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查漏补缺题定稿 下载本文

理由:除了在家做饭,还可以外出就餐或叫外卖。(2分) 5.示例:学校收发室主要负责学校文件、师生信件的收发。 同学们的网购物品邮寄到学校,严重影响了收发室的正常运作。从5月1起,收发室将不再负责接牧和保管学生网购邮寄的物品。请同学们自行妥善处理。(语言得体2分,表达目的得1分,写出对象得1分,语体要求1分)

6.参考答案:①“你校”改为“贵校”,②“显著”改为“优秀”,③“荣任”改为“担任”,④“大作”改为“作品”,⑤“垂爱”改为“垂青”。

评分细则:5分。每处指出来并修改正确计1分;若指出来没修改正确,该处不得分。答案只要指出来并修改正确,即可。 此题考查语言是否得体。做题时要关注用语是否符合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身份,是否符合情景需要,谦敬辞使用是否恰当等方面。为表示对该大学的尊重,“你校”应改为“贵校”,“成绩显著”不搭配,应改为“成绩优秀”,“大作”往往表示别人的作品,这里是说自己推荐的学生的文章。用“作品”即可,“垂爱”指上对下赏识爱护,与语境不符。 7.①但两者 ②虽然网约车 ③仍然有必要 ④还并非 ⑤而且满足了(每个1分) 8.【答案参考】从警察的角度立意:①要为孩子健康成长,撑起一片道德的天空。 ②要保护宝贵纯洁的童心,为善心撑起一把遮雨伞。 从喷口水者角度立意:①不要让善举淹没在口水中/不要让流言蜚语淹没高尚之举②愤世嫉俗者,可以休矣。③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其他寓意合乎情理即可 9.例一:如果作品知音越少水品越高,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例二:如果作文有可传的秘诀能够代代相传,那么作家这一行当就可以子子孙孙无穷匮了。 (一句2分,两句5分,符合归谬逻辑,语言简明,无语病,结构大体一致即可得分。) 10. ②如果说喝中国人的奶就有中国血统,那么喝牛奶就一定有牛的血统。③如果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那么越是无人掌握的就越是真理。

(答对一处得2分,答对两处得5分)

11.(3分)示例:尊重彼此隐私,让每个人有“留白”空间

12.(5分)整合资源 信息连接 有偿使用 互联网 多个领域(1个1分) 13. ①家翁:称自己的父亲。应改为“恩师”。

②如丧考妣:指好像死了父母那样,现在多为贬义。

④ 纳:同“笑纳”,不合语境。(指出一处给1分,两处3分,三处5分。) 14.参考示例:

① 这么久才回复,不仅应该说明理由,更应该表示歉疚,可在“刚看到”前加“抱歉!”。 ② 材料提到“行通济”是十五十六两天,可将“当天”改为“期间”。

③ “走过通济桥”,“一年就会平平安安”是人们的期望祈福,两者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联。可将 “一年就会平平安安”改为“祈求一年里平平安安”。

④“一路顺风”多用于祝福出外人,此处应是欢迎广州同学来佛山玩或祝同学玩得愉快,可改为“祝你愉快”。

⑤“整个路线大概要走七八公里”删去“大概”,推测后面再用概数词,赘余。

⑥“你要穿上一双便于步行的鞋”,将“要”改为“可以”“最好”,“要”语气太硬,不合同学身份。

⑦“会有活动志愿者为你引导方向”,将“引导”改为“指引”,动宾不搭配。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得体、准确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 级。

每处2分,修改1分,理由1分,任选三处即可。学生回答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作文部分

2018年全国高考作文1卷命题分析及判断:

细细研究近6年的全国高考1卷作文题,虽然命题形式各异,要求也不尽相同,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是6年的命题都赋予了具体的、切实的情景——无论是“帮妈妈干农活”,还是“新老切割师”,无论是“山羊过独木桥”还是“小陈父亲开车违章”,无论是“高低分漫画”还是“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的关键词”……这些材料,都不空洞、玄虚,都是具体的、可感的、指向性明确的,考生拿到材料,容易理解、坐实原材料;二是这6年的高考作文题虽然“要求”大同小异,但比较集中的还是“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与含义”,要在具体的情景中“归纳、综合、提取”重要信息,从而发表自己的看法,体现原材料对于整篇作文的“源头性、根本性”的作用;三是这6年的高考作文,2012年强调“个人的发展要善于抛弃多余的顾虑”,2013年强调“个人成功更要有勇气”,2014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规则问题”,2015年强调“人与亲情、社会约束问题”,2016年强调的是“家庭教育的问题”,2017年强调的是“人与国家的问题”,每年都在强调人与社会生活的不同侧面,命题倾向是“由个人到人与人再到人与社会”的流变,全国卷命题逐渐摆脱“小家子气”;四是这6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由“生活场面”、“工作场面”、“竞赛场面”、“冲突场面”、“漫画(艺术)场面”、“国家场面”的流变,而且每年均有不同,但是无论哪种场面,“命题格局、思路”均在表达中学生的价值取向与社会的时代诉求。

综合上述对6年高考作文题的清理,我们可以这样归纳全国1卷作文的命题特点:会在具体的、切实的、能够坐实理解的小情景的基础上,巧妙地(可能是场面、故事、寓言等形式)来传递中学生的价值观与社会的时代诉求,考生应立足于源头性的“情景”,从中“归纳、综合、提取”重要信息,从而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应特别注意是否有“任务的驱动”,充分满足在“作文对象、作文文体、作文思路”等方面的“硬性要求”,从而写出高质量的“遵命作文”来。

对于2018年的高考作文题,可能会在原材料中回避现实中的热点与社会的关注点,因为2017年已经从中国发展的“关键词”出发向外国友人介绍来命题,已经是非常宏大、也是中国巨大成就的呈现,那么2018年还会从宏观层面来谈中国或者教育的热点吗?根据每年高考命题的规律,应该说这种可能性不大,可能会在情景的设置上更加回避这些内容,但是又会间接地体现时代的价值取向,因为任何高考作文题,都有映射现实的功能,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就是这个道理。

练习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古人煮腊八粥,每煮必定大锅出炉,因此用料丰富是腊八粥的最大特色,主要用梗米、糯米、玉米、高粱,混合各种豆类(芸豆、黄豆、绿豆、红豆、扁豆…),以及各式干果( 大枣、栗子、杏仁、花生、核桃、百合 、桂圆、葡萄干…),这里面的一些用料,其质地、属性、味道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差别,可正是这些不同特点的用料,共烩一炉,加糖熬煮,最终能产生一碗特别美味的八宝粥。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与看法呢?请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作文立意提示】

本题意在考查“时代的融合发展”。可立意为:(1)调羹之美,在于合异;(2)治大国若烹小鲜(熬八宝粥);(3)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4)求同存异 成就美味(共诠美好); (5)容得下差异 赢得了未来; (6)吸收多样 吐纳辉煌; (7)和而不同,方为大同; (8)各具特色 相得益彰; (9)道不同 亦能为谋; (10)兼容并包 和谐共美; (11)差异碰撞 人间绝唱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场巨大的泥石流眼看就要掩埋森林。放哨的雄鹰第一时间告诉了全体森林居民,会游泳的河马在河面并排成了一座河马浮桥,会攀援的猿猴猩猩在前面带路,威严感十足的老虎、狮子自然成了临时的治安巡逻员,速度快的羚羊斑马还捎上了迟缓的蚂蚁及其他昆虫……森林临时形成的命运共同体,让全体森林居民完胜劫难,创造了不可能的神话。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思考呢?请你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作文立意提示】

本题意在考查“人类命运共同体”。可这样立意:虽然肤色、文化、发展程度、能力等方面都有差异,但是如果求同存异,为了一个目标,即谋求自身或全体成员共同发展的目标,调动一切可能的积极性与自身的优势,那么,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或者挑战,都会创造奇迹。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某日,集团公司到人才中心招聘销售部门管理人员。几十位应聘者在面试室前排起了长队,女硕士排在比较靠前的位置。女硕士的前面,几次出现了“插队者”;但她没有抗议,而是微笑着让“插队者”先面试。面试结果优秀的是女硕士和一名“插队者”(后来了解到:他因赶着去处理比较要紧的事而插队)。集团公司应该录用谁?对此,公司多位领导看法不一。

假如你是集团公司的主要领导,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立意提示】

本题意在考查“立德树人”。可这样立意:“插队者”是不文明的,秩序的破坏者。做人,“德性”应在首位,不可因为个人的私事影响他人的利益,再说应聘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不可以其他要处理的事情来作为“插队”的借口。

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华夏中学的小军准备在假期多读一些书,但不知道读什么样的书,同学们建议他读网上流行的玄幻小说,妈妈建议他多读一些国外的写实读物,借此多学一些外语。最后小军咨询图书馆的刘博士,刘博士建议小军读一读革命先辈的名篇诗作,可以读一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诗文专集或一部反映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伟大历程的长篇文学作品等等,借此增强自己的革命情怀。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与看法呢?请你写一篇文章,帮助小军关于读什么书做一个选择。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作文立意提示】

本题意在考查“新课标: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最佳立意:我认为小军应该读点反映革命传统的作品。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也应深入体会革命志士以及大众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百折不饶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人格,建立崇高的革命情怀,心怀革命的忧患意识。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结束了,班上的小美、小华、小星三位代表谈其收获。

小美说:“我喜欢这样的活动,穿汉服、舞水袖、唱京剧,还有各色表演、作秀…南腔北调,给我的生活来了一点调剂,太好玩了!”

小华说:“为了在这次活动中多获奖,之前我突击背诵了一些诗词文章,果然在‘诗词大会’中表现突出,圈粉无数,太刺激了!”

最后小星说:“通过这次活动,我觉得求学应有士子之风,为人应有君子之风……对于传统文化,理解与继承更重要。”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思考呢?请你写一篇文章,表明你对“传统文化”的立场或看法。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作文立意提示】

本题意在考查“新课标: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可这样立意:对于“传统文化”,不应仅仅停留在“好玩、刺激”的表面上,而应该建立在“理解与继承上”,要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与言行,为小星点赞!

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衣食住行、待人接物都具有很强的“中国”印记,身边也不乏很有“中国”特性的人,而且也有很多富有“中国”特性的故事。这些人、事所体现的“中国”属性,往往是令人感佩、骄傲与自豪的,甚至可以激发我们对国家高度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请以“我身边的中国故事”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见闻、看法与思考。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作文立意提示】

本题意在考查“讲好中国故事”。可这样立意:要“讲好中国故事”,就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人、事及其表现出来的“中国属性”。“中国属性”主要是指人、事彰显出来的中国文化特质,比如“古道热肠、忠孝两全、尊老爱幼、铁肩道义、仁德慈爱”等等,只要自圆其说即可。

7.(2018年广东省省二模)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作文。

要求:结合图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作文立意提示】

本题重在关注“记叙类(或者说“文学类”)”文章的写作。2018年高考大纲要求“能

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的作文”,2017年全国卷3即有以“我的高考”为副标题的命题先例。本题两幅漫画,重在表达“孩子”与“妈妈”随着时间的推移,“搀扶的换位”、“角色的换位”、“表情的换位”,体现的是“时间在变,责任在变,唯有亲情不变”的永恒主题,可以立意为“左手年华,右手亲情”,可写成记叙文或者抒情散文。

8.(2018湛江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近日,几位作家在一起聊《红楼梦》:如果可以成为《红楼梦》里的一个人物,住进三百前的大观园,你会选择谁?

A.作家说愿意做宝玉,因为宝玉有一种大爱,他通过各种方式让大孩子感受到平等和温暖。

B.作家说愿意做史湘云,虽寄人篱下,却不哀怨不悲泣,能够“大说大笑”。

C.作家说会去做茗烟,虽是个配角,却可以旁观大观园各色人等的生活,还可以很轻松就到园外面,他的生活好像是自由自在的…

假如给你一个机会,成为某部文学名著里的一个人物,你会选择哪部名著里的谁?为什么?学校为此举办“名著人物大家谈”演讲比赛,请你为参赛写篇演讲稿。要求选好角度,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作文立意提示】

本题重在关注“实用类文体的写作”。演讲稿是未来社会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文体,也是对2018考纲的回应。这道题,涉及了“文化经典作品”的阅读,更有明确的任务驱动。可以选在四大名著里的鲜明人物,也可以选在外国名著里的偶像,人物的选择具有很强的自由性,重点是在谈“为什么”,因此对考生课外阅读的广度、深度,具有很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