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教案 - 图文 下载本文

第3讲 内 容 备 注 此处板书 此处板书 关键是使学生能理解数据是如何在媒体中传播的,媒体传输信号的速率是有限的。 此处板书 理解调制解调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以及其用途 讲课题目:物理层 目的要求:掌握物理层的基本功能,理解一些基本的数据通信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概念。理解常用宽带接入技术的基本原理。 重点难点:带宽、调制解调、复用 方法步骤:课堂讲解与实例介绍 器材保障:电脑、投影 时间地点: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2 物理层 内容回顾与本次课内容介绍 一、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和物理层规程描述的内容。 二、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一)数字信号 1.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 2. 数字信号在传输中会失真 3. 带宽和传输速率极限 (二)调制解调技术 1. 在电信号中表示数字的不同方式 2. 几种基本的调制方式 AM、FM、PM 3. 调制技术的主要用途 第 13 页 共 132 页

三、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1. 双绞线 2. 同轴电缆 3. 光纤 4. 无线媒体 四、信道复用技术 1. 复用的基本概念(图示) 2. 频分复用 3. 时分复用 4. 统计时分复用 五、数字传输系统 数字传输系统的作用 六、宽带接入技术 1. ADSL 简单介绍拨号上网的基本原理; ADSL的基本原理; ADSL与拨号上网的区别。 2. HFC 主要特点 补充:无线接入 1. 3G 2. Wi-Fi 此处板书 掌握各种传输媒体的特点,知道如何选用。 此处板书 信道复用的概念很重要,理解除统计时分复用外,信道复用技术就是将一个原来的传输媒体划分为多个小的子信道。 此处板书 此处板书 重点是让学生理解ADSL与拨号上网的本质区别 简单介绍一下无线接入技术,鼓励学生去查资料 第 14 页 共 132 页

回顾与小结: 1、物理层在整个计算机网络的作用; 2、对物理层要掌握到什么程度; 3、要掌握的本次课知识点。 作业与思考题: 习题2-05 参考资料: 1.《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第4版),(美)James F. Kurose Keith W. Ross著/陈鸣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计算机网络》(第4版),(美)特南鲍姆著/潘爱民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次课教学体会:

第 15 页 共 132 页

第4讲 内 容 备 注 讲课题目:数据链路层 目的要求:掌握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 重点难点: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 方法步骤:课堂讲解与实例介绍 器材保障:电脑、投影 时间地点: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预习思考题: 1. 你知道的接入因特网的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内容回顾与本次课内容介绍 §3 数据链路层 此处板书 一、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 此处板书 介绍两个主机通过互联网进行通信时数据链路层所处的位置 强调:不同段的数据链路层可能采用不同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过渡:影响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信道类型的差 异。 两种信道类型:点对点信道、广播信道。 此处板书 二、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1)数据链路和帧 基本概念:链路、数据链路、规程、帧 第 16 页 共 13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