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加强食品监管,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幸福指数能否得到提高。 B.为了杜绝酒驾行为不再发生,交警部门加强了巡查的力度。
C.H7N9禽流感已导致禽类产业重大损失,为此,国务院紧急下拨扶持专款,以解决禽类养殖户经费短缺。 D.法国PPR集团董事长亨利·皮诺先生,4月26日上午在北京代表皮诺家族宣布,将向中国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
2.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忍受,艰苦支持) .
B.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伴随,陪同) ..
C.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而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 ....
D.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比喻不愉快不顺利..的事情)
3.下列对文中“长妈妈讲述美女蛇的故事”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为了表现长妈妈的迷信思想,说明农村当时还很落后。 B.寄托着善良制服邪恶的愿望,那是作者生活历练后的结果。 C.为了表现百草园里藏有赤练蛇的事实,这具有暗示性意义。 D.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4.结合句意解释画线词有误的一项是( )
A.小贩们不敢吆喝 , 柏油路晒化了。吆喝: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B.那些拉着买卖的,即使是最漂亮的小伙子,也居然甘于丢脸,不敢再跑,只低着头慢慢地走。漂亮的意思什么漂亮:相貌英俊。
C.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好歹拉到了地方,他的裤褂全裹在了身上。好歹:将就、凑合。
D.坐了好久,他心里腻烦了。腻烦:感觉厌烦。 5.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决别 寒战 花团锦簇 苦心孤诣 B.烂漫 名记 鸦雀无声 独具慧眼 C.霎时 截然 油然而生 花枝招展 D.威慑 憔悴 迷迷糊糊 喜出忘外 二、名句名篇默写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6分) ①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为政》) ②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告子下》) ③ ,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④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⑤沉舟侧畔千帆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⑥足蒸暑土气, 。 (白居易《观刈麦》) ⑦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 ⑧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2)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分)
, 。 , 。 三、诗歌鉴赏
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旅 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注)悄然:这里是忧郁的意思。断雁:失群之雁。侵晓:破晓。 1)下面对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二句写忧郁之离愁,凝固不动。 B.第五句突出归家之梦时间的短暂。 C.第六句突出家书到达时间的久远。
D.最后两句写作者在烟月朦胧的沧江上看旅馆门外拴着的渔船,表现诗人对渔夫命运的关切。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一首抒发羁旅之愁的诗。
B.“寒灯思旧事”一句中的“寒”字是为了表现诗人居旅馆时天气寒冷。
C.“断雁警愁眠”中的“断”写出了失群大雁的孤寂,同时又是诗人内心孤独寂寞的体现。 D.“凝情自悄然”中的“凝”写愁绪之沉重。 四、综合性学习
8.班级开展语文学习讨论活动,老师布置了题目: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你会作出什么样的评价?请你简要回答。 五、文言文阅读 9.文言文阅读 张之万之马
张尚书之万,畜一红马,甚神骏,尝日行千里,不喘不吁。有军人见而爱之,遣人来买,公不许。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未几,马送回,之万怪之,询其故,曰:“方乘遂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此乃劣马,故退之。”之万求之不得,遂退金收马。比公乘之,驯良如故,盖此马愿从主也。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尝日行千里/方欲行 ..B.连易数人/易如反掌 ..C.张之万之马/又数刀毙之 ..D.比公乘之/比翼双飞 ..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方乘遂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 3)结合原文,说说这是一匹怎样的马。 10.类文阅读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恐已暮矣(____) 安敢戏其君乎(____)臣闻之(___)善哉(____) ....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臣闻之 B.如日出之光 C.默而识之 D.学而时习之 3)翻译文中画线的文言句子 。 ①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②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4)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5)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你认为学习与年龄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 六、现代文阅读 11.现代文阅读 陪伴疼痛 朱成玉
①岳母最近心脏不好,每天总有几个时间段会疼得掉眼泪。可是她忍着不告诉我们,最后还是岳父忍不住说了实情。事不宜迟,我们联系省城的医院,安排岳母去住院治疗,为此,姐几个忙得团团转。 ②姐几个不差钱,差的是时间,白天都要工作,晚上的应酬也是一大堆,这一下都打乱了生活的节奏。家在农村的三妹说,我去陪护,你们该上班的上班,尽量别耽误工作。
③我们知道三妹家里除了孩子要照顾,还有一大帮鸡鸭鹅,恰巧还赶上农忙时节,所以都不让她来。她执拗地说,“我不能替妈疼,但我可以陪着她疼。” ④我们都为她的这句话动容。
⑤三妹细心妥帖,一个人可以顶好几个,岳母喜欢被她照顾。有她在,我们也都很放心。 ⑥夜里,三妹困极了,就偎在母亲身边睡着了,那一晚睡得真香,母亲也难得地安静。
⑦她醒来的时候,看见母亲正慈爱地看着她。她看到母亲嘴唇上的血渍!原来,母亲疼了一晚,可是却怕惊醒她,就拼命地咬着嘴唇,忍受着刺骨般的疼痛。
⑧三妹的眼泪哗啦啦地流出来,她埋怨自己睡得那么死,母亲说:“你太累了,歌歇吧。你这么抱着我,我还真就不那么疼了。”
⑨岳父每天和岳母通电话,詢问病情,每次都嚷嚷着要去医院。医院人满为患,我们不让他来,他说:“没啥,就是想陪陪你妈。”
⑩我们都理解了,平时争吵不断的老两口,到了生命的紧要关头,最需要的仍然是彼此的陪伴。 老岳父来了,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他就那么一直站着,一言不发,看着岳母打针吃药,拉屎撒尿。 这种陪伴,无法替代。
妻子为此上火牙疼,疼得无所适从。我手足无措,对她说,真希望可以分一半疼痛给我。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耳朵太灵了,当天夜里,我的痛风犯了,脚丫子针扎似的疼。而妻子的牙疼似乎真的轻了些,幸福的鼾声缓缓飘来。我却辗转反侧不能入眠,小米粒不知道怎么就醒了,大概是父女连心的缘故吧,她替我擦拭满头的汗水,然后抱紧我,问我:“爸爸,我抱着你,你好点儿了吗?”
小米粒的话像羽毛一样,暖暖地拂过我的心间。说真的,脚还真的不那么疼了,我想,一定是她替我分担了一部分疼痛。
而那一刻,我最大的想法是,不能让自己的身体出任何问题,不能给孩子增加负担,我真的不忍心,让她陪着我疼。
歌手李健的父亲患了癌症,肠癌。到了最后,几乎无法步行,要上厕所的时候李健就背着爸爸去,扶着他去。弥留之际,爸爸对李健说了一句话:“原谅爸爸!”
这句话成了至今最让李健难过的话。他知道,父亲是怕麻烦到他,因为那时治病什么的都是李健在花钱,父亲觉得是给儿子增加了太多负担,甚至连上厕所都还要儿子背儿子扶。
“我觉得他对我太客气了。父子之间怎么能用原谅呢?这完全是我应该倣的事。”李健说,“看到爸爸那么疼,我却无能为力,只能尽力陪着他疼。”
陪着他疼,陪着他咬紧命运的牙关,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梳理记忆,把爱打包,把牵挂装进行囊,
把生命中的大去当成一场不再回头的远行。
永远记得,遭遇血光之灾的那个深秋,我在重症监护室昏迷了三天三夜,事后才知道,除了家人,几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哥们也一直在门口守着,看到我终于从死亡线上爬回来,才红看眼睛离开,并且把身上的钱都给了我的家人。半道饿了,东凑西凑才凑够了一碗面的钱,哥几个狼吞虎咽分而食之。 这个世界上,有更多的人愿意和你分享快乐,只有很少的人,心甘情愿陪着你疼。正是因为有他们陪伴你的疼痛,你的疼才减轻了一半。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5月4日,有改动)
1)文章围绕“陪伴”写了哪些事情?请根据提示,补写情节。
①__________________→岳母住院,岳父站着陪伴→妻子上火牙疼,“我”陪伴→②_____________→李健的父亲患了癌症,李健陪伴→③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第⑦段中加点的词语。
原来,母亲疼了一晚,可是却怕惊醒她,就拼命地咬着嘴唇,忍受着刺骨般的疼痛。 ..
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第④段画线旬的表达效果。 小米粒的话像羽毛一样,暖暖地拂过我的心间。 4)文章以“陪伴疼痛”为题,有何作用? 12.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三袋米的故事
①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A)母亲拿着针线,轻轻地、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B)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涨满了笑意。
当满山的树木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一中。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连饭都吃不饱。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30斤米交给食堂,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③没多久,母亲一瘸一拐地挪进学校食堂,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打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头就锁紧了,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占点小便宜。你看看,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还有细米、粗米,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这位母亲臊红了脸,连声说对不起。熊师傅见状,没再说什么,收了。
④又一个月初,这位母亲背着一袋米走进食堂。熊师傅照例开袋,眉头又锁紧,还是杂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没给这位母亲交待清楚,便一字一顿地对她说:“不管什么米,我们都收。但品种要分开,千万不能混在一起,否则没法煮,煮出的饭也是夹生的。下次还这样,我就不收了。”母亲不敢吱声,低着头一瘸一拐地离开了食堂。
⑤第三个月初,母亲又来了,熊师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几乎失去理智的语气,毛辣辣地呵斥:“哎,我说你这个做妈的,怎么顽固不化呀?咋还是杂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么背来的,就怎样背回去!”
⑥母亲似乎早有预料,两行热泪顺着凹陷无神的眼眶涌出:“大师傅,我跟您实说了吧,这米是我讨……讨饭得来的啊!”熊师傅大吃一惊,眼睛瞪得溜圆,半晌说不出话来。
⑦母亲坐在地上,挽起裤腿,露出一双肿大的僵硬的变形的腿。母亲抹了一把泪,说:“我得了晚期风湿病,连走路都困难,更甭说种田了。儿子懂事,要退学帮我,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学校……” ⑧校长知道了这件事,不动声色,以特困生的名义减免了儿子三年的学费与生活费。三年后,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大学。欢送毕业生那天,县一中锣鼓喧天,校长特意将这位母亲的儿子请上主席台,此生纳闷:考了高分的同学有好几个,为什么单单请我上台呢?更令人奇怪的是,台上还堆着三只鼓囊囊的麻布袋。此时,熊师傅上台讲了母亲讨米供儿上学的故事,台下鸦雀无声。校长指着三只麻布袋,情绪激动地说:“这就是故事中的母亲讨得的三袋米,这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下面有请这位伟大的母亲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