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解决,这类卫星城镇是基本独立的。第一批先建造了哈罗(Harlow)、斯特文内几(Stevenage)等8个卫星城镇,吸收了伦敦市区500多家工厂和40万居民。目前英国这样的卫星城镇已有40多个。
哈罗是1947年规划设计的,1949年开始建造,距伦敦37km,规划人口7.8万人,用地约2590hm2。由伦敦迁出一部分工业和人口来此。生活居住区由多个邻里单位组成,每个邻里单位有小学及商业中心。几个邻里单位组成一个区。城市主要道路在区与区之间的绿地穿过,联系着市中心、车站和工业区。
英国的各新城开发公司,为了吸引工厂迁入卫星城镇创造了种种条件:修好道路,划好工业区,修建了长期出租的厂房。也采取许多措施吸引居民迁入:如居住条件好,每人平均绿化面积达50多平方米,房租及地税也比较低。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附近建立的卫星城市魏林比(Vallinby)是半独立的,对母城有较大的依赖性,距母城16km,以一条电气化铁路和一条高速干道与母城联系。人口为24000人,用地170km2。车站是居民必经之处,采用地下通过。在车站上面建立商业中心,靠近中心为多层居住建筑,外围为低层住宅。这种规划方式也反映了这类对母城有较大依赖性的卫星城镇的特点。
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曾规定在莫斯科、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等大城市不再建设大的工业项目,把在外围建立卫星城镇作为控制大城市人口的一种手段。在莫斯科等大城市的总体规划中考虑了卫星城市的布点,将它作为大城市发展的一种形式。莫斯科规划人口为700万,500万人分布在市区,100万人分布在15个卫星城镇中,另外100万人分布在其他城镇中。
第三代的卫星城实质上是独立的新城。以英国在20世纪60年代建造的米尔顿·凯恩斯(Milton—Keynes)为代表。其特点是城市规模比第一、第二代卫星城扩大,井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公共交通及公共福利设施。该城位于伦敦西北与利物浦之间,与两城各相距80kin,占地9000km2,规划人口25万人。该城于1967年开始规划,1970年开始建设,1977年底已有居民8万人。规划的特点是城镇具有多种就业机会,社会就业平衡,交通便捷,生活接近自然,规划方案具有灵活性和经济性,城市平面为方形,纵横各约8km,高速干道横贯中心。方格形道路网的道路间距为l km。邻里单位内设有与机动车道完全分开的自行车道与人行道。城市中心设大型商业中心;邻里单位设小型商业点,位于交通干道的边缘。
从卫星城镇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由“卧城”到半独立的卫星城,到基本上完全独立的新城,其规模逐渐趋向由小到大。英国在20世纪40年代的卫星城,人口在5~8万之间,60年代后的卫星城,规模已扩大到25~40万人。日本的多摩新城,规模也由原计划的20万扩大到40万人。规模大些就可以提供多种就业机会,也有条件设置较大型完整的公共文化生活服务设施,可以吸引较多的居民,减少对母城的依赖。
四、现代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与《雅典宪章(Charter。fAthens)》
法国人勒.柯布西埃(LeCorbusier)在1925年发表了《城市规划设计》一书,将工业化思想大胆地带入城市规划。早在1922年他就曾提出一个称为“300万人口的当代城市”的巴黎改建设想方案来阐述他的观点。
柯布西埃的理论面对大城市发展的现实,承认现代化的技术力量。他认为,大城市的主要问题是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过大;城市中机动交通日益发达,数量增多,速度提高,但是现有的城市道路系统及规划方式与这种要求产生矛盾;城市中绿地空地太少,日照通风、游憩、运动条件太差。因此要从规划着眼,以技术为手段,改善城市的有限空间,以适应这种情况。他主张提高城市中心区的建筑高度,向高层发展,增加人口密度。
柯布西埃认为,交通问题的产生是由于车辆增多,而道路面积有限,交通愈近市中心愈集中,而城市因为是由内向外发展,愈近市中心道路愈窄。他主张市中心空地、绿化要多,并增加道路宽度和停车场,以及车辆与住宅的直接联系,减少街道交叉口或组织分层的立体交通。按照这些理论,他在1922年提出的巴黎建筑规划方案中,将城市总平面规划为由直线道路组成的道路网,城市路网由方格对称构成,几何形体的天际线,标准的行列式空间的城市。城市分为三区,市中心区为商业区及行政中心,全部建成60层的高楼,工业区与居住区有方便的联系,街道按交通性质分类。改变沿街建造的密集式街道,增加街道宽度及建筑的间距,增加空地、绿地,改善居住建筑形式,增加居民与绿地的直接联系。
柯布西埃以建筑美学的角度,从根本上向旧的建筑和规划理论发起了冲击。这意味着20世纪初期“新建筑运动”向学院派及古典主义的冲击扩大到城市规划的领域。
在这一位提出了空间集中的规划理论的时候,另一位却相反地提出反集中的空间分散的规划理论。赖特(FrankLloydWright)在1935年发表的《广亩城市:一个新的社区规划》(BroadacreCity,ANewCommunityPlan)充分地反映了他倡导的美国化的规划思想,强调城市中的人的个性,反对集体主义。赖特在20世纪20~30年代成为一名社会革命者,但他并未参加社会主义的左翼阵营。相反地他呼吁城市回到过去的时代。而他的社会思想的物质载体就是“广亩城市”。他相信电话和小汽车的力量,认为大都市将死亡,美国人将走向乡村,家庭和家庭之间要有足够的距离,以减少接触来保持家庭内部的稳定。
在对比柯布西埃和赖特的两个极端的规划理论时,我们也可以发现他们的共性,即:都有大量的绿化空间在他们“理想的城市”中;都已经开始思考当时所出现的新技术:电话和汽车对城市产生的影响。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LA.M.) 在雅典开会,中心议题是城市规划,并制定了一个《城市规划大纲》,这个大纲后来被称为《雅典宪章》。这个大纲集中地映了当时“现代建筑”学派的观点。大纲首先提出,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进行。
《大纲》认为,居住的主要问题是:人口密度过大,缺乏敞地及绿化;太近工业区,生活环境不卫生;房屋沿街建造影响居住安静,日照不良,噪声干扰;公共服务设施太少而且分布不合理。因而建议居住区要用城市中最好的地段,规定城市中不同地段采用不同的人口密度。
《大纲》认为,工作的主要问题是:工作地点在城市中无计划地布置,与居住区距离过远:“从居住地点到工作的场所距离很远,造成交通拥挤,有害身心,时间和经济都受损失”。因为工业在城郊建设,引起城市的无限制扩展,又增加了工作与居住的距离,形成过分拥挤而集中的人流交通。因此《大纲》中建议有计划地确定工业与居住的关系。
《大纲》认为,游憩的主要问题是:大城市缺乏敞地。指出城市绿地面积少,
而且位置不适中,无益于市区居住条件的改善;市中心区人口密度本来就已经很高,难得拆出一小块空地,应将它辟为绿地,改善居住卫生条件。因此建议新建居住区要多保留空地,旧区已坏的建筑物拆除后应辟为绿地,要降低旧区的人口密度,在市郊要保留良好的风景地带。
《大纲》认为,城市道路完全是旧时代留下来的,宽度不够,交叉口过多,未能按功能进行分类。并指出,过去学院派那种追求“姿态伟大”、“排场”及“城市面貌”的作法,只可能使交通更加恶化。《大纲》认为,局部的放宽、改造道路并不能解决问题,应从整个道路系统的规划入手;街道要进行功能分类,车辆的行驶速度是道路功能分类的依据;要按照调查统计的交通资料来确定道路的宽度。《大纲》认为,大城市中办公楼、商业服务、文化娱乐设施过分集中在城市中心地区,也是造成市中心交通过分拥挤的重要原因。
《大纲》还提出,城市发展中应保留名胜古迹及历史建筑。
《大纲》最后指出,城市的种种矛盾,是由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和土地私有引起。城市应按全市人民的意志进行规划,要有区域规划为依据。城市按居住、工作、游憩进行分区及平衡后,再建立三者联系的交通网。居住为城市主要因素,要多从居住者的要求出发,应以住宅为细胞组成邻里单位,应按照人的尺度(人的视域、视角、步行距离等)来估量城市各部分的大小范围。城市规划是一个三度空间的科学,不仅是长宽两方向,应考虑立体空间。要以国家法律形式保证规划的实现。
《大纲》中提出的种种城市发展中的问题、论点和建议,很有价值,对于局部地解决城市中一些矛盾也起过一定的作用。这个《大纲》中的一些理论,由于基本想法上是要适应生产及科学技术发展给城市带来的变化,而敢于向一些学院派的理论,陈旧的传统观念提出挑战,因此也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大纲》中的一些基本论点,也成为资本主义近代规划学科的重要内容,至今还发生深远的影响。但《大纲》回避了城市社会中的阶级矛盾问题,仅集中在形态层面,所以很难完全实现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