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学进展与现状 下载本文

行最快,温度越高(越接近10oC)通过春化的速度越慢,需要的时间也越长。

对二年生花卉,秋播后以幼苗的形式越冬并通过春化阶段,次年就可以开花结实。但是,如果在春季播种,此时气温已经回升变暖,达不到春化阶段的低温要求,就不能正常开花。不过通过专门的低温(春化)处理,当年也可以开花,但因营养生长严重不足,植株很矮小,就不能用于切花,只能做盆花。多年生花卉中,在早春季节开花的种类,也需要在冬季通过低温的春化阶段。

2)春性花卉(植物):这类花卉春化要求的温度相对较高,在5-12oC,春化阶段所需要的时间也较短,约为5-15天。 一年生花卉多为春性花卉;而秋季开花的多年生花卉也属于春性花卉的范畴。

3)半冬性花卉(植物):它们属于冬性花卉和春性花卉之间的类型,它们通过春化阶段时对温度的要求不很敏感,在15oC以下即可完成春化,但不能低于5oC。通过春化阶段的时间一般为15-20天。

植物通过春化阶段的方式,不同种类的花卉植物,通过春化阶段的方式不一样,通常有两种: 种子春化:以萌芽的种子通过春化阶段;

植物体春化:以具有一定生育期的植株通过春化阶段。大多数花卉植物是以植物体的形式通过春化阶段的。

2、光周期与光的形态建成 1)光周期:指昼夜交替的时数。

2)植物的光周期现象:光周期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反应,是植物生长发育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子,它不仅可以控制某些植物的花芽的分化和花芽的发育开放的过程—成花过程,而且还影响到植物的其它生长发育现象,如植物的分枝习性、块茎、球茎、块根等地下器官的形成以及其它器官的衰老和休眠(如落叶等)。因此,光周期与花卉植物的生命活动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3)植物的类别:根据植物成花所需要的日照的长短,将植物划分为:

①长日照植物:这类植物成花要求较长时间的光照,一般为14-16h/d。因此,通过采用延长光照或连续光照处理,能起到良好的促进开花的作用。二年生花卉中,由于秋季播种并进行营养生长,在春季长日照条件下可迅速开花。早春开花的多年生花卉,如冬季的低温条件能满足春化的要求,则可以在春季的长日照条件下开花。

②短日照植物:这类植物要求较短的日照就能成花。一般为8-12h/d就能开花,而在较长日照条件下就不能开花或延迟开花。

一年生花卉在自然条件下,春天播种萌芽后,夏季长日照条件下进行营养生长,秋季短日照条件下可很好地开花。但如果春季播种较迟,秋季虽然也能够开花,但由于营养生长不足,植株就比较矮小。如波斯菊在4月播种,9月中旬开花,株高就可达到2米,而在6-7月播种,

9月中旬也可以开花,但株高仅不足1米。秋季开花的多年生花卉属于短日照植物。

③中性植物:这类植物对日照长短的适应性较强,在较长或较短的日照条件下均能开花,在10-16h/d的条件下均可以开花,如大丽花、香石竹、扶桑、非洲紫罗兰、非洲菊等。 如果按照临界日照长度(能诱导开花的日照长度)类划分,可将这类植物划分为: 短日照植物:在少于临界日照长度下的日照条件下能开花的植物。如一年生的草花。 长日照植物:在长于临界日照长度下的日照条件下能开花的植物。如二年生的花卉。 中性植物:开花不受日照长度影响的植物。

定日或中间性植物:在长于和短于临界日照长度的日照条件下均不能开花,只有在特定的日照长度条件才能开花的植物。

长短日照植物:花芽原基在长日照条件下形成,在短日照条件下发育开花。如翠菊在长日照下,花芽形成,莲座伸长,如果继续处于长日照条件下,则莲座继续伸长,不开花。但如果用短日照处理,莲座伸长停止,进行开花。

短长日照植物:花芽原基在短日照条件下形成,在长日照条件下发育开花。如大花天竺葵,风铃草等就属于这种类型。

第二节 花芽分化

花芽分化和发育在植物的一生中是关键的重要阶段。对植物本身来说,它直接影响到其后代的延续—种子的产生。对于人类利用来说,花芽分化的多少和质量不但直接影响到成花的产量和观赏效果,而且也影响到花卉生产中种子的生产,因此掌握花芽分化的规律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花芽分化的机理

1、C/N学说:植物花芽分化的物质基础,取决于植物体内糖类和含氮化合物的积累。植物体内糖类和含氮化合物的比例(C/N)是决定花芽分化的主要关键因素。

当糖类含量较高,而含氮化合物少时,可以促进花芽的形成。目前,这一学说得到较广泛的认同 和支持。

如果同化养分不足,花芽分化就不能进行,即使可以进行花芽分化,其数目也很少,如一些无限花序类的花卉,

同时,同化养分的多少也决定花朵的大小。

2、成花素学说:该学说认为,花芽原基的形成是于植物体内的激素所控制的,即由各种激素趋于平衡所导致的。但形成花芽原基以后的花芽的生长发育则是营养物质和激素共同制约的。也有很多研究表明,花芽原基的形成的确与植物体内的激素密切相关。

二、花芽分化的阶段

整个花芽分化过程可以划分为生理分化期、形态分化期和性细胞形成期。

生理分化阶段: 就是在植物体内形成花芽分化所必需的物质基础,例如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氨基酸、蛋白质等)以及细胞内的各种激素(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等)。使其从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

形态分化阶段:在外部形态上,花卉植物的茎尖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在外部形态上首先是从伸长的类型,转变成为顶端扁平扩大变宽,以利于在上面分化出花的各部分,其后在变平变宽的顶端上按如下顺序分化出花的各轮: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三 、花芽分化的类型

根据花芽分化开始的时间以及完成分化过程所需要的时间的长短,将不同植物的花芽分化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夏秋分化型

花芽的分化每年进行一次,多数是在6-9月的高温季节进行,到秋季花器的主要部分已经形成。第二年早春或春季开花。但是其性细胞的形成必须经过低温阶段。 (1)木本类花卉(丁香、牡丹等) (2)球根类花卉中有两种情况:

A、秋天种植的球根花卉在夏季高温时,地上部分已死亡,地下的球根进入休眠状态,花芽分化就在这一阶段进行,但此时的温度不宜过高,以17-18oC为宜,超过20oC则花芽的分化受阻。 B、春天种植的球根在夏季的生长期内进行花芽分化。 2、冬春分化型

原产温暖地区的木本花卉,它们花芽分化的时间短,分化过程连续进行。 一些二年生花卉和春季开花的宿根花卉仅在春季温度较低时进行花芽分化。 3、当年一次分化开花的类型

一些当年秋季开花的花卉植物,在当年的新稍上或花茎的顶端形成花芽并开放。 4、多次分化的类型

一年中多次发生分枝,每次分枝的枝顶均能够形成花芽并开花,这样它们就可以周年开花。而决定它们开花时间的 早迟,就主要取决于播种出苗的时间以及其后的生长速度。如香石竹、月季、茉莉等花卉就属于这种类型。 5、不定期分化型

每年只分化一次花芽,但没有一定的时期,只要达到一定的叶面积就能进行花芽分化并开花。主要是根据植物本身营养物质的积累程度而决定。

第四章 花卉生长发育与环境因子

花卉植物与其它植物一样,它们的生长发育除决定于其自身的遗传特性以外,还取决于外界的环境因素,如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空气等。

第一节 花卉生长发育与温度

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因为植物的生存和生命活动都需要温度。 植物一般在4-35oC的范围内都能生长,但不同的植物的生长习性、或者生长在不同地区的植物,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是有差异的。

一、花卉生长发育对温度要求的三基点

植物体内的生长发育是由一系列的生理生化过程来实现的,而这些生理生化过程的进行又必须依靠一系列的酶来促进,这些酶要完成酶促反应过程又必须一定的温度,因此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温度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温度三基点:1、最低温度:植物生长发育所能忍受的最低临界温度,如果温度低于这一值,植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停止,甚至死亡。2、最适温度:植物在此温度范围内生长发育过程最好,生长速度最快,而且健壮。3、最高温度:植物生长发育所能忍受的最高临界温度,如果温度高于这一值,植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停止,甚至死亡。

不同的花卉植物,对温度要求的三基点不一样,一般来说,是与它们的原产地相关的。原产热带的植物,生长的基点温度较高,一般在18oC左右开始生长,但是,如果比生长适宜温度稍高或稍低一些的温度,并不会导致植株死亡。

如果温度降到最低温度以下,植物细胞内的原生质的活力降低,根的吸收能力受阻而减弱,轻者植物体受到冻害,严重时导致死亡。如果温度超过最高温度的极限,植株同样会受到高温的危害。一般植物在35oC以上,再加上空气干燥,花卉植物的正常生理活动就会受到破坏,特别是叶绿体遭到破坏后失去活性,降低了光合作用,使细胞内的原生质凝集变性,同时高温导致呼吸作用大大增加,营养物质消耗加剧,而得不到补充,造成叶片组织破坏,枯焦死亡。 冬季植株越冬的温度如果低于常规的最低温度界限,会使细胞内原生质凝固,活力降低,根的吸收能力也受到阻碍,而使植株受到冻害或死亡,但是如果越冬的温度过高,又会引起植物体内养分消耗过多,植株的不到休眠,又会大大地影响到来年的生长和发育。同样,越夏的温度更不能过高。

昼夜温差,主要影响到花卉植物体内干物质的积累,一般在春秋季节的昼夜温差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