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湖北省黄冈市语文八年级(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 下载本文

2019-2020学年八上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选择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的一句话( )。 A.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B.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一样。

C.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D.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结庐在人境(简陋的房屋) .问君何能尔(如此,这样) .B.烽火连三月(借指战争) ..浑欲不胜簪(简直) .C.角声满天秋色里(军中号角) .提携玉龙为君死(宝剑) ..D.自将磨洗认前朝(将来) .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盲肠 卑微 柔和 情郁于中 B.牛犊 肆意 茸毛 坦荡如砥 C.繁殖 嘲讽 炫耀 深不可测 D.跌进 移栽 缺憾 彻夜常谈

4.下列句子标点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B.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 C.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 D.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7年8月强台风“天鸽”在珠海登陆,造成了一定数量的通讯中断、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给群众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B.冯小刚在电影行业颇有影响,从几年前的《非诚勿扰》到而今的《一九四二》,票房令业内人士羡幕,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C.由于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在央视的推出,使制作兼主持的董聊更加受到观众们的喜爱。 D.新一季的<爸爸去哪儿)中,小小春能不能顺利完成任务,取决于他是否能够战胜心中的恐惧。 二、名句默写

6.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2)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

(4)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揭示“国恒亡”的原因的句子是: , 。

(5)江山代有才人出, 。 三、字词书写

7.下列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1)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仆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______)

(2)母亲那种勤劳检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______)

(3)那时乡间毫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______)

(4)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尉勉。(______) 四、诗歌鉴赏

8.阅读《使至塞上》,完成问题。

1)下列对《使至塞上》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孤烟”二字正能状其形韵,“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静,直入人心。

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黄河。

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疆的萧关见到了候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 2)结合诗中景物体会“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两句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与阳休之书(选段)

在本县之西界,有雕山也。其处闲远,水石清丽,高岩四匝(圈、周),良田数顷,家先有野舍(别墅)于斯(这里),而遭乱(战乱)荒废,今复(又)经始(开始重建)。即石成基,凭(依靠)林起栋。萝生映宇(屋檐),泉流绕阶。月松风草,缘庭绮合。日华云实,傍沼星罗。檐下流烟共宵气而舒卷园中桃李杂松柏而葱茜。时一褰(qiān 掀起)裳涉涧,负杖登峰,心悠悠以孤上,身飘飘而将逝,杳然不复自知在天地之间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词。

(1) 任意东西: (2) 争高直指: (3) 横柯上蔽: (4) 缘庭绮合: 2)选出下列句子中的“而”的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 )

A.先天下之忧而忧 B.身飘飘而将逝 C.久而乃和 D.杂然而前陈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 萝生映宇,泉流绕阶。

4)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划三处)

檐 下 流 烟 共 宵 气 而 舒 卷 园 中 桃 李 杂 松 柏 而 葱 茜。 5)【甲】文是从视觉和 角度进行景物描写,体现从富阳至桐庐沿途

“ ”(用原文回答)的特点。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作者的别墅毁于战乱后仍在原地重建的原因。

10.阅读《三峡》,(回答1—3题,共14分)

①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4分) ⑴水襄陵 .⑵素湍绿潭 .⑶绝巘 .⑷林寒涧肃 .2).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⑵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高地厚华夏情。

4).下面是《小石潭记》中的一段文字,和以上选段中第二自然段相比,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4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译文】石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似的。阳光向下一直照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呆呆的一动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览的人逗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我的母亲

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拣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 ,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煽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使我终生难 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的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的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 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的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的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的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己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了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 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出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本文节选自2012年12月8日莫言在瑞士学院的演讲) 1)简要概述选文记叙的事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阻拦“我”报复那个曾经伤害过她的人。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担心母亲会寻短见。

2)从文章内容看,“我”从母亲那里学到了什么?

3)联系上下文,说说划线的句子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

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描写了“我”的流泪,请分析其原因及表达的感情。

5)本文以“我最……”的句式回忆了有关母亲的往事 。读完此文,你一定产生了共鸣,那么请用这种句式写一个类似的片段,来表现母爱或父爱。(不多于80字) 12.课内现代文阅读。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选文主要记述了一件什么事?

2)选文中“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两处“他们”分别指哪些人? 3)“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

4)“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阅读选文,请你试对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加以概述与评论。 ①原因:_____。 ②评价:_____。 七、语言表达

13.请仿照下面的句子,写一组赞美父爱的话。

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父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