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教案 下载本文

第6讲 内 容 备 注 此处板书 此处板书 此处板书 关键是理解为何需要MAC地址 此处板书 结合幻灯片简单介绍一下以太网帧格式 此处板书 此处板书 讲课题目: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及其扩展 目的要求:掌握集线器的工作原理、MAC地址等概念;掌握以太网扩展的方法,理解网桥工作原理和碰撞域等概念。 重点难点:MAC地址、网桥工作原理、碰撞域概念 方法步骤:课堂讲解与实例介绍 器材保障:电脑、投影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预习思考题: 网桥和集线器有什么区别? 一、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 (一)使用集线器的星形拓扑 (1)介绍从粗同轴电缆到细同轴电缆到集线器 (2)使用集线器的双绞线以太网 集线器的构造、特点 (二)、MAC地址 (1)MAC的作用 多点接入的标识问题。 (2)MAC地址的类型 单播地址、广播地址和多播地址 (三)、以太网的帧格式 课后思考:如何判断帧结束?有没有透明传输问题? 二、扩展的以太网 第 25 页 共 132 页

(一)在物理层扩展以太网 转发器扩展和光纤扩展 结合例子,解释在物理层上扩展以太网时,碰撞域的变化情况。 总结用集线器扩展局域网的优点和缺点 并引出数据链路层上扩展局域网的方法。 (二)在数据链路层上扩展局域网 网桥的内部结构、并图示工作过程。 网桥能够隔离碰撞域 分析网桥的好处和缺点 介绍广播风暴的概念。 (三)透明网桥 1、透明的含义 2、网桥的自学习转发表的过程 分析碰撞域的变化情况 此处板书 用图示的方法介绍网桥的工作过程。 此处板书 根据网桥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透明” 第 26 页 共 132 页

比较网桥和集线器的区别。 回顾与小结: 1、以太网的拓扑、MAC地址和帧结构 2、以太网的扩展方法:物理层扩展和数据链路层扩展。 3、冲突域、广播风暴。 作业与思考题: 3-32 作业与思考题: 参考资料: 1.《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第4版),(美)James F. Kurose Keith W. Ross著/陈鸣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计算机网络》(第4版),(美)特南鲍姆著/潘爱民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次课教学体会:

用动画图示的方法介绍透明网桥学习转发表的过程。 强调: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逻辑上仍然是一个总线网 第 27 页 共 132 页

第7讲 内 容 备 注 讲课题目:以太网扩展(续)、高速以太网、无线局域网 目的要求:理解交换机的环路问题、理解VLAN的作用,了解 高速以太网的发展,了解无线局域网的基本组成、隐蔽站问题、 CSMA/CA的基本工作过程。 重点难点:虚拟局域网、无线局域网 方法步骤:课堂讲解与实例介绍 器材保障:电脑、投影 时间地点: 预习思考题: 1.交换机,用交换机能互连全球所有的主机吗?有什么问题?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内容回顾与本次课内容介绍 一、数据链路层上扩展以太网(续) 此处板书 (二)透明网桥 根据网桥的4、讨论透明网桥的环路问题和解决方法 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引 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三)多接口网桥 “透明” 1、以太网交换机的实质就是多接口的网桥 2、以太网交换机的特点 全双工、独占带宽 3、虚拟局域网 虚拟局域网是局域网给用户提供的一种服务。 此处板书 幻灯并讲 VLAN抑制了广播风暴 解:以太网第 28 页 共 13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