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两篇(附导学案) 下载本文

(l)海陆循环画成单向。是因为海洋到陆地的水汽输送量要比陆地到海洋的大得多。

(2)三种循环类型中,海陆间循环最为重要,因为正是它形成了陆地上淡水资源得以更新。

(3)水循环促进了水资源的更新、全球范 围内的物质迁移和 能量交换,意义极大。

过渡提问:关于水循环对于整个地球的自然环境的意义还有哪些呢?请大家阅读教材第60页教材 内容进行总结。

【板书】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学生回答

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即从总体来看,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2、对地 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通过陆地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4、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教师总结板书】

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通过陆地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4)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总结全节

课后作业:根据以上的学习完成教材第60页的活动题。 【板书设计】 第三章 地球 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水圈 1、定义

2、陆地水的相互关系:

二、水循环 1.类型 1)海陆间循环 2)海上内循环 3)内陆循环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

2)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通过陆地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 和无机盐类。 4)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水圈的特点及水体组成。

2.掌握水循环的过程、环节、意义及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3.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课前准备】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从形态上看

(1)水在地理环境中以①______、②______和③______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

(2)气态水:数量④______,分布⑤______;液态水:数量⑥______,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⑦______、⑧______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2.从空间分布上看

(1)海洋水:占全球水储量的⑨______%,是地球水的主体。 (2)大气水:数量虽少,但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3)陆地水:包括⑩________、?________、沼泽水、土壤水、?________、?________、生物水等,数量虽不多,但在自然环境中作用巨大。

3.陆地水体相互联系: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概念:指自然界的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

(1)海陆间循环:发生在?____________之间,使陆地水得到?______、?______,水资源得以再生。

(2)陆地内循环: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之间,对陆地水资源补充量很少。 (3)海上内循环: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之间,对陆地水资源没有补充作用。

3.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蒸腾)、________、降水、________、________、地下径流。

4.水循环的意义

(1)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________。 (2)是地球上最活跃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过程之一。 (3)是海陆间联系的纽带: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着________。

【课堂活动】

探究点一 相互联系的水体

探究材料 人们常说“井水不犯河水”,互不往来。而自然界的各种水体却是“礼尚往来”。

教材P54图3.2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1.由材料二分析:陆地水由哪几种水体组成?有什么作用?

2.陆地各种水体之间是怎样联系的?

3.河流有哪些补给类型?

【考例探究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分别表示丰水期、枯水期中的哪一时期的补给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若图A中的水体为河流,则我国常年具有这种补给关系的是________河的________游河段。

探究点二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探究材料 某同学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 如右图,在一个平底盆中加适量的水。把一个装满沙子的小瓶放入盆中。

步骤二 用透明的塑料纸盖住盆,用橡皮筋扎住盆口,并把一块小石头放在塑料纸上,压住塑料纸;小石头要放在装沙小瓶正上方。

步骤三 将盆放在阳光下,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观察。

现象:首先是塑料纸上有水珠凝结,然后水珠沿着小石块下压的方向聚集,水珠滴进装沙的小瓶,最后小瓶里的沙由干变湿。

结论:这个实验模拟了水循环的过程与基本原理。

1.什么是水循环?水循环分为哪几种类型?它们之间是如何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