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广播电视史要点郭镇之 下载本文

沦陷区的日伪法西斯广播事业 沦陷区的民营广播事业

抗日根据地的的人民广播事业 苏联广播电台和美军广播电台

第一节 国民党统治地区的广播事业

一、抗战初期的广播事业 背景: 由于共产党人、爱国人士和国民党内抗日派的积极参与,国民党统治地区的广播电台展开了多种多样的广播宣传活动. 1 国民党中央台

⑴ 一面减少一般文艺节目,增加战争新闻报道; 一面增建防空工厂,保护广播设备 ⑵ 1937年11月初,中广处人员开始疏散 ⑶ 11月底,中央台随国民政府迁往重庆 抗战中的上海 2上海:

? 是旧中国广播电台的最大集中地,

? 二三十座电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的广播宣传活动 ⑴ 抗敌后援会

① 指定监察电台,随时收听播出情况. ② 指定专人干扰敌台广播

③ 向民众宣传积极利用收音机中的抗战消息

④ 聘请专人分别以英、法、俄、等语言进行对外广播,揭露日本侵华的反动本质.

⑤ 1937年10月20日,宋庆龄发表题为《中国走向民主的途中》的英语广播演讲,争取国际上的同情与支持. ⑵ 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

① 请文化界人士作救亡演讲

② 多次组织音乐、戏曲、文学节目到电台播出,为保卫大上海呐喊 ⑶ 上海曲艺界救亡协会

① 从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之日起,举行募捐播音三天

② 1937年9月24日,梅兰芳、周信芳等为募集救国公债举行平剧大会串播音. ⑷ 茅盾在《救亡日报》上撰文:“无线电播音在抗战宣传上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 3武汉

⑴ 背景: 上海南京失守后,国民党军政机关大都迁到武汉,中共代表团也驻在武汉,这时武汉成了中国抗战的领导中心.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也在此时成立,国共两党都有代表参加.下设总务厅及第一二三厅.

⑵ 第三厅负责抗日宣传工作,实际上由中共长江局和周恩来直接领导.厅长郭沫若. ⑶ 重要电台: 汉口广播电台:1934年开办,发射功率5千瓦,仅次于中央台.

汉口短波广播电台 长沙广播电台

⑷ 1934年4月8日,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专论,

强调指出:“首先利用每天的广播演讲鼓舞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

4月11日,周恩来应邀到汉口广播电台发表题为《争取更大的新的胜利》的广播讲演. 11月7日,在长沙广播电台发表广播讲话 ⑸ 郭沫若

? ?

先后在电台发表题为《把有限的个体生命融化进无限的民族生命里去》等广播讲演. 1938年5月,在《第三厅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利用广播新闻讲演、戏剧、音乐等多方面的宣

13

传活动,在广大群众中产生影响.

?

派人每天监听日本电台的广播, 整理成情报资料

⑹ 武汉声势浩大的抗日宣传活动,一直持续到1938年10月,为中国广播史写下悲壮的一页. 二、逐步恢复的国民党广播事业

1 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党广播事业遭受严重挫折:

中央台发射功率由原来的75千瓦减为10千瓦;到1938年底,国民党广播电台只余六、七座. 2 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由于得到英美的援助,国民党广播事业逐步恢复并有了新发展.主要表现:⑴正式开办对外广播

① 1939年2月6日,国民党在重庆建立的中央短波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发射功率为35千瓦。

② 1940年1月,该台定名为国际广播电台.。

③ 该台办有对欧洲,北美,苏联东部及我国东北部,日本,华南和东南亚,苏联等6套广播节目

④ 使用英、德、法、西、日等多语种播音,最多时达20多个语种,每天播音10多小时

⑤ 节目内容:以新闻和时事述评为主。 ⑵ 中央、国际两台都建筑了地下防空设施 ⑶ 注重发展西南、西北地区的广播事业 ⑷ 创办战地流动广播电台

⑸ 1943年上半年统计,国民党电台达16座,发射功率为142千瓦,略超战前规模

三、国民党广播宣传的双重性

背景: 广播宣传既有主张团结抗日,共御外侮的积极内容;

也有鼓吹“曲线救国”,反共反人民的消极内容 1 、积极方面:

⑴ 中央、国际两台邀请共产党代表、抗日将领、爱国人士等举办广播讲演节目。 ⑵ 宋氏三姐妹发表对美广播讲话。

⑶ 1944年3月12日,宋庆龄发表对美广播演说《孙中山与中国的民主》。 ⑷ 中央台对苏联播出音乐节目,促进了中苏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 ⑸ 日本反战同盟的有关人士也曾发表讲演,劝告日本人民勿受军阀欺骗。 ⑹ 这些爱国抗日广播,在大后方和沦陷区的广大爱国同胞中有相当的影响。 2、消极方面:

⑴ 抗战时期国民党并未根本改变过去压制和摧残抗日进步舆论的作法。

⑵ 1940年4月后,取消《抗战教育》、《抗战讲座》、《抗战歌曲》等节目,停播原来作为开始曲的《义勇军进行曲》。

⑶ 1940年春,还对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实施干扰。

⑷ 广播中的反共反人民、颂扬国民党法西斯统治的广播稿越来越多。 ⑸ 禁止开设民营广播电台。 四、抗战后期的美军广播电台

1 1944年10月在广西、云南、四川等地设军用广播电台。 2 1945年3月在成都等地增设5座军用广播。

3 内容:两次新闻节目,为美军制作的音乐、娱乐节目。 4 抗战胜利以后电台随美军撤离而陆续停播。 思考题:

1 简述抗战初期上海(武汉)的抗日宣传. 2 抗战中期国民党广播事业逐步恢复的表现. 3 如何理解国民党广播宣传的双重性?

第二节 沦陷区的广播事业

14

一 东北伪满广播事业

1 日本帝国主义把控制通信广播作为侵略中国的一个重要步骤。 2 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境内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 大连广播电台

⑴ 1925年8月9日开始播音,呼号JQAK,发射功率500瓦 ⑵ 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官办电台,是殖民地性质的电台 ⑶ 开设之初只有日语节目

3 九一八事变后,沈阳、哈尔滨广播电台被日本抢占。

4 1933年9月,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简称“电电”成立。

? 实质是日本帝国主义垄断东北地区电报电话广播三大事业的殖民奴化宣传工具

5 日伪广播电台最多时发射功率达300千瓦

6 强制中国居民购买只能收听到日伪广播的廉价收音机 7 日伪广播一般办有日、汉、俄三语种节目。

? 目的是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8 1939年7月起,开办对欧洲、北美西部和苏联远东一带的短波定向广播 ? 使用语种有汉、英、日、俄、法、德、蒙古语等7种语言。

?

目的:向全世界表明“防共反共”的立场,加强与德意的国际友好关系。 9 电台工作人员一定程度的反抗: ⑴怠工 ⑵巧选节目 二 华北日伪广播事业

1 1938年1月,北平、天津等地的广播电台恢复播音

2 1940年7月,“华北广播协会”成立,实质是日本控制华北地区广播电台的工具 3 北平伪台是日伪华北广播的中心

4 强制推销廉价收音机,登记收音机用户

5 华北日伪广播电台同样是镇压中国人民抗日活动的工具 中国人民与日伪发动宣传的斗争:

⑴1941年春,中共地下党员打入伪北平电台 ⑵平津等地具有爱国思想的艺人的斗争

⑶沦陷区爱国居民深夜收听南京、重庆的国民党广播 三 华东汪伪广播事业和其他地区的日伪广播事业 1 上海:

⑴ 1937年11月,日军占领上海后,立即建立起日伪“大上海广播电台”

⑵ 1941年11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分别办起大东、东亚、黄埔三座日伪电台 ⑶ 1938年3月,日伪“上海市广播无线电监督处”成立。强令上海各电台进行登记⑷ 在上海还有德、意、法的电台,一同为法西斯宣传呐喊 2 南京:

⑴ 1940年3月,汪伪“国民政府”成立,汪精卫发表所谓“还都宣言”。 ⑵ 1941年2月,汪伪政权建立伪“中国广播事业建设协会”, 声称将“负责接收各地日军电台”,实质是欺骗民众的行为

⑶ 将伪“南京广播电台”改称“中央广播电台”,呼号也定为XGOA

⑷ 汪伪电台的新闻节目稿件来源:大都由汪伪“中央社”提供,有的由日军提供。3 台湾: 1928年11月,伪“台北广播电台”开始用日语播音 4 小结:

⑴ 抗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建立起的广播电台大约有60多座 ⑵ 日伪广播的主要内容:

15

① 配合日寇的军事政治攻势,宣扬所谓“东亚圣战”,鼓吹“建立东亚新秩序” ② 对中国听众进行亡国灭种的文化教育

③ 大量播出靡靡之音,腐蚀人们的精神,粉饰日本的血腥统治 四 上海“孤岛”的民营广播电台

1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时,仍有30多座电台 2 亚美、华美等电台,自行拆机停播,以做抗议

3 1938年,日伪“上海市广播无线电台监督处”勒令民营台限期登记

4 各民营台商讨后,一面表示不愿接受日伪当局管理,一面联名致函租界当局,要求保护 5 上海租界的英美当局与日方达成谅解:

? ?

一方面同意民营台向租界当局登记,

一方面要求不得有反日宣传及其他政治内容 6 民营台的分化:

⑴ 大多数电台仍继续播出庸俗低级的娱乐节目 ⑵ 有些电台沦为汉奸电台 ⑶ 极少数间接做了些抗日宣传

7 1939年,中共地下党员茅丽瑛在大陆广播电台主持平剧募捐大会唱,不久遭日寇杀害

8 民营台很难为抗战做出大成绩的原因:缺乏正确有力的指导 无广大群众的支持

民营台自身的软弱妥协的本性 日寇的压力

9 1941年12月,日军占领上海租界,封闭民营台,接收美国人办的电台,民营台的声音在上海消失

五“苏联呼声”广播电台

1 1941年9月27日, “苏联呼声”广播电台正式播音,呼号XRVN 2 使用华语、俄语、英语、德语

3 主要内容:⑴ 报道苏联反法西斯斗争的消息和评论,苏维埃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情况

⑵ 众多的文艺节目:苏联革命文艺作品 我国的革命文艺作品:

4 宣传内容,使上海市民耳目一新。

5 “苏联呼声”广播电台较长时间存在的原因:1941年苏日签定《日苏中立条约》 6 1945年8月8日, “苏联呼声”广播电台遭日军查封。

第三节 抗日根据地的广播事业

一 人民无线电事业的创办和发展

1 四2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中央的通信联络工作,几乎都要靠地下交通员完成 2 南昌起义中,人民军队开始使用有线电通信

3 革命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党和人民的无线电通信网 4 1930年12月,红军在战斗中缴获敌人半部电台 1931年1月,又缴获一部15瓦电台。

一部半电台,两套电源设备成了红军无线电事业的物质基础。

5 利用电台抄收国民党中央社的新闻电讯,截抄国民党的情报 ,供领导机关参阅

6 在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共同重视和关怀下,1931年底,红军的无线电台已有16部,电务人员80多人。

7 长征中,无线电成为红军的主要通信工具。无线电器材和设备约损失三分之一。 二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建立和暂停广播

? 背景:

抗战初期,中共掌握的新闻工具主要是报刊和通讯社

由于国民党对新闻宣传的内容进行严格的新闻审查,中共许多重要的评论消息文章无法刊登出去

? 建立人民的广播电台,让听众直接听到中国共产党的声音是抗战形势发展的需要

16