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南五市对口单招语文二调试卷(含答案).doc 下载本文

2015年苏南五市职业学校对口单招第二次调研性统测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语文 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第Ⅰ卷1页至6页,第Ⅱ卷7页至10页。两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44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按规定要求填涂答题卡上的姓名、考试证号、考试科目等项目。

2.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中正确答案的标号涂黑。答案不涂写在答题卡上无效。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

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 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是( )

A.蓓蕾(bèi) 炮制(páo) 肖像(xiāo) 蓊蓊郁郁(wěng) ....B.撇开(piě) 垂涎(xián) 咫尺(zhǐ) 烟熏火燎(liǎo) ....C.歆享(xīn) 嗔怒(chēn) 拉纤(qiàn) 荒谬绝伦(miù) ...D.哽咽(yè) 亘古(gèn) 刈草(yì) 一椽破屋(yuán)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难道有人会相信,可以向地球表面倾泄这么多剧毒物质而又继续使它适宜一切生物生长?

B.这里,环绕着绿色草地、树木和鲜花,有着整洁的小房子,到处是妇女儿童快乐的声音和活动,非常幸福,是城里劳动人民安谧的憩息地。

C.还有,我真沐浴过那样恒久明亮的月光?它一夜一夜地已经照透墙、树木和道路,把银白的月辉渗尽到事物的背面。

D.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渺。

3.下列对加点字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一蹴而就(成功) 厥功甚伟(他的) 天理昭彰(天然的道理) ....B.待人接物(人们) 不经之谈(正常) 桀骜锋利(不顺从) ....C.猝不及防(突然) 神乎其神(神妙) 峨冠博带(高高的) ...

市、县(区) 姓名_____________ 考试证号

D.素昧平生(了解) 烜赫一时(声势很盛) 殚精竭虑(竭尽)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学是灯, 它的光亮并不耀眼,但 灯光如豆, 能照亮人心,照亮思想的表情,它就永远具备着打不倒的价值。 人心的诸多幽暗之处,是需要文学去点亮的。 A.或许 因为 所以 而 B.或许 即使 若 而 C.也许 即使 但 所以 D.也许 因为 就 所以 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外部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

B.国内外一流的大学,大多有悠久而灿烂的历史,但历史的长短并不是决定一所学校能否成为国际一流大学的重要指标。

C.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D.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6.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 )

A.特里萨修女听到这句话,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动,为什么穷人会有那么善良的心,自己患着病,还关心着别人呢?

B.我们并不感激我们的所有,直到我们丧失了它;我们意识不到我们的健康,直到我们生了病 —— 自古以来,莫不如此。

C.爆发时亮了,就看得见,天上来了“客人”;过一段时间爆发过程结束,看不见了,就以为是“客人”走了。

D迄今为止,在世界各地的海洋及大陆地层中,已探明的“可燃冰”储量是全球传统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的两倍以上。

7.对下列各项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是( ) A.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拟人)

B.湖边的树木宛若睫毛一样,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比喻) C.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对比)

D.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反语) 8.对下列各项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错误的是( )

A.一群手捧着大碗的孩子排着队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脸冻得通红,鼻尖上挂着清鼻涕。(描写)B.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议论)

C.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

现。(记叙)

D.即此三事,已足证先生责人之态度是如何诚恳而严肃的,如何词近而旨远的。(抒情) 9.下列作品、文体、作者及其国籍对应不正确的是( )

A.《获得教养的途径》 随笔 赫尔曼·黑塞 瑞士 B.《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诗歌 巴尔蒙特 德国 C.《神的一滴》 散文 梭罗 美国 D.《托尔斯泰传》 传记 罗曼·罗兰 法国 10.下列对有关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药》这篇小说,以“药”为题目,发人深省。它不仅概括了小说的主要情节,而且连接了华、夏两家的故事,使明暗线相互连接。

B.《小树林中的泉水》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谈起,对自己的母语的特点作了生动形象的阐述,充满了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C.《茶馆》(节选)采用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借助完整的情节线索,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众生相,表明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

D.《贵在一个“新”字》采用谈话的方式,用简明的论述方法,阐述了创新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二、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 (一)

①当我在比格尔号皇家军舰上充当自然学者的时候,我曾深深地被栖息在南美洲的生物分布的一些事实以及该洲现存生物和古代生物在地质关系的一些事实所打动。②本书以后几章将要叙述这些事实。③归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④经过了五年的工作之后,我曾专心思索这个问题,并且写出若干简短笔记。⑤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要,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⑥从那时候起直到现在,我曾不间断地专心于同一事物的研究。⑦我希望读者能够原谅我讲这些私事,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现在(1859年)我的工作已将近结束了。但是因为要完成它还需要许多年月,又因为我的健康很坏,所以被催促来发表这个“摘要”。特别诱使我这样做的原因,是华莱斯先生现在正在研究马来群岛的自然史,对于物种起源,他得到了差不多与我完全相同的一般结论。1858年,他寄给我一篇关于这个问题的论文,并且要求我把它送给赖亦尔爵士,后者把这篇论文送给林那学会,并刊登在第三卷会报上。赖亦尔爵士和虎克博士都是知道我的工作的人,虎克博士曾读过我1844年的“纲要”。他们给我荣誉,认为可以把我的原稿中的若干提要和华莱斯的优秀论文同时发表。

我现在刊印的这个“摘要”必然是不完善的。我不能在这里为我的一些叙述提出参考资料和证据。我期望读者对于我的正确性能有若干信任。我虽然时常注意,只信赖良好的证据,但是无疑错误还是会混入的。这里我只能举出我所得到的一般结论,用少数事情来作说明,但我希望这

样做通常可以把事情说清楚。没有人比我更感觉到有把结论所依据的一切事实和参考资料在这里详细刊印出来的必要,我希望在将来的一部著作中做到这一点。因为我十分清楚:本书中所讨论的几乎没有任何一点不能引用事实来作证,而每一论点显然往往会引出一些与我所得到的完全相反的结论。只有对于一个问题的两方面的事实和论点加以充分地叙述和比较,才能得到良好的结果,但这里不可能这样做。

——选自达尔文《<物种起源>绪论》 11.关于选文第一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第①句表明作者开展物种起源研究的触发点和时间。 B.加点的“事实”指代③④⑤句涉及的内容。

C.本段的中心句是第⑦句。

D.本段概述了《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

12.关于“达尔文提前出版《物种起源》”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研究工作将近结束,但全部完成尚需要更多时间,而自己渐感体力不支。 B.达尔文想功成名就,于是就提前出版。

C.华莱斯通过独立研究,取得几乎和达尔文一样的结论。 D.达尔文不忍心20多年的辛勤劳动付之东流。 13.下列关于选文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各自然段均可找出关键句,体现了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特点。 B.“如果”“也许”“一些”“当时”等词语分别从条件、可能、数量、时间等方面做出限制,说明了自己科学探索的过程。

C.选文阐明了进化论的基本观点,很少涉及专业知识,通俗易懂。

D.第三段画线句中,关联词运用得当,体现了语言准确、严密、周到的特点。 14.结合全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说明了《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及作者对物种起源问题的一些基本观点。 B.《物种起源》的发表,从根本上否定了当时创造论和物种不变论的传统观念,创立了进化论学说。

C.本文指出,物种起源的观点已经十分完善详实,较好地反驳了神创论。 D.作为科学论著的绪论,本文体现了达尔文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二)

我每次看到《红楼梦》晴雯之死的时候就感慨颇多。晴雯冤枉地死了,这是令人非常难过的事情。宝玉悼晴雯,写了《芙蓉女儿诔》。这《芙蓉女儿诔》里面,有的地方很愤激,有的地方很悲哀,然后宝玉自己朗诵来送别晴雯。这时黛玉来了,就提出来他哪几个字用得不妥,建议这个地方应该这么改一下,那个地方应该那么改一下。这样就把对晴雯的悲悼适当地间离了,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