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江苏专用版)新增分一轮练习:第三章 文言文阅读 限时综合训练二 下载本文

限时综合训练二

(时间:40分钟 分值: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8分)

高旦中墓志铭 黄宗羲

旦中家世以医名。时陆丽京避身为医人已十年,吴中谓之陆讲山,谒病者如市。旦中出.而讲山之门骤衰。盖旦中既有授受,又工揣测人情于容动色理之间,巧发奇中,亦未必纯以其术也。所至之处,蜗争蚁附,千里拏舟,逾月而不能得其一诊。孝子慈父,苟能致旦中,.便为心力毕尽,含旦中之药而死,亦安之若命矣。

旦中有志读书,遍求其书而读之。美髯玉立,议论倾动,虽复流品分途,而能缱绻齐契,三吴翕然以风概相与。其过金阊,徐昭法必招之入山,信宿话言。蠡城刘伯绳,少所容接;...每过旦中,不惜披布胸怀。旦中亦以此两人自重。少喜任侠,五君子之祸,连其内子。旦中..走各家告之,劝以自裁。华夫人曰:“诺。请得褒衣,以见先夫于地下。”旦中即以其内子之服应之,殡殓如礼。家势中落,药囊所入有余亦随手散尽,故比死而悬磬也。

旦中姓高氏,讳斗魁,别号鼓峰。去年十月,旦中疾亟,余过问之,旦中自述:“梦至..一院落,锁甚严,有童子告曰:‘邢和璞丹室也。去此四十七年,今将返矣。’某适四十.有七,非前定乎?”卧室暗甚,旦中烧烛自照曰:“先生其视我!平生音容,尽于此日。先生以笔力留之,先生之惠也。”余曰:“虽然,从此以往,待子四十七年而后落笔,未为晚也。”

明年过哭旦中,其兄辰四出其绝笔,有“明月冈头人不见,青松树下影相亲”之句,余改“不见”为“共见”,夫可没者形也,不可灭者神也。形寄松下,神留明月。辰四理其垂殁之言以请铭,余不得辞。生于某年癸亥九月二十五日,卒于某年庚戌五月十六日,以其年..十一月十一日葬于乌石山。(有删改)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谒病者如市 .B.苟能致旦中 .

谒:拜见 致:得到

C.三吴翕然以风概相与 .D.某适四十有七 .答案 A

解析 谒:请求。

与:结交 适:恰巧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三吴,地域名称,指长江下游江南一带,如“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B.内子,指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与妇女称自己丈夫的“外子”相对。

C.讳,在死后的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前加“讳”,以表示尊敬;号,是指名、字之外的自称。 D.癸亥,天干地支组成的六十个基本单位之一,前一位是甲子,后一位是壬戌。 答案 D

解析 “癸亥”前一位是“壬戌”,后一位是“甲子”。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所至之处,蜗争蚁附,千里拏舟,逾月而不能得其一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势中落,药囊所入有余亦随手散尽,故比死而悬磬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他所到之处,人们像蜗牛蚂蚁一样趋集依附,有人不远千里撑船而来,超过一个月而不能得到高旦中的诊治。

(2)家业中途衰落,行医的收入有剩余也随手散尽了,所以等到去世时家中已经空无所有。 4.根据第二段内容,概括高旦中的形象特点,不超过30个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喜好读书;体貌出众;善于言谈;崇尚侠义;不吝钱财。(答出任意四点即可) 参考译文

高旦中家世代以行医闻名。当时陆丽京投身行医已经十年,吴中称他为陆讲山,前来求医的人很多,门前像集市一样。高旦中行医后陆讲山的门庭马上就衰落了。大概是因为高旦中既亲手把脉,又精于在容貌动作、气色纹理之间揣测患者的情感,巧妙地发现,出人意外地言中,这也未必完全是凭医术了。他所到之处,人们像蜗牛蚂蚁一样趋集依附,有人不远千里撑船而来,超过一个月而不能得到高旦中的诊治。贤孝的子孙,慈爱的长辈,如果能够求得高旦中为亲人治病,就算是完全尽心尽力了,口含高旦中的药死了,也会甘愿看作是命中注定。

高旦中有志向读书,四处寻找书籍来读。他留有漂亮的胡子,体态修美,言谈令人倾慕,

即使是门第不同的各色人等,都能平等相待,情意深厚,三吴一带的人一致因其风度气概而与之结交。他经过金阊,徐昭法必定邀请他到自己隐居之处,连住两夜进行长谈。蠡城刘伯绳,很少与人结交;每次拜访高旦中,不惜披露自己的胸怀。高旦中也因这两人而更加尊重自己的人格。高旦中年少时喜欢见义勇为,扶助弱小,五君子之祸,牵连到他们的妻子。高旦中到各家去告知她们,劝勉她们自尽。华夫人说:“遵命。请求能够穿上朝廷赏赐的礼服,以便在地下见先夫。”高旦中就答应为她穿上自己妻子的衣服,按照礼仪下葬。家业中途衰落,行医的收入有剩余也随手散尽了,所以等到去世时家中已经空无所有。

旦中姓高,名斗魁,别号鼓峰。去年十月,高旦中病情危急,我拜访慰问他,高旦中自己叙述道:“梦中到了一座院落,关锁很严,有童子告诉说:‘这里是邢和璞的丹房。(主人)离开这里四十七年了,现在将要返回了。’我刚好四十七岁,莫不是预先注定寿命将终?”卧室很暗,高旦中点燃蜡烛照着自己说:“先生看我!一生的声音容貌,将止于今日。先生凭借笔力为我保留下来,那是先生的恩惠。”我说:“即使这样,从今以后,等待先生四十七岁之后下笔书写,还不算晚。”

第二年前往悼念高旦中,他的兄长辰四拿出高旦中最后写的诗文,有“明月冈头人不见,青松树下影相亲”这样的句子,我改“不见”为“共见”,可湮没的是人的形体,不可灭的是人的精神。形体寄托在松下,精神如明月长留。辰四整理高旦中逝世前的文字来请我写铭文,我不能推辞。先生生于癸亥九月二十五日,卒于庚戌五月十六日,在这一年十一月十一日葬于乌石山。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8分)

南陵盛此公家故不赀,先世有义声,屋以内多藏书,外多良田。年十数龄,有声邑里;长,肆力为古文词,虽不中有司尺度,而声名盛。然是时,此公但闭户读书,固不出与人见也。后,去而之秣陵,欲尽交东南士。此公以为:“世且乱,吾当见天子,慷慨言当世事。彼经生何足语,会求其人于屠狗间。”于是益散金结客,遂为广陵儿所绐。

是时边事急,广陵儿讽此公出家资,备公家缓急。久之,事卒不济,而金垂尽。嗒然与..世无所合,退而返邑里,邑里又嗤笑之。此公益不复事事,产益落,所为文益不合有司尺度。侘傺无聊,不数年,病矣。

岁在辛未,予自大梁来秣陵省家大人。家大人好此公诗,语亮曰:“此间有盛此公,工.为诗,儿识之。”亮因以父命往交此公。明年,此公目病,或不能视。予窈忧之,讽其勿读书饮酒。此公曰:“如是,不如其遂盲也!”

此公以目久不愈,愈愤激,家益窘乏,无从得医药,于是遂长盲矣。尝以书寄予大梁,至数千言。言“子当不长贫贱。他日拥节江上,取道南陵,魁湖之北,桃源之南,予墓在焉。子当为我书石曰‘盛此公埋骨处’,予愿足矣!他则子之事也,予何言。”予得其书,忽忽如失者数日,知此公将不永矣。

不数日,凶问至,予为位哭之。会予官山东,不能即至秣陵;比至,欲省盛母,会乱甚,.又不果行。乃使掾往慰盛母。掾归,为予言盛母且八十,妻倍孝谨。一老仆,樵以供两孀妇,糠豆不赡,褐不完,败屋数楹,不蔽风雨。嗟夫天乎!孰使此公而至此极耶!予解橐金,复促掾往,赎其田之易人者。市石,檄南陵令碑其墓,予自书“盛此公埋骨处”,从其生时请也。(节选自清·周亮工《南陵盛此公遗稿序》,有删改)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广陵儿讽此公出家资 .B.事卒不济 .C.工为诗 .

D.比至,欲省盛母 .答案 B

解析 卒:最终。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盛此公祖上不是特别富有,但是有德义的名声,家中藏有很多书。

B.盛此公关心国事,富于担当精神。当他认为这个世道将要有动乱后,他表示要面见皇帝,正义凛然地发表对当今形势的看法。

C.盛此公宁可双目失明,也要读书饮酒。在我遵父命与他结交后,他曾给我写了一封信,谈及我的前途并恳请我为他书写墓碑。

D.盛此公去世后,我在山东为他设置了灵牌位来哭祭他,并想办法慰问照顾他的亲人。 答案 A

解析 “不是特别富有”错,原文中“不赀”指数量很多,不可计量。形容富有。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讽:劝说 卒:仓促 工:擅长 比: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