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下载本文

第五课时:乘加、乘减应用题练习课 教学内容:

巩固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教科书第10页练习二的第2~4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列式解答乘加、乘减应用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1.根据问题选择算式并连线。

妈妈买了29个果冻,第一天吃了7个,第二天吃了15个。 (1)两天吃了多少个果冻? (1)29—7—15 (2)还剩多少个果冻? (2)15—7 (3)第一天比第二天少吃多少个? (3)7+15 2.根据算式补问题。

学校买来38个排球,分给二年级5个班,每班分7个。 7X5=35(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35=3(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练习

1.教科书第10页的第2题。

想一想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要求还剩多少个萝卜,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条件?(一共种了多少个萝卜和送了多少个给兔奶奶)那我们第一步先求什么?(一共种了多少个萝卜?)接着再求什么?(还剩多少个萝卜) 列式:9X5-15

提问:9X5表示什么?再减15又表示什么? 2.教科书第1l页的第3题。

分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然后由小组长汇报本小组讨论的结果。

[主要的要点:爸爸和妈妈是成人要买成人票,每张8元,共花8X2=16(元),小明是儿童,每张票5元,这样三人去动物园要花16+5=21(元)。21元大于20元,所以用20元买票不够。] 3.教科书第11页的第4题。

教师:球队的得分分主场分和客场分两种。本题可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然后再汇报讨论结果。

中国队的主场得分是卡塔尔队主场得分的4倍,卡塔尔主场得分是3分,所以中国队主场得分是3X4=12。中国队的客场得分是7分。中国队的总分是19分。 阿联酋队的主场得分是3分,客场得分是8分。阿联酋队的总分是11分。 乌兹别克斯坦队的主场得分是阿联酋队主场得分的3倍,阿联酋队的主场得分是3分,所以乌兹别克斯坦队的主场得分是3X3=9,客场得分是1分。乌兹别克斯坦队的总分是10分。

卡塔尔队主场得分是3分,是本队客场得分的2倍,客场得分是3X2=6。卡塔尔队的总分是9分。

阿曼队主场得分是5分,客场得分与乌兹别克斯坦队的客场得分相同。阿曼队的总分是6分。

3.妈妈买来26个桔子,吃了几个,剩下的每5个放一盘,放了4盘。问吃了几个桔子?

4.游乐场有7辆小赛车,每车能坐4人,还有21人在排队等候,现在一共有多少人?

5.快餐店运来56个汉堡包,卖出37个,又运进21个,现在快餐店有汉堡包多少个?

6.4个工人叔叔每人要做7个卡通玩具,已经做了19个,还要做多少个? 7.商店里有30个书包,上午卖出13个,下午又卖8个,还剩下多少个?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对本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整理,进一步深化对两步算应用题的理解,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直接写出得数。

35-5X4= 63-(35+14)= 32-5-7= 19+3X9= 45+8-39= 8X9-38= 56+34-39= 2X8+49= 8X6+52= 二、判断题。

1.甲数是35,比乙数多8,乙数是43。 ( ) 2.80减去7的4倍,差是52。 ( )

3.第一个加数是15,第二个加数与它相同,两个加数的和是45( ) 三、填空。

(1)34加19的和是____________,再减去47得____________。 (2)6乘9的积是____________,再减去39得____________。 (3)89减去43的差是____________,再加25得____________。 (4)76减去43的差是____________,再减去19得____________。 四、列式计算。

1.6乘4的积,再加上35得多少? 2.81减32的差,再减23得多少? 3.68减41与19的和,差是多少? 4.78减6与8的积,所得的差是多少? 五、应用题。

1.校园里种了78棵树,其中有25棵松树,27棵柳树,剩下的是树。杨树有多少棵?

2.某市参加全省科技比赛的共80人,其中参加航模组的34人,参加船模组的36人,其余的参加车模组。参加车模组的有多少人?

3.工人叔叔修一条长100米的路,每天修8米,修了3天,还剩多少米没修? 4.有16米布,做床单用去5米,做衣服用的米数和做床单用的同样多,还剩多少米布?

5.一箱苹果,吃了28个,剩下的苹果每天吃5个,可以吃7天。这箱苹果原有多少个?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

教材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景,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

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学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摆一摆等方法,形成表像,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建立等分活动与除法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数学思考的能力。 1.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首先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平均分就是 把总数分成同样多的份数或每份同样多。在总数中分走同样多的几部 份,也就是几个减数相同,这样用除法计算比较简便。

2.在实际操作中理解除法的含义。通过摆学具我们知道:把一个 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 个数也用除法计算。

3。通过看一幅图,列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的练习,沟通 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4.知道了除法的含义,记住了2~6的乘法口诀,那么用2~6的乘法 口诀求商就比较容易了。求商时,根据乘法和除法的关系,先想除数和 几相乘得被除数,再想用哪一句乘法口诀。

5.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除法含义是紧密相联的,除法的含义 有两种,一是把总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二是表示一个数里 有几个另一个数。因此,除法应用题就有两种数量关系。这两种应用 题的相同点都是除法含义,用除法计算,都已知要分的总数。不同点是 其中的一个条件不同,问题不同,列出的算式不同,单位名称也不同。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