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教案 下载本文

块划分为多个更小的地址块(前缀更长)分配给组织内的小单位。 用不定长的网络前缀来替代原来分类IP地址中的网络号,路由器按目的地址块进行选路和转发。 子网掩码 在划分子网和无分类编址方式中,从一个 IP 数据报的首部并无法判断目的IP地址的网络前缀/网络号。 使用子网掩码(subnet mask)可以找出 IP 地址中的网络部分(网络前缀)。 CIDR 虽然不使用子网了,但仍然使用“掩码” 或“子网掩码”这一名词。 用32位的子网掩码来表示网络前缀的长度 CIDR 还使用“斜线记法” ,它又称为CIDR记法,即在 IP 地址面加上一个斜线“/”,然后写上网络前缀所占的位数。 CIDR 地址块 128.14.32.0/20 表示的地址块共有 212 个地址(因为斜线后面的 20 是网络前缀的位数,所以这个地址的主机号是 12 位)。 128.14.32.0/20 表示的地址(212 个地址) CIDR 地址块划分举例 IP 地址的编址方法 分类IP地址。这是最基本的编址方法,在 1981 年就通过了相应的标准协议。 子网划分。这是对最基本的编址方法的改进,其标准[RFC 950]在 1985 年通过。 无分类编址。即构成超网,这是比较新的无分类编址方法。1993 年提出后很快就得到推广应用。 第 37 页 共 132 页

作业与思考题: 1. 比较虚电路和数据报网络的特点。 2. 4-10 预习4.2.5节,回答: 1. 什么情况下IP报文会被分片? 2.为什么路由器有多个IP地址? 参考资料: 1.《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第4版),(美)James F. Kurose Keith W. Ross著/陈鸣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计算机网络》(第4版),(美)特南鲍姆著/潘爱民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次课教学体会:

第 38 页 共 132 页

第9讲 内 容 备 注 讲课题目:IP协议(续) 目的要求:理解ARP协议的工作原理和作用范围,理解IP报文 的转发过程和IP报文的格式。 重点难点:IP报文的转发过程和IP报文分片 方法步骤:课堂讲解与实例介绍 器材保障:电脑、投影 时间地点: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内容回顾与本次课内容介绍 4.2 互连网协议IP(续) 此处板书 此处板书 4.2.2 IP地址及编址方式(续) 通过课堂练课堂练习:IP地址的分配 习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并及时纠正错误 板书 4.2.3 IP 地址与硬件地址 IP地址与硬件地址关系 通过图示说第 39 页 共 132 页

明IP报文和数据链路层IP 地址网络层及以上运输层报文段帧的关系 使用IP 地址 首部 硬件地址IP 数据报 首部尾部 链路层及以下MAC 帧 使用硬件地址 IP数据报通过不同类型的网络 主机H2主机H1 IP 数据报 路由器R2路由器R1 IP1→IP2IP1→IP2IP1→IP2IP1IP2 IP3IP4IP5IP6 IP 层上的互联网 HA6HA3HA4HA5HA2HA1 从HA1到HA3从HA4到HA5从HA6到HA2 MAC 帧 卫星网以太网ATM网络 4.2.4 地址解析协议ARP(续) 板书 通过提问引1. ARP的工作过程 出ARP协议,使学生每一个主机都设有一个 ARP 高速缓存(ARP cache),缓存已理解为何需要ARP协知的IP 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 议 当主机 A 欲向本局域网上的某个主机 B 发送 IP 数据报 时,就先在其 ARP 高速缓存中查看有无主机 B 的 IP 地址。 通过图例讲解 如有,就可查出其对应的硬件地址,再将此硬件地址写入 MAC 帧,然后通过局域网将该 MAC 帧发往此硬件地址。否则,执行ARP。 2. 应当注意的问题 ARP 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 IP 地址和硬 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关键是强调ARP的作用如果所要找的主机和源主机不在同一个局域网上,那么就要范围 通过 ARP 找到一个位于本局域网上的某个路由器的硬件地址,然通过图例说后把分组发送给这个路由器,让这个路由器把分组转发给下一个明路由器转发IP报文的过程 网络。剩下的工作就由下一个网络来做。 首部应用层数据第 40 页 共 13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