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统编版语文5年级下册第2单元名师“地毯式”自主学习过关自查表 下载本文

★答题思路 运用串联六要素法概括主要内容: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只要找出这些要素,再串联起来,就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参考答案 《草船借箭》这篇文章的要素是这样的: 人物:诸葛亮、周瑜等。 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设计让诸葛亮三天内 造好十万枝箭,以此陷害他。 经过:葛亮将计就计,巧妙计划,周密安排, 向曹操“借箭”。 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周瑜自叹不如。 串连要素,概括内容: 周瑜妒忌诸葛亮,设计让诸葛亮三天造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将计就计,巧妙计划,周密安排,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心服口服,自叹不如诸葛亮。 2.通过描写人物言行的关键语句,体会人物特点。 ★答题思路 自主设疑并回答问题,进而走进人物内心,体会人物特点。 参考答案 十万支是个多么庞大的数字,要在几天之内造出这么多的箭,根本就是天方夜谭。既然根本不可能做到,为什么周瑜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通过第1自然段的“心怀妒忌”和第3自然段中周瑜对鲁肃说的话,可以看出周瑜表面上是和诸葛亮共商军事,实际上却是设下陷阱意图害人。由此推想出:当周瑜看到诸葛亮立下军令状时,以为自己得逞了,所以显得很高兴。 这么难的任务,为什么诸葛亮直接答应了下来?结合课文内容,发现诸葛亮草船借箭是胸有成竹的,说明他在立军令状前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葛亮是洞悉了周瑜的心思,所以将计就计,不仅不戳穿周瑜的阴谋,还顺着他的意思立下军令状,过人的智慧可见一斑。 文中其他语句体现出人物的特点 诸葛亮:有胆有识、知人善用、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才智超群。 周 瑜:嫉贤妒能,心胸狭窄。 鲁 肃:忠厚守信,顾全大局。 曹 操:生性多疑,谨慎小心。 3.读课文前你对课文中的人物有什么了解?读课文后你对哪些人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还想了解《三国演义》中的哪些故事? 参考答案 我以前只知道诸葛亮很有智谋,学习本课后知道了,诸葛亮能够草船借箭成功,还因为他洞察人心,并且知识渊博,通晓天文地理。 我还想了解《三国演义》中“千里走单骑”的故事,因为有一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千里走单骑》,由日本著名影星高仓健饰演片中的爸爸。电影讲述了一个父亲为了在儿子生命最后时刻表达自己的爱意和忏悔,走上一段自我心灵的救赎之旅。我想结合《三国演义》中“千里走单骑”的故事情节,思考为什么电影用这个名字。 4.读“阅读链接”,找出课文中对应的段落。 ★答题思路 阅读原著片段时,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大胆猜读,大致理解后尝试找到课文对应的段落。 七、拓展阅读 根据下列描写,写出相对应人物。 6《景阳冈》 一、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二、走近作者 三、重点生字 字音:肋(lèi)下 晌(shǎnɡ)午 挑(tiǎo)着 没(mò)地(dì) 字形:“榜”字左右结构,注意右边“旁”的写法。 “悉”字上下结构,注意上面不要写成“采”。 “截”字笔画多,注意笔顺和左下角“隹”写法。 多音字:绰(chāo)起 —— 绰(chuò)约 呵(ā)呀 —— 呵(hē)斥 血泊(pō) —— 停泊(bó) 四、重点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