中 22.以下关于ICMP差错报文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对于已经携带ICMP差错报文的分组,不再产生ICMP差错报文 B.对于已经分片的分组,只对第一个分片产生ICMP差错报文 C.PING使用了ICMP差错报文
D.对于多播的分组,不产生ICMP差错报文 23.【2010年计算机联考真题】
若路由器R因为拥塞丢弃IP分组,则此时R可向发出该IP分组的源主机发送的ICMP 报文类型是( )。
A.路由重定向 B.目的不可达 C.源点抑制 D.超时
24.为了提供更多的子网,为一个B类地址指定了子网掩码255.255.240.0,则每个子网最多可以有的主机数是( )。
A.1 6 B.256 C.4094 D.4096 25.【2011年计算机联考真题】
在子网192.168.4.0/30中,能接收目的地址为192.168.4.3的IP分组的最大主机数是 ( )。
A.0 B.1 C.2 D.4
26.一个网段的网络号为198.90.1 0.0/27,子网掩码固定为255.255.255.224,最多可以分成( )个子网,而每个子网最多具有( )个有效地IP地址。 A.8,3 0 B.4,62 C.1 6,1 4 D.32,6
27.【2010年计算机联考真题】
某网络的IP地址空间为192.168.5.0/24,采用定长子网划分,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8,则该网络中的最大子网个数、每个子网内的最大可分配地址个数分别是( )。
A.32,8 B.32,6 C.8,32 D.8,30 28.对分片后的数据报进行重组的地方是( )。 A.目的端系统 B.中间主机
C.核心路由器 D.下一跳路由器
29.路由表错误和软件故障都可能使得网络中形成数据环路,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 ( )。
A.报文分片 B.设定生命期 C.增加校验和 D.增加选项字段
30.当数据报到达目的网络后,要传送到目的主机,需要知道IP地址对应的( )。 A.逻辑地址 B.动态地址
C.域名 D.物理地址
31.一个主机有两个IP地址,一个地址是192.168.11.25,另一个地址可能是( )。 A.192.168.11.0 B.192.168.11.26
C.192.168.13.25 D.192.168.11.24
32.CIDR 地址块1 92.1 68.1 0.0/20所包含的IP地址范围是( )。与地址192.1 6.0.1 9/28同属于一个子网的主机地址是( )。
1)A.192.168.0.0~192.168.12.255 B.192.168.10.0~192.168.13.255 C.192.168.10.0~192.168.14.255 D.192.168.0.0~192.168.15.255 2) A.1 92.1 6.0.1 7 B.1 92.1 6.0.3 1 C.1 92.1 6.0.1 5 D.1 92.1 6.0.1 4
33.为了解决IP地址耗尽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下的一些措施,其中治本的是( )。 A.划分子网 B.采用无类比编址CIDR C.采用网络地址转换NAT D.采用IPv6
34.假如一台连接到网络上的计算机的网络配置为:IP地址为136.62.2.5 5,子网掩码为255.255.192.0,网关地址为136.62.89.1。这台计算机在网络中不能与其他主机进行通信。其中设置导致了问题产生的是( )o A.子网掩码 B.网关地址
C.IP地址 D.其他配置
35.在Internet中,IP数据报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可能需要经过多个网络和路由器。在整个传输过程中,IP数据报头部中的( )。 A.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不会发生变化
B.源地址由可能发生变化而目的地址不会发生变化 C.源地址不会发生变化而目的地址有可能发生变化 D.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有可能发生变化
36.某子网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那么,选项中的四台主机中,不能与其他三台正常通信的是( )。
A.202.3.1.33 B.202.3.1.65 C.202.3.1.44 D.202.3.1.55
37.某单位分配了1个B类地址,计划将内部网络划分成35个子网,将来可能增加16个子网,每个子网的主机数目接近800台,则可行的掩码方案是( )。
A.255.255.248.0 B.255.255.252.0 C.255.255.254.0 D.255.255.255.
38.一个网络中有几个子网,其中的一个已经分配了子网号74.1 78.247.96/29,则下列网络前缀中不能再分配给其他子网的是( )。
A.74.1 78.247.1 20/29 B.74.1 78.247.64/29
C.74.1 78.247.1 08/28 D.74.1 78.247.1 04/29
39.主机A和主机B的IP地址分别为2 1 6.1 2.3 1.20和2 1 6.1 3.32.2 1,要想让A和B 32作在同一个IP子网内,应该给它们分配的子网掩码是( )。 A.255.255.255.0 B.255.255.0.0 C.255.255.255.255 D.255.0.0.0
40.位于不同子网中的主机之间相互通信,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路由器在转发IP数据报时,重新封装源硬件地址和目的硬件地址 B.路由器在转发IP数据报时,重新封装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 C.路由器在转发IP数据报时,重新封装目的硬件地址和目的IP地址
D.源站点可以直接进行ARP广播得到目的站点的硬件地址 41.【2010年计算机联考真题】
在图4.8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的分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
为100Mbit/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为20B。
图4-8 题28图
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 000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 1发送开始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
A.80ms B.80.08ms C.80.1 6ms D.80.24ms
二、综合应用题
1.一个分组报头中的首部长度字段值为101(二进制),而总长度字段值为101000(二进制)。请问该分组携带了多少个字节的数据?
2.一个数据报长度为4000B(固定头长度)。现在经过一个网络传送,但此网络能够传送的最大数据长度为1500B。试问应当划分为几个短些的数据报片?各数据片段的数据字段长度、片段偏移字段和MF标志应为何值?
3.某一网络的一台主机产生了一个IP数据报,头部长度为20B,数据部分长度为2000B。 该数据报需要经过两个网络到达目的主机,这两个网络所允许的最大传输单位MTU分别为 1500B和576B。请问原IP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时分成了几个IP小报文?每个报文的数据部分长度分别是多少?
4.如果到达的分组的片偏移值为100,分组首部中的首部长度字段值为5,总长度字段值为l00。请问:数据部分第一个字节的编号是多少?能够确定数据部分最后一个字节的编号吗?
5.设目的地址为201.230.34.56,子网掩码为255.255.240.0。试求出子网地址。
6.在4个“/24”地址块中试进行最大可能的聚合:212.56.132.0/24、212.56.133.0/24、212.56.134.0/24、212.56.135.0/24。
7.现有一公司需要创建内部网络,该公司包括工程技术部、市场部、财务部和办公室4个部门,每个部门约由20~3 O台计算机。试问: 1)若要将几个部门从网络上进行分开。如果分配该公司使用的地址为一个C类地址,网络地址为1 92.1 68.1 6 1.0,如何划分网络?可以将几个部门分开?
2)确定各部门的网络地址和子网掩码,并写出分配给每个部门网络中的主机IP地址范围。
8.考虑某路由器具有见表4-4所示的路由表项。
1)假设路由器收到两个分组:分组A的目的地址为1 3 1.1 28.55.3 3,分组B的目的地址为1 3 1.1 28.5 5.3 8。请确定路由器为这两个分组选择的下一跳,并解释说明。 网络前缀 下一跳
13 1.128.56.0/24 A
13 1.128.55.32/28 B
13 1.128.55.32/30 C
131.128.0.0/16 D
2)在上面的路由表中增加一条路由表项,该路由表项使以1 3 1.1 28.55.3 3为目的地址
的IP分组选择“A’’作为下一跳,而不影响其他目的地址的IP分组的转发。
3)在上面的路由表中增加一条路由表项,使所有目的地址与该路由表中任何路由表项都不匹配的IP分组被转发到下一跳“E”。
4)将1 3 1.1 28.56.0/24划分为4个规模尽可能大的等长子网,给出子网掩码及每个子网的可分配地址范围。
9.一个自治系统有5个局域网,如图4-9所示,LAN2至LAN5上的主机数分别为:91、150、3和1 5,该自治系统分配到的IP地址块为30.138.118/23,试给出每一个 局域网的地址块(包括前缀)。
10.某网络拓扑如图4-10所示,路由器R 1通过接口 E 1、E2分别连接局域网1、局域网2,通过接口L0连接路由器R2,并通过路由器R2连接域名服务器与互联网。R 1和L0的接口的IP地址是202.118.2.1;R2的L0接口的IP地址是202.118.2.2,L 1接口的IP地址是130.11.1 20.1,E0接口的IP地址是202.118.3.1;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是202.1 1 8.3.2。试问:
1)将IP地址空间202.1 1 8.1.0/24划分为两个子网,分别分配给局域网1、局域网2,每个局域网需分配的IP地址不少于120个。请给出子网划分结果,说明理由或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2)请给出R1的路由表,使其明确包括到局域网1的路由、局域网2的路由、域名服务
器的主机路由和互联网的路由。
3)请采用路由聚合计算,给出R2到局域网1和局域网2的路由。
11.某个网络地址块192.168.75.0中有5台主机A、B、C、D和E,A主机的IP地址为192.168.75.18,B主机的IP地址为192.168.75.1 46,C主机的IP地址为192.168.75.158,D主机的IP地址为192.168.75.161,E主机的IP地址为1 92.1 68.75.1 73,共同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240。请回答:
1)5台主机A、B、C、D、E分属几个网段?哪些主机位于同一网段?主机D的网络地址为多少?
2)若要加入第6台主机F,使它能与主机A属于同一网段,其IP地址范围是多少?
3)若在网络中另加入一台主机,其IP地址设为1 92.1 68.75.1 64,它的广播地址是多少?哪些主机能够收到?
12.【2009年计算机联考真题】
某网络拓扑图如图4-11所示,路由器R1通过接口E 1、E2分别连接局域网1、局域网2,通过接口 L0连接路由器R2,并通过路由器R2连接域名服务器与互联网。R1的L0接口的IP地址是202.118.2.1;R2的L0接口的IP地址是202.118.2.2,L1接口的IP地电址是130.11.120.1,E0接口的IP地址是202.118.3.1;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是202.118.3.2。
1)将IP地址空间202.118.1.0/24划分为两个子网,分别分配给局域网1、局域网2,每个局域网需分配的IP地址数不少于120个。请给出子网划分结果,说明理由或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2)请给出R1的路由表,使其明确包括到局域网1的路由、局域网2的路由、域名服务器的主机路由和互联网的路由。
3)请采用路由聚合技术,给出R2到局域网1和局域网2的路由。
13.主机A的IP地址为218.207.6 1.2 1 1,MAC地址为00:1d:72:98:1 d:fc。A 收到一个帧,该帧的前64个字节的十六进制形式和ASCII形式如下图所示:
IP分组首部如图4.1 2所示: 以太网帧的结构参见第3章。问: 1)主机A所在网络的网关路由器的相 应端口的MAC地址是多少?
2)该IP分组所携带的数据量为多少字节?
3)如果该分组需要被路由器转发到一条MTU为380B的链路上,那么路由器将做何种操作?
解答:
一、单项选择题
1.C A、B显然是不对的,IP提供的是不可靠的服务,因此D错误。
2.C、B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不转发广播包(目的地址为255.255.25 5.255的IP包),因此能够分隔广播域,抑制网络风暴。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能够分隔冲突域,冲突域的个数等于其端口的个数,但不能分隔广播域。集线器和中继器是物理层设备,既不能分隔广播域也不能分隔冲突域。
3.C 路由器是网络层设备,其任务是转发分组。每个路由器都维护一个路由表以决定分组的传输路径。为了提高路由器的查询效率和减少路由表维护的内容,路由表只保留到达目的地址的下一个路由的地址,而不是整个传输路径的信息。另外采用目的网络可使每个路由表项包含很多目的主机IP地址,这样可减少路由表中的项目。因此,路由表通常包含目的网络和到达该目的网络路径上的下一个路由器的IP地址。
4.C 路由器是网络层设备,网络层通过IP地址标识主机,所以路由器根据IP地址转 发分组。
5.C 路由器是第三层设备,具有处理网络层协议数据的能力,因此即便是两个互联的局域网具有不同的网络层协议,也可以在路由器上实现协议的转换,所以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协议可以不同。而网络层之上的协议数据是路由器所不能处理的,因此网络层以上的高层协议必须相同。该题容易错选B。主要原因是在目前的互联网广泛使用的是TCP/IP协议族,在网络层用的多是IPvd协议,所以误以为网络层协议必须相同。而实际上,使用特定的路由器连接IPX与IPV4网络,连接IPv4与IPv6网络就是典型的网络层协议不同而实现互联的例子。
6.B 每个路由器都是根据它所知网络拓扑情况动态地选择IP分组的下一跳地址,而源主机也只是把IP分组发给网关,所以路由器和源主机都是不知道IP分组要经过的完整路径的.
7.D 拥塞现象是指到达通信子网中某一部分的分组数量过多,使得该部分网络来不及处理,以致引起这部分乃至整个网络性能下降的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网络通信业务陷入停
顿即出现死锁现象。A项网络性能显然是提高的,B、C两项中网络节点接收和发出的分组多少与网络的吞吐量并不是正比的关系,不能确定网络是否拥塞,因此选D。
8.B 静态路由选择也需要维护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信息,A错误。动态路由选择实现复杂,且开销大;静态路由选择实现简单且开销小,C错误。动态路由选择和静态路由选择都使用路由表,D错误。
9.D 路由选择协议的功能通常包括:获取网络拓扑信息、构建路由表、在网络中更新路由信息、选择到达每个目的网络的最优路径、识别一个通过网络的无环通路等。发现下一跳的物理地址一般是通过其他方式(如ARP)来实现,不属于路由选择协议的功能。
10.B 距离一向量路由算法要求每一个路由器维护一张路由表,该表给出了到达每个目地址的已知最佳距离(最小代价)和下一步的转发地址。算法要求每个路由器定期与所有相邻路由器交换整个路由表,并更新自己的路由表项。注意从邻接节点接收到了路由表不能直接进行比较,而是要加上相邻节点传输消耗后再进行计算。
C到B的距离是6,那么通过B点最短距离矢量是(1 1,6,1 4,1 8,1 2,8)。同理,通过D节点和E节点的最短距离矢量分别是(1 9,1 5,9,3,1 2,1 3)禾H(1 2,11,8,1 4,5,9)。那么C点到所有节点的最短距离应该是(1 1,6,0,3,5,8)。 11.D 在距离一向量路由协议中,“好消息传得快,而坏消息传得慢’’,这就导致了当路j信息发生变化时,该变化未能及时地被所有路由器知道,而仍然可能在路由器之间进行传递,这就是“慢收敛”现象。慢收敛是导致发生路由回路的根本原因。
12.A 在链路状态路由算法中,每个路由器在自己的链路状态变化时,将链路状态信息洪泛法传送给网络中其他的路由器。发送的链路状态信息包括该路由器的相邻路由器以及所有相邻链路的状态,A错误。链路状态协议具有快速收敛的优点,它能够在网络拓扑发生三化时,立即进行路由的重新计算,并及时向其他路由器发送最新的链路状态信息,使得各路由器的链路状态表能够尽量保持一致,B、C、D正确。
13.D 判断一个IP分组的交付方式是直接交付还是间接交付,路由器需要根据分组的目的IP地址和源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个子网来进行判断。具体来说,将一个分组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分别与子网掩码进行“与’’比较,如果得到的子网地址相同,该分组就采用直接交付方式,否则就进行间接交付。
14.C TCP和UDP都是传输层协议,IP、ICMP、ARP、RARP(逆地址解析协议)是网络层协议。
15.B A是C类网络号,不是主机地址。C是为回环测试保留的地址。D是语法错误的鱼址,不允许有256。B可以分配给主机,其A类网络号是1 1 0,主机号是47.1 0.0。 16.A在分类的IP网络中,C类地址的前24位为网络位,后8为主机位,主机位全“0”表示网络号,主机位全“1”为广播地址,因此最多可以有28-2=254台主机或路由器。 17.B 协议字段表示使用IP的上层协议,如值为6表示TCP,值为1 7表示UDP。版本三段表示IP的版本,值为4表示:IPv4,值为6表示IPv6。
18.D 片偏移标识该分片所携带数据在原始分组所携带数据中的相对位置,以8B为单位。
19.B 如果分组长度超过MTU,当.DF=I寸,丢弃该分组,并且要用ICMP差错报文向源主机报告;当DF=0 H寸,则进行分片。
20.B 对于A选项,1 32.1 9.237.5的前8位与1 32.0.0.8/8匹配。而B选项中,1 32.1 9.237的前1l位1 32.1 9.0.0/1 1匹配。C选项中,1 32.1 9.23 7.5的前22位与1 32.1 9.233.0/22不匹配霉根据“最长前缀匹配原则”,该分组应该被转发到R2。D选项为默认路由,只有当前面的所有目的网络都不能和分组的目的IP地址匹配时才使用。
21.D ICMP是一个网络层协议,但是它的报文仍然要封装在IP分组中发送。 22.C PING使用了ICMP的询问报文中的回送请求和回答报文。
23.C ICMP差错报告报文有5种,终点不可达、源点抑制、时间超过、参数问题、改变路由(重定向),其中源点抑制是当路由器或主机由于拥塞而丢弃数据报时,就向源点发送源点抑制报文,使源点知道应当把数据报的发送速率放慢。
24.C 由于24010=111100002,所以共有1 2个比特位用于主机地址,且主机位全0和全1不能使用,所以最多可以有的主机数为212-2=4094。
25.C 首先分析1 92.1 68.4.0/30这个网络,主机号占两位,地址范围1 92.1 68.4.0/30-~1 92.1 68.4.3/3 0,即可以容纳(4-2=2)个主机。主机位为全1时,即 1 92.1 68.4.3,是广播地址,因此网内所有主机都能收到,因此选C。
26.A 由题可知除去网络ID,主机ID有5位二进制数,一位二进制无法分配主机号(排除了0和 1就没了),最少两位二进制表示主机号,因此还剩3位二进制可以表示子网号.所以最多可以分成8个子网。当五位二进制都表示主机数,即只有一个子网时,每个子网最多具有30个有效地IP地址(除去了全0和全1)。
27.B 由于该网络的IP地址为192.1 68.5.0/24,因此其网络号为前24位。第25~32位为子网位+主机位。而子网掩码为25 5.255.25 5.248,其第25~32位的248用二进制表示为1 1 1 1 1 000,因此后8位中,前5位用于子网号,最大子网个数为25=32,后3位用于主机号,主机号不能为全1或全0,最大可分配地址个数为23-2=6。
28.A数据报被分片后,每个分片都将被尽力而为地独立传输到目的地,期间可能会经过不同的路径,因此,分片的重组工作只能在目的端系统进行。
29.B 为每个分组设定生命周期TTL,每经过一个路由器TTL就减1,TTL为0时, 路由器就不再转发该分组。因此可以避免分组在网络中无限循环下去。
30.D 在数据链路层, MAC地址用来标识主机或路由器,数据报到达具体的目的网络后,需要知道目的主机的MAC地址才能被成功送达,因此需要将IP地址转换成对应的MAC地址,即物理地址。
31.C 在Internet中,允许一台主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IP地址。如果一台主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IP地址,说明这台主机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逻辑网络。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时刻一个合法的IP地址只能分配给一台主机,否则就会引起IP地址的冲突。II)地址 1 92.1 68.11.25属于C类IP地址,所以A、B、D同属于一个逻辑网络,只有C的网络号不同,表示在不同的逻辑网络。 .
32.D、A CIDR地址由网络前缀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CIDR将网络前缀都相同的:连续的IP地址组成\地址块”。网络前缀的长度为20位,主机号为1 2位,因此1 92.1 68.0.0~1地址块中的地址数为212个。其中,当主机号为全0时,取最小地址,即为1 92.1 68.0.0。当主机号全为1时,取最大地址1 92. 1 68.1 5.25 5。对于2 1 8.1 6.0.1 9/28,表示子网掩码的二进制数中从左至右有28个连续的“1”,即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0。IP地址2 1 8.1 6.0.1 9与IP地址2 1 8.1 6.0.1 7所对应的前28位数相同,都是1 1 0 1 1 0 1 0 000 1 0000 00000000 000 1,所以IP地址2 1 8.1 6.0.1 7是子网2 1 8.1 6.0.1 9/28的一个主机地址。应注意,主机号全0和全1的地址一般不使用。
33.D 最初设计的分类IP地址,由于每类地址所能连接的主机数大大超过一般单位的需求量,从而造成了IP地址的浪费。划分子网通过从网络的主机号借用若干比特作为子网号,从而对原来较大规模的网络细分成几个规模较小的网络,提高了IP地址的利用率。 无分类编址CIDR是比划分子网更为灵活的一种手段,它消除了A、B、C类地址以及划分子网的概念。使用各种长度的网络前缀来代替分类地址中的网络号和子网号,将网络前
缀都相同的IP地址组成“CIDR地址块”。网络前缀越短,地址块越大。因特网服务提供者再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分配适合大小的CIDR地址块给客户,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了IPv4的地址空间。
采用网络地址转换NAT,可以使一些使用本地地址的专用网连接到因特网上,从而使得一些机构的内部主机可以使用专用地址,只需给此机构分配一个IP地址即可,并且这些专用地址是可重用的——其他机构也可使用,所以大大节省了IP地址的消耗。
尽管以上三种方法可以在一定阶段内有效缓解IP地址耗尽的危机,但无论从计算机本身发展还是因特网规模和传输速率来看,现在的IPv4地址已很不适用了,所以治本的方法还是使用.128bit编址的IPv6地址。
34.C 本题中,IP地址1 36.62.2.55和网关地址1 36.62.89.1显然均为B类地址。其中,2的二进制表示为:000000 1 0,89的二进制表示为:0 1 0 1 1 00 1,因此,如果主机IP地址和网关地址属于同一子网,则子网掩码须为:255.25 5.1 28.0。但子网掩码255.25 5.1 28.0所允许的有效子网为21-2=0,显然IP地址和网关地址的两者之一必存在错误。
对于子网掩码255.255.1 92.0,其第3个字节1 92的二进制表示位:1 1 000000,表示的含义是:所划分的网络包括22—2=2个子网,子网号为:0 1和1 O(其中,全O和全1的子网号具有特殊的含义,不能使用),因此,两个子网的主机地址范围分别为:1 36.62.64.1~1 36.62.1 27.254,1 36.62.1 28.1~1 36.62.1 9 1.254。可以看出,IP地址不在上述范围之内。
35.A 在Internet中,IP数据报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可能需要经过多个网络和路由器。 当一个路由器接收到一个IP数据报时,路由器根据IP数据报头部中的目的IP地址进行路由选择,并不改变源IP地址的取值。即使在IP数据报被分片时,源IP数据报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也将复制到每个分片的头部中,因此在整个传输过程中,IP数据报头部中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都不发生变化。
36.B 在本题的条件下,某主机不能正常通信就意味着它的IP地址与其他三台不在同一个子网。25 5.255.255.224 可以划分出23=8个子网,其中前3个子网的地址范围为202.3.1.0~3 1、32~63、64~95。可以看出B选项属于子网202.3.1.64,而其余3项属于子网202.3.1.32。
37.B 未进行子网划分时,B类地址有1 6位作为主机位。由于共需要划分5 1个子网,25<5 1<26,那么需要从主机位划出6位作为子网号,剩下的10位主机位可容纳主机数为1 022(210一2)个主机,满足题目要求。因此子网掩码为255.255.252.0。
38.C A中第4个字节1 20为0 1 1 1 1 000,前5位为0 1 1 1 1;B中第4个字节64为0 1 000000,前5位为0 1 000;C中第4个字节1 08为0 1 1 0 1 1 00,前4位为0 1 1 0;D中第4个字节1 04为0 1 1 0 1 1 00,前5位为0 1 1 0 1。由于已经分配的子网74.1 78.247.96/29的第4字节前5位为0 11 00,这与C中第4字节的前4位重叠。因此C中的网络前缀不能再分配给其他子网。
39.D 本题实际上就是要求找一个子网掩码,使得A和B的IP地址与该子网掩码逐位相“与”之后得到相同的结果。D选项与A、B相与的结果均为2 1 6.0.0.0。
40.A 由于相互通信的主机不在同一个子网内,因此不可以直接通过ARP广播得到目的站点的硬件地址。硬件地址只具有本地意义,因此每当路由器将数据报转发到一个具体的网络中时,都需要重新封装源硬件地址和目的硬件地址。
41.C 由题可知,分组携带的数据长度为980B,文件长度为980000B,需拆分为1000 个分组,加上头部后,每个分组大小为1 000B,总共需要传送的数据量大小为1 MB。由于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相同,因此文件传输经过最短路径时所需时间最少,最短路径经过
两个分组交换机。
当t=1M×8/100Mbit/s=80ms时,H1发送完最后一个bit。由于传输延时,当H1发完所有数据后,还有两个分组未到达目的地,其中最后一个分组,需经过两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在两次转发完成后,所有分组均到达目的主机。每次转发的时间为t0=1K×8/1 00Mbit/s=0.08ms.
所以,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等待延时的情况下,当t=80ms+2t0=80.1 6ms时,H2接收完文件,即所需的时间至少为80.1 6ms。 二、综合应用题 1.解析:
要求出分组所携带数据的长度,就需要分别知道首部的长度和分组的总长度。解题的关键在与弄清首部长度的字段和总长度字段的单位。由于首部长度字段的单位是4B,101的十进制为5,所以首部长度=5×4=20B。而总长度字段的单位是字节,1 01 000的十进制为40,所以总长度为40B,故分组携带的数据长度为40-20=20B。 2.解答:
数据报长度为4000B,则有效载荷为4000-20=3 980B。网络能传送的最大有效载荷为1 500-20=1 480B,故应分为3个短些的片,各片的数据字段长度分别为1 480、1 480和1 020B。片段偏移字段的单位为8B,1480/8=1 85,(1 480×2)/8=3 70,故片段偏移字段的值分别为O、1 85、370。MF=1时,代表后面还有分片;MF=0时,代表后面没有分片了,故MF字段的值分别为1、1和O。(注意:。MF=0不能确定是否是独立的数据报,还是分片而得来的,当MF=0,且片段偏移字段>O,才能确定是分片的最后一个分片。) 3.解答:
在IP层下面的每一种数据链路层都有自己的帧格式,其中包括帧格式中的数据字段的最大长度,这称为最大传输单位MTU。1 500-20=1480,2000—1480=520,520+20=540,540<576c所以原IP数据报经过第1个网络后分成了两个IP小报文,第一个报文的数据部分长度是1 480B,第二个报文的数据部分长度是520B。第一个报文经过第2个网络后1 480—556×2=3 68<576,变成数据长度分别为556B、556B、368B的3个IP小报文;因此到达 目的主机时,原2000B的数据被分成数据长度分别为556B、5 56B、368B、520B四个小报文。
4.解析:
分片的片偏移值表示其数据部分在原始分组的数据部分中的相对位置,其单位为8B。首部长度字段以4B为单位,总长度字段以字节为单位。题目中,分组的片偏移值为100,那么其数据部分第一个字节的编号是800。因为分组的数据部分总长度100B,首部长度为4×5=20B,所以数据部分长度为80B。那么该分组的数据部分的最后一个字节的编号是879。(注意是从O开始编号的)
5.解析:
通过将目的地址和子网掩码换算成二进制,并进行逐位“与”就可得到子网地址。但是通常在目的地址中,子网掩码为25 5所对应部分在子网地址中不变,子网掩码为0的所对应的部分在子网地址中为0,其他部分按二进制逐位“与”求得。本题中,子网掩码的前两个部分为25 5.255,那么子网地址前两个部分为20 1.23 0;子网掩码最后一个部分为0,那么子网地址的最后一个部分为0;子网地址第3个部分为240,那么进行换算24010=1 1 1 1 00002,3410=00 1 000 l 02,逐位相“与”得001 000002=32lo。故子网地址为20 1.23 O.32.0。 6.解答:
由于一个CIDR地址块中可以包含很多地址,所以路由表中就利用CIDR地址块来查找 目的网络,这种地址的聚合常称为路由聚合。
本题已知有2 1 2.56.1 32.0/24、2 1 2.56.1 3 3.0/24、2 1 2.56.1 34.0/24、2 1 2.56.1 3 5.0/24地址块,2 1 2=(11010 1 00)2,56=(00 11 1 000)2,由于这4个地址块的第1、2个字节相同,考虑它们的第3字节:1 32=(1 0000 1 00)2,1 3 3=(1 0000 1 01)2,1 34=(1 0000 11 0)2,1 3 5=(1 0000 11 1)2,所以共同的前缀有22位,即 1 1 0 1 0 1 0000 1 1 1 000 1 0000 1,聚合的CIDR.地址块是2 1 2.56.1 32.0/22。
7.解答:
1)可以采用划分子网的方法对该公司的网络进行划分。由于该公司包括4个部门,共需 要划分为4个子网。
2)已知网络地址1 92.1 68.1 6 1.0是一个C类地址,所需子网数为4个,每个子网的主机数为20~3 0。由于子网号和主机号不允许是全O或全1,因此,子网号的比特数为3,即最多有23—2=15个可分配的子网,主机号的比特数为5,即每个子网最多有25—2=30个可分配的IP地址。
四个部门子网子网掩码均为255.25 5.25 5.224,各部门网络地址与部门主机IP地址范围可分配如下:
部门 部门网络地址 主机IP地址范围
工程技术部 192.168.161.32 192.168.161-33~192.168.161.62
市场部 192.168.161.64 192.168.161.65~192.168.161.95
财务部 192.168.161.96 192.168.161.97\.168.161.126
办公室 192.168.161.128 192.168.161.129\.168.161.158
8.解析:
1)分别用路由表项中的各个掩码与分组的IP地址逐位相“与”。对于分组A,第2、3、4项都能与之匹配,但是根据最长匹配原则,应该根据网络前缀为1 3 1.1 28.55.32/30的表项进行转发,那么下一跳是C。对于分组B,路由表中第2和4项都能与之匹配,同样根据最长匹配原则,应该根据第2个路由表项转发,下一跳路由器为B。
2)要达到题目的要求,只需增加1条针对1 3 1.1 28.5 5.3 3的特定主机路由即可。增加的表项为:网络前缀1 3 1.1 28.5 5.3 3/32;下一跳A。
3)增加1条默认路由:网络前缀0.0.0.0/0;下一跳E。 .
4)要划分成4个规模尽可能大的子网,则需要从主机位中划出2位作为子网位(22=4, CIDR)广泛使用之后允许子网位可以全0和全1)。那么子网掩码应该是255.25 5.25 5.1 92。
子网1:1 3 1.1 28.56.O/26,范围:1 3 1.1 28.56.1~1 3 1.1 28.56.62。 子网2:1 3 1.1 28.56.64/26,范围:1 3 1.1 28.56.65~1 3 1.1 28.56.1 26 子网3:1 3 1.1 28.56.1 28/26,范围:1 3 1.1 28.56.1 29\.1 28.56.1 90 子网4:1 3 1.1 28.56.1 92/26,范围:1 3 1.1 28.56.1 93~1 3 1.1 28.56.254 9.解答:
分配网络前缀应先分配地址数较多的前缀。已知该自治系统分配到的IP地址块为 30.1 3 8.1 1 8/23。
LAN3:主机数1 50,由于(27-2)<1 50+1<(28-2),所以主机号为8bit,网络前缀为24。取第24位为0,分配地址块30.1 3 8.11 8.0/24。
LAN2:主机数9 1,由于(26-2)<9 1+1<(27一2),所以主机号为7bit,网络前缀为25。取第24,25位1 0,分配地址块30.1 3 8.1 1 9.0/25。
LAN5:主机数为1 5,由于(24-2)<1 5+1<(25—2),所以主机号为5bit,网络前缀27。取第24,25,26,27位为11 1 0,分配的地址块为30.1 3 8.1 1 9.1 92/27。
LAN 1:共有3个路由器,再加上一个网关地址,至少需要4个IP地址。由于(22-2)<3+1<(23-2)所以主机号为3bit,网络前缀29。取第24,25,26,27,28,29位为11 ll0l, 分配的地址块为30.1 3 8.1 1 9.232/29。
LAN4:主机数为3,由于(22—2)<3+1<(23—2),所以主机号为3bit,网络前缀29。取第24,25,26,27,28,29位为1 11 1l0,分配的地址块为30.1 3 8.1 1 9.240/29。 10.解答:
1)IP地址空间202.11 8.1.0/24共有256个IP地址,除去主机号不符为全。和全1的特殊地址外,还有254个IP地址可分配给计算机。如果划分成两个子网,每个子网各有1 27个IP地址可分配给计算机。因此可以使用子网掩码255.255.255.1 28将IP地址空间202.118.1.0/24
划分为2个子网,分别分配给局域网1和局域网2,每个局域网可分配的IP地址数都是127 个。划分后的第一个子网是202.11 8.1.1 28/25,第二个子网是202.11 8.1.0/25。 2)R1的路由表见表4-10。
3)R2到局域网1和局域网2的路由见表4-1 1。 可将这两条路由聚合见表4-1 2。
目的网络IP地址 子网掩码 下一跳IP地址 接口
202.1 18.1.0/24 255.255.255.O 202.118.2.1 LO
11.解答:
1)A主机网络地址:1 92.1 68.75.1 6;B主机网络地址:1 92.1 68.75.1 44;C主机网络地址:1 92.1 68.75.1 44;D主机网络地址:1 92.1 68.75.1 60;E主机网络地址:1 92.1 68.75.1 60。5台主机A、B、C、D、E分属3个网段,主机B和C在一个网段,主机D和E在一个网段,A主机在一个网段。D主机网络地址:1 92.1 68.75.1 60。
2)其IP地址范围为1 92.1 68.75.1 7,、-~1 92.1 68.75.30,并且不能为1 92.1 68.75.1 8。
3)广播地址是:1 92.1 68.75.1 75。D主机和E主机可以收到。 12.解答:
1)CIDR.中的子网号可以全0或全1,但主机号不能全0或全1。因此,若将IP地址空间202.1 1 8.1.0/24划分为两个子网,且每个局域网需分配的IP地址个数不少于1 20个,子网号至少要占用1位。由26-2<1 20<2 7-2可知,主机号至少要占用7位。由于源IP地址空间的网络前缀为24位,因此主机号位数+子网号位数=8。
综上可得,主机号为7位,子网号为1位。因此,子网的划分结果为:子网1:202.1 1 8.1.0/25,子网2:202.1 1 8.1.1 28/25。 ‘
地址分配方案:子网1分配给局域网1,子网2分配给局域网2,或子网1分配给局域网2,子网2分配给局域网1。
2)由于局域网1和局域网2分别与路由器R1的E 1、E2接口直接相连,因此在R1的路由表中,目的网络为局域网1的转发路径是直接通过接口E 1转发,目的网络为局域网2的转发路径是直接通过接EI E I.转发。由于局域网1、2的网络前缀均为25位,因此它们的子网掩码均为255.255.255.128。
根据题意,R1专门为域名服务器设定了一个特定的路由表项,因此该路由表项中的子网掩码应为255.255.255.255。对应的下一跳转发地址是202.1 1 8.2.2,转发接口是L0。
根据题意,到互联网的路由实质上相当于一个默认路由,默认路由一般写作0/0,即目的地址为0.0.0.0,子网掩码为0.0.0.0。对应的下一跳转发地址是202.1 1 8.2.2,转发接口是LO。
综上可得到路由器R1的路由表为:
(若子网1分配给局域网1,子网2分配给局域网2) (若子网1分配给局域网2,子网2分配给局域网1)
3)局域网1和局域网2的地址可以聚合为202.1 1 8.1.0/24,而对于路由器R2来说,通往局域网1和2的转发路径都是从L0接口转发,因此采用路由聚合技术后,路由器R2到局域网1和局域网2的路由为:
13.解析:
1)首先找到目的.MAC地址00:1 d:72:98:1 d:fc的位置(在图4-24中位置1标出),根据以太网帧的结构,源MAC地址紧跟在目的MAC地址后面,因此源MAC地址为 00:00:5e:00:01:01。又因为MAC地址只具有本地意义,那么这个源MAC地址就是主机A所在网络的网关路由器的端El MAC。
2)要求得IP分组所携带的数据量,需要知道首部长度和总长度。2 1 8.207.6 1..2 1 1表示成十六进制是da.cf.3d.d3,并且作为分组中的目的IP地址。在图中确定目的IP地址的位置(位置2),在根据IP首部的结构,分别从目的IP的位置向前数1 4和1 6个字节,即可找到总长度和首部长度字段的位置。但是首部长度字段所在的字节值为0x45,首部长度字段只有4个位,前4位是版本号。因此首部字段的值为5,单位为4B,所以首部长度20B。总长度字段值为0x0190,十进制为400B。因此分组携带的数据长度为380B。
3)由于整个IP分组的长度是400B,大于输出链路MTU(3 80B)。这个时候需要考虑分 片,但是,是否能够分片还得看IP首部中的标志位。IP首部中的标志字段占3位,从前到后依次为保留位、DF位、MF位。根据IP首部结构找到标志字段所在的直接,其值为0x40, 二进制表示为0 1 000000,那么DF=I,不能对该IP分组进行分片。那么路由器应进行的操作是丢弃该分组,并用ICMP差错报文向源主机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