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对策 下载本文

已经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窖1573酿酒制造技术,它总是与酒糟、高粱等酿酒原料、酿酒的器具等有形的器具粘合在一起,但其操作中工人的技术、技能是非物质的无形的。这两者相结合构成了国窖1573酿酒的基本生活场内涵,但并不是一个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活场空间。国窖1573酒窖还包括其生产场空间,生产场空间指的是多年来酒糟的发酵与空气中的微生物所形成的特定的生物场。这就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活场,其中还包括人的体能活动和当地特有的水源。

“生活场”是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态:有形和无形的结合。但这种结合并不是说只有这两种形态的结合,而是整个人在活动中间构成的“生活场”。我们有时候会忽略这个“生活场”,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会出现问题。国窖1573的酿酒技术曾经被日本的商业间谍偷去,但还是无法制作,这中间有缺少特有的水源和当地特有的高粱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它缺少特有的“生活场”。

特有的生活场是指多年来生长于当地的人们在生活劳作中,形成的独特的人物交流的场景。一旦脱离这个生活场景,做出来的1573的酒就会大打折扣。假如在上海黄浦江畔建造国窖1573的酒厂,按照同样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还是无法生产国窖1573的酒,至少不会有原来的口味,因为不存在这样独特的生活空间和生活场景。

我国特有的一些酿造的技艺,例如镇江的醋、绍兴的黄酒,都是经过多年酿造生活空间的营造和氛围的融合,形成了许多非物质所能勘定的独特的韵味,为独特的酒、醋的制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要从“生活场”出发,还要保护这种“生活场”。现在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旅游过度开发和商业极度炒作,破坏了原生态生活场景,使得其成分受到严重的损害。例如摩梭人的“阿柱”婚姻,它本身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的形态,但是由于商业炒作和旅游开发,其原生态面貌受到很大变化。一些原生态民歌,例如牧羊歌,当在山区、黄土高坡吟唱的时候,面对羊群和黄土高原,其激昂的声调与在舞台上激昂的声调是无法保持一致的。为了保持这样的民歌,不能把其放置于舞台、音乐学院作为对其的保护方法,还

是应该在原地进行传递和传承,否则就会损害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方面保护,一方面由于开发过度,“申遗”变成了“损遗”,使得遗产受到了破坏,像这种情况,我们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 注意防止单纯文化碎片式的保护

所谓文化碎片,是指原本一个整体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成了支离破碎的状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就是文化的非单一性,其品种或类型不是单一的,而是混同一体。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应是文化碎片式的保护。缺乏文化整体性的理念,人为地将其撕裂,单独将其中一部分作为一种类型的文化遗产保护,虽然在形式上实现了保护,但实际上却破坏了文化固有的整体风貌和遗产的价值,从而成为了文化碎片。如果我们进行一种碎片式的保护,就如同珍稀动物进入动物园,却造成了保护式的死亡状态是一样的。

近两年,对于剪纸和年画的保护,有些文化遗产的工作者,深入农村、乡间,收购剪纸、年画,甚至把这些木板年画的板子收购起来进行保护,作为具体的进行这项工作的人,是一片好心,他眼看着这些遗产在现代化进程中受到破坏,所以要进行积极的抢救,想以此把其保存下去,但其实际的结果却是当木板年画雕版进入博物馆后,当地农村就无法延续年画。年画是在过年这种特定场合下使用的,当年画的雕版进入城市,与农村的生活场景脱离,那年画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无法延续。保护不是保存,不是藏于高阁在里面观赏,而应在原有基础上维系其生计,并有所发展。当把年画、剪纸藏起来,与原有的生活场景隔离了,保护的就只成了单一的年画、剪纸的本身,相关的技艺却无法保持,而脱离了生活场的剪纸、年画就会失去生命力,保护的遗产与其美好想法就会背道而驰。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着一个似是而非的保护方法,现在在进行年画、剪纸保护的都是国内的一些专家,但是如何进行年画、剪纸保护是一个新鲜事物,大家都缺少经验,但是从实践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碎片式的保护,破坏了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年画、剪纸一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和农民的生活场景、方式、节奏联系在一起的,一旦脱离,就如同野生动物进入动物园一

样,再也无法与原生态时相比。因此,对原生态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应回到原生态场景中,才能真正实现保护。这个问题在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应该引起各方的注意,包括从事保护的专家,也应当冷静地思考。

3、关注生产技艺秘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大类型:表演艺术和技艺艺术,从中国的实际来看,更应该关注与国计民生相关、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的生产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扎扎实实地作好对其的普查、梳理和保护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活场观念告诉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们生活关系密切,我们日常衣、食、住、行的生活技艺,看似普通的生活方式和技术关系到族群、民族和国家人民的健康和发展,应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

在我国的文人中,往往关注表演类技艺,因为我国古训所谓“雕虫小技,丈夫不为”,却忽视了生活技艺。然而恰恰是此类生活技艺,却支撑着其生命成长的保障系统。

我国经过上万年农耕的生产发展,积累了许多相关的生产技艺,而如今许多精湛的技艺已不可复制,已经丢失了。例如特殊陶器、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已经无法达到古时的制作技艺。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技术和艺术,有些我们只能从古代的成物、资料中去发现。例如马王堆遗迹中发现一件丝绸外衣,但是我们无法利用现在技术仿制,有些科学家研究认为是现代的蚕不如过去,吐的丝太粗,但是主要是没有了这类细丝和制作技艺,我们就无法制作。最近,在“遗产日”的时候,金沙遗址中的黄金面具展现在世人面前,但是现代人制作也很困难,当代一些名嘴如易中天、于丹认为是现代人浮躁、不能安心的原因才无法制作,但是这并不准确,现代人无法制作的真正原因是原有的精湛工艺失传,没有继承和发展,并不是现代人浮躁的问题。例如5000年前精美的良渚玉器,其中玉琮中圆柱形的孔是如何打通的?当时并没有机器切割,有考古学家猜测是使用鲨鱼尖牙打磨而成,也有人认为是使用细竹子打磨而成,但是最终也无正确结论。精湛技艺的流失导致在工艺上已

无法用传统工艺进行复制。

原本农业生产中许多技艺,现今已经失传。当初上海的先人元末明初的陶宗仪写的《辍耕录》,和之后明朝的徐光启撰写的《农政全书》,这些农业方面的耕植经验,曾经为中国乃至东南亚地区整个农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虽然现今我国有棉纺业制造基地,但现在究竟保持了多少以前的精湛技艺,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们不应迷恋于一般的文化艺术的样式,更应该关注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有联系的技艺。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恢复其生存的“生活流”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世态” 的生活样式,就要从现实社会生活状态出发,恢复和保持其赖于生存的基础——生活流。就是说,要放到生活时间中去流淌、展现,而不是脱离这种生活。

例如,上海的顾绣、三林刺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亲缘关系,但他们真正发展是放到生活的长河中间才得到体现的。顾绣是由原来官宦人家的刺绣逐步流入民间发展而成的,而三林刺绣更是回归到民众的生活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得到真正的保护,就要回到民众生活的长河中,能够流淌下来,就能得到延续,否则就会被淘汰。

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归根到底要坚持生活的原则,坚持“生活相”的立场,坚持“生活场”的观念,把他们放到生活的流中去进行检验、进行保护,进行发展。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

大纲

一、 组织的落实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